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的征文五篇

更新时间:2024-02-13 07:24:48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蔡万春)

关于安全的征文五篇

【篇一】

每次开车行驶在道路上,总能看到道路上标志牌的醒目大字:“安全是生命之本”;路过学校总能看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穿过路边的工厂总能看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这些醒目的标语无一不在诠释着安全的重要性。

平常的我们感觉这些标语很平常,就那么静静的躺在那里,感觉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后来,慢慢的明白了,它的意义是多么重要,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安全它不是口号,靠我们自己去维护。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安全意味着团圆和睦;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安全意味着健康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安全就意味着生命!我们从事养护工作,而我又是机材股的一员,结合实际情况,我要从自身做起,做好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

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消除侥幸心理,了解掌握必备的应急安全防护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因该积极面对各级安全单位的的各项检查规定和考试,做到时时自查、整改,时时学习,刻刻注意。

二是加强机械设备和人员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规程。组织操作人员学习安全技术过程,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安全,确保机械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齐全、完好、可靠。

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作为公司的一员,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安全形势稳态发展,为公司的安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

在仔细地阅读何总的《致全体职工家属的安全书》之后,我感触颇深,安全书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职工的关心与关怀,强调了安全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人们通常会把管理者对员工提出的安全规范称之为要我安全,而把员工自觉遵守的安全行为称之为我要安全。在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之间,相隔的正是自我安全意识,这种

安全意识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我认为: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俗话说,事故警钟时时敲,安全之弦紧紧绷。我们时时刻刻要将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遵守安全规范。生活中,我们要警钟长鸣,家中没人的时候要记得断电断气,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出行时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驾驶,在生活中还要提升家人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作为一名高速公路工作者,我们要遵规守纪,安全操作,爱护工作环境中的器材,大到一辆车,小到一个开关,都需要我们去爱护。

“安全重于泰山”这不是一句空话,从我们很小的时候,一直到如今工作,安全始终都是一个极受重视的话题,我们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只有保证了自身的安全,我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篇三】

在我们工程人心中,安全向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文化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心中的安全意识也有所加强。

然而有的时候当安全与施工进度相冲突时,有些人则选择了追赶施工进度而对现场安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人还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眼下又没出事继续这么做应该也不会有问题。在这里我想说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先不说安全能给我们的家人带来多大的好处,就从我们自身出发,安全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免受摧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我们出了安全问题赔钱的可能是别人,但是实实在在承受痛苦却是自己啊,没了“本钱”我们又如何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呢?其次,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安全所带来的效益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但是人员没受到伤害,设备没受到损失,环境没受到破坏,这些间接损失未发生所带来的收益大多时候都是十分巨大的。并且在现在这讲究品牌效应的社会,一个安全的品牌形象那也是更能深入人心的。与其花大价钱打广告,从外部条件去推广企业知名度,不如管理好内部工作,人们看到了自然会一传十,十传百。

去年6月24日,上海丰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在位于海湾镇碧桂园项目32#楼进行6层屋面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发生一起模架坍塌死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7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13余万元。建设单位盲目赶工催进度,压

缩工期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建设单位为完成32#楼6月30日结构封顶的预期目标,在受到停工影响(3月21日至4月4日被安质监站责令停工)后未根据有关规定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和方案,反而要求施工单位以进度为先,导致模架在尚未完成验收手续的情况下进行浇筑。

血淋淋的例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施工不光要保质保量,更要保安全。要做好安全首先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第一要位,其次,坚持“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到伤害”为工作准则,牢记“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规范使用“工地三宝”,对现场安全管理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切实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幸福生活由自己创造,而这一切的“本钱”—身体,也需要得到好好保护,作为一名安全管理工作者,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篇四】

很荣幸,在真正接触安全岗位工作之前,通过公司安排的安全内页培训,对公司相关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视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有了系统学习和认真领会,为我更好的步入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让我对“安全”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安全事故对于个人、家庭而言都是无法弥补的伤痛。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当事人本人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灾难,有的是钱财的损失,有的是身体的伤害,更有甚者是生命的消失。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与此同时,我们应牢记“四不伤害”安全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

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安全事故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高额的赔款,工程的取消,资格的吊销,甚至是牢狱生涯。因此,“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每个企业、每个人的

心中。建筑行业,是危险性最大的行业之一,生命只有一次,有些伤害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生命,正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要只抓质量,而忽略了安全。只有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安全,才能发展壮大企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安全生产是建筑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没有安全生产,人们的生命就不能得到保障;没有安全生产,企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安全工作事关全局、涉及全员、要求全面,是整体一盘棋。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棋子,只有每个棋子都不出问题才能是一盘好棋。

【篇五】

“王师傅你今天怎么又没戴帽子?我说过好多次了不要觉得天气炎热或者不方便就把安全帽给摘了,安全帽对我们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正气愤地给这位前不久刚入场的新工人进行着安全教育,眼角余光刚好瞟到了一旁的杨师傅,便指着杨师傅说:“要是人人都像杨师傅这样注重安全,那大家的工作都能省心不少,这也是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任的表现。”

杨师傅平时总爱穿一件军绿色的工作服,走路有些跛,他还

是我们这里施工队伍上的安全榜样。我刚分配到项目的时候便发现了杨师傅虽然平时说话做事大大咧咧的,却具有明显比其他人更高的安全意识。别的工人在碰到炎热的天气或者趁着管理人员不在的时候都爱偷偷把帽子给摘了,而杨师傅每次佩戴安全帽都会仔细调整帽箍及帽带的松紧度,并且每次绑好安全带后也会检查一下保险扣,从来没有过习惯性违章。

有一次刚好杨师傅坐在场外休息,我调侃他说:“整个队伍就师傅您最注意安全,您肯定从没发生过事故吧?”杨师傅听了嘴角一咧,把刚点着的雄狮牌香烟放进嘴里狠狠嘬了一口,然后把烟叼在嘴里腾出双手来撸起裤腿,露出了小腿肚上那巨大而狰狞的伤疤。“三年前我比他们还不讲安全,一次在三楼脚手架上做事我没绑安全带,从上头掉下去了,幸好命大,只是腿被钢筋插穿了,在床上歇了一年。”讲到此处杨师傅的语气开始慢了下来,眉头也渐渐锁在了一起,仿佛不太愿意提起这件事一般,最终他还是开了口:“本来家里就困难才出来干活,这一出事家里有好几次都揭不开锅…”话到此处,杨师傅顿了顿,似乎想说些什么,结果他只是起身上工去了,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句话:“一家老小可

都指望着我呐。”望着杨师傅离开的背影,我忽然明白原来安全不仅仅是关系到自己,还能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没有安全,其他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安全无小事。” 项目安全是影响着公司信誉和社会形象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着无数家庭幸福的关键因素。愿所有人都能高度重视安全,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坚守安全这道防线。

本文发布于:2024-02-13 07:2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60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产   工作   企业   事故   没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