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一弥勒”图像的传入与继承

更新时间:2024-02-08 15:38:34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臧道明)

“七佛一弥勒”图像的传入与继承

印度流行的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图像组合,自传入中国后,首先出现在北凉石塔及石窟中,其后又影响到北朝,乃至隋唐时期,成为石窟造像中的常见题材之一。

通过对中国早期过去七佛图像的梳理及归纳分析,发现“七佛一弥勒” 图像传入中国后可大略划分两个阶段,即模仿印度图像样式的初传时期,以及在继承的基础上,演变出新的构图形式的发展时期。

本节旨在考察分析这一演变过程及相关问题。

除去北凉石塔与克孜尔石窟外,较二者建造时间略早的还有炳灵寺石窟169窟中南壁第23龛的造像,据学者考证,应为一组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造像,惜存五身,依照题记位置及周围环境,过去七佛造像应为横向排列,弥勒菩萨位于西侧最末端。

这样的构图形式与犍陀罗一带发现的浮雕装饰板极为相似,应是对印度“七佛一弥勒”组合的继承。

«——【·图像传入时期 ·】——»

北凉石塔是迄今为止中国现知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表现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组合的图像之一,目前发现的14座石塔的塔身上俱雕刻了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这样的题材和组合形式显然是受印度过去七佛图像组合的影响,但同时也有不同之处。

其一是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首尾相接,呈环形,这应当是受到石塔形 制的限制和影响;

其二是印度早期多为七佛一弥勒菩萨的立像,北凉石塔则出现了结跏趺坐式过去七佛,弥勒菩萨也有舒相坐和结跏趺坐的新形式。

总体而言,北凉石塔的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造像与印度的图像范本在构图形式上差异较小,其造像风格也多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可视为初传阶段。

至于“七佛一弥勒”图像初传中国后,为何会出现在北凉石塔上,或与当时流行的末法思想有关。

佛教末法思想(saddharam-vipralopa)是指佛法在经历正法、

像法时代后,随着证悟者的减少,教法消亡,佛陀因此鼓励佛弟子护持正 法,使佛法能够久住、造福人间。

这一思想产生于印度,最早在《杂阿含经》中已有记载:“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也,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于此则没”。

此外,如《大般涅槃经》《弥勒下生经》《法灭尽经》中都有关于末法思想的记述。

这一佛教思想随着佛教东传,也在中国传播开来,佛经典籍的传译使佛教徒对末法思想有所认识。

且作为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受到了皇权、本土宗教思想的制约和限制,这也更进一步的是佛教徒确认末法时代的存在,促使他们为了护持正法而不断做出努力。

据考证,北凉时期已出现了末法思潮,高僧县无谶译出的《大般涅繁经》使佛教徒认为公元 434 年起,就已是末法时代。

在末法思想的影响下,北凉佛教也更倾向于宣传护法思想和佛法永存的观念”。

这一点从北凉石塔存有的发愿文也能看出,如酒泉白双口石塔的发愿文云:“清信士白双口塔自惟福薄,生值末法波流苦深......愿此福报,使国主兄弟善心纯熟,典作三宝现在师僧证菩提果,七世父母宗亲舍身值遇弥勒,心门意解,获其果愿”;

酒泉程段儿石塔的发愿文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程段儿自惟福薄,生值末世,不观佛典,自竭为父母合家立此石塔形象,愿以此福,成无上道,并及命过秋官女妻陵男,亦同上愿”;

其余几则发愿文也多为祈愿十种父母、七世父母、师长、国主等一切众生,共成最正觉的内容。

从中可以看出北凉时期的一些佛教信徒显然已经相信自己身处末法时代,因此起塔供养,开龛造像。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北凉石塔雕刻“七佛一弥勒”图像应是出于护法及强调佛法永存的目的。

探讨过去七佛产生的原因及依据时,认为过去七佛次第在世说法,强调了佛教的久远及佛法的传承,且弥勒菩萨则是继释迦牟尼后出世的未来佛,在佛经中也有“见七佛已见于弥勒” 的记载;

北凉石塔的发愿文中也有“值遇弥勒”的说法,说明了佛教信众在末法时代来临之时,是期望弥勒能够出世广度众生。

另,北凉石塔都刻了有关“佛说十二因缘”的经文也能够证明石塔的雕凿与末法思想的盛行有关,“佛说十二因缘”经文按照内容可分为两个版本,一是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结禁品》,二是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然不论出自哪一版本,其意涵都是相似的;

“十二因缘”被大乘佛教称为“佛性”,认为“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这段经文的镌刻强调了在末法时代到来之际,众生皆有佛性,那么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如此一来就否定了末法时不能成道的观点,使佛教徒减少对末法时代到来的恐惧的同时,也肯定了佛法永存。

此外,“佛说十二因缘”是佛教僧众观禅的入门,依照佛经中所述,过去七佛也有利于禅观,因此北凉石塔以过去七佛为造像题材,或许也是出于禅观修行的目的。

概言之,北凉石塔是将北凉佛教的思想内涵以佛教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塔肩的“七佛一弥勒”造像模式承继了印度的图像样式,整体上并无较大变化。

在塔身上雕刻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北凉佛教的末法思潮及民众崇福的缘故,二出于僧人禅观修行的目的,这应当也是受到了印度佛教思想 和造像的影响。

«——【·图像继承与发展时期 ·】——»

克孜尔石窟共有8个窟中存有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造像,其中以修建时间较 早的第114、38窟保存较好,且与印度“七佛一菩萨”的构图形式有所不同,显然是传入中国后发展出的新形式。

以此二窟为例,讨论印度“七佛一菩萨” 图像组合传入后的演变过程及原因。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分析过去七佛这一题材在克孜尔石窟,乃至

龟兹地区石窟出现的原因。

除了末法思想的影响外,或可归纳为三点:

其一是在印度西北的犍陀罗地区,除了佛教外,也盛行其他宗教学说,即所 谓的“异道杂居”。

佛教为了在这样的争斗脱颖而出,自然也会着重表现释迦牟尼的神通,以此吸引更多的信众,过去七佛的产生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龟兹地区是北传佛教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主要接受的是来自犍陀罗地区的佛教思想,因此龟兹地区早期流行小乘佛教,特别是说一切有部思想,这一点在《大唐西域记》 中也有记载。

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主张佛不并出,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有佛法的存在,如果否认过去佛的存在,那么佛教也不复存在。

因而克孜尔石窟中的题材内容,多有表现小乘佛教思想的壁画,过去七佛也是小乘佛教信仰对象之一;

其二,德国学者瓦尔德·施密特在1932年公布了他对德人自新疆吐鲁番带来的梵文写本中的整理成果中,其中包括阿含部经典,以及《七佛父母姓字经》《毗婆尸佛经》《佛说七佛经》等。

这几部经典都与过去七佛有关,而阿含部经典中也多有涉及过去七佛的次第、生平的内容,可见当时龟兹地区便已经有过去七佛经典流行,佛典的流传是信仰兴盛及造像的基础;

其三,小乘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开凿造像、观像冥想、礼拜供养都是禅僧的必修课,因此龟兹地区石窟的开凿与佛教禅法的兴盛不无关系。

基于此,克孜尔石窟中的壁画题材也有不少是与禅修行为有关,而过去七佛正是佛教禅观的对象, 这一点在佛经中多有提及。

第38窟首次出现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绘制于不同壁面的形式,这种将弥勒菩萨从并列排列中脱离出来,单独置于一壁上的布局形式鲜见于印度的,此做法主要与两方面有关:

一是与弥勒信仰的兴盛有关,应当是为了突出弥勒菩萨是继释迦后下降度众的地位。

弥勒信仰最初产生于印度,随佛教东渐传入中国,两晋十六国时期,有关弥勒信仰的经典就已经被大量的传译出来;

如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 北凉沮渠京声在高昌时译出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出生于龟兹的高僧鸠摩罗什译出的《佛说弥勒大成佛经》,这三部经典被称为弥勒三经,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经典译出的时间、地点来看,弥勒经典在西域一带较为流行,因而弥勒信仰在西域、河西等地区也受到尊崇;

且这些佛经典籍的内容包括了弥勒居兜率天宫,演说教法,为众答疑解惑,同时又修行不辍,等待下降人间度众,言明待弥勒成佛之时,人间将是一片净土,再无战乱灾荒,人人都拥有美好的生活,弥勒将度尽释迦教法所遗留下的信众。

结合这一时期政权交替频繁,战乱摩擦不断,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的时代背景,僧俗信众内心自然更加向往佛经中所说的弥勒净土,期盼过去七佛涅槃后,弥勒能够早些降世度众;

同时也希望能通过礼拜供养等方式积攒功德,求得死后上生兜率天宫的福报,凡此种种都使得弥勒信仰日趋兴盛,同时也带动了造像活动。

因此,信众在石窟中将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绘制于单独的壁面上,并绘制已经涅槃的过去七佛,希望通过礼拜供养等方式,早日托生兜率天宫或得见弥勒降世度众;

二是受到了中心柱窟布局的影响,第38窟是典型的中心柱窟,克孜尔石窟的中心柱窟中多绘制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图,且大多绘制于主室门壁上方,与正壁主尊,多为释迦牟尼相对,表明其未来佛的身份,后室则多绘制涅槃图。

这样的布局形式符合僧俗进入石窟后的礼拜顺序的,即主室礼拜主尊,通过甬道 进入后室观涅槃图像,从另一侧出后室便能够礼拜弥勒菩萨,对应了小乘佛教的 “一佛一菩萨”崇拜体系。

如此一来,过去七佛作为在过去世说法,如今已然涅槃的佛陀;

将过去七佛作为一个整体置于进出主室、后室必经的甬道壁面上,

实则连接了主室与后室的壁画题材,从主室前往后室时,先观过去佛,再观作为现在佛而涅槃的释迦牟尼,自后室返回主室先观过去七佛,再礼拜未来佛弥勒;

这符合了弥勒作为未来佛,在过去六佛和现在佛涅槃后,即将在未来降世度众的身份,即佛经中所说的“见七佛已见于弥勒”。

因此,将过去七佛绘制于两侧甬道壁面,又将弥勒菩萨绘制于主室门壁上方,契合了石窟的形制及礼拜仪式,突出表现了佛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概念。

«——【·总结·】——»

综上,印度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的组合传入中国后,在北凉石塔、克孜尔石窟及炳灵寺石窟中都有所表现,其中北凉石塔塔肩雕刻的“七佛一弥勒”图像与印度最为相似,雕刻这一题材的原因则应与北凉时期流行的末法思想以及佛教的禅观活动有关。

克孜尔石窟中“七佛一弥勒”图像在位置布局上有所创新,出现了将过去七佛与弥勒菩萨分置两个壁面的做法,这与当时弥勒信仰的流行以及中心柱窟的洞窟形制有关,这样的布局形式直到北魏时期仍有沿用。

«——【·参考文献·】——»

[1]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张宝玺.甘肃石窟艺术·雕塑编[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3]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5:3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2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演讲稿 范文
标签:石窟   末法   菩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