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祖国征文——

更新时间:2024-02-25 05:58:58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5日发(作者:齐越)

我爱我的祖国征文——

国·家

国与家看似不同,在我眼中却是个有机的整体。有国才有家。

今年暑假,有机会去了北京,恰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北京的一切的确展示了一个强国的豪迈,但似乎柔情不足。于是,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胡同和四合院那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天又一天,便构成了北京城柔情的一面,那便是家。

曾拜读过一本名为《无冕元帅》的书。顾名思义,十位元帅之首粟裕将军当仁不让。在书中,我看见了无数血雨腥风看见了一个危如累卵的新中国渐渐长大,看见了元帅将军们为我们的国家戎马一生,才有了人们温馨的小家。从前,我总幼稚地认为感激只是一种儿戏,或许只有去过北京的人才有资格谈论这一切。侠之大者,当如是也。

在许多人的眼中,被北京便是中国这个大家的缩影。城中央,便是紫禁城,一如北京之于中国。乘车逐渐向外,便到了三环和四环,这才真正意义上见到了现代化的北京。高楼林立之流的词语无法确切地描述北京,或许可以用一句话“柔情似水的内心外,那钢筋铁骨的风衣。”来描述。的确,这也是泱泱华夏自十年动乱之后,最真实的写照。从车上跳下,开始走街串巷,手拿糖人,听着老人们吊嗓子。或许是我们这群刚从书卷中出来的“大孩子”们最愉快的所在。

在颐和园,看着那儿一户人家,这儿一个群体,三五成群地泛舟于昆明湖之上。老人们忙着享受天伦之乐,孩子们沉浸在两小无猜的氛围当中,而大人们更是卸下平时挂在脸上的职业微笑,放肆地笑着,

感受难得的轻松。但笑着笑着,似乎想起了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长城,卢沟桥……在眼前如电影一般放映。似乎有些沉重,但的确是牺牲了那些英烈们,才有了现在一个个幸福的家庭。

北京,是我们中华的缩影,侠骨柔肠,听着地道的京腔,在未名湖畔踱步,手执天津大麻花,美哉!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历经巅峰,时有低谷。虽艰险不断亦无畏向前。中国能辉煌数千年而不倒,而并未像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另三者一般消散,是因为背后有千千万万个家,家中又有无数愿意舍小家为大家的人。而这些家的背后又是一个国,一个强大的国作为后盾。由此,中华民族,方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经久不衰。

这,便是国与家。

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一(9)班

叶大正

本文发布于:2024-02-25 05:5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53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北京   中国   人们   看见   大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