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性

更新时间:2024-02-09 15:21:35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孙肇卿)

论历史的选择性

历史的发展有选择性。历史是在选择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选择。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同氏族、部落、民族和国家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不断选择的过程。承认并研究历史的选择性是为了正确地阐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作用,克服那种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为机械唯物论,把历史的规律性、必然性曲解为宿命论的偏向。应该把现代科学思想选择论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

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但是,在我们的许多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书籍和文章中,总是强调历史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似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把历史唯物主义曲解成了宿命论。历史是人创造的。如果把历史的客观规律同人对历史的创造作用对立起来,这种规律还是否有科学的意义?这就是我们提出历史选择性的出发点。

选择的概念在历史哲学中早有使用,而且围绕这一概念在不断争论。自由意志论者认为,人不受自然的、社会的种种约束,有在各种抉择中选择的能力。决定论者则认为,这样的自发选择是不可能的,因为动机及意志与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甚至某些不知不觉的力量是因果关系。非决定论者又认为,人虽在选择方面受到限制,但还是可能在几种取舍中做出审慎的选择,并把这种选择付诸行动。马克思提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承认自然和社会的一切现象的因果制约性,同时又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决定作用,否认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决定论。那末,能不能把选择的概念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呢?

人类的意识形态同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不仅开拓了新的领域,而且还会以新的形式提出旧的争论,又赋于旧概念以新内容。“在哲学中几百年前就提出的、早已在哲学上被废弃了的命题,常常在研究理论的自然科学家那里作为全新的智慧出现,而且在一个时候甚至成为时髦的东西。”①由量子论确立的或然性思维方式和由系统科学确立的有机论思维方式,是当代两大崭新的思维方式,在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选择论,把旧的选择思想提到一个新高度。它不否定决定论,而是对决定论的发展和提高,是对决定论的补充。选择论同辩证唯物主义不仅不矛盾,而且还会使它更加丰富。

按照现代的科学思想选择论的观点,选择是复杂的物质系统自身固有的能力。无机界已存在着选择性,像水流、气流的运动,就是一种寻求平衡的定向选择。物质进化的层次越高,选择表现得越强烈、越主动。根据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物种的形式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的选择性。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的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者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这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

不过达尔文注意的是外因对变异的影响,孟德尔则用基因突变和重组来说明生物变异的内在根据。这两人的学说结合起来形成了至今仍有很大影响的进化论学说。根据进化论学说,自然选择是决定生物进化速度。方向和强度的唯一因素。应该说,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也是在这种自然选择中进化来的。

人之成为人而脱离了动物界以后,选择在人身上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方面,自然选择在人身上仍然发生作用,继续变异使人的机体不断发展和进化。变异虽不再使人类产生新的异类,变异却使人本身出现差异,形成器质方面的不同,不仅形成了肤色、体形上的不同,而且也形成了个性、气质、智力上的差别。另一方面,人本身也具备了对客观事物自觉的选择能力。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6页。

恩格斯论述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①同劳动共生的分音节语言的产生,制造工具和社会组织能力的形成,使人同其他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人越来越具有比其它动物远为发达的大脑,有独特的思维能力。人不仅可以感知、比较、鉴别、记忆,而且还能抽象、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总结和汲取各种经验。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人类还发明和创造了保存记忆和积累智慧的方法和手段,形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

不能曲解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的论断,而低估了人类意识的价值和作用。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突出地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所谓实践就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客观世界通过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通过实践才可以证明人的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完全是辩证地看待存在和意识、客观和主观、人和环境等等的关系。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人的意识、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很高的估价。“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②

历史是什么?“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动物也有一部历史,即动物的起源和逐渐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历史。但是这部历史是人替它们创造的。如果说它们自己也参与了创造,这也不是它们所知道和希望的。相反地,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③不仅人类的历史是人创造的,动物史是人创造的,而且整个自然界的历史,包括地球史、天体史也都是人替它们创造的。尽管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以前很久很久就存在,就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着,它们的历史是自己形成的,但是除了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演化史。离开人,自然界一直是无意识因而也就无意义地存在着、变化着。有了人自然界才有了自我意识。人类不仅为自然界的发展打上了自己的印记.而且也为自然史打上了自己认识的印记。至于人类的发展史,当然只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历史不是命定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历史是人创造的,是人有意识地创造的。因此,所谓历史的选择性,乃是人的自觉的选择能力的具体表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对历史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的总趋势是由低级而高级、由野蛮而文明、由不发达而发达。但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和进程则是曲折、复杂和多样的。人的实践总是面

对客观世界,主观目的的实现总会遇到种种困难。人们常常会出现在十字路口,面临各种抉择。由于人的认识既有客观性,也有社会性和主观性,因而也就有差别性和局限性,不同的人总是做出不同的选择。正因为这样,人类历史、各国历史的危急和转折时期,也就存在着几种可供选择的道路。历史的选择性实际上也就是人的选择能力造成的。

在选择中发展,在发展中选择

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动物,人在思维中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思维。人是通过自己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实践,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创造历史,来推动历史的发展。人类的选择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处于不断地选择之中。

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自然进行变革。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要能生活下去并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不仅要适应自然,而且要通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

②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

过自己的选择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支配自然,使自然为自己服务。“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的变革出发。”①人类对自然进

行的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活动,会因人对其实效条件的认识不同,对自然规律掌握程度的不同而各有不同,这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

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是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要进行有效的狩猎和采集必须选择能够果腹而易得的动物和植物的果实,还必须选择获取这些食物的方法与手段。人类最初使用的生产工具在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选材,因用场不同又加工成不同的形态。人类从巢居穴处到学会建造各种住所,学会各种御寒和防止外界伤害的方法,无一不是经过多方面选择的结果。就在这比较原始的生活阶段,由于不同的选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利用的程度就产生了很大的区别。例如,北京猿人在35万年以前就学会了用火,而其他地方的猿人学会用火的时间却晚得多。

迁徙在人类历史上曾起过重大的作用。人类从热带森林到河谷、平原,从内陆到海边,从非洲到欧亚大陆,再到美洲,最后遍布除南极之外的整个地球的所有大陆,既是对生存条件的选择,也是为了寻索生活资料。恩格斯说过,动物的滥用资源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祖先转变成人。现在有一些学者又提出,人类所以由狩猎采集生活过渡到定居农耕生活,是因为长达几百万年的这种生活方式使猎物和可食的植物日见稀少,旧的生活方式无法维持,必须选择新的谋生手段。一部分人经过实验在旧大陆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一部分人则迁移到新大陆重操旧业。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不同选择。世界历史上其他几次民族大迁徙同样是人们的一种选择,同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人类由狩猎采集生活发展到定居农耕,经过了多方面的选择。既要选择适于驯化的动物和植物,又要选择适于耕作的土地,还要选择因地制宜的耕作技术。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由于人们的不同选择,最早驯化的动物植物不同,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也不同。这些不同的选择对各地的农业发展发生了长久的影响。

人类进入农耕以后,就开始寻找人力以外的动力,先学会使用畜力,继而利用水力、风力、热能、不同地区对这些动力的利用程度和方法上是千差万别的。一种新的能源的选用,往往会促使生产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在农业时代,人们使用的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如木材、秫秸和杂草。后来由于人口增加,森林减少,木材不敷使用,人们才又选择了较难开发而又不能再生的煤。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迅速促进了工业社会的到来。欧洲是较先普遍使用煤的,欧洲就最先发生

了工业革命。

人们对自然条件的选择、利用和改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经常处于动态,人对生产力同样有选择的能力。当然,我们也知道,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我们认为,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自由”二字,就是说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而随心所欲地选择。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否定选择的存在。因为马克思正是生活在欧洲各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日新月异地发展时期。只要认真地思考一下历史和观察一下周围的现实,就不难发现:(1)处于同一发展时代的不同地区和国家,人们使用的工具、掌握的技术并不一样,对某一生产工具和技术保持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2)生产工具和技术总是处于不断地传播和交流之中。甲地创造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技术,很快就传到乙地和丙地„„。(3)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同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提高,同发明创造联系在一起。发明创造、应用传播、革新改造都是对生产力选择的表现。

不仅生产力有选择性,生产关系也有选择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产关系是生

产力水平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也指出,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式。我们认为,这里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

同样也应理解为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而随心所欲地选择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社会形态 。但这也不能作为否定选择性的根据。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内容和实质,而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却是人确定的,是人在种种抉择中选择出来的。

人对生产关系的选择表现在:(1)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如所有制的形式、产品分配的原则、人在生产中的地位等等,在不同地区和国家是不同的。(2)在生产关系的更替上并不是所有民族和国家都是按某种固定的程式进行,而在许多情况下表现为跳跃、超越或裹足不前。(3)一种生产关系的确立、调整或改变,或者是生产主持者和生产者之间自发形成,或者是由国家通过法令确定。不管是自发形成还是由法令确立,都是由人选择的结果。影响人选择某种生产关系的,除了生产力的水平,还有生产关系的历史基础,处于生产关系中的各种人的利益冲突,整个世界的历史潮流,领导人所接受的治世理论等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不能死板机械地理解这一原理。同样的经济基础而上层建筑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同样是奴隶制国家,有的实行城邦民主政治,有实行寡头政治、有的则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治。同样是封建制国家,西欧开始实行的是封建诸侯政治,在封建农奴制度开始瓦解的时候,才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而在中国,在整个封建时代,虽也有分裂割据的时期,但政权形式则基本上一直是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在资本主义国家,有君主立宪的政体,有议会制共和国政体,还出现过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基础只能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就是说上层建筑必须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至于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还是有选择性的。

上层建筑所以有选择性,是因为上层建筑的各个因素包括国家政权、法权形式以及为其服务的镇压工具和舆论工具都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都有自己本身的运动规律。它们的具体形式是由当政者根据种种主客观因素确立、修改或废止。

而不同的上层建筑形式会对经济基础起完全不同的作用。国家政权通过自己的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阻止甚至破坏经济的发展,也可以维护或破坏某种经济制度。有关法权的选择性,我们可以举英、法两国的例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实行的大土地所制,而在法国,拿破仑废除了长子继承法和对于遗嘱处置财产自由的限制,使得小农所有制迅速发展以至很快地普及于全国。这对于英、法两国的历史发展发生了不同的影响。

影响上层建筑诸如政权形式、法权形式等等选择的因素很多,像国家面临的形势,各种政治力量的构成,领导者所接受的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历史潮流等等都会影响政权形式、法权形式的选择。特别是文化传统对上层建筑的选择影响很大。

意识形态的形成有自己复杂的历史过程,但它同样有选择性。哲学是意识形态最严密最系统的形式。恩格斯曾以德国为例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把提琴。”①19世纪,当俄国的农奴制度陷入危机阶段以后,俄国曾产生或引进过各种治世思想。经过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成为拯救俄国的革命理论。尽管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比较落后,这种革命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接受便成为强大的改造力量。毛泽东也曾叙述过中国人民寻求革命真理、选择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向西方资产阶级学习,但行不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面貌才为之一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先进分子经过长期的比较鉴别并亲身实践所得的结论。

促成一种意识形态的选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当人们产生了改造社会的要求以后,就千方百计寻求各种治世方案,从中选择能够实现自己目标的思想武器。因此,伟大的历史变革都是以意识形态的变革为其先导。因为陈旧的、传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58页。

的意识形态总是维护旧的社会制度,阻碍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要进行历史的新选择首先就要选择新的思想理论、新的意识形态。

总之,历史的选择性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在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选择又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那末,历史的选择是怎样进行的呢?历史的选择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参加创造历史的人都参与历史的选择。有的是积极地参与,有的则是消极地参与。历史的选择是

在由基础到上层的各个层次中进行。由个人选择、集团选择、阶级选择,最后形成历史的选择。

1789- 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乃是历史选择进程的一幅真切的图画。贵族、国王、资产阶级及其不同的派别、农民和劳动者群众,都在不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法国革命成为欧洲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这是许多阶层的人在各个层次中不断选择的结果。

那末 ,在多层次的选择中,是下层的群众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呢,还是上层的个别人物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各个层次的选择在历史的选择中处于怎样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既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又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对于这类问题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死板的公式去解决。历史现象从来是千姿百态的,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必须辩证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体说

来,一种是上层与下层的选择是一致的或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选择或者是通过民主的程序做出的,或者虽不是通过民主的程序做出,但上层选择代表了下层群众的利益,反映了下层群众的意志和要求。第二种,上层的选择同下层的选择完全相反或基本上不一致。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做出的选择同被剥削阶级的群众做出的选择往往不一致。被剥削阶级总是做出反抗压迫和剥削或至少企图减轻压迫和剥削的选择,而剥削阶级及其代表人物总是做出有利于压迫和剥削的选择。第三种,各层次的选择或者互相冲突、抵消,或者互相补充、吸收,最后形成全新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不仅是在多层次中进行,而且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前次选择为后次选择积累经验,奠定基础,造成前提,后次选择总是把前次选择作为前车之鉴,后次选择是前次选择的结果。俄国从1914年到1917年,由战争而革命,由二月革命而十月革命,就是在不断选择中前进。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的历史仍然在不断选择中前进。其实,人们在做出某种选择时,都是从以往的经验出发,立足于当下的认识而预测未来。然而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的认识只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提高。何况人们的眼界还要受科学技术水平和阶级意识的限制。人们根据自己的见解总结历史经验,注意了某一方面的问题仍会有新的问题继续产生。用一句哲学用语就是,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所以,人们总是面临新的抉择。实际上,有矛盾,有选择的余地,才会有新的发展。如果没有了矛盾,没有了选择的余地,恐怕历史也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历史的多样性、特殊性是历史选择性造成的结果。人类历史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进程并不是千篇一律,一条道路,一个模式,而是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特殊性是历史存在的普遍形式。

首先,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进程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远非齐头并进,发展的进程极为参差不齐。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一些国家和另一些国家相比,其发展进程以及每一发展阶段出现的迟早、一个阶段存在的时间的长短,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其次,在发展的阶段性上,处处表现出跳跃、超越、断裂或停滞不前,呈现为交叉更替,交互领先或落后的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物质生产方式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把这五个阶段绝对化或模式化。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似看作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①马克思既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了“大体说来”、“可以看作”这样两个不确定的限制词,又在内容上把“亚细亚的”和“古代的”并列起来。“古代的”是指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原始公社制和奴隶制,而“亚细亚的”则是一个明确带有地域性质的时代概念,是专指古代东方存在的特殊形式,这说明,马克思当时就没有把古代东方同古典的“古代”一律看待,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在其发展的阶段和顺序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第三,处于相同发展水平、相同发展阶段、相同的经济形态的不同国家,在具体表现形

式上也是五彩缤纷,各不相同。这种情况前边已有所提及。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

同历史选择性的关系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历史功绩时指出,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最卓著的两大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这一规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做了经典的阐述。问题是,提出历史的选择性同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原理是否矛盾?其实,前面对此已有所论及。为了展开自己的论点无妨再作赘述。

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曲解为庸俗的、机械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上述《序言》中“大体”确定的那种图式决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社会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把一切意识形态都看作一个发展的过程,否认终极真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服从于它本身的规律。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逝世以后,德国出现了一批由小资产阶级和无政府主义者脱胎的所谓的“青年派”。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对每一特定时刻起决定作用的历史事实一无所知,仅仅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一种时髦的标签到处乱贴。1890年,恩格斯给这个派别的首领保·恩斯特写了一封批评信。他说:“如果不把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①

就在这个时期,恩格斯对马克思和他自己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恩格斯甚至自我检讨说,造成“青年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部分地要由他和马克思负责。因为他们过去在阐述这个理论时由于主要针对的是唯心史观,因而就着重强调了经济基础的作用。恩格斯指出:“经济因素”虽然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但“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②恩格斯这时的看法是:历史的发展总是表现为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恩格斯特别用了一个反问句,“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③恩格斯以此说明无产阶级为建立自己的政权而进行的斗争,乃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而做出的一种选择。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化始于第二国际的领袖们。他们从机械论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决定论或实证主义的解释,其实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意。正因为如此,列宁越是到后期就越重视了政治对经济、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作用,特别是在他系统地研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后。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④“政治同经济比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2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486页。

④《列宁全集》第6卷,第23页。

较起来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最起码的知识。”⑤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与其说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经济基础起了决定作用,还不如说是政治、是革命理论、是列宁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策略起了决定性作用。毛泽东在《矛盾论》一书中直接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归结为两种对立的世界观。他反对

用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解释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等的决定作用,极力强调,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的决定作

用。现在,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重视了主体作用和意识形态作用的研究。所有这些不能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因此,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为经济决定论。只要承认这一点,选择论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物了。因为只有决定论才不容忍选择论。

马克思认为,历史既是服从一定规律的自然过程,又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所以认定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因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依次演进的过程,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因果关系和必然的联系。就这两点来说,人类史同自然史有着相似的规律。同时,马克思又把人类史同自然史严格地加以区别。正如恩格斯解释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有些人在极力强调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时,实际上是把人类史同自然史等同起来,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独特性。马克思没有把历史抽象化,没有把历史同人对立起来,相反,他把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看作人类历史的本质。人类历史的规律就是人类活动的规律。人有选择能力,人类在自己历史的发展中不断选择。可以说,历史的选择性是历史规律性的重要内容。

历史的必然性不等于不可避免性。同形而上学相反,马克思主义并不把必然性同偶然性对立起来,而是认为这两者是同一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而必然的东西又是偶然的。就人类历史而言,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来看,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又不是注定的,而是通过人的活动,通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千姿百态的具体发展道路显现出来。

那么,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同历史的选择性的关系是什么呢?历史的选择性是历史偶然性的表现,但它又同必然性不矛盾,每一次带偶然性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必然性。问题在于,有些人把历史的必然性理解为不可避免性。既然历史的发展都是不可避免的,那当然就无选择的可能了。其实,历史的必然性不等于不可避免性。历史上的所有事件和事变,即使像世 界大战、十月革命这样一些划时代性的大事变,都有偶然性,因而也就都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历史的必然性说成不可避免性,那不就否定了人的创造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而变成宿命论了吗?用辩证的观点看,所有历史事变既不是不可避免的,又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战前各国进行的反战斗争就可有可无,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也就无可指责,而且,既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那为什么法西斯国家最终又被打败了呢?既然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是注定了的,那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也就可有可无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头头们的立场也就无需指责了,而且,既然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那为什么几乎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德国革命、匈牙利革命却失败了呢?只有各种客观条件和必要的选择聚集到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的胜利才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的规律性,必然性同历史的选择性的关系就是这样。

研究历史的选择性,可以全面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可以进一步丰富这个理论。使我们的历史研究更加具体化、科学化,以历史为借鉴,帮助我们更好

地做出今天所面临的抉

⑤《列宁选集》第4卷,第440页

择。现在,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而许多难题就是历史上不恰当的选择所造成的。提高决策水平,优化选择是各国人民面临的共同使命。我国也不例外。要优化选择,最主要的是提高选择的预期性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性。因此,现代化、民主化是根本途径。

(本文曾刊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4期)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5:2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37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历史   选择   发展   人类   选择性   决定   革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