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案

更新时间:2024-02-26 20:14:42 阅读:11 评论:0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白志文)

木兰诗导学案

主备: __七年级 班 __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故事脉络.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目标引学,预习展示]

1.知识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代编的,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胡骑〔〕赏赐〔 〕

......朔气〔〕金柝〔〕铠甲〔〕 策勋〔〕云鬓〔〕辔头〔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出门看火伴<同,>对镜贴花黄<同,>

4.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今义>

.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古义今义>

.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

.5.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

.. 6.词类活用,解释加点词,并感受词语的用法

愿为市鞍马<>策勋十二转<>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导入新课: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2.诗歌诵读

<1>听老师诵读,点评一下,学习一下.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比赛阅读,互读互评.

1 / 5

[展示反馈,释疑解惑]

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1〕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2〕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当堂训练,分层实施]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归纳,检测达标]学生用知识树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3.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目标引学,预习展示]

1. 检查木兰诗的背诵情况

2. 检查练习册基础积累部分

2 / 5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6.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7.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细?

8.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

[展示反馈,释疑解惑]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2.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你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4.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5.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当堂训练,分层实施]

1.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3.互动释疑:小组提问释疑,组内交流解决.

[梳理归纳,检测达标]

学生用知识树总结

[当堂检测]

一、课文内容理解检测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3 / 5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与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二、对比阅读:根据课文内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4 / 5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5 / 5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20:1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66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习   句子   反复   下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