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获奖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9 13:03:34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田淑民)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 多媒体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非常调皮,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经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后来到底怎样呢?

生:学生小组讨论。

师: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谁的听力厉害,这首歌曲表达的内容吗?(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我爱米兰》的音乐。)

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抢答.

三、感受音乐情绪,学唱歌曲。

1

师: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啊?力度怎样的啊?,歌曲可分几段?

生:深情的,柔和的……

师:点评。

师:好的,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按节拍朗读歌词(分组读)或者是根据背景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这首歌曲。

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师: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鼓励学生轻轻跟着哼唱

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

师: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 嗯。“小羊咩,咩。咩,咩。”)

生:兴趣高涨地练起来。

师:在此时,教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基本上会唱了,那让我们来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好吗?

(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发挥想像:小红看到老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想呢?她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们是小红,你们又会怎样做呢?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出自己的想法,写出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心底体会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情。)

六、编创活动

1.老师讲解具体要求,提示表演形式 (如:舞蹈小品;编创小故事;情景小剧;朗诵小诗等)

2.分组讨论进行编创;

3.请各组抽出代表由老师带着一起上台表演,老师同时给予点评。

最后,播放音乐。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 =

bE 稍慢 深情地

教学反思:

2

上完课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试着去解决它,再唱时还是继续出问题呢?我顿时产生了困惑,是哪个环节出错了么?原来我忽略了音乐实质内容的教学内涵。我只讲求情感的融入而缺少对音乐技能上的掌握。总是千方百计用各种新颖的手段来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对上课的兴趣,而没有重视音乐本身的内容。关注音乐内容的教学是衡量一个教学形式是否有效的标准,便是看它是否是为了完成某个音乐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目标。以后我要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多加强对音乐具体内容上的关注。

3

本文发布于:2024-02-29 13:0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81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老师   学生   音乐   教学   歌曲   同学   故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