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顾贞观)
自我认知心理课——寻找未知的自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客观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缺点, 接纳自我。
2.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引导学生寻找自我认识的“盲区”,认清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部分,发现未知的自己。
3.引导学生学会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
【适合对象】
初中
【教学过程】
01 书写名字
请安静地默写自己的名字10次,在这个过程中思考:这个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涵义?看着自己的名字感觉如何?为什么?你有多认识这个名字的主人?
教师小结:本节课就让我们更多地认识这个名字的主人,走进《寻找未知的自己》这一课。
02 小铭的烦恼
作为班长的小铭为了班级的荣誉要求全班同学在放学后全体留下来,进行运动会比赛练习,可是很多同学抗议,并有部分同学练习起来敷衍了事,甚至偷偷溜走,以至于最后整个练习都不能持续下去;小铭因此而大受打击,低沉得很。
虽然小铭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他与家长说话也是咄咄逼人的,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小铭觉得自己坚持的理念是对的,做法也是对的,特别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不太受人欢迎。他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他认为自己做的都是为了大家好,为何同学们都不理解他呢?
学生分享:
(1)为什么小铭成为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2)他可以怎样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
(3)你怎么理解苏格拉底说的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认识你自己。
教师小结:认识自己是终身的课题,研究表明:认识自己能够让我们有更健康的身体、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03 寻找未知的自己
教师:你对自己认识有多少呢?请在学案单上完成未完成的的句子。
学生活动并分享。
1. 介绍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Jo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而每个人的自我有四部分,就像一扇窗的不同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
2.认识乔哈里窗
3.如何借助乔哈里窗寻求未知的自己
恳请反馈→他人的观察→缩小自己不知道的盲目区
自我表露→自我发现→缩小别人不知道的隐藏区
共享发现→整合信息→扩大开放区→探索更多未知区
4.完成自己的乔哈里窗
5.学生分享
6.教师寄语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2:0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21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