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发(作者:党翻身)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秋”
从战国时代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到清人黄仲则《两当轩集》的“悲哉秋气凄,六合为萧条”;从“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的哀戚到“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的豪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秋”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意象,无论是在小说中,诗词中,散文中还是戏曲中,都可以看到它的痕迹。
秋为何对古代文人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作为四季中的一个,它有什么特点,又与春、夏、冬在诗中所表现的内涵有何区别?秋这一意象在文学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秋之为言,犹湫湫也,湫湫者,忧悲之状也。”宋人吴文英也在词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文学中的秋这一意象,通常是与忧愁悲戚联系起来的。那么,为何秋能够引发人的一种哀感?
首先分析这样的一段话:“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
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欧阳修《秋声赋》)
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古代,人们难以用较理性的思维去系统解释这种气候变迁,更多地是倚重一种经验,因此原始的感官感受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上占有重要地位。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首先是秋天的气候(“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和自然景象(“烟霏云敛”“山川寂寥”“催败零落”)给人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它不同于炎热的夏或酷寒的冬,在给人强烈的刺激之余很少留给人思考的境地,也不同于生机勃勃滋荣万物的春。它以飞舞的黄叶,骤降的温度,蝉鸣的渐弱来提醒人时光飞逝,夏天已经结束,冬天就要到来,加上那摧枯拉朽的飒飒西风……秋有着一种压抑、凝重、苍凉的特质。
根据秋的各种特质,古人又将秋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联系起来,在五行中把秋归于“金”,在五音上把秋归为“商”,在方位上把秋归于“西”,在颜色上把秋归于“白”,此外秋又是古代刑狱之时,这就更加深了秋的压抑苍凉之感。
总结起来,秋在农业生活中的重要性导致了秋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而其肃杀抑郁气氛给人的感官印象又被其引申出的社会内涵所深化,这种共感长期积累下来,秋就自然而然成了“愁”的象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寄情山水是失意时一种常见的派遣方式,如苏轼、柳宗元等。但旅途困顿、漂泊无依、郁郁不得志之苦并不是那么容易排遣的,这时倘若落叶那孤苦无根的景象刺入眼中,“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则诗中流露出愁绪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秋诗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愁”,首先秋这一意象就有着多种多样的特质,除了上文提到的肃杀凝重,它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另外秋天格外高远的天空,格外旷远的原野和似乎要涤荡一切的长风,又能给人一种视野、心胸上的开阔。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些豪壮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与上面所说的不同的格调,然而它们都有共通之处,即在诗中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对理想的追求,例如“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不正是为报效祖国而唱出的悲壮秋声么?
这一点上,尚永亮先生说得好:“这悲叹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与生命的生理时间相联系,即秋意味着老之将至,如刘基‘老来禁得几秋宵’;第二个层面是对生命遭到的挫折、磨难的更深层隐忧,如吴潜‘秋渐紧,添离索’;第三个层面则更加深沉有时代意义,即怀古伤今,感怀时事,庾信‘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便是一例。”可见悲秋的意义不仅在于悲,更在于
对生命的深沉思考。
因此面对秋色,有人吟出“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调,有人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曲,其实这都是秋天百态的一个侧面,都是诗人真挚的情感表达,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相通。
“一切景语皆情语”,秋色给诗人以刺激,诗人又借秋色表达自己的思索,秋作为一种意象给予了诗人诗触发点,而诗人又用这些流传千古的篇章赋秋以更深厚的的人文内涵,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责任编辑龙建刚
本文发布于:2024-02-11 07:2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5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