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发(作者:龚意农)
读余华著作《活着》读后感1000字5篇
余华《活着》读后感1
余华在《活着》写到:〝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是啊,福贵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正如王安忆认为的: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便是这样一位世人.福贵在感叹着祖上的两百多亩地到他手上竟折腾光了;感叹着战火纷飞.子弹无形的日子已消失;感叹着原本不该死去的亲人终究都死去了;感叹着他最后竟跟老牛一起存活下来……这一切的厄运一个个地将他逐进了伤心绝望的深渊,但是接连的灾难并没有把福贵打倒,他活着,与一头名叫福贵的牛好好地活着.
是啊,活着作为一种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余华用一种平淡而又自然的笔触将福贵的一生经历娓娓道来,这样的平淡与自然更能凸显出生活于福贵而言是残酷与无可奈何,但同时也是一种活着的态度,真正体现生命的张力与无限可能.也正如作者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的任何事物而活.〞福贵有很多个离开这个人世的理由,但他却仍然从容淡定地活着.
面对各种各样的苦难,福贵在活着,其实是对活着最好的诠释,但让人感到难受而不禁泪下.在我的认知中眼泪是痛苦或喜悦的宣泄,而《活着》却是寓于这种宣泄后的沉思,上升到生命意识的高度.从主人公身上,我看到生命在苦难与幸福之前与之后,永远都是饱含着对希望.幸福.美好的追求;福贵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他平凡,在他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面对苦难所展现的坚忍和抗争正是常人所不能及,我为他的不幸与坚忍而感动.纵使泪水照耀不了前进的道路,但我们可以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也是一种哭过后的坚强和泪水洗涤过的幸福.作家余华正是以犀利的笔调将人类的苦难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不得不有所〝畏惧〞,同时也真正地感受到命运
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活着,便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去展示生命中最顽强.最动人的精神力量.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活着就要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去克服它.度过它.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所以让我们忍受此时的苦难,享受此时的幸福,因为我们正活着!活着已经是一种难求的幸福,而能快乐地活着,那便是人生莫大的追求了!不管生命赋予了我们怎样的一种责任,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尽量.尽心.尽意地完成它.走进余华,读完《活着》,我收获了对人生的另一种深层感悟.
余华《活着》读后感2
今天刚刚读完余华的书《活着》,可以说《活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激动和悲伤,而是震撼和感叹.感叹主人公富贵的命运的坎坷,震撼人的生存能力,当生活一次次苦难要打垮富贵时,他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好好地活着.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开始,让〝我〞遇到了一位开朗乐观的老人富贵,富贵给〝我〞讲了他的故事.虽然之前我已经知道《活着》是个悲剧,但看到富贵在喊他的牛〝富贵〞干活时,为了让牛不偷懒,他还故意喊着其他牛的名字,来激励他的牛.我不免还觉得《活着》还有些好笑.看到后面才发现富贵喊另外牛的名字,都是他死去的亲人的名字.
富贵的回忆最初他和父亲是两个败家子,父亲败掉了100多亩地,而到他这又赌掉了剩下的100多亩地.读到这里,我甚至觉得这么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一点不值得可怜,这也不算什么悲剧,尤其是他打自己怀孕的妻子时,我感到愤慨.可随着往下看,父亲被富贵气死了,母亲生病富贵去城里找医生,结果被抓了,九死一生回到家.母亲死了,女儿哑了,我就有些同情富贵了.当霸占富贵家产的龙二被枪毙时,我有感叹世事的变化无常,富贵这个地主少爷因为把家产败光了,反倒捡了一条命,还以为富贵的命也不错吗,尽管日子很苦很艰难,但一家相互搀扶和关心,我甚至觉得他们比家里有钱时更幸福.可当富贵家中唯一健康能干的儿子有庆,为给县长的夫人输血而死,富贵背着儿子瞒着病重的妻子埋了,而没瞒几天,妻子也知道,我无法再看下去了.稳定了好长时间才让自己止住眼泪.可再往下看,还有更悲哀的事情,多病的妻子去世,聋哑的女儿凤霞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却在生孩子时死掉
了,女婿二喜又被砸死了,相依为命的外孙因为吃豆子又撑死了.这人间的一幕幕悲剧怎么全发生在富贵的身上,而老年的他却如此的乐观.
我觉得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个故事,都苍白无力似的,而作者用《活着》这两个字,再恰当不过了,是啊,富贵他还活着,苦难也没有把他击垮,这就够了.现在人们活在这个时代,生活是富裕了,不会像富贵他们天天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可精神生活却感到空虚和失落了,有些人没了生活的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了?富贵告诉我们,活着就有意义,活着就是最美好的`事.
真希望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自己的生命,活着就是财富,活着就是意义,活着就是幸福!不要总是纠结在〝我为什么而活〞.〝我为谁而活〞的问题上,记住活着就好,没有什么理由让你放弃活着.好好活着吧!
余华《活着》读后感3
航班牵扯着亿万人的神经,鲜活的生命随飞机如流星般在空中划过后消失无踪,让人们宁愿相信他们只是被什么掳走而非亡逝.也许是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相对于失踪者,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亲人将要如何面对这骤然降临的巨大变故和今后的生活?那种悲痛与茫然是非亲历者不能深刻体会的,可是谁又能说自己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类似的劫数呢?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再次翻开了余华的《活着》.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们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于是,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跟随作者的笔调,目睹了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看到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角色们却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的是〝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这个饱尝艰辛痛苦的人,如野草一般地活着,没有抱怨生活,也没有感叹自己的命运,只是近乎平静与悠然.
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也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正如我们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其实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
对现时的我们来说那个结果已毫发无伤,而现下的生活也能让人觉得温和从容,岁月静好.面对生活,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平和的去面对.世间无所谓幸福与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的相比较,仅此而已.只有经受了极度不幸的人才能感受到极度的幸福;渴求过死亡的人,才能领悟到活在世上有多美好.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只要活着……
余华《活着》读后感4
合上《活着》的时候,落日酡红的脸蛋恰好沾上了地平线,那一片黄土便愈发迷蒙,让我仿佛看到了福贵与牛.福贵蹲靠在光秃秃的树干下,一杆烟袋冒着丝缕白烟,老牛许是倦了,耷拉着脑袋,不知在思索还是睡着了.阳光扫过略有雾气的黄土地,将镂刻的剪影慢慢投射过来,印在了我的心上.
福贵的爹是掉下粪缸死的,或许还要更早.在福贵败光了家产后,福贵的爹便已经没有了奔头,生的念头没有了,人也就算死了,不管他是否还是如常吃饭.睡觉.蹲粪缸,行尸走肉与死有什么分别呢?这让我想起了春生.春生的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到底他们是没有看透,有什么能比活着更美好呢?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龙二设下赌局骗光了福贵的家产,可下场呢?龙二死前说了一句: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是福是祸,当真难以定论.
福贵的娘是病死的,家珍也是病死的.要说唯一的不同,就是福贵的娘临死没能
见上福贵一面吧.生老病死,谁又能左右呢?她们最欣慰的,可能也就是福贵娘死前一遍遍重复的话:福贵是不会去赌钱的.是的,经历了浮沉,钱财再多又能怎样呢?
家珍应该说是福贵的福星了.婚礼上他们常说: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都毫无保留的爱他,对他忠诚?家珍从来没有接到这样的提问,却成为了〝我愿意〞这三个字忠实的践行者.家珍的心栓在整个家上,拴住有庆和凤霞的身上,直到有庆和凤霞全都走了,她也便跟着去了.
有庆死于抽血过多,凤霞死于生孩子.有庆这个善良的孩子,却死于他的善良,让人唏嘘不已;凤霞为了一个生命的诞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让人愈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两个人都死于医院,这让福贵对医院产生了深深的恐惧.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也暗暗锻磨了福贵的生存意志.
二喜放不下的或许只剩苦根了.凤霞死后,他所有的生存意念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可造化弄人,他还是死了.临死前那把胸膛都喊破的苦根,像极了另一个版本的《呐喊》,只不过这个呐喊的主题是活着.
苦根也死了,整个家庭唯一的香火死于穷苦.因为穷苦,他连豆子都很少吃,结果一次性吃了很多豆子,撑死了.所有的亲人都死去了,只剩下孤零零的福贵.
不,还有一头同样年迈的老牛.
夕阳渐渐沉下了地平线,福贵起身,牵着老黄牛渐渐走远.我不敢猛然合上书本,怕把最后一抹生命夹死.扉页的〝活着〞二字愈来愈显眼,我却突然想起了《红楼梦》,想起了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余华《活着》读后感5
平凡.琐碎的生活重复地充斥着我们的每一天,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激情被淡薄,过往云烟的经历和磨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点点的木讷.真的,好久没有被感动过了.自从无意间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读完之后呆呆地望着前面,其实眼前什么也看不进去,思潮在盘旋.在扑打,自己被一个猛浪打到海底,窒息是全部的感受,说不出的凄楚.活着?活着是什么?
小说以简洁诙谐的开场把我吸引进来,随着故事的深入使我心潮起伏欲罢不能.时时会想到,人生怎么会有如此艰难苦涩?我的心真的在颤抖,我明白一个人的生命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卑微.
输光了家产,使父亲含怨而死的富贵站在清冷的街头,落寞地嚎啕大哭.他妻子家珍被其父接回家,临去时那幽怨的一眼,包含了太多的辛酸.看着一个人由活得潇洒到活得可悲.后来当苦难和病痛夺走了他的母亲.妻子.儿女.女婿及年幼外甥的生命.想象不出,一个人的一生如何来承受如此多的苦难和打击.温情的时光是那么的短暂,而活着的含义愈来愈清晰,苦难才是人生的真相,忍受它,直到终结.活着不仅仅是呼吸,活着便是一切!人活到老时需承受丧亲之痛,这是何等的备受折磨,福贵没能向他的名字一样有福有贵,在现实的蹂躏中,福贵坚强的走过来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主人公在承受了如此多的苦难之后,仍能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真的太不容易了.
人是那么脆弱,又是那么坚韧.当这两样突然一起放在面前,真是有点受不了!什么是真实的生活?如何看待生活?生活就是如此,给予我们太多的问号和无奈,象福贵那样经历了许多而仍然顽强地生存下去,他那时对生存其实并无明确的认识,只是以一种动物般的求生本能使他延续了生命.但他在暮年却能以一种洞察人生的乐观来对侍生命,这一点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的启迪.生命能够承受的重量到底是多少?生命的存在与消逝怎会如此简单.轻易?如雨.如风,过了却不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多数人也活着,但仅仅〝活着〞,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昨天曾将梦想抓在手心,今天却无奈地任它随风而逝.流走的不只是光阴,还有我们内心深处当初的执着与渴求.没有特别的理由,我们就不再努力争取,就淡然地活着.还不断地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
当看完这篇《活着》时,心终于豁然开朗!是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富贵比起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可仍然不满足,仍然在抱怨世界对我们不公平,其实自己受再多的苦和书中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活着就是福了,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读余华著作《活着》读后感1000字
本文发布于:2024-02-22 20:3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38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