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参考5篇

更新时间:2024-02-09 10:06:29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匡裕民)

二年级数学教案参考5篇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稳固。

(二)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同意用题的力量。

(三)通过教学,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根底上进展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相互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根底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

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刚同学们在争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仔细思索,大局部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转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争论的根底,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舞下,因此许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其次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规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假如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其次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拟、推断

题目进展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规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看、思索、比拟。

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看、思索、分析、答复。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动身,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终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一样,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在学生观看、思索、比拟的根底上,师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

(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

最终教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敏捷选择算法,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四)稳固提高

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

(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

(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千克,还

剩多少千克?

2.其次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

(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其次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 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________,现在有多少只气球?

(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________,还剩几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稳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同意用题的力量。

因此从课堂设计上留意引导学生参加,通过回忆争论把学过的应用题一一列举出来,再经过分析、解答、变换对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构造特点更加清晰,又通过分析、比拟、推断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不同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到达提高解同意用题力量的目的。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2

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角的有关学问。2. 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及分析、推理的力量。3、培育学生自学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受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稳固角的有关学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许感受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严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 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难点 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

教具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旁记 补充

一、复习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熟悉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展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日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例如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终教师讲讲解明。

2、做一做(p42、2)

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察,留意画的步骤。

其次课时、稳固练习

1、p43、2选择适宜的方法画出以下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p44、7

学生画指定度数的角,同桌用量角器帮忙检查度数是否精确。

画完后,说说画角的步骤。

学生画角并推断是什么角。

全班订正

学生画出指定的角,并相互检查 复习所学的角的有关学问,,为学习新学问作预备。

使学生把握画角的方法,培育学生作图的力量。

加强量角和画角的沟通与联系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学问进展准时的稳固复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5、66页。

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积存了肯定的生活阅历,对直角有了初步的模糊的熟悉。本节课教材首先呈现三个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数学书、黑板、三角板,用红线在物品上描出直角,让学生直观熟悉直角;通过“比一比,认一认”、“折一折,画一画”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加强对这三种角的熟悉。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经受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直观熟悉直角,初步进展空间观念。

2、会借助三角板识别直角、锐角、钝角。

3、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重点:

熟悉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推断三种角。

教学难点:

把握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画法。

教学预备:

课件、三角板、卡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熟悉了图形王国中的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

生:角。

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角的学问呢?

生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3:画角方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

师:看来角真的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2、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能找出它们里面藏着的角吗?(学生观看并指认。)

课件演示从图中抽离出直角。

(让学生经受从实际物品上描出直角的过程。)

教师告知学生:这些都是直角。

二、探究新知

1、熟悉直角

(1)熟悉直角符号。

(2)肢体语言表示直角。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直角的样子吗?你能用身体做出直角吗?请学生上台展现。

2、推断直角

方法一:直观推断直角。

方法二:借助三角板识别。

(设计意图:教师重点示范方法,通过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比一比,这是对直接观看的一种验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密性与精确性。)

3、找一找直角。

师:我们的教室哪里还有直角?说一说。

比一比你找到的直角的大小,你发觉了什么?

(通过测量,得出结论:全部的直角一样大。)

4、用活动角摆直角。

5、熟悉锐角和钝角。

师: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6、感受三种角的大小关系。

师:假如将这三种角按大小排队,怎么排?

(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可以从大到小排列,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最终集体沟通。)

三、嬉戏延长

嬉戏要求:说出教师用活动角变出的角的名字。

(1)推断锐角。

教师用活动角做出锐角,并渐渐变大,但仍旧是锐角。

得出:锐角有大有小,但再大都比直角小。

(2)推断直角。

变出直角,用三角板比一比。

得出:直角都是这么大。

(3)推断钝角。

教师操作,得出结论:钝角有大有小,但再小都比直角大。

四、动手操作。

1、用纸折出三种角。

2、画三种角。

(教师示范,学生独立完成,巡察检查,发觉问题准时指导。)

五、总结思索。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课本第66页第1、2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受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熟悉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育数感。

教学重点】熟悉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预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沟通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看、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觉?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确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回忆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忙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究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熟悉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

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沟通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xx,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熟悉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例如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争论。教师引导学生发觉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xx、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把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比照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稳固新知、拓展提高

(1)相互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2)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4题,学生独立思索,试做。然后小组沟通,相互帮忙解决问题。

集体反应,评价课堂活动。

[点评:通过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培育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与人沟通的力量。]

(3)挑战题:看图思索。

10箱里面有多少个乒乓球?

四、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学问,是怎样学习这些学问的?

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学问进展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展自我评价。

第2课时

数数(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沟通信息,培育和进展学生的数感。

3、鼓励学生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育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预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索,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测,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肯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

“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留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分。

(3)引导学生观看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引导学生发觉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看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看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学问,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需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示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教师的帮忙。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xx,20xx。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xx到20xx,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稳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嬉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

(2)4070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

(3)2496是由()组成。

四、课堂小结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留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际的观看和操作,初步熟悉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洁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适宜的工具画线段。

2、培育学生初步的实践力量,使学生具有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熟悉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熟悉线段。

1、假如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依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刚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觉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转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区分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认真观看,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师小结过渡。

二、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很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相互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沟通。

三、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方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爱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沟通。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状况下,可以选择适宜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爱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殊便利,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观赏。

四、多种方法,深化熟悉。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沟通。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熟悉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应。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日,我们熟悉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熟悉的各种图形,很多线段还能组成很奇妙的精致图案。(观赏)

7、美丽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0:0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34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线段   教师   直角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