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考点

更新时间:2024-02-19 10:42: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鲍奇辰)

蝉唐代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简介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4卷,收入《四明丛书》。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译文赏析创作背景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思想内容《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艺术特色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诗的第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诗的第二句描写蝉声的传播。梧桐是高树,“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写出了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为后两句的描写做了铺垫。诗的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及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语言赏析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考点必背名句垂緌解释清露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緌"读为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解释流响疏藉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开阔、稀疏。凭借

本文发布于:2024-02-19 10:42: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05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蝉声   赏析   学士   作者   地位   帽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