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美学

更新时间:2024-02-07 08:51:11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7日发(作者:范鼎)

街道美学

纵观人类文化历史,城市是文化精华的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积淀而成,凝固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一处处历史街区,一条条古老街巷,一幢幢传统民居。这些文化的载体都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它可以使街道变得更加鲜活,可以使街道的生活更加引人入胜,可以使过往的行者长久驻足。在历史性城市(大多城市也多少存在),几乎每个院落都有很多故事,几乎每条街都是一部关于厚重的历史“文献”。比如,开封的中山路,作为历代开封城的中轴线,其本身就是见证从隋唐至现在的立体活化石。挑筋教胡同,记录着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在开封的发展历程。这些街巷、胡同叠印这多少代人的印记。众多市民世代居住于此,对这里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他们是街道故事的保有者和权威的诉说者,也是城市文脉的主要体验者和传承者。他们深深地记忆那些荫荫老树下乘凉的老人,四合院里一起摘枣的孩童,掠过晴空的鸽哨和早以融入老屋的种种回忆。荡漾在这些历史街巷中,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石,都会勾起无数的遐想,它们的存在向人们述说着活生生的历史,引起人们的回顾和感动,引起人们的发散性思考。街道因生活的延续而伟大,建筑因居民存在而具有生命。每一条街,每一片街区,每座城市所形成的文化,都先由其民众去承载和维持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其人文环境的缔造者。市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意义在于有效传承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街区文化必须以广泛的民众为基础,它的衡量标准是,大多数市民都能够喜爱自己生活地方的文化,都能够积极参与它的建设,也都能够从中受益。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一味旁征博引,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云里雾中,不能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街道的美学》一书由芦原义信——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所著。文章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在书中,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

文字中,通俗但不浅薄。并且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书中集中体现了芦原义信以其《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早在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因为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书中既引用来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又引用中国的“阴阳”学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价值在于,芦原义信归纳出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提出这些差异的时候,作者却往往能从一些敏感的生活细节出发,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根源,小中见大,令人敬佩。作为建筑师的他十分懂得利用图示语言,使得本书更加易读。

在书中,作者提出一些重要的思想。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作者辨析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内外墙的意义以及围郭的概念,重点论述了不同地域的人对于建筑空间概念认知的不同,为街道空间构成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我觉得东西方人们“内”“外”空间概念差异十分有趣。书中是这样说的:“西欧将街道空间延伸到住宅内的客厅部分,是一种外部秩序主导的空间系统,家与街道在空间领域上一视同仁,而日本的街道空间是处于门锁和城墙之间的一个含混空间,是一个并不具有重大意义的空间系统,家被看作内,街道则被视为与个人无关的外”我想,正是由于东西方对空间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人们构筑街道空间的差异。而这一理念上的不同,实际上是本书在后面论述东西方街道截然不同空间形态的理论根源。

第二部分是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在整本书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是作者论述的重点。作者详细分析了街道的边界——建筑、街道的构成、D/H、广场的美学、阴角空间等等。并且通过考察和实践来说明街道美学的价值与意义。总结这部分中芦原义信提出的对于我们进行设计实践有启发的主要观点:

1街道作为外部空间应该与建筑内部空间产生互动,即保证内外空间的流动性,居住作为一种内部秩序,应以缝补、纳凉等形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

2在图形构成上,内外空间应该致力于存在反转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互为背景),街道和广场应具有轮廓清晰的“图形”性格,因此在街道两侧排列建筑物以形成轮廓,并使建筑物展现沿街立面是十分必要的。

3当建筑物的外墙作为面来看,街道同样具有“图形”性格。通过D/H来研究空间感受。

4从空间构成上,广场应具有以下四个条件:

(1)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且此边界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形成“图形”。

(3)铺装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形成“图形”

(4)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有良好的比例。

5重视塑造阴角空间有利于创造围和感。

6市中心公园与街道“密接”(视觉上连通,靠近,可及)

7加强建筑一次轮廓线,尽可能减弱二次轮廓线

(从这一观点明显看出建筑师的倾向性,更加重视建筑本体的立面效果)

8从视线的几何原理研究俯视景观,确定了俯角10度为俯视景观中心范围,并以此确定最佳景观观测位。

9艺术性的处理街道空间,重视雕塑的意义。

在这一章节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街道与建筑关系的论述。这部分内容与前面作者提到的不同地域人的不同的空间概念认知有着直接的联系。概括来说,芦原信义将街道和住宅的关系分作了3种基本类型:

1 以美国为代表,住宅大门与街道之间有前院,前院对城市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这是“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

2 以意大利为代表,无前院,建筑外墙直接形成街道,同时通过外墙上面的门窗开口,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渗透,并且能够对街道空间形成最好的监视。这时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渗透入街道生活,比如交谈、缝纫等等。这是“内部秩序渗透入外部秩序之中”。

3 以日本为代表,与建筑脱离的院墙形成街道。这个也是城市建筑,建筑仍然在形成城市空间,形成街道,但是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则脱节,被围墙隔断。这个是缺乏公共生活的城市建筑,是一种非城市生活的城市居住形式。缺乏了监视作用。

下面分别分析一下这三种不同的关系的特点:

第一种田园城市风格,住宅大门与街道之间有前院。让市民参与到街道的美化中,把室内空间当成外部秩序考虑。这种思维模式与意大利街道完全相反,有利于城市的美化,但人与人缺乏交流的场所和机会。城市在变美,人情味却在逐渐消失。

第二种以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最具代表性。这也是作者最为欣赏的一个类型。对意大利人来说,街道是生活的一部分。建筑直接面向街道修建,没有前院,住宅内外沟通,生活气氛洋溢到街道上,内部秩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是极富人情味的街道。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胡同与弄堂,与意大利希腊等国相似。虽然街道中缺乏足够的“阴角”空间,但是中国人还是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局促街道角落,端出椅子纳凉、喝茶、聊天。这样一来,街道中洋溢着井然的内部秩序。

第三种以日本为例,日本人认为个人住宅即是内,所以重视居住环境的私密性,对代表外的街道带有距离感。也正是如此,日本人在街道与建筑之间建立封闭的围墙来保证“内”的安全与稳定,日本的道路与内部空间的渗透被围墙隔断,形成单调乏味的街道。人们在观念中的“外”,漠不关心,缺乏美化街道的观念。

第二种类型是作者推崇的,我也有同感,因为这是能够允许最高密度的居住方式,没有内院,而将一部分内部秩序必然的推向了城市。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得到了非常紧密的契合,能够最节约空间、最高效率的利用城市用地。

书的第三部分比较简短主要是关于空间的几项考察,包括小空间的价值、夜景以及留下记忆的空间。

第三部分中,芦原义信对于小空间的价值的论述,发人深思。他表达了对“小”的理解,他说,由大的东西想象小的东西是困难的,但在小的世界中除了发挥想象力外别无他法。而在小空间一章的论述中,我们明显发现了他重视建筑精神性的根本立场。他认为,小空间有着不可估量的魅力,小空间是个人的、安静的、想像的、有诗意和人情味的,人们的私密性得到了庇护。在书中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在一个桑拿浴室中的感受:“那是个在幽静的湖畔森林中,朴素而微暗的“小空间”,真正的桑拿浴室洋溢着木香,微暗,遐想的小空间, 那里能独自安静地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调节温度,因此可给人以安闲之感。”从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他在书中多用形式构成的手法来分析街道的设计美学,但是他认为形式与技巧固然重要,然而根本上来说,他是反对以形式美为出发点的美学观念的.

第四部分,作者根据自己的游历,通过对于世界不同街道的实例分析以及空间的考察,进一步论述了自己的观点。芦原义信说过,“街道是当地居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建造起来的,其建造方式与自然条件与人有关,因此世界上现有的街道与当地人们对时间、空间的理解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芦原义信强调外部空间设计中人的存在这一基本要素,人的行为心理对于街道空间的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街道的空间又反作用于人。

本书中作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空间观念的不同的论述十分精彩,日本人认为个人住宅即是内,所以重视居住环境的私密性,对代表外的街道带有距离感,也正是如此,日本人在街道与建筑之间建立封闭的围墙来保证内的安全与稳定,但同时这带来的是日本人对于城郭并没有更多的重视,而欧洲人则重视公共生活,他们更倾向于视城市为内,城市以外的空间为外,街道与广场更像是集体家庭的大客厅,因此,他们对外部的抵御则表现为高高的城郭围墙。听作者娓娓道来,才发现原来日本与欧洲人的所有关于墙,城郭,住宅与街道的关系等众多空间观念的差异,根本原来来自于各自的文化所塑造的对“内外”认识的差异。而在本书的最后,作者也提出了使得日本街道建立街道的美学成立,必须把内外空间统一来考虑。但这不代表日本就要照搬西西欧经验,西欧是一种由外向内统一的方法,日本则可以考虑由内向外统一,这里由内向外指的是由小范围向大范围,如日本人可以慢慢把宅前道路看做内部,然后不断扩大直到街道。

在书中,作者也是一再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研究力,他通过日本人进门脱鞋这一细节出发进行分析,最终使得我们了解了这背后的众多问题。而在小空间一章的论述中,我们明显发现了他重视建筑精神性的根本立场。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在一个桑拿浴室中的感受:“那是个在幽静的湖畔森林中,朴素而微暗的“小空间”,真正的桑拿浴室洋溢着木香,微暗,遐想的小空间, 那里能独自安静地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调节温度,因此可给人以安闲之感。”从这段带有浓厚的卒姆托风格的话中我们明显看出,虽然他在书中多用形式构成的手法来分析街道的设计美学,但是他认为形式与技巧固然重要,然而根本上来说,他是反对以形式美为出发点的美学观念的。

本文发布于:2024-02-07 08:5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10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街道   空间   建筑   城市   文化   生活   日本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