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梁树权)
马致远诗词:《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译文赏析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
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解释】
堪:值得。
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赏析】
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潇湘八景,因
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八景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后多有画家、诗人以此题材进展创作,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八景》即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组曲。
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颜色,奠定了全曲的基调。其次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示意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咆哮之声透出。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若说“雪乱舞扮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扩展阅读:马致远名字由来
因诲改名说
据说马致远最开头的名字叫做视远。为了自己的前程,马致远想要离家去远处学习。临走之前他来到了县城的铁佛寺来拜佛。
拜完铁佛之后,马致远求见了寺庙的长老。说,我叫视远,想要求学,长老观察他特别好学,便他和交谈,教导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你既然在东篱诞生,志在千里。将来肯定能成大器。但是肯定要记住,不能图富贵,要为了百姓黎民做事。”从今之后马致远将名字
的视远改成了致远。关于马致远号称东篱,据说是其晚年淡泊名利,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以上说法真实性待考。
跨朝改名说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马氏长支谱》、同治八年(1869年)《马氏二门世谱》、《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畿辅通志·选举表第三册》[23][23]、《畿辅通志·选举表第五册》等,马致远有两个名字,在元朝叫致远,明朝叫视远,但这与马致远生活年月不符。
改名破谶说
据《马氏家谱》记载,有一年,来了一个相面算卦的先生,在给马致远父亲马德昭相面后言之凿凿地说:“您是两个儿子的命。”可当时第三个儿子已经出世,眼见着三个儿子要“留其二伤其一”,马德昭急中生智,想了一个瞒天过海的方法:将长子“视远”改为“致远”,与次子“治远”同音异字,刚刚诞生的老三叫“马平远”。单从字音上听起来,成了“马zhì远”、“马平远”两个人,想用这种方法破其谶语,但此种说法经不起推敲。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3:0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22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