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祝翼铭)
人教版语文初一课文《蝉》全文
1、《蝉》
作者: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2、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人。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
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蝉》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4-02-19 10:5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0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