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发(作者:饶思诚)
边城 【学前导引】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品。本文节选的是第1315章。作者在他的《习作选集代序》中写道“我只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这是沈氏创作宗旨的形象概括。本文正是在老船夫与孙女平淡无奇微有波澜的日常生活中展现一幅湘西特有的秀美别致的风俗人情画。作者对于善良、淳朴的人类本性怀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温爱”表现一种伦理的善与道德的美能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同学们在阅读时要着重体味这种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情、人性之美。 【学习目标】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特点。 2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3学习小说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 【基础知识精讲】 ·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湖南省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出生在一个世家。14岁时辍学从军参加湘西当地土著部队辗转川、湘、黔三省交界地带及酉水流域经历了6年的少年军旅生涯。1922年他告别湘西到北京实现他的文学之梦。因生活困难未能升学就一边自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主编北平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战爆发后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沈从文遭到错误批判作品也不再印行。后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工作放弃了文学创作潜心研究中国历史文物著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著作。沈从文是一个多产的作家文学创作十分丰富。他的小说可以分为“湘西”“行伍”“都市”三个系列代表作有《边城》《长河》《会明》《八骏图》等。作品集现在通行的有《沈从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与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 2《边城》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创作的著名中篇小说课文节选13、14、15三章。小说写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茶城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他们一起爱上了碧溪上一个老船夫的外孙女叫翠翠。两兄弟不是互相争斗而是互相谦让。当地有青年男女对歌定情的风俗两兄弟商量两人都去对歌谁通过对歌得到翠翠的爱情谁就同翠翠结婚。但是天保知道自己唱不过弟弟也不想跟弟弟争就出走了要把幸福留给弟弟不幸船半路遇难天保溺水而死。弟弟十分爱翠翠曾经有乡绅来提亲有很值钱的陪嫁他都不要宁愿娶穷苦的翠翠但是他感到十分对不起哥哥因为哥哥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幸福而死的于是他出走了。傩送一走对老船夫打击很大因为自己的女儿就是为爱情而死的是他含辛茹苦养大了这个外孙女眼看就要得到美满的婚姻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老船夫在一个暴雨之夜告别了人世留下了孤苦伶仃的翠翠。这时许多人都热心地来照顾翠翠。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住。还有一个姓杨的老兵当年曾经追求过翠翠的母亲但遭到拒绝现在看到翠翠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也来照看她。作者在谈到《边城》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 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爱的颂歌。 ·字词储备 喁喁ú ú形容说话的声音多用于小声说话。 焖è紧盖锅盖用微火把食物煮熟或炖熟。 竹簧áɡ文中指竹林。另指一种工艺品。 草荐铺床用的草垫子。 傩音ó。 茶峒峒音òɡ。 涎á皮脸皮厚。 莞ǎ尔形容微笑。 ·课文剖析 1故事情节梳理 课文节选了《边城》的13、14、15章因为是节选所以我们不再按前面所讲的把情节分成几个阶段而是把三章分成三
个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写翠翠爱情萌动以及她对爷爷的依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育翠翠为爱情而痛苦胡思乱想自己离家出走爷爷搭下水船去桃源县杀了她结果自己把自己吓住了几次请求正在撑船的爷爷回来悲伤地哭了。爷爷教翠翠硬扎一点并给她讲了她母亲的故事。 第二部分从“老船夫做事累了”至“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翠翠的甜美梦境和爷爷暗访大老。 翠翠做了摘虎耳草的梦很甜美。爷爷却没睡着他听到对溪有人唱歌就以为是天老大老唱的在向翠翠求爱于是天明以后瞒着翠翠进城见大老到了那里才知道是二老傩送唱的歌。 第三部分从“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去了”至结尾写爷爷试探翠翠的心事和翠翠期待情歌。 大老知道自己唱不过弟弟于是出船去了爷爷从城里回来后试探翠翠的心事问她到底喜欢哪一个而翠翠害羞不肯说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而那歌声再也没有传来。 2人物形象透视 ①翠翠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写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但她的孤独又是那么深翠翠自幼父母双亡虽然外公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但是外公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没有人能体会一个怀春少女的感情。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不相干。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 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②天保兄弟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死于意外也许这正是他孤独的归宿。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3心理描写借鉴 首先注意写出人物内心的隐秘。如翠翠关于自己出逃爷爷追杀的臆想是自己成熟的生命中感觉到缺少什么的一种骚动是对爱情来临的期盼。她无端地哭和赌气是她被自己产生出来的感情感到迷乱而无人理解的发泄。她的梦则是现实中她对傩送爱情的真切表达。总之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体会到异样感情又不能明析认识它因而迷乱、孤寂的情态都被作者细腻入微、逼真传神地写了出来。 其次利用梦境来表现翠翠在清醒时不明朗的情感。她被歌声托起而飘荡表现了傩送带给她的欣快愉悦感与白塔、虎耳草一起反映了现实中翠翠对傩送爱情的真实感受。 再次利用景物来表现心理。课文开头黄昏景色优美宁静充满诗情画意。而夕阳在山红霞如染人们纷纷归家这一切让翠翠有所期待的心灵产生一种孤寂感备感凄凉。当暮色笼罩一切一点烟而加重了夜色她当然更觉独自一人内心一切无人诉说的感动就哭了起来。 4疑难问题精释 ①这篇小
说情节前后有许多照应如翠翠梦中听歌和翠翠父母唱歌相恋的情节关于摘虎耳草的情节这些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提示爷爷讲翠翠父母唱歌相恋的情节表现他内心的隐痛和对翠翠的悲悯。他衷心希望翠翠像她母亲那样获得真正的爱情但又害怕再发生那样的悲剧。这一情节表现了爷爷深沉的爱。 翠翠梦里听歌表明她也像母亲当年一样到了恋爱的时节。她像母亲一样热烈而纯真渴望真正的爱情。为了所爱的人她可以爬上高崖去摘虎耳草虎耳草是爱情的象征。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的情节表现了翠翠美好的心灵。 ②如何理解小说的主旨 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分析小说的主题时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例如分析《祝福》的主题我们首先把握住祥林嫂这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善良、质朴、顽强却又被压迫、被愚弄以至于被迫害。再看看祥林嫂生存的环境——封建礼教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物是怎样行动的——一步步被迫害致死。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的主题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法国批评家丹纳说过“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了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了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永远是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他随时受到当时社会的气候影响并用饱蘸感情的笔把它传达出来。因此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同样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一般说来小说创作出来后就不再属于作家而属于整个社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离开作家的创作意图去随便图解、任意发挥如果这样做那将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是不会得出真正的结论的。
【知识拓展】 ·迁移 《边城》的艺术特点 《边城》在艺术风格方面的特点是相当突出的。首先是其强烈的抒情性营造了小说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这里的“浪漫主义”指的是作品的诗意主题、清新明丽的湘西风光描绘、撩人情思的风俗风情展示及人物身上寄寓的理想主义人性美。小说的主题设置是与创作动机相联系的。如前所述作者正是因为反感于都市的污浊和“衣冠社会”人性的丑陋才刻意倾心地描写湘西社会的安宁静谧纤尘不染赞美湘西儿女们善良正直古朴天成的美好天性。作品要传达的是作者的衷心期待与善良愿望因而也就具有了诗性气质。这是《边城》浪漫主义风格的先天规定性因素。而作品中人物共同具有的完美品格与人性则闪现着理想主义的光彩。小说里精致描摹的自然美景也与人物的美好品性相映生辉。赛龙舟摆渡船提亲事唱情歌等风俗风情既是写实又洋溢着一派纯朴温情的韵致。 其次小说自然流畅的情节构思如一江春水万里无痕却又依势赋形将矛盾冲突弯曲盘旋得恰到好处。作者对于情节的熟练把握似一位丹青妙手在画布上随意皴擦每一段情节都是在势所必至时展开于理所必然时收束张弛有致动静相宜。作品的结尾则采用了西洋小说中常见的开放式结构方式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戳艘残砻魈旎乩础比梦奘亩琳咝闹辛粝铝擞涝兜耐础P∷当旧硪惨虼艘唤嵛捕俪尚∑贰韵肴绻髡咝囊蝗戆才刨兴陀氪浯溆星槿酥粘删焓舳琳叩钠诖睦淼故锹懔硕髌返谋缫馕度慈渴淦穹撬撞豢赡?《边城》的语言是融和了方言、文言和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语式组合而成的因而具有一
种涩生生的独特韵味。这样的例子在作品中俯拾即是。比如“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翠翠还记着先前祖父说的笑话。耳朵又不聋祖父的话说得极分明一个兄弟走马路唱歌来打发这样的晚上算是怎么回事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这段文字中的语言特点应当不必再多作解释人们自能体会。 节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2期 ·发散 小说的分类 小说的分类既复杂又简单。说它复杂是因为小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成若干类。说其简单是按人们通常的习惯方法则可简单地分成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三大类。现从几个主要的角度来看看小说的分类。 1按题材的时代性分类。 ①历史小说。以距离作者的时代较远的年代里发生的事情为题材的小说一般可称为历史小说。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鲁迅的《故事新编》、姚雪垠的《李自成》。 ②现实小说。取材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客观现实生活的小说可以称为现实小说。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风波》《祝福》、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2按小说内容的侧重点分类。 ①社会小说。其特点是从社会问题的角度综合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罘矫娴纳钜灿腥顺拼诵∷滴拔侍庑∷怠薄!逗炻ッ巍肪推浞从成缁嵘畹墓愣榷砸嗫沙莆缁嵝∷怠!拔母铩焙笥肯值囊慌〔挠谑甓抑械闹种稚缁嵯窒蟮男∷刀嗍羯缁嵝∷祷蛭侍庑∷怠?②爱情小说。旧称“言情小说”。表现男女恋爱及婚姻问题。爱情小说写情又不仅仅止于情而是要通过爱情故事反映一定社会内容。如鲁迅的《伤逝》。 ③战争小说。是一种集中反映战争题材的小说。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魏巍的《东方》、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 ④侦破小说。旧称公案小说。专写犯罪和破案悬念迭出紧张惊险多用推理及倒叙笔法主要以情节曲折取胜。如清代无名氏的《施公案》、贪梦道人的《彭公案》。 ⑤武侠小说。也叫武林小说。多写武林界或武士阶层习武竞技惩恶锄奸的故事主要以传奇性和通俗性吸引读者。如清代无名氏的《三侠五义》。现代武侠小说作者则当推金庸、梁羽生为首位。 ⑥幻想小说。可细分为科学幻想小说、社会幻想小说及神怪幻想小说三类。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都是我国著名的神怪幻想小说。
3按体裁分类。 ①笔记体小说。篇幅短小博采传闻多为记录片断言论和人物轶事的“丛残小语”内容庞杂。如沈括的《梦溪笔谈》、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②日记体小说。由一则则日记组成小说。日记写给自己看故事便于解剖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③书信体小说。一种现代小说的表现格式。以书信形式展开情节口气真切便于抒情。 ④诗体小说。又称“韵文小说”。特点是以诗的格律化的语言展现小说的情节和格局。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如汉乐府《焦仲卿妻》、北朝民族《木兰诗》、白居易的《长恨歌》已带有小说特点。现代长篇叙事诗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少数民族史诗《阿诗玛》已具备了诗体小说的规模。 ⑤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常用此格式。分回标目每回含量大体相等既有相对独立性又以“扣子”形式写下回紧紧相连。现代小说也有用章回体的如刘流的《烈火金钢》、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 ⑥传记体小说。以形象化的手法如实描写实际存在的人物不改造他们的面貌但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原则下允许对某些细节进行有节制、有根据的想象。一般有记述别人和自述生平两种后者亦称“自传体小说”。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高玉宝的《高玉宝》。 ⑦回忆录体小说。既可记人又可记事。在尊重历史原貌方面比传记体小说有更严格的要求不允许有想象小辞要尽可能做到言之有据多凭文献资料和可靠的记忆来写作但
作者可对所述的人和事发表意见。 ⑧纪实体小说。又称报告体小说。兼有报告文学和小说的性质取材于最近发生的事实并进行某种问题的研究。如刘心武的《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 摘自《中国小说漫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本文发布于:2024-02-05 13:2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90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