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

更新时间:2024-02-08 15:31:01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乔树民)

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佛教传入我国汉族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我国内陆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

佛教兴盛于我国唐朝时期,这和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僧人之一玄奘的贡献分不开。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教发展至今,在我国分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流派。南传佛教也叫上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以自身解脱为终极目标。佛像只有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这一种。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均为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

信仰佛教,首先要学习佛经。佛经是由经、律、论三部分共同组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论述的丰厚文化遗产,主要有十大经典。《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楞严经》、《梵网经》、《四十二章经》、《六坛祖经》、《维摩诘经》和《楞伽经》。

成的佛教经典,是在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内容中包含有历代十大著名高僧,分别是东晋时期法显,海外取经求法第一人。真谛,精通大乘佛教,译出著名的有《无上依经》。智顗,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著有《法华玄义》等传,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玄奘,唐朝第一高僧。 世称唐三藏,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通彻大乘佛法,禅宗的创始人。惠能,世称禅宗六祖。曾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广为人知。一行,号大慧禅師,唐代高僧,密宗领袖,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法藏,唐代高僧,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等多种经论。不空,又名不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密宗祖师之一,唐玄宗曾赐号“智藏”。

佛教经典:统称藏经,俗称佛经,也叫《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

成的法本。“律”是指佛陀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条。“论”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

佛经是佛灭度后,由其弟子集结下来的,记录的是佛在世时的事迹,和佛与弟子们的对话。主要讲述佛法原理和修证方法的为经藏。教人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修行解脱的方法。讲述戒律仪轨的为

律藏,告诉众人日常行为中要怎样作才能令身心端正不造诸恶,为完善佛法而作的论著为论藏。能让人们断除疑惑,开发智慧,从而更全面正确地理解佛法的道理。

佛教的主要思想:

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缘起性空就是佛法的根基,佛教认为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

一切皆是因果。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因果的循环,我们能来到这里,必然有过去的因,我们现在的所做,未来必然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苦、集、灭、度,人生的四条真理。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悟道了这人生的四条真理,也叫四圣谛。四圣谛告诉我们苦是人生的常态,以及苦的原因和灭苦的方法,通过学习四圣谛就可以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终得到涅槃。

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话也是佛法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一切皆空,一切皆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即是有,有即是空。

依照三法印,不迷失方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

教的三法印,三法印可以用来印证佛经的真伪,以及言论的虚实,

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鸟巢禅师把这三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成十六个字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5:3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23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弟子   方法   人生   讲述   圣谛   因缘   世间   没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