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13 00:20:4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罗隐)

据说,古人读书爱在书中夹些香草,帮有“书香”之说。而梁实秋在关于读书的札记中直白:书香,乃油墨之味。鲁迅的三味书屋木刻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书究竟是否有味?我以为当有!书之味,乃指书的内容。内容之精神,精神散溢出的一缕缕富有张力、醇厚的气息。读书在于品,品而推至味。我虽不知“品味”一词出自何处,但想来倒与读书近似。所谓“品”?曾国藩读史之法可谓深领其会。他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或辞职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读罢,大喜,得之矣!”这就是说读书之人每每能进入书中之情节,自然会深得体会。所谓“味”?那完全要看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如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清代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法。我想,读书不品,何知味?品而有味才会体会读书之乐趣。真正的读书,不是念念有辞,而是心有灵犀。品而有味自会明白读书之用途,就如培根所提出读书的功用:饴神旷心,增添情趣,长才益智。读书本属一种爱好,爱好之人读来自然兴趣盎然,才会有品有味,才会体会读书之快慰,领略读书之真谛。然而“书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

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而勉强读书所致。明朝袁宏道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品书味”,就是象宋代朱熹咀嚼后所说:“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时至今日,读书人又有“吞”、“啃”、“品”之法。不吞,无以求其广博;不啃,无以致其精微;不品,无以得其精神。读书,需要反复咀嚼且品味,就像吃豆腐干,嚼过来嚼过去,临了吞下细细的香末,还有余味在口中。如此说来,且不可开了卷,浅尝辄止,或者囫囵吞枣不知其滋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以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在谈吐中有风味,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读书人不断诵读、回味,获得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就会品出书魂、书香、书韵来,享受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以为哲理无穷,视为至宝。享受,有时妙不可言。所谓“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模糊;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乃享受的一种境界。所以,我认为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读书怎样品书味?古今读书人有几个比方:

一是读书犹如品美味。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宋代尤袤对书味的揣摩最丰:“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寂寞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一生清风明月的苏东坡也感叹道,一日不读书,便觉俗气冲天。足见这书味的沁人肺腑,俨然含着橄榄,入口冲淡,回味则甘馨怡人,难以忘怀。而对书味体会精深的,当数汉代的刘向。酷爱读书的他,居然嗅到了书中的药味。在《说苑》中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就表明书味教人做人,校正人之品行。我也体会到,读书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自己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自己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所以,嗜好也是阅读一切书籍的根由。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读书之快乐在于以审美的眼光鉴赏书。读出书中之美,需要高度的注意力与欣赏能力。五官的社会化,需要积累,这办法就是读书思考,读出字面以外的东西。评论家之快乐在于读出作者想不到的意图。然后告诉作者,我比你看得更深。况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

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多读书,读好书,与那些名人,名家的思想对话,细细品味书的内涵,会觉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比如说,我品读散文,觉得“美味”有三层: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叙事、传播信息和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于是,我把鉴赏的重点放在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上。因此,我读散文注意五点:(1)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散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2)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5)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如: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雅致,等等。而且,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得更加深刻。

二是读书犹如饮茶。在我国最早一部字书《尔雅》中称茶为苦荼。《国风》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荼”即为茶。唐代以前无“茶”字,言茶常以“荼”

代之。《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诚斋集·习斋伦语讲义序》中说:“读书必知味中之味。不知味中之味,而曰我读书者,否也。”他也把读书的辛苦比作“荼”,把读书的受益比作“荠”,可以说是一部新奇的比喻,非源于心得而不能道之。在古代,对于文人骚客来说,饮茶与读书是一样的风雅。古人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或于竹影窗前,或坐落花树下,慢慢饮啜,且耳能听泉瀑之声,目能断飞鸿之影。书室之内,点燃一炷香,煎起一壶茶,柔和的香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室外的老松也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与炉上茶壶的煮沸之声互相应合,“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闭户真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麟”。这两幅联语的妙趣呈现无遗。这种意境很古典,很儒雅,也很温情,拿我们现代的一句话说,就是“有品位”。而那些浮浅之辈的只能谓以“饮茶”,不敢用“品”字,因为品茶是艺术、是学问、是极其讲究的。从古至今,读书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或寒夜低吟,或白昼诵读,只要闲时展卷便会大有收益。小憩时,找一本好书,翻一篇好文章,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或喜笑颜开,或泪流满面,皆畅快淋漓。若有茶香作伴,更是其乐无穷。读书和品茶,人们不能不惊异二者在感觉上这样的相似,也就会明白中国茶文化为什幺会在中国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的哲理了。我也一直觉得读书是有些讲究的,可以是很精致的。读书如品茶,佳文若茗,香留舌本,越品就越觉得清香幽远,有无

穷的韵味。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平时工作,生活之余,静静地坐在书房,桌上放一杯清香的绿茶,手捧一本爱读的书,闻着茶香,浅尝一口,妙不可言的润喉甘甜滋味,直沁心扉,浑身都透着轻松的感觉,读起书来,口齿灵光了,思维也会特别灵通敏捷。喝一会儿茶,看一会儿书,想一会儿事,说品位谈不上,至少是很惬意的。就这样我喜欢边喝茶边读书,几乎到了读书不可无茶的地步。渐渐地,我也把读书与喝茶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一个人在书房喝茶、看书,也可称之有神有趣有味。静静地看一片片嫩芽在沸水的浸泡中吐露崭新的生命之色,看叶子在水中缓缓地舒展,沉沉浮浮,聚聚散散,然后慢慢地舒展开来,就像打开的心扉,令人赏心悦目。不自觉地想起“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默默地看书,不自觉地“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更能盘激发灵感“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习惯:凡读书时,我总要沏杯茶放在一旁,或者喝茶总要找一本好书翻看。没有茶相伴,不忍翻开书页;没有书相随,喝茶便少了滋味。手捧书本静坐喝茶,一种心情如水的感觉和隽永宁静的心境令人神醉情驰。孔圣人的字字珠饥,实乃一杯清茶;司马迁的千古绝唱,又如香浓的绿茶。尤其看到精彩处,轻轻呷一口茶,留在口中回旋,书韵茶香交融,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一切哀乐悲欢、阴晴圆缺都消失了。这种习惯是好是坏自不待说,但它既然成了一种习惯,也就很难改变了。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是何等逍遥自在!

雨后初霁,心与天空一样澄明,细细品味宋词的字字珠玑,又是何等酣畅淋漓!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是读书带来的美感与享受。所以,每当静谧的月夜,夜阑人静,微风习习,面对一本书,总能使我的心境自然地沉静下来,此刻,我不免告诉家人,就让我沏上一杯清茶。尔后轻轻地走进神圣的书斋,去亲近那醉人的然而却是淡淡的书香。读书如饮茶。书有多种,茶有多样。饮茶有多种,读书有多法。因人而饮茶,因人而异读书法。比如说,饮茶不宜暴饮,当需细细品味。品茶时,初尝只觉得味苦嘴涩,继而苦涩之味渐淡而甘甜之味渐 生 ——玉白瓷盏衬着碧绿清茶,清香淡远而幽长,嫩芽水中摇曳,轻盈,婀娜,口中的甘甜,眼中的碧绿, 鼻中的清香,心中的清爽,顿觉整个人褪秽脱俗,胸中块垒顿消。读书也正是如此。书如茶,重在品。看书不宜贪多贪快,不宜操之过急,关键在于消化,在于理解作者的旨趣,体会个中精华。每部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就像是他的孩子,总是想把最优秀的基因遗传给他的孩子。而读者要做的是吸收其精华,这样就能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随着知识在量上的积累,自己观察、了解、认识事物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最终形成思想认识上质的飞跃。当然适当地增加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只有在广博的基础上精炼,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的学以致用,学习才能体现它的意义。人们都说茶是清雅之物,自古就有喝与品之分。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品茶不

只是品茶的滋味,更是重在意境,在余香袅袅的茶香中,品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茶文化。喝咖啡需要的是情调,而喝茶需要的是平静的心境。边喝茶边读书,久了,慢慢地便进而有更深一层的感悟:读书如品茶,品茶如品人生!一个人若是在喝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就会热爱。人生就如同喝茶一样,当以沸腾的热情为水,宽厚的包容当杯,细品之,淡香悠然,其中有苦涩、有甘甜、有清香、有醇厚……退休后,我喜欢泡一杯清香的绿茶,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坐在书桌前读书,从杯中袅袅散出的热气里,嗅着淡淡的茶香,细细品啜,越品之,越醇厚,越甘甜……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吗?

以上几种比喻,读书犹如品美味也好,还是犹如品茶、品酒也好,我认为,读书“品”是一种“回味”。我曾在书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这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这个故事,一直令我久久回味,且终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得到应验。回味,是一种诗性情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回味,可造心境,在慢慢掂量中,在细细思量里,读书人款款走进智慧的芳圃,采撷思想的精华,畅然有了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自由。不断诵读,不断回味,读书人一旦获得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还怕品不出书魂、书香、

书韵?回味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以为哲理无穷,视为至宝。回味,有时妙不可言。所谓“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模糊;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乃回味的一种境界。如果说,回味是一种杂糅、磨合、交流的手段的话,那么让各种风格与精神资源之间进行反复捣弄,这样就能让读书人的思维显得饱满,其精神世界富于弹性。所以,我说“回味”之于读书似乎更隽永,更厚重。

本文发布于:2024-02-13 00:2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59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读书   散文   文章   语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