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庞泮)
第9课《木兰诗》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
《木兰诗》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力量。
学习要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 编的《 》(乐府双璧另一:《 》),属于 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正字音
机杼( )(织布梭子) 可汗( )
鞍鞯( )(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 )(缰绳)
燕山( ) 胡骑( )(战马)
戎机( )(军事) 朔气( )(北方)
金柝( )(打更用的梆子) 红妆( )(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 )(穿) 傍地走( )(贴着)
三.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当户 惟 可汗 市 但 朔气 金柝 铁衣 明堂 策勋 强 不用郭 著 帖花黄 扑朔迷离 安能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四、朗读全诗。
五.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第一部分( 段)写 。
第二部分(第 段),写 。
第三部分( 段),写 。
第四部分(第 段), 。
六、分析第一部分。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七、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
二、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导继续分析后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二)分析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
表现力量?
2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三)分析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三、小结木兰形象。
四、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五、本诗主题归纳:
六、朗读全诗。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七、三课外延伸: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课堂检测:
一、基础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代郭茂倩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 》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惟闻女叹息( ) 2、愿为市鞍马( )
3、旦辞爷娘去( )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5、关山度若飞( ) 6、朔气传金柝(
7、木兰不用尚书郎( ) 8、策勋十二转(
9、赏赐百千强( ) 10、出郭相扶将(
11、著我旧时裳( ) 12、雄兔脚扑朔(
13、雌兔眼迷离( ) 14、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古今异义词
1、木兰当户织
2、军书十二卷
3、从此替爷征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出郭相扶将
6、双兔傍地走
)
)
)
)
)
(四)、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策:
(五)、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 。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六)、选择题: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E.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5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军书十二卷( ) (2)朔气传金柝( )
(3) 赏赐百千强( ) (4) 愿为市鞍马(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叙事诗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B.本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C.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D.全诗详略的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也略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12.文章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
(二)
《木兰诗》拓展阅读训练
[甲]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丙]
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丁]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选自《木兰诗》)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黑体词语。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赏赐百千强( )
(3)著我旧时裳( ) (4)双兔傍地走( )
(5)少习骑,长而益精( ) (6)木兰乃易男装( )
(7)市鞍马( ) (8)朔风裂人肤(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3.体悟[甲][丁]中画横线语句,分别提取一个成语 、 。
4.[甲]文中与[丙]文中的“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是哪三句?
5.[甲][丙]两文均写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请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
6.[甲]文中的哪句话反映了[丁]文中的“秣马备戎行”这一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7.选出对[乙]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人一开头就用一个“作”字把北朝民歌《木兰诗》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这个“作”字很传神,它既突出地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生动地描绘出这位女英雄女扮男装“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要不,“同行十二年”,伙伴们怎么竟“不知木兰是女郎”呢?
B.诗人在诗句“梦里曾经与画眉”中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运用一真一梦、一主一辅的衬托手法,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装,运笔尤为巧妙。
C.诗句“几度思归还把酒”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几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内心矛盾的深刻性。
D.诗人通过“把酒”“祝明妃”,把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暗暗地透露出来,把木兰内心的矛盾统一起来,运用对比手法,使木兰和昭君灵犀一点,神交千载,倍觉委婉动人。这无疑也正是本诗值得特别称许之处。
第9课《木兰诗》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
《木兰诗》导学案(教师用)
教学目的: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力量。
教学要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评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读和背诵。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字词、字义、朗读、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正字音
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当户惟可汗市但朔气金柝铁衣明堂策勋强不用郭著帖花黄扑朔迷离安能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
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互文)“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
四、朗读全诗。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六、分析第一部分(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
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八、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1,三的1、3,四的3。 2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详略叙述的恰当。
一、复习第一部分。
二、(课前重书上节课的板书)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导继续分析后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骋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
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四)分析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互相补充,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2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五)分析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如有学生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部分,理解为木兰自己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三、小结木兰形象。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四、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五、本诗主题
——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八、学生朗读全诗。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九、三课外延伸: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课堂检测:
一、基础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代郭茂倩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 》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答案:宋 ,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 。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惟闻女叹息( ) 2、愿为市鞍马( )
3、旦辞爷娘去( )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5、关山度若飞( ) 6、朔气传金柝( )
7、木兰不用尚书郎( ) 8、策勋十二转( )
9、赏赐百千强( ) 10、出郭相扶将( )
11、著我旧时裳( ) 12、雄兔脚扑朔( )
13、雌兔眼迷离( ) 14、安能辨我是雄雌( )
答案:1、只2、买3、早晨4、只5、过6、北方7、不愿做8、记功9、有余10、外城11、穿12、动弹 13、眯着眼14、怎么
(三)、古今异义词
1、木兰当户织
2、军书十二卷
3、从此替爷征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出郭相扶将
6、双兔傍地走
答案:1、户:古义:门 今义:窗户
2、十二: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 今义:数词,十二
3、爷: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
4、但:古义:只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5、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6、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四)、词类活用
策勋十二转: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
(五)、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
是: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 。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答案: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六)、选择题: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答案:A, C, B, A。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F.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答案:A。这两句是互文,需要合并翻译。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G.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答案:C。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5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军书十二卷( ) (2)朔气传金柝( )
(3) 赏赐百千强( ) (4) 愿为市鞍马(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叙事诗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B.本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C.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D.全诗详略的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也略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12.文章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
答案:
9.(4分)(1)表示多数,不是确指。(2)北方(3)有余(4)买
10.(4分)(1)不远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分)(2)将士们征战多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2分意合即可)
11.(3分)D(详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
12.(4分)赞颂了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二)
《木兰诗》拓展阅读训练
[甲]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丙]
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丁]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选自《木兰诗》)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黑体词语。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赏赐百千强( )
(3)著我旧时裳( ) (4)双兔傍地走( )
(5)少习骑,长而益精( ) (6)木兰乃易男装( )
(7)市鞍马( ) (8)朔风裂人肤(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3.体悟[甲][丁]中画横线语句,分别提取一个成语 、 。
4.[甲]文中与[丙]文中的“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是哪三句?
5.[甲][丙]两文均写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请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
6.[甲]文中的哪句话反映了[丁]文中的“秣马备戎行”这一内容?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7.选出对[乙]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人一开头就用一个“作”字把北朝民歌《木兰诗》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这个“作”字很传神,它既突出地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生动地描绘出这位女英雄女扮男装“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要不,“同行十二年”,伙伴们怎么竟“不知木兰是女郎”呢?
B.诗人在诗句“梦里曾经与画眉”中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运用一真一梦、一主一辅的衬托手法,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装,运笔尤为巧妙。
C.诗句“几度思归还把酒”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几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内心矛盾的深刻性。
D.诗人通过“把酒”“祝明妃”,把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暗暗地透露出来,把木兰内心的矛盾统一起来,运用对比手法,使木兰和昭君灵犀一点,神交千载,倍觉委婉动人。这无疑也正是本诗值得特别称许之处。
答案:
1.(1)只,仅仅(2)有余(3)穿(4)跑(5)更加(6)换上(7)买(8)北方
2.(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2)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数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归来。(3)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4)早晨驻扎在雪山的下面,晚上住宿在青海的旁边。
3.[甲]扑朔迷离[丁]秣马厉兵
4.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壮士十年归。
5.[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丙]: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互文、排比,增强语势,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7.D(不是对比手法,而是烘托手法。)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20:2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6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