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储大文)
应急物流论文15篇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管制
应急物流论文
摘要: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理论。应急物流机制和体系的建立,是要求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保障的。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与现代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关键词 应急物流 物流论文 物流
应急物流论文: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管制
一、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不充分。理论界对于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的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对于应急物流来说,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包含物流的组织、物流的指挥、物资的筹备、物资的运输、构建应急中心等,在构建相关物流体系中,理论研究缺少针对性,主要表现是:第一,应急物流的组织与指挥体系研究不充足;第二,在应急物资
管理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物资管理方面;第三,关于应急物流信息管理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2.实际构建缺陷。由于在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构建的时间也不是特别长,导致在整个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物流链,货物在运输,以及装卸的时候没有满足整体性的需求。而且受到信息技术的限制,导致性能单一,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根本没有办法满足相关需求。一部分企业在信息领域的发展程度不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如果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达不到要求,企业与顾客就很难实现高效率的对接。加上应急物流的信息不够通畅,导致物资人员运输不及时,分配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救灾工作的进展。
二、构建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措施
在构建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方面,要加大理论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要根据相应的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找出构建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物流基础设备主要包括储备物资设施、物流信息网络等,这些基础设施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保证应急物流运作的开展。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高通讯网络的畅通性,有利于建设灾害预警机制。
2.合理储备资源,做好物资管理。自然灾害发生之后,要根据预防预警的具体要求来对灾害的类型进行判断,之后对预警的类别进行细分,包括灾害的起始时间,影响的范围等,对于灾区的房屋损失状况,人员伤亡状况,需要物资运输的状况进行评估,为赈灾物资物流运输提供评估的数据依据,组建救灾物流指挥部,要把应急物流处理方案公布出来。积极整合应急物资资源,帮助调动各个地区的资源,这样就方便资源更快速地调配到灾区。除此之外,可以对物资进行分层次的管理,保证救灾物资能很快地分配到最需要物资的地区。
3.制定合理的机制,提高组织能力。应急物流有效运作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建立相应的物流应急机制。完整的应急物流除了包括物资的供应、物资的调度、物资的协调等,还包括建立相应的政府指挥中心,用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证机制的合理实施,要提高部门组织指挥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物资供应状况。
4.完善应急物流系统,结合实际制定应急物流预案。根据我们国家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经济主体的分布状况可以对应急物流体系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个是国际级别的应急物流系统,一个是区域应急系统,一个是县级应急系统。就国家级别的应急物流系统来说。要做好整体布局和规划,区域和县级应急物流系统就需要从某一个局部作为出发点,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制定物流应急预案的时候,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具体经济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这样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就能很好地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三、结论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就决定了建立一个相应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合理储备资源,做好物资管理、制定合理的机制,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应急物流系统,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和谐社会构建增添一份力量。
应急物流论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管理及保障机制
编者按:
本文主要从引言,应急物流的内容、特点及管理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及防范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
流保障机制,结束语几个方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管理及保障机制研究进行阐述,其中,引言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大进行讲述,应急物流的内容、特点及管理要求从应急物流的特点、管理要求进行讲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及防范的意义从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减弱或避免政治风险、文化损失进行讲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从技术保障、物资经费保障、通信与交通保障、法律保障、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进行讲述,结束语从应急物流管理措施和方法进行讲述。本文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管理及保障机制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社会调查,结合近期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介绍了应急物流的概念、特点、管理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及防范的意义,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管理的保障机制及应注意的事项;说明了应急物流管理对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今后应该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做到科学预警,有效防范。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一、引言
不断发生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每次灾难发生时,都需要
大量的应急物资,通过应急物流系统,运送到事发地点,对灾情进行紧急救助。在突发性很强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地区,往往平时没有赈灾物资储备,或储备的数量和种类有限。为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失最小化,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保障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物流系统。应急物流从概念的提出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因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大,制定应急物流方案,具体研究应急物流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是研究的重点。
二、应急物流的内容、特点及管理要求
应急物流(Emergencylogistics)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实现其物流的效益。它将现代物流与应急管理结合,以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1-3]。
1.应急物流的特点
(1)非预见性
重特大灾害,涉及面广,破坏力大,突发性强,一般情况下很难预测会出现什么情况。对物流的需求也变得不确定,因此很难事先做好应急物流规划。
(2)需求的急迫性和多样性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短时间之内需要大量的物资,从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到生活用品无所不包;同时,往往还会伴随着运输系统的恶化,如道路被洪水或山体滑坡阻断,除了需要在配齐这些物品,还要将这些物品及时送达,这对物流的配送系统是个严峻的考验。
(3)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
应急物流来源可以由多种方式提供,主要包括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公益捐助的方式、企业和个人自主采购满足自身需求等方式,与多头供应相对应的是多头储备,各自为政的采购与运输,针对这种分散性,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对于重大灾害处理应遵循政府、企业、个人相结合的特点。
(4)突发性
应急物流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所以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应急物流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必须在
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通常使用的一套物流运行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物流需要,必须要有一套应急的物流机制来组织和实现物流活动。
(5)不确定性
由于人们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强度大小、影响范围等各种因素,而使应急物流的内容随之变得不确定。例如,2003年上半年对SARS的战斗开始阶段,人们对防护和医疗用品的种类、规格和数量都无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各类防护服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也是随着人们对疫情的不断了解而确定的。
(6)非常规性
应急物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平时物流的中间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表现得更加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色彩。如在应对SARS和禽流感的战役中,为了保证医疗用品的需求,就需要有一个组织精干、权责集中的机构进行统一组织指挥,以确保物流活动的协调一致和准确及时。
2.应急物流管理的要求
应急物流是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物流活动,应急物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但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加强应急事件的预警,加强应变机制的演练,才能做到应急物流实施时有条不紊,快速反应。
(1)加强政府在应急物流组织保障工作中的作用
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发挥,务实、高效的政府部门是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成功的关键。
(2)建立应急物流预警机制
在赢得各式各样的应急物流战斗中,应急事件的物流豫警机制就变得非常重要。一个运行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盲目性。使应急物流变得“应而不急”,从而提高应急物流的保障效益和效率。
(3)搞好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与演习
编制应急物流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治,可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
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要。
(4)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的法制机制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应对突发性灾难的时候,国家立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相关法律可以保障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特殊人群的秩序和公正;另一方面,相关法律可以规范普通民众和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的权利与义务,可为与不可为。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障机制。
要成功实施应急物流,除了满足上面要求外,全民动员和“绿色通道”也是不可少的。全民动员是一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活动。“绿色通道”是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在地区间、国家间建立并开通的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为了更好的发展应急物流,也为了今后有效的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已是当务之急。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及防范的意义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发生原因复杂,具有一定的破坏坏性和持续性,因此,一旦事发,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正常的生活。有效的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有资料表明:美国每1美元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可节约29美元的医疗费。乙肝疫苗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每年可减少巨额的医药费用。从预防开始,防治结合,禽流感的防控就是很好的例子。
2.减弱或避免政治风险
历史上已多次发生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政治动乱甚至内战的情况。宏观政治涉及公共管理机构在国际社会、新闻媒体、公众面前的形象。应利用各种公共关系,明确公共管理机的立场,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稳定公众信心,团结更多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微观政治涉及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应成立突发事件应对小组,提出清晰的思路和行动建议,保证信息传递准确及时,物资和人事调动畅通无阻。
3.减少或避免文化损失
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塑造良好社会精神,这是国家、民族面对突发事件的灵魂和基础。要用知识和科学培养正确的突发事件意识、精神准备、承受能力和操作方法,尽快用科学的文化取代滞后的非科学文化和迷信。一个社会如果公众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突发事件具有科学判断,就会形成一种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共识,就会自觉行动。培养良好习惯,如SARS危机以后人们开始注意讲究清洁卫生,实行分餐制,公款吃喝和陋习减少,崇尚大自然,网络视频会议网上购物交易娱乐学习等网络经济生活提升,引发了一场社会风俗革新运动。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为了更好地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生后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从政府到地方都要努力做好应急物流管理,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满足应急物流实施的必要条件,使灾情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1.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等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实施。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救治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国家建立统一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省(区、市)、市(地)、县(市)要加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3)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按照“中庸之道、地方负责、统筹兼顾、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包括急救机构、传染病救治机构和化学中毒与核辐射救治基地在内
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
(4)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国家建立统一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明确职能,落实责任,规范执法监督行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对卫生监督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和在岗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卫生执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5)应急卫生救治队伍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加强管理和培训。
(6)加强国际合作
国家有计划地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防治科学研究,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实验室并用检测技术、药物治疗、疫苗和应急反应装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等,尤其是开展新发、罕见传染病快速诊断方法、诊断试剂以及相关的疫苗研究,做到技术上有所储备。同时,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和方法,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水平。
2.物资、经费保障
(1)物资储备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卫生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2)经费保障
应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按规定落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应根据需要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通过国际、国内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通信与交通保障
各级应急医疗卫生救治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保证正常通信,保证交通通畅。
4.法律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调查研究,起草和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和规章体系。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规定,根据本预案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实行责任制。对履行职责不力,造成工作损失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5.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广播、影视、报刊、因特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充分发挥有关社会团体在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和卫生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
五、结束语
通过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管理的探讨和学习,以及对2003年SARS、2008年的手足口病、三鹿奶粉事件的
关注,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应急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管理能力。每个国家都应努力做到应对突发事件有条不紊,高度准确及时的预警,人员物资快速响应,随时到位,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我国对严重的“非典”和手足口病的处理,显示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措施,但也反映出了一些应急机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等不够完善的一面。应向一些在此方面做得好的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比如日本、台湾地区等,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物流管理措施和方法。
应急物流论文:突发事件应急物流管理
一、引言
不断发生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每次灾难发生时,都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通过应急物流系统,运送到事发地点,对灾情进行紧急救助。
在突发性很强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地区,往往平时没有赈灾物资储备,或储备的数量
和种类有限。为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失最小化,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保障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物流系统。
应急物流从概念的提出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因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大,制定应急物流方案,具体研究应急物流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是研究的重点。
二、应急物流的内容、特点及管理要求
应急物流(Emergencylogistics)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实现其物流的效益。它将现代物流与应急管理结合,以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1-3]。
1.应急物流的特点
(1)非预见性
重特大灾害,涉及面广,破坏力大,突发性强,一般情况下很难预测会出现什么情况。对物流的需求也变得不确定,因此很难事先做好应急物流规划。
(2)需求的急迫性和多样性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短时间之内需要大量的物资,从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到生活用品无所不包;同时,往往还会伴随着运输系统的恶化,如道路被洪水或山体滑坡阻断,除了需要在配齐这些物品,还要将这些物品及时送达,这对物流的配送系统是个严峻的考验。
(3)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
应急物流来源可以由多种方式提供,主要包括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公益捐助的方式、企业和个人自主采购满足自身需求等方式,与多头供应相对应的是多头储备,各自为政的采购与运输,针对这种分散性,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对于重大灾害处理应遵循政府、企业、个人相结合的特点。
(4)突发性
应急物流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所以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应急物流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必须在
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通常使用的一套物流运行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物流需要,必须要有一套应急的物流机制来组织和实现物流活动。
(5)不确定性
由于人们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强度大小、影响范围等各种因素,而使应急物流的内容随之变得不确定。例如,2003年上半年对SARS的战斗开始阶段,人们对防护和医疗用品的种类、规格和数量都无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各类防护服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也是随着人们对疫情的不断了解而确定的。
(6)非常规性
应急物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平时物流的中间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表现得更加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色彩。如在应对SARS和禽流感的战役中,为了保证医疗用品的需求,就需要有一个组织精干、权责集中的机构进行统一组织指挥,以确保物流活动的协调一致和准确及时。
2.应急物流管理的要求
应急物流是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物流活动,应急物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但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加强应急事件的预警,加强应变机制的演练,才能做到应急物流实施时有条不紊,快速反应。
(1)加强政府在应急物流组织保障工作中的作用
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发挥,务实、高效的政府部门是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成功的关键。
(2)建立应急物流预警机制
在赢得各式各样的应急物流战斗中,应急事件的物流豫警机制就变得非常重要。一个运行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盲目性。使应急物流变得“应而不急”,从而提高应急物流的保障效益和效率。
(3)搞好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与演习
编制应急物流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治,可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
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要。
(4)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的法制机制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应对突发性灾难的时候,国家立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相关法律可以保障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特殊人群的秩序和公正;另一方面,相关法律可以规范普通民众和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的权利与义务,可为与不可为。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障机制。
要成功实施应急物流,除了满足上面要求外,全民动员和“绿色通道”也是不可少的。全民动员是一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活动。“绿色通道”是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在地区间、国家间建立并开通的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
为了更好的发展应急物流,也为了今后有效的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已是当务之急。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及防范的意义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发生原因复杂,具有一定的破坏坏性和持续性,因此,一旦事发,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正常的生活。
有效的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有资料表明:美国每1美元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可节约29美元的医疗费。乙肝疫苗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每年可减少巨额的医药费用。从预防开始,防治结合,禽流感的防控就是很好的例子。
2.减弱或避免政治风险
历史上已多次发生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政治动乱甚至内战的情况。宏观政治涉及公共管理机构在国际社会、新闻媒体、公众面前的形象。应利用各种公共关系,明确公共管理机构的立场,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稳定公众信心,团结更多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微观政治涉及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应成立突发事件应对小组,提出清晰的思路和行动建议,保证信息传递准确及时,物资和人事调动畅通无阻。
3.减少或避免文化损失
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塑造良好社会精神,这是国家、民族面对突发事件的灵魂和基础。要用知识和科学培养正确的突发事件意识、精神准备、承受能力和操作方法,尽快用科学的文化取代滞后的非科学文化和迷信。一个社会如果公众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突发事件具有科学判断,就会形成一种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共识,就会自觉行动。
培养良好习惯,如SARS危机以后人们开始注意讲究清洁卫生,实行分餐制,公款吃喝和陋习减少,崇尚大自然,网络视频会议网上购物交易娱乐学习等网络经济生活提升,引发了一场社会风俗革新运动。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为了更好地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生后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从政府到地方都要努力做好应急物流管理,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满足应急物流实施的必要条件,使灾情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1.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等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实施。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救治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国家建立统一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省(区、市)、市(地)、县(市)要加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3)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按照“中庸之道、地方负责、统筹兼顾、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包括急救机构、传染病救治机构和化学中毒与核辐射救治基地在内
的,符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
(4)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国家建立统一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明确职能,落实责任,规范执法监督行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对卫生监督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和在岗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卫生执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5)应急卫生救治队伍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加强管理和培训。
(6)加强国际合作
国家有计划地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防治科学研究,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实验室并用检测技术、药物治疗、疫苗和应急反应装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等,尤其是开展新发、罕见传染病快速诊断方法、诊断试剂以及相关的疫苗研究,做到技术上有所储备。同时,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和方法,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水平。
2.物资、经费保障
(1)物资储备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卫生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2)经费保障
应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按规定落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应根据需要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通过国际、国内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通信与交通保障
各级应急医疗卫生救治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保证正常通信,保证交通通畅。
4.法律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调查研究,起草和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和规章体系。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规定,根据本预案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实行责任制。对履行职责不力,造成工作损失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5.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广播、影视、报刊、因特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充分发挥有关社会团体在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和卫生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
五、结束语
通过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管理的探讨和学习,以及对2003年SARS、2008年的手足口病、三鹿奶粉事件的
关注,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应急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管理能力。每个国家都应努力做到应对突发事件有条不紊,高度准确及时的预警,人员物资快速响应,随时到位,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我国对严重的“非典”和手足口病的处理,显示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措施,但也反映出了一些应急机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等不够完善的一面。应向一些在此方面做得好的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比如日本、台湾地区等,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物流管理措施和方法。
应急物流论文:应急物流网点布局设计思索
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怎样发达的阶段,突发的“天灾与人祸”总是不可避免。像2003年的“非典”、2008年南方大雪灾与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大爆发与北方特大雪灾之类的一些突发事件,都逐渐暴露出我国对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构建一个较为完备的突发应急条件下的物流系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需求。应急系统中应急服务设施点的分布结构对于有效实施应急物流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合理的应急服务网点布局对整个区域应急资源的配置和应急物资的调度也能够起到事半功
倍的作用。所以,应急物流系统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便是应急服务网络节点的最优布局的确定。
1长株潭应急物流节点现状分析
1.1长株潭物流中心建设规划
①长沙:根据2007年长沙市商务局所公布的《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05-2020)》[1],长沙市将形成现代物流发展重点区域、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三个层次的空间布局结构,全市共规划大型综合物流配送中心1处,专业物流区3个。其中主要的物流园区有金霞物流中心(大型综合物流配送中心)、长株潭专业物流区、岳麓医药物流区、一力专业物流区、星沙专业物流区。②湘潭:根据2008年湘潭市商务局所公布的《湘潭市市域现代物流结点空间布局规划》[2],湘潭市规划建设2个物流园区、10个物流中心,9个物流配送中心,9个专业批发市场。形成湘潭市以依托水运、公路运输为主的依托电机、冶金、医药、林产品、农产品等产业优势,侧重建设矿石、钢材、林产品、农产品等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其中,两个物流园区主要是九华物流园(综合性省级物流园)、双马物流园(专业性市级物流园)。③株洲:根据2009年株洲市振幅门户网站公布的《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3],规划在荷塘组团的大丰地区、清水塘片区的喻家坪地区和枫溪组
团的七斗冲地区建设三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其中大丰地区和喻家坪地区为面向中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物资集散中心和大型货物集散市场结合大丰、喻家坪、七斗冲物流配送中心统一规划建设;一般性生活资料集散中心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布置。
1.2长株潭规划建设的物流中心布局存在的问题
1.2.1长株潭缺乏一体化的物流中心
为实施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战略,长株潭各方面产业的发展都在不断加快,这就要求物流服务业需要加大发展,需要发展与铁路、航空、内陆口岸相关联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需要建设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标准的城市物流中心,建设更多更先进的企业或社会化配送中心。从而更好的为长株潭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和较高的发展,促进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1.2.2缺乏应急物流系统网络关键节点
要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快速高效的送到需求人员的手中,就需要应急物流系统网络的关键节点分布较为广泛,涵盖范围更多。而长株潭目前有大量的乡镇区域还没有较为快捷方便的运输方式,其规划建立的物流中心也大多都在市区
附近,无法及时将物资配送到灾民的手中,不能满足应急物流系统的要求。
2株潭应急物流网络关键节点设计
2.1布局思路
对于应急物流系统网络关键节点的布局,主要是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的,即先在给定的大区域范围内,运用定性方法粗略选定一些点作为关键节点的备选节点,然后运用定量的模型及方法,结合具体的数据和算法求解出理论上的一些较为理想的“最优”节点作为此布局的关键节点,最后,再将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相结合,综合该区域的具体实际情况,确定该区域关键节点的布局。
2.2模型建立
①定性分析。依照长株潭的发展现状、地理位置分布及将来的布局结构和各城市物流中心的规划,可以定性分析出目前长株潭的应急物流节点的配送中心还需要建立四个,在每个区域的重心位置建立一个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负责周围乡镇区域需求点的应急物资的配送。该四个区域具体划分见表1。②改进的欧几里德选址模型人口是对物资需求多少的最主要因素,为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具体影响程度反映到各需求点的权
重上,鉴于此,该应急物流系统中的配送中心的选址模型为:则该(ai,bi)即为所要求解的配送中心的坐标。否则,需继续计算出dji并返回到步骤(2)式继续下去,直到同时满足(4)和(5)式迭代计算才停止。3模型求解根据表1中的长株潭应急配送中心区域划分,用google地球对各区域内的需求点进行卫星定位得出各需求点的经纬度,然后将其转化为该点的二维坐标,配送中心选址模型(1)式中的权重ωi,主要依据该需求区域的人口数量来确定,即有:ωi=WiW(6)式(6)中,Wi为第i个需求点的人口数,W为整个区域的人口总数。查阅湖南省2009年年鉴得出各乡镇需求点的人口数量,并根据(6)式中权重的求解方法确定出各需求点的权重。根据各需求点的坐标和权重,结合(1)、(2)和(3)式,采用迭代的方法对四个区域的配送中心的坐标位置进行求解。通过数据计算,解出第Ⅰ、Ⅱ、Ⅲ、Ⅳ区域配送中心坐标位置并换算成经纬度(表2)。3新建节点布局效益分析①应急节点所覆盖的范围更为广泛,方便救灾物资的普及和发放。该节点布局彻底改变了长株潭地区只有市区位置才设有物流节点的状况,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村和乡镇地区更靠近应急物流中心,即使是离市区很远的乡镇地区也能获得救灾物资,从而体现该布局的设计富有人性化。②应急节点更靠近物资需求量较大的地区,方便物资快速到达需求点。
模型中采用了改进的欧几里德选址模型充分考虑了人口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权重反映到模型中,这样求解出配送中心的位置更靠近人口密集的需求点,使得从这些配送中心送达到这些地区的较多物资更加快捷方便,符合实际要求。③充分考虑了长株潭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利用现在及未来规划建设的城市物流中心的资源,使得这些一般的物流中心既可以在一般情况下正常运作和盈利,又能够在灾害出现时及时响应并提供有效的物资支援,充分发挥了它们的物资储备和调度、运输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应急物流论文:应急物流种类以及应对举措
一、应急物流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SARS和禽流感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害,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急需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应急物流保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普
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应急物流可以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的“应急”二字本身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应急物流并不等同于军事物流。军事物流的指令性比较强,尤其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始终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而应急物流系统则应该以社会利益为牵引,服务的对象是受灾地区的人民,这两者的目标、服务对象是不同的。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
二、当前应急物流保障面临的问题
(一)保障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各地(市)虽然都建立有相应的物流应急机构,但现行体制不尽合理。如交通管理机构只对本地(市)交通道路、运输专业人员和运输机具的数量质量等情况有个大概了解和掌握,但没有对辖区所属专业人员、器材物资、运输机具进行区分配置和组建交通运输保障力
量,更没有明确战时任务和实施战时保障计划,导致了应急保障能力不强。
(二)指挥体系不完善
应急物流保障,往往同时涉及部队与地方,这种军民共同参与的保障力量,在组织指挥上存在者很多问题。当前,部队不仅内部没有建立绝对权威的组织指挥机构,而且外部也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系,造成了应急物流交通运输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战,责任不明。特别是公路应急输送和空运应急输送的组织指挥,没有明确指挥部门的职能,军交部门又无法独自唱主角,因而,极易造成军令不畅,政令不通,严重制约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
(三)运载工具不先进
受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无论军队还是地方,当前的主要运输方式仍然是陆上运输。而应急物流的应急特性,要求时间必须最短,运距必须最近。然而,由于通常情况下物流成本按照海运、铁运、汽运、空运的顺序递增,受客观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进行物资输送的局面。即便是在应急条件下,受经济条件制约,某些地区甚至也只能采取公路输送的方式组织
物流运作。这种物流运载的区域间不平衡性,给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交通道路欠发达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区,尤其是在某些山区、边区、老区,“出门靠腿、运输靠背”的落后局面仍然存在,在这样经济落后的地区,一旦出现应急、突发事件,组织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保障无疑将会需要高昂的成本支出。
三、应急物流体系建立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
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专业知识作支撑来进行指挥控制,否则,将不利于发挥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在处置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应当从制度安排的高度,建立和完善应急物流专家辅助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即构建一套科学的决策流程和指挥机制,使得各级行政领导在应急物流决策活动中,能够充分吸纳物流专家的意见,在必要的时候由应急物流专家统一指挥、各部门分工协作。
应当看到,不同类型的物流,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在流向、流程、流量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杂乱无序的现象。如在汶川地震的物资捐助工作中,一些捐助的物资缺乏统一的调运渠道,存在着各自为战的问题,加之震区各个收容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很难做到供需的匹配。因此,应着眼官方和民间一体、军队和地方一体,兼顾供给和需求,对应急物流实施一体化的指挥调度,统筹安排各个渠道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使应急物流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纵观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的发放情况,都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的,效率低,分发面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建立高效、发达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
一是政府可通过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社会资源,联合配送行业内信誉高、价格合理的物流企业进行协同式配送;而且可以通过大型物流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链、连锁网络组织应急物品投放市场。
二是政府应大力推进国内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着重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
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应性能。
三是在应对危机时,政府可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召唤,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工作,通过组织地方干部、民兵、部队、公安、志愿者、防疫人员、医务人员等多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将应急物资发放到受灾地区,这样可保证应急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广度。
(三)搭建多样化的信息平台
近些年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骄人的成绩,一般情况下的通信联络非常方便快捷,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也初显成效。但是,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通信设施被毁、断电等原因,震中的汶川县城曾长时间与外界中断联系,包括物资需求在内的一切信息均无法传递。同时,在抗震救灾中,也出现了物流资源、物流过程不能可视可控的问题。
若应急物流指挥单纯依靠电力驱动的、高科技的信息沟通、指挥手段,在极端复杂严酷的条件下,将无法保证通信联络的畅通,也就无法实施有效的指挥控制。而此时,低端的,传统的甚至是原始的通信联络、指挥手段,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汶川地震中,一位徒步
逃到都江堰的汶川县城市民,给外界带来了震中的确切信息。
总之,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建立应急物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理论。应急物流机制和体系的建立,是要求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保障的。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与现代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应急物流论文:小议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应急物流建设的思索
摘要:加强军事应急物流建设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加强军事应急物流建设,要以制定预案为突破口,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增加物流容量;要建立高效运作机制,保障物资顺畅流动。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应急物流;保障
军事应急物流是指提供重大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安全事利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日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军事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
效用。应急物流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在危机发生时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与一般物流相比,军事应急物流更凸显了如下主要特征。
一、军事应急物流的主要特点
(1)突发性。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预测性,这就决定了其产生的物流需求是突然的、不可预知的。
(2)时效性。应急物流在时间上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紧迫性,物流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发展态势。
(3)多样性。应急物资的种类繁多,并由于灾情和突发事件的不断变化,物资的需求量和供需地都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4)非常规性。应急物流应遵循特事特办原则,尽量压缩一般物流的中间环节,使整个流程更为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表现出浓厚的非常规色彩。
(5)公益性。应急物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盈利性活动,平时的物流经济效益将不再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目标。物流
企业参与应急物流运作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效益与企业形象,属弱经济性活动。
二、军事应急物流建设存在的不足
军事应急物流在5.12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是缺乏统一的军事应急物流保障组织机构;二是军事应急物流保障预案不完善,预案体系及支持系统不合理;三是军事应急物流保障专业队伍和救援装备缺乏,派遣程序相对复杂;四是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滞后,沟通不畅。如何使军事应急物流保障效益最大化,是当前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必须认真思考的间题。
三、军事应急物流建设的对策
(一)注重军事应急物流指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反应的快速性
首先,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指挥机制是非战争行动中实现应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要着眼于保证指挥畅通,建设一个具有整体性、完整性、多层次的应急管理指挥机制,明确各级任务和职责。一是指挥机制要具有权威性二是指挥机制要具有联合性。三是指挥决策要科学。同时,还应与
地方相关指挥机构结合起来,通过调整、充实和完善,建立起一个责权明、决策快、效率高的非战争行动应急管理指挥机制。其次要建立应急管理协同机制。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急管理协同机制是指国家和军队的危机管理部门共同应对危机的一种行为模式应急管理协同机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军地信息的共享,为决策提供保障。军用物资保障必须未雨绸缪,任务一旦下达,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情况,快速做出决定,以最简洁的流程、最快捷的方式供应各种应急物资,以减小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程度,而军事应急物流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高效的组织指挥,畅通的信息保障。为此,要建立高效的军事应急物流保障指挥系统,坚持“高效快捷,平战结合,监管共存,统筹全局,不断创新”的组织指挥原则,以实现各个部队及各兵种间密切配合,同心协力,不断提高军事应急物流保障的快速性。
(二)注重军事应急物流预案体制建设,提高应急反应的准确性
完备的应急预案是成功获取救援的关键。要保证军事应急物流保障力量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条不紊地组织保障,快速及时地完成保障任务,平时就应制定一整套比较周密、相对完备的行动预案,尽量做到一种情况多种预案,一种预
案多种准备。预案制定之后,还要做好预案的准备工作。硬件的准备,包括军事应急物资、资金、设备设施、车船等;软件的准备,包括应急物流的组织机构、人员编成、相关法规的制定、相关单位信息收集及应急措施的制定等。
制定应急预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考虑部队的具体任务及实际需求,对可能采取的机动方式、机动方向和物资保障规模进行论证,力求所制定的应急物流保障预案与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输送预案相配套。二是要根据军事物流应急保障力量编制、物流装备的更新以及各类物流设施的改善,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不断提高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三是要依照预案进行演练。预案制定之后,要本着贴近实战的原则,定期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军事应急物流保漳力量能够适应环境,明确分工,真正在应对险情时能做到有条不紊。通过演练,查漏补缺,以达到不断丰富和完善预案内容、提升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军事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反应的灵敏性
高度重视信息手段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管理越来越多的渗透着信息的因素。传统的应急管理主要是对人和装备的管理,但是在信息时代随着大量信息
流的涌人,运用电了计算机、卫星通讯及网络传输等信息手段管理信息流,已成为了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手段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急管理要按照“信息主导、互联互通”的原则,构建智能化、精确化的应急管理可视化信息系统,提高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急管理的效能。二是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信息时代部队应急管理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急管理通过信息平台,使得指挥与技术融为一体,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信息索养既要懂指挥义要懂技术。应急管理中管理者的素质是决定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确立信息化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标准以及人才素质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信息化应急管理人才至关重要。要通过院校应急管理专业培训,使管理者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和信息技能,并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管理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检验。要结合具体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应急管理进行分类实施,针对不同的专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应急管理人员实行在职培训。
(四)注重军事应急物流法规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反应的规范性
法律法规在军事应急物流保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可以保障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社会治安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完成应急物资筹措、采购、运输和配送等保障关系,防止不法商人借机哄抬物价,扰乱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保证应急物流全过程顺利实施;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和约束公民的言行,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一旦违法,必将严惩。目前我国的应急法律体系还不完善。2003年SARS发生后,国务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一些应急法律法规,但从长远来看仍显不足,今后还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关于部队应急保障力量建设的相关法规和条令、条例的制定;二是关于地方应急物流保障力量动员法规的制定,其中包括运输力量应急动员和所在地区物资资源的应急动员,并明确动员的时机、权责的划分以及相应的补偿政策等;三是在实施应急物流保障过程中有关条令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主要涉及相关的保障细则及注意事项等。
应急物流论文:分形应急物流系统优化重构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应急物流的自相似嵌套式分形结构,给出分形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过程。文章根据分形系统层次性、自相似和自优化的结构特点,重
点研究分形应急物流系统在突发事件多变环境下的快速重构问题。
关键词:应急物流系统分形自优化
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是为了解决复杂的应急物流问题,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在于增加应急物流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增强救援保障能力。分形应急物流由不同层次上的相对独立的分形单元构成,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能够根据应急物流的总体目标进行自组织、自优化、自设计。
一、分形理论
分形(Fractal)该词是Mandlebrot为了表征复杂图形和复杂过程将拉丁文fractus转化后引入自然科学领域的,其原意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的物体。
Mandlebrot对分形给出了两个定义:定义1:如果一个集合在欧氏空间中的Hausdoff维数DH恒大于其拓扑维数DT,即DH>DT,则称这个集合为分形集,简称为分形。定义2:组成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形体叫分形。分形特性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它具有自相似性。所谓自相似,是指系统的总体和部分之间,这部分和那部分之间具有的相似性。英国数学家Falconer列出了分形集合的五条
非确定性的特性:精细结构,非常不规则,具有某种形式的自相似性,其“分形维数”常大于拓扑维数,一般可以简单地递归定义。
二、应急物流的分形结构
物流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固有性质和非固有性质两类。物流的固有性质是指物的实体(Party)性质和运动(Flow)性质;物流的非固有性质包括物流服务(Service)、管理(Management)、技术(Technology)和经济(Economy)四个方面。物流固有性质是物流非固有性质选择优化的客观对象,而非固有性质揭示了固有性质效率改善的本质,提供了其选择优化的途径和方法。从物流的性质来看,物流中的任何物流活动都应包括主体(Party)、物质(Material)、运动(Flow)三部分,且在物流中存在以PMF为分形单元的自相似嵌套式结构。应急物流是为应对突发事件的特殊物流,同样具有一般物流的固有和非固有性质。
应急物流系统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应急物流需求和供给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是不确定的,其组织构成如军队、商业物流中心、企业等,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纳入应急物流系统中,各层应急物流活动都拥有物流的一般PMF结构。因此,应急物流系统及其子系统存在多层PMF,
可以有更低层次的自治PMF结构。用嵌套形式来表示应急物流的分形结构体系。
由此可见,应急物流整体与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自相似,即每一层次的应急物流活动都包括人、物和运动。除了在功能结构上自相似,各应急物流分形在目标方面也是自相似的,每一个应急物流子块单元都是上一层单元的一个分形,因此其目标与整体应急物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除此之外,还有应急物流分形行为规范的自相似,虽然不同的应急物流分形单元有着不同的作业标准和业务流程,尤其是拥有不同核心能力的加盟物流企业,其行为规范难以形成统一标准,但随着现代物流和应急物流发展的需要,将会逐渐形成统一规范的物流标准,包括物流基础设施标准、物流设备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作业标准和物流管理标准等。应急物流结构的自相似性强调自治,目标的自相似性强调自律,行为规范的自相似性强调协同。
应急物流系统内包含若干相对独立的物流子块单元,这些子块单元在结构、目标、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一定程度上是包含着整体的信息,是整体的缩影,这种应急物流自相似嵌套式结构体系可以称为应急物流分形,应急物流分形体系内子块单元称为应急物流分形单元。每个应急物流分形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00:3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14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