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合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26 00:08:58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童雪鸿)

课时授课计划

课 题 9.自然之道、拓展阅读 授课课时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 “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 、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目标

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丰富见闻,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重点

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难点

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具教材 同步阅读

学具

起因 1、2

9.自然之道 经过 3—7 愚不可及

结果 8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道”

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

2、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二、初读课文,感知“道”

1、自读课文,读顺读懂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2、检查词语,想象画面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你们读一读,出示第一组:巢穴 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不前 嘲鸫

用尖嘴啄 企图

① 看,谁会读这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仔细。抽一生读词语。

②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

③能把画面读出来吗?(齐读)

出示第二组:焦急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颓丧

① 抽一生读词语。(生读)这些词是描写谁的?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教学随笔

②现在会读的同学举手,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第三组: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结队而出

抽一生读词语。(生读)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出示第四组:补救 气喘吁吁 饱餐一顿 响彻云霄 后悔不已 愚不可及

能用上这词语说一段话吗?

3、抓关键词,练说主要内容

①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我也写了一段,谁能选上面的词填一填。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三、换位思考,感悟“道”

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一)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用课文的词语说就是(愚不可及)。

出示(比较):我们一件蠢事。

我们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

1.指名读 2.指导读

3.从哪儿能看出来我们愚不可及呢?请你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相应的批注。

(二)指导把书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1、老师举一:(课件出示书本语言和老师转化后的语言比较)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

我们的确愚不可及,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感觉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还看到嘲鸫啄乌龟的头。其实已经知道这只乌龟是侦察员啊,为什么没有想到不要阻止绿龟的行为呢?

2、反三:让学生分小组组织语言通顺地表达。生汇报,出示语段

过渡: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

出示: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学生齐读

过渡: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出示):“我们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课文最后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因为——(再出示):“我们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三、词语盘点,写话练习

1、我们深深自责,我们追悔莫及,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好心办坏事。现在只能向绿龟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拿起笔,可以给他们写信,可以写写你心里的感受,或是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教训,得到的启示。课文里有许多好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把他们存入我们的记忆仓库里。好!

2、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四、走出文本,内化“道”《蛇与庄稼》

1.指名读,《蛇与庄稼》,纠正个别字的字音

2.在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自然之道?

(1)学生汇报交流

3.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之道?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课时授课计划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 题

及拓展阅读

课时

教学

1、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方案,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目标

2、搜集有关黄河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方案

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教材、同步阅读

学具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培养学生树立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过去:摇篮 原因

变化

现在:忧患 治河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答,师板书:过去、现在、原因)

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随笔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过去(生读第三自然段)

2.请你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过去的黄河是什么样子?(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

过渡:课时后来黄河变,它开始变得凶猛爆裂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板书:忧患)

3.请你在文中找一找都有什么忧患?

(1自然段和5自然段)

过渡:黄河由摇篮变化成忧患的原因是什么?(板书:变化)

4.请你用直线(曲线)画出变化的原因。

5.用简单的几个词概括人们是如何治理黄河的。

(牧、林为主, 规划土地、修筑水利)

五、过渡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我们希望黄河不再是“祸河”,我们希望地球万岁!

六、同步阅读《地球万岁》

过渡:不仅仅是地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地球也在怒吼,也在变化。两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同,但多多少少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1.自由读

2.造成地球变化的有哪些原因?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3.读了这篇诗歌你有什么感受?

4.人类的千百种语言,凝成了一句不用翻译的话:地球——万岁!万岁——地球!

5.请你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课时授课计划

11.蝙蝠和雷达和12.大自然的启示

课 题 课时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

2.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目标

3. 朗读课文,把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重点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

教具教材

学具

蝙蝠和雷达 启 大自然的启示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们一起大声地把这个词读一遍。同学们对蝙蝠认识多少。让同学们举手回答。那么对雷达同学们有认识多少。板书:蝙蝠和雷达

课文哪些自然段揭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有联系?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小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介绍试验。

(1)找到答案了吗?(课文的三——七自然段揭示了蝙蝠夜里飞行的奥秘。)谁揭开蝙蝠夜行的奥秘呢?(科学家)是呀,科学家还做了试验了呢,那么试验的方法是什么?试验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边看课文的四、五、六自然段,一边四人小组完成这个表格。

汇报交流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 理解句子:“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夜里飞行单单靠耳朵行吗?单单靠嘴行吗?必须——(生说: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这句

方法

结果

证明

教学随笔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话出现在文章中的哪一个自然段?(第六自然段)一起大声地把它朗读出来吧。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我们经常用到“配合”这个

词,比如刚才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填写表格,比如这堂课你们就和老师配合得很好,还比如……(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说)真不错,想到了……而蝙蝠有了耳朵和嘴的分工合作,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在夜里灵活自如的飞行,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配合。齐读。

3. 学习第七自然段,揭示奥秘。

那它们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抽生朗读第七自然段,其他同学听一听,想一想。

(1)谁愿意来说说它们是怎么配合的?

教师讲解:“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多形象啊!

(2)没想到夜空中飞行的蝙蝠身上还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呢?这个秘密仅仅是从那三次试验中得出来的吗?(不是)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在词语的下边标上小圆点。(反复、终于)

理解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科学家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前后联系,自学领会原理。

1.蝙蝠的这一特异功能被成功揭秘后,科学家们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2.科学家们发明的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呢?

四、总结全文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小小的蝙蝠,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它却为人类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从它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课后的资料袋就告诉了我们仿生学的有关知识,打开资料袋自己读一读吧!你还了解到人类的哪些发明是从动物或植物上得到的启示,把你收集的资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蝙蝠和雷达》让我们知道,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文《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读了这两篇短文的题目后,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森林里面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怎么“打扫”;什么是人类的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书交流。

(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打扫”森林》

(1)学习要求: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学习提示可采用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文章大意。同学互相补充

(2)重点探究第5-6段。

①再仔细读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了呢?

“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全班交流,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哪几种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6自然段是从反面说明的。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④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动物间的食物链现象)

四、学习《人类的老师》

1.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本文,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懂的词语在上面的第二大环节中已经处理了)

课件解释“流线型”

(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五、总结

《“打扫”森林》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维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联系,才能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自然,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它们不愧是我们人类的老师。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六、小练笔:我们人类从动物和植物身上得到很多启示,那么你们有得到过什么样的启示,想发明什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00:0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5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文   幼龟   黄河   词语   变化   学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