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韦永义)
第23卷第9期 长春大学学报 Vo1.23 No.9 Sep.2013 2013年9月 JOURNAL OF CHANGCHUN U NIVERSITY 解释学视野下的李、杨爱情故事文本 贾亮亮 (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230039) 摘要:历代文人纷纷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了很多解释,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本,广为流传。这些文本 反映出人们对李、杨爱情故事的解释具有一种“主动性”,包含了“视域融合”的循环不断的解释。 关键词:李、杨爱情故事;文本;解释;主动性;视域融合;解释学循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3)09—1178—04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一 成灰”是对杨玉环遭遇的悲叹,明皇若知迷恋女色 直备受关注,干百年来,文人墨客们以李、杨爱情故 事为母体创作出了一个个生动优秀的文学作品。这 些文学作品表现了人们对李、杨爱情故事的不同诠 释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李、杨爱情故事的 文本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下,其 意义不断扩张、演变。正是这些不断的解释构成了 会导致江山倾纪,安史之乱和马嵬兵变则可避免。 其二“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 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嘲讽李身为天子,却 不能保护自己的爱妃,还不如寻常百姓家。“荔枝 之事”则被杜牧演绎成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 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古代文学中李、杨爱情故事的诠释内容,众多的文学 作品才得以出现。 (《过华清宫》),更是鲜明的讽刺意味。到宋代,人 们对李、杨情爱历史继续进行解释和反思,真山民有 诗篇《杨妃》:“三郎掩面马嵬坡,生死恩深可奈何? 1 古代文学中有关李、杨爱情故事文本 自安史之乱以来,李、杨爱情故事逐渐在古代文 瘗土驿旁何足恨,潼关战处骨埋多”;苏轼有《荔枝 叹》:“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休何陋耶?”坊问则 出现乐史的小说《杨太真外传》、《玄宗遗录》等著 作 到了金元易代之际,剧作家们埘李、杨爱情仍然 兴趣浓厚,“关汉卿写过《哭香囊》,庾天锡写过《华 坛中热传开来,它已经不再是史传中一段历史故事, 而是成为一个脍炙人口的文学话题。早在唐代,诗 人杜甫就咏叹了很多诗篇,如《丽人行》“炙手可热 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哀江头》“明眸皓齿今 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解闷十二首)其九》 “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人长安”,有深刻的讽 刺之意,也有沉重的哀悼之感。中唐时期,自居易根 据李、杨之事,创作出优秀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在天愿作比 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除了含有讽刺意味,更多 了艺术层面上的追求和情的传达。诗人以饱含情感 的笔触细致人微地表达了唐玄宗对杨贵妃深深的思 清宫》、《霓裳怨》,岳伯川写过《梦断杨妃》,王伯成 写过《天宝遗事》。但这些剧本都已亡佚”_l J,现在 流传下来的仅有白朴的《梧桐雨》。其旨在讽喻,通 过揭露李、杨荒淫奢靡生活给国家带来的灾难,以示 惩戒,反映出人世沧桑的巨变。明代,则有吴世美的 《惊鸿记》、屠隆的《彩毫记》等诸多戏曲作品。清 代,康熙剧坛上出现了一部极具影响力的《长生 殿》,轰动一时,李、杨爱情故事继续被演绎、解释。 “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七月七夕长牛 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准知道比翼分飞连理死,绵绵 恨无尽止”,洪异将情与讽并重,虽谴责了唐玄宗的 穷奢极侈,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又表现了对唐 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爱情的同情,歌颂、同情李、杨二 念之情,将二人的情感写得真挚、悲凉。陈鸿则作传 奇小说《长恨歌传》,主要是从政治意义来解读李、 杨爱情故事,它取材于史事,加以铺张渲染,具有劝 戒讽谕之意。晚唐时,李商隐则写下了极具讽刺、深 警意味的《马嵬二首》,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 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冀马燕犀”反映出叛军兵马精悍,锐不可当,“红粉 人不渝的爱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王 祯作 《马嵬怀古》,“一种倾城好颜色,茂陵终傍李夫人”. 收稿日期:2013—05一l5 作者简介:贾亮亮(1988一),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元明清研究。
第9期 贾亮亮:解释学视野下的李、杨爱情故事文本 抒发了怀古悼亡之情;袁枚有《马嵬》诗,“莫唱当年 的《梧桐雨》、洪舁的《长生殿》,它们之间有着千丝 万缕的关系,那就是“主动性”的“解释”。白居易依 据民间流传创作出《长恨歌》,具有一定的讽刺意 味,更重要的是以“长恨”命题,使得特殊的历史事 件获得了广泛的意义,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为人类 《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 比长生殿上多”。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明皇和 杨贵妃的爱情生活、政治遭遇,不单单作为一段历史 记录在史传中,还被不同时代的人们用艺术手法将 它们援引到文学中,不断地被人们接受、解释。 2从解释学角度分析李、杨爱情故事文本 每种文学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作为帝王 爱恋,李、杨的爱情故事必然联系当时的政治生活, 牵涉到复杂的社会历史状况。因此,李、杨爱情故事 不仅仅被记录在史传中,更是以其特殊性在民间、在 文人笔下传播开来。纵观古代文坛,李、杨爱情故事 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历代文人根据自己的理解 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故事原型进行了丰富的 解释,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 解释学是一门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学问,它最早 源于对过去经典的解读。解释学又名“阐释学”、 “诠释学”、“释义学”,广义上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 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学问;狭义上指任何文本的注释。 作为西方理论的解释学,传播进来后,引起了学术界 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兴趣,它对我国的文艺研究、历史 研究、哲学研究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结合所 学的解释学知识,大体上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这 些生动的李、杨爱情故事文本。 2.1“主动性”解释与文本生成 解释学中,理解是存在方式,是解释的基础和根 据。解释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应当是历史性与时间性 相结合的主动性解释。主动性主要表现为解释者是 以过去的全部经验为基础,结合理解者本人的当前 情境,对之前的解释作出新的理解。唐明皇和杨贵 妃的爱情故事,与当时的政治事实联系在一起,有着 深邃的内蕴,被历代文人反复咏叹。文人们踊跃不 断的解释使得李、杨爱情故事的大量文本相继出现。 依据伽达默尔的观点,“解释学是存在论,不是方法 论,其目的是去揭示各种理解现象所依据的基本条 件”l2I6卜 ,“所有理解一定会带有历史性的偏见,绝 不会是纯客观的。没有任何解释可能是最终性的, 理解是在解释者和文本之间的不断游动” 卜 。 由此可见,解释学亦是一种自我意识,解释主体“主 动性”必然是不可缺少的,在解释过程中应是“互动 性”的过程。人们对李、杨爱情故事原型进行解释, 便衍化出一个个生动的文本,这是“主动性”的解释 的最高意义。现在流传下来的李、杨爱情故事文本 中,被人们广为称颂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 普遍情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刻骨铭心的相思变成了绵绵不绝的长恨。这与白居 易的自身体验是密切相关的,他曾因社会压力和家 庭反对被迫与自己深爱的女子分手,在李、杨爱情故 事中似乎找到了与自己相契合的情感渊源。正是有 这样一段痛苦而深刻的感情经历,所以白居易笔下 的李、杨爱情故事被解释为“风情”诗,“情”成为作 者的理解,将自己的体验付诸文本,便有了为“情” 而作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基本上直接取 材于《长恨歌》,他对白居易的《长恨歌》进行了“解 释”,放大了对李、杨爱情故事的“讽”,目的在警示 人们。作为一个主体,他阅读了前人的艺术文本,了 解了故事梗概,同时他在这基础上又获得了自己的 认知,通过李、杨爱情故事表达出人生沧桑、风云变 幻的悲剧,正是这种主动性的“解释”活动才创作出 《梧桐雨》文本。再到洪异的《长生殿》,它最原始的 依据应当是《长恨歌》,与《梧桐雨》之间则是一种直 接的前后继承关系。在接受前代文本后,在过去解 释的基础上,洪舁结合自己当下情境,即到了明末清 初,反封建意识的萌芽,人们对自由爱情的看法发生 改变,爱情被看作人性中不可磨灭的至情;又加之洪 经历了朝代更迭,他感受的那种历史兴亡的沧桑感 十分强烈而深刻。因此,当洪异对李、杨爱情故事作 出自己的解释时,他更看中“情”的因素,他着重表 达爱情的真挚可贵。同时,洪异又把历史的见解和 人生的理想都寄寓在李、杨的爱情故事之中,使得全 文不仅文辞优美,而且主题深刻,“千百年来曲中巨 擘”。以上三个文本可以看出,主体对文本的“解 释”不是单一的注释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 “主动性”活动。 2.2文本中的“视域融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学释 义的过程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接受者和 诠释者根据自身的生存背景、阅历经验、思想情感、 艺术境界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思考、生发,并都打 上自我的烙印。但在解释过程中,解释者往往会受 到在一定历史情境下原作者的思考问题的范式和表 达观点的影响,这就涉及到一个“视域融合”的问题 了。“根据伽达默尔的看法,任何释义对象(包括各
1180 长春大学学报 第23卷 种文本和典籍)都蕴含有原作者的一定视域,他把 这种视域称为‘初始视域”’。 ,“而一个试图去理 解前人典籍或文本的后来释义者,也有着现今的具 体历史情境中形成的独特视域”l3l3 ,即“现在视 域”。由于“初始视域”与“现在视域”存在着时间距 离和历史情境的差异,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把这 文学解释活动中极为重要,只有把不同视域融合在 一起,才能够实现意义重构和新的突破。接受者和 阐释者的角色都参与进来,文学才能有不同的声音。 2.3文本间的解释学循环 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最早 由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正式提出,后来由狄尔泰、 两种不同的视域融合在一起变得十分必要。纵观历 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将其不断深化和发展。“理解 总是一种处于这样一种循环中的自我运动,这就是 代有关李、杨爱情故事文本以及解读都体现出“视 域融合”的理论精神。比如,大诗人杜甫的《丽人 为什么从整体到部分和从部分到整体的不断循环往 行》、《哀江头》、《(解闷十二首)其九》等诗中对李、 杨情事的表露则是哀悼和讽刺之情。他亲身经历了 安史之乱,有着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体验,在那样 的历史情境下,他的诗当然会流露深刻的哀痛之情 和讽刺意味,也有着一种史实的告诫。杜甫的诗作 流传下来,人们口耳相传地将李、杨故事继续演绎。 到了元和年问,白居易担任周至县尉,听到当地民间 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 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该诗主 要是根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来结构全篇,开篇 部分写了玄宗好色废政,杨妃恃宠而娇,最终引发了 安史之乱,表达了一定的讽刺意图。但他没有把这 个意图一直贯彻下去,自“黄埃散漫风萧瑟”玄宗逃 蜀、贵妃身亡起,“诗情即为沉重哀伤的悲剧氛围所 笼罩,周详的叙事一变而为宛曲的抒情” 。该诗 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史实原貌,变成了一篇以 咏叹李、杨爱情为主的风情诗。《长恨歌》作为自居 易对李、杨情事文本的解释,它不再是对“初始视 域”的完全吸收,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现在视域”,前 代流传下来的李、杨爱情故事及文本让他对这段历 史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还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 验。《长恨歌》受到了佛教变文和道教仙话的影响, 同时折射了白居易不能与自己所爱女子结合的遗憾 之情,李、杨情爱的“长恨”也是作者的“长恨”。唐 宋的文人已对李、杨爱情故事作了诸多诠释并形成 了大量的文本。这样到了元代白朴创作《梧桐雨》 时,之前文本架构的“初始视域”和他自己的“现在 视域”交融在一起,便有了新的解释。《梧桐雨》直 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都 发生了改变。经历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 李、杨的爱情故事就是被放到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 历史背景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种由盛至衰的人 世沧桑悲剧,繁华已去,盛景不再。这样“视域融 合”下的剧作不再是表现讽刺和爱情了,而是上升 到一种人世变幻的悲剧。由上可见,“视域融合”在 返是本质性的道理。而且这种循环经常不断地在扩 大,因为整体的概念是相对的,对个别东西的理解常 常需要把它安置在愈来愈大的关系之中。” 这是 伽达默尔在汲取前人的成果上形成的关于解释学循 环的观点,解释就是不断地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 到整体的过程。历代人们对李、杨爱情故事进行解 释并形成文本,这过程中就包含着解释学的循环。 前代人的解释被后代人所认识,同时又加入了自己 的解释,并继续被下一代人所认识和解释,这就是一 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一次意义的变化和解释的更 新,都使得整体不断延伸,接着其中的部分又被认 识、解释,又带了新的解释。李、杨爱情故事由一开 始的历史史实整体,先是被诗人解释为“讽刺朝政” 和“历史告诫”的意义,创造出如《丽人行》、《过华清 宫》等一系列的文本,整体开始扩大了一一次。再往 后,整体中的部分被人所认识,有些作者继续关注其 中的“讽刺”意义,又创作如《杨妃》、《荔枝叹》、《马 嵬》、《长恨歌传》等作品;有些诗人表达“讽刺”意义 的同时,更关注到其中“情”的成分,将二人的爱情 深化为“人类普遍情感”,这以《长恨歌》最为典型, 这是整体又一次延伸了。随着时间推移,从过去传 递下来的文本,又被后来的人们所认识、理解,“讽 刺”意义不再一味地高扬了,倒是给人一种人世沧 桑、世事变幻的启迪,繁华终将落幕,昔日的盛世王 朝一时间崩溃,昔日的倾国之恋也烟消云散,正如 《梧桐雨》中所表现的,这是部分的些许变化;再往 后,“情”的意义继续被提升到一定的关注高度,这 则继承了白居易《长恨歌》中对“情”的追求和赞扬, 像《长生殿》则主要叙写了李、杨的情感历程,无论 生死也是真心到底,“情”是“长生不死”的,成为人 性中的“至情”,并在其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起初,作为一段历史存 在的李、杨爱情故事整体,在历代人们的解释下不断 丰富、扩大,它继续被解释,整体再延伸,部分得以深 化。这种循环是不断存在的,“循环之所以必要,是
第9期 贾亮亮:解释学视野下的李、杨爱情故事文本 1181 因为要解释的东西没有一个是可以一次就被理解 间的“视域融合”,有解释的不断循环。 的”,随着文人的视角和所处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变 参考文献: 化,对于李、杨爱情故事文本的认识和解释也将不断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深化。 社,2005:240. [2]王炎.解释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4). 3 结语 [3]李知.诗味论中的解释学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 学版,2007(4). 月债难偿。由于身份的特殊,历史情境的特定,唐明 [4]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2版.北京:高等教 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有着不同于一般爱情故事的 育出版社,2005:288. [5] 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 历史意义。李、杨爱情故事在历代文人笔下得到了 牲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47. 充分的解释,也形成了诸多优秀的文本。从解释学 责任编辑:柳克 角度来看,这些文本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断解释的 过程,它有解释主体“主动性”解释的参与,有主体 Texts of Love Story between Li and Y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JIA Liang—l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A great many scholars of the past dynasties made explanations on the love story between Tang Minghuang and Yang Guifei, and they created a number of excellent texts which were widespread.These texts explained by the scholars reflected a kind of“initia— tive”in the love story between Li and Yang.containing a perspective of“fusion of horizons”. Keywords:love story between Li and Yang;text;explanation;initiative;fusion of horizons;constant explanation (上接第1164页) 圣杜甫神来之笔的智慧结晶和集中体现。 [8]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参考文献: 481—495. [1] 叶燮.原诗:内篇[M].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9] 杜甫.提封[M]∥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l527. 1979. [2]张戒.岁寒堂诗话[M]∥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 [10]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书社,2000:2. [3] 刘勰.时序[M]∥文心雕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1]蔡绦.西清诗话[M]∥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 1979:520—521. l52. [4] 白居易.与元九书[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卷.上 [12]卢元昌.杜诗阐∥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527.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41. [5]王嗣爽.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叶燮.原诗:外篇[M].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50. [6]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6. [7]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辑:柳克 Patriotism Passion with a Depressed and Pause Feeling -・--——Profound Mcaning of Theme of San Li YU Feng—chu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hure College,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San Li and San Bie had the same poetry style,the former focus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officers and officials to reflect their patriotism theme,but did not express their feeling by“uncovering”and“criticizing”.Du Fu,with his lofty skills,threw the narra. tion,story and authenticity into his poetry history.As a holy poet,he believed in Confucianism and held government,SO in his crea— tion,we could find not only the tenets of worrying about the country and being loyal to the monarch,but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k— ing people get deep deduction from surface meaning and imagining the big from the small,reflecting that he expressed social signifi. cance and era them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words and deeds of the nobody.The set poetry about San Li is a centralized reflection of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his life ideal and creation idea. Keywords:San Li;whole concept;patriotism:theme
本文发布于:2024-02-29 01:3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7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