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常识

更新时间:2024-01-23 05:48:44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甘时然)

第一部分:雕塑常识

一、 雕塑的概念

二、 雕塑的特点

三、 雕塑的沿革

四、 雕塑的分类

五、 雕塑常用工具

一、 主要雕塑学术团体二、 主要艺术院校

三、 雕塑名家

四、 重点雕塑企业

五、 曲阳石雕

六、 中国石雕区域分布第二部分:雕塑行业状况

第四部分:世界著名雕塑家及世界名著欣

一、世界著名雕塑家简介

1、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2、 罗丹雕塑

法国雕塑家罗丹,全名奥古斯特·罗丹,代表作品:《思想者》;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二、 世界名作欣赏

1、 思想者 2、掷铁饼者 3、维纳斯 4、小尿铜 5、大卫

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廉(Juliaant)。据传说,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廉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

一、 雕塑的概念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在同一环境里用一组圆雕或浮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的叫组雕。

一、 雕塑的特点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

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雕塑诉诸视

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这是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出现,冲破了由牛顿学说建立的世界观,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使雕塑艺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三维的、视觉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

三、雕塑的沿革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 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 、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牝马、野猪等浮雕,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帝国大军的威势。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

中国早期的雕塑包括出土的陶器、青铜器,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造型艺术的特点。雕塑的发展经历了1、实用器具2、祭祀器具3、装饰功能4、宗教功能几个发展阶段;

四、雕塑的种类

一、按照使用材料划分

1)、硬质雕塑: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最常见的为石材雕塑 铜雕 不锈钢雕塑

2)、软雕塑:麻杆、丝绸、布、塑料等;

雕塑

石雕 木雕 铜雕 不锈钢雕

大理石

花岗岩 玉石 其他石材

铸铜 锻铜

汉白玉 福建

青石 山东

浙江

1、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质地坚硬,很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作为雕塑和建筑物的材料。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因此很多室外的雕塑作品采用花岗岩作为首选对象。花岗岩的颜色主要分为红、黑、绿、花,其中,花系列的应用最为广泛。

2、大理石:大理石属于石灰岩,是在长期的地质变化中形成的。大理石是由于产于云南省大理而得名。它包括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蛇纹石大理岩、结晶灰岩及白云等。大理石的质感柔和美观庄重,格调高雅,是装饰豪华建筑的理想材料,也是艺术雕刻的传统材料。但由于大理石瑕疵太多,因此适合作为小面积的雕塑装饰。大理石没有花岗岩那么坚硬,因此容易摩擦损坏,不太适合在室外展放。

3、砂岩:砂岩由碎屑和填隙物组成,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岩屑、白云母、绿泥石、重矿物等。砂岩作为雕塑材质必须有化学物质为媒介,因此,其结实程度没有花岗岩和大理石好,且颜色均匀程度也较前两者差些。

4、凝灰岩、页岩等

5、锻铜

锻铜浮雕艺术是一门传统艺术,早在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的古罗马帝国,锻铜工术便已十分盛行。21世纪的到来,新技术、新工艺的更新发展,为现代锻铜艺术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在现代设计潮流的影响下,锻铜艺术具有了现代视觉艺术的形式特点。由于铜容易被氧化,因此,室内展放要多于室外 。锻铜由于比较轻盈,适合作为浮雕的原材料。

二、 铸铜

铸铜的历史非常悠久,且技术成熟。铸铜的工艺要比锻铜复杂,艺术创作的复原性好,因此适合成为精细作品的材料,很受艺术家的喜爱,尤其人物雕塑最为常见。但其容易氧化,所以要多注意保养。

7、不锈钢:不锈耐酸钢简称不锈钢,它是由不锈钢和耐酸钢两大部分组成的,简言之,能抵抗大气腐蚀的钢叫不锈钢,而能抵抗化学介质腐蚀的钢叫耐酸钢。由于不锈钢有诸多的优越性,因此,很多的城市雕塑都是以它为材料。不锈钢要求雕塑本身简洁大方,形体感明显,且光影效果强烈,颜色的选择性最大。

8、玻璃钢: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谓玻璃钢。由于所使用的树脂品种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酚醛玻璃钢之称。

玻璃具有硬而易碎,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因此,用途广泛,玻璃钢作为雕塑材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一般作为样稿,在室内多做为仿铜的效果。

我们公司通常把玻璃钢作为雕塑的模型,用来指导雕塑的石料雕刻和铸铜加工;

9、泥塑:(我们公司泥塑作品是用来翻制玻璃钢的模具)

泥塑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二种:一种是近代从西欧传入的雕塑的制作方法;另一种采用我国传统泥塑制作方法。

从西欧传入雕塑的制作方法是:先要有一个雕塑铁架子,架子根据塑像的姿态、形体的比例大小,而决定内部骨架的形状;在骨架四周扎上若干小十字架,它的作用是将泥巴相联成为一个整体,不至于塌落,便于塑造。架子做好后,根据预先做好的泥巴构图进行放大塑造。圆雕是立体的,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先把四面八方的泥堆好,由简而繁,逐步深入。第一步要注意每个角度的整体效果。第二步要分析形体结构是否准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否统一和谐。第三步着重形象的细致刻画,直到完成。泥塑因受气候影响易裂变形,难以永久保存,故泥塑完成后一般要翻成石膏像。就成为一件作品。现在我们接触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石膏做成的,往往喷上各种颜色,使它产生青铜、木材、石头等等的质感。关于翻石膏,有一套复杂的技术,这里就不介绍了。

我国传统的泥塑制作方法则不同。在我国的寺庙里,许多神佛的塑像金碧辉煌,如果打碎一看,原来是一堆木材、泥团、棉花、断麻、沙子、稻草、麦秸、苇秸、谷糠、元钉等等东西。它的制作程序大体是这样的:第一步,根据神佛的题材、大小、动态、先搭好木制骨架,在骨架上捆上稻草或麦秸以增大体积,再用

谷壳和稻草泥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压紧、糊牢;第二步,等粗泥干到七成的样子再加细泥(细泥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而成),把人物的神态充分刻画出来;第三步,等泥塑全干透后产生大小许多裂缝,再加以修补;第四步,等泥巴干透后,把表面打磨光洁,然后用胶水裱上一层棉纸,并加以压磨,使表面一层更平正、细致、坚固,再涂上一层白粉(白粉加胶水);第五步是在白色的形体上,根据人物的需要上各种颜色,待全部颜色上好后,再涂上一层油,以保护彩色的鲜艳,到此就全部完成了。

10、木雕

我国木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殷、周就已流行。到了战国时代,木雕的制作颇为盛行。由于木质材料易于腐朽和焚烧,所以木雕传世不多。木雕用的材料因地制宜,一般有黄杨木、红木、金木、白果木、龙眼木、樟木等等。

我国传统的木雕制作方法:(一)因材料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木头的自然形态和特点。(二)一般先要画出构图或做出泥塑的稿子,即便有经验的艺人也要细心研究和推敲,打好一个成熟的腹稿。(三)先打粗坯,如雕人物要初步雕出人物的动态、比例、形体以及空间体积等,把基本形态刻画出来。(四)利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凿子,用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由简而繁、逐步深入的方法,雕出形态生动、性格鲜明的形

象。还有大型木雕,现在采用新的工艺: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再以石膏像(模特儿)作依据,采用“点形仪”工具,在木材的前后上下四周找出点子(形体的部位)。用这样的方法雕刻出来的作品,形象正确不走样,效果很好。

11、玉雕

玉雕总称玉器,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在新石器时期已有玉佩出现,商朝的琢玉技艺就比较成熟了。玉雕的材料,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翡翠、水晶、玛瑙、黄玉、独玉、岫玉等几十种。因为玉本身性质细致、坚硬而温润,或白如凝脂,或碧绿苍翠,色泽光洁而可爱,适合制作名贵的装饰品。玉雕艺人善于利用材料本身的花纹,因料设计色调和形态,通过精心构思创作出许多精美绝伦的玉雕珍品。如北京玉器厂制作的水胆玛瑙制品《旭日东升》,就是一件珍品。什么叫水胆玛瑙?其中的水是在亿万年前火山爆发时,水蒸气被岩浆密封,冷却以后凝结而成的,因为它呈现胆状,所以称之为水胆。而水胆外面的岩浆随着岁月的流逝,密度不断增加,便形成了玛瑙,这在自然界是极为罕见的。北京玉器厂艺人就是利用水胆玛瑙的自然特点,雕刻出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喷薄欲出、浪花飞卷、仙鹤齐鸣的景象,有如天成,令人称绝!

至于玉石的制作,一般人以为是用雕刀刻成的,其实不然。玉石的质地很坚硬,雕刀刻不进去,而是采

取琢磨的方法,即在制作时,用各种形状的钻头、金钢砂和水,根据作品形状把多余部分琢磨掉。因此完成一件玉雕作品要花很长的时间。

12、砂岩雕塑

现开发的主要产品有砂岩圆雕,浮雕壁画,雕刻花板,艺术花盆,雕塑喷泉,风格壁炉,罗马柱,门窗套,线条,镜框,灯饰,拼板,梁托,家居饰品,环境雕塑;建筑细部雕塑,园林雕塑,校园雕塑,抽象雕塑 ,名人雕塑,欧式构件、砂岩板、镂空柱、镂空花板、塑模假山、景观雕塑(装饰雕塑、水景雕塑)等。所有产品均可以按照要求任意着色、彩绘、打磨明暗、贴金;并可以通过技术处理使作品表面呈现粗犷、细腻、龟裂、自然缝隙等真石效果。主要生产颜色有黄砂岩、白砂岩、红砂岩。纯手工打造,耐磨、经久耐用、使用美观。产品完全是无机材料人工合成,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可根据客户来图定做。

三、 按照外观基本形式划分

雕塑

圆雕 浮雕 透雕

线刻 浅浮雕 深浮雕

①圆雕。所谓圆雕就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质、木质、金属、泥塑、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等。

圆雕作为雕塑的造型手法之一,应用范围极广,也是老百姓最常见的一种雕塑形式。

②浮雕。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

它主要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等几种形式。

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塑可归结为神龛雕塑,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写实性、装饰性和抽象性;

高浮雕是指压缩小,起伏大,接近圆雕,甚至半圆雕的一种形式,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

浅浮雕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

线刻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

③透雕。去掉底板的浮雕则称透雕(镂空雕)。把所谓的浮雕的底板去掉,从而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这种手法过去常用于门窗栏杆家具上,有的可供两面观赏

四、 按照功能划分

雕塑

纪念性雕塑 主体性雕塑 功能性雕塑 装饰性雕塑 陈列性雕塑

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五种。

①所谓纪念性雕塑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件为主题,也可以是某种共同观念的永久纪念。用于纪念重要的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一般这类雕塑多在户外,也有在户内的,如毛主席纪念堂的主席像。户外的这类雕塑一般与碑体相配置,或雕塑本身就具有碑体意识。如1990年建成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堪称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雕塑艺术综合体。

②主题性雕塑顾名思义,它是某个特定地点、环境、建筑的主题说明,它必须与这些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点明主题,甚至升华主题,使观众明显地感到这一环境的特性。它可具有纪念、教育、美化、说明等意义。 主题性雕塑揭示了城市建筑和建筑环境的主题。在敦煌县城有一座标志性雕塑《反弹琵琶》,取材于敦煌壁画反弹琵琶伎乐飞天像,展示了古时“丝绸之路”特有的风采和神韵,也显示了该城市拥有世界闻名的莫高窟名胜的特色。这一类雕塑紧扣城市的环境和历史,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身世、精神、个性和追求。

③装饰性雕塑是城市雕塑中数量比较大的一个类型,这一类雕塑比较轻松、欢快,带给人美的享受,也被称之为雕塑小品。这里专门把它作为一类来提出,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你的生活空间,它可以小到一个生活用具,大到街头雕塑。所表现的内容极广,表现形式也多姿多彩。

它创造一种舒适而美丽的环境,可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们平时所说的园林小品大多都是这类雕塑。

④功能性雕塑是一种实用雕塑,是将艺术与使用功能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这类雕塑也是从你的私人空间如“台灯座”,到公共空间如“游乐场”等无所不在。它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环境,启迪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生活的细节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功能性雕塑其首要目的是实用,比如公园的垃圾箱,大型的儿童游乐器具等。

⑤陈列性雕塑又称架上雕塑,由此可见尺寸一般不大。它也有室内、外之分,但它是以雕塑为主体充分表现作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风格和个性,甚至是某种新理论、新想法的试验品。它的形式手法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内容题材更为广泛,材质应用也更为现代化。但不管怎样它都给有才能的艺术家提供了创造性的空间,并保证了人类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雕塑,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六、 雕塑的其他分类方式

1、按照艺术表现形式

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

三、 按照时间阶段

传统雕塑、现代雕塑

四、 按照地域

东方雕塑、西方雕塑

五、 按照放置场所

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宗教雕塑、家居雕塑

五、雕塑常用工具

工具是雕刻家从事创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侣。雕塑的基本工具有:

①雕塑刀。为泥塑工具,用于刮、削、贴、挑、压、抹泥塑和造型 。又分为3种 :第一种为金属工具,由钢( 发蓝防锈 )、不锈钢 、黄铜等制成,刀头分斜三角形、柳叶形、卯叶形和箭镞形,有的边缘为锯齿状。第二种为非金属工具,由竹、木 、骨 、象牙 、牛角、塑料等材料制成。大型的刀具形状有鞋

底形、墨鱼骨形、拇指形 、斜三角形等 ;小型刀具形状有菱角形 、小脚形、球形、条形等。第三种为刮刀,可切削造型和做衣纹,有各种圆弧形和方形双面刮刀等。

②石雕凿。为钢质杆形石雕工具,下端为楔形或锥形,端末有刃口,用锤敲击上端使下端刃部受力,按刃部形状分尖凿、平凿、半圆凿和齿凿,是石雕基本工具。

③石雕锤。为敲击工具,用以敲击石雕凿或木雕刀雕刻石、木料,分大、中、小三号。花锤亦是石雕锤,直接以锤面敲击石块,造成粗犷厚重,浑然一体的雕塑感。剁斧用于直接剁砍石面,砍出工整平行的细线,能加强雕塑体面的方向感、韵律感。

④木雕刀。一般由刀头、刀把和铁箍构成,依刃口形状分平口、斜刃、三角和圆口刀 4 种,按颈状分有曲颈 、直颈两种 ,每一类又各有大、中 、小 3 号。

⑤ 弓把 。为雕塑用卡钳 。可测量距离 ,有两个可开合的象牙形卡脚,也可随时改变卡脚的弯度。

⑥比例弓把。是雕塑放大用的度量工具。

⑦点型仪。为三坐标定位仪,用于复制石雕与木雕。在石膏像上找出 3 个基准点,用点型仪上的定位钢针对准并固定,利用点型仪上可滑动的部件和万向关节及指针,可对准雕像上任何一个空间位置,把可移

动的部件锁定 。把点型仪 挪到石块或木料上 ,钢针对准 相应的基准点,指针能把石膏像上的点标于石头或木块上,就能准确地复制成石雕和木雕。

七、

随着工业的发达程度,雕刻工具也走进现代化都是雕刻师的好帮手.

,切割机,角磨机,电转等机床或小型电动工具,

第二部分:国内雕塑行业概述

(一) 主要雕塑学术团体

(二)

主要艺术院校

(三)

雕塑名家

(四)

重点雕塑企业

第一节:主要雕塑学术团体

1、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

2、

中国雕塑学会

3、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a)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简介

全国城雕委隶属于国家建设部,属于国家职能部门,成立于1982年,首任主任是新中国雕塑的开拓者刘开渠水,负责全国城市雕塑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城市雕塑设计资格证书的考核,优秀城市雕塑评选;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领导

主任委员:仇保兴 (建设部副部长)

常务副主任委员:陈晓丽 (建设部原总规划师

副主任委员:冯 远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孙安军(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

刘中军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

李逢春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任)

秘 书 长:段喜臣(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主任)

副秘书长:付爽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处调研员

下设艺术委员会:

新一届全国城雕委艺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顾 问(按姓氏笔画为序):

文 楼 王克庆 王景慧 田世信 叶毓山 刘秀晨 何 鄂 邵大箴 杨奉琛 范迪安 袁运甫

钱绍武 袁熙坤 黄永玉 盛 杨 曾成钢 韩美林 潘 鹤

名誉主任:

曹春生 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主 任:

吴为山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教授

副 主 任(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培波 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孙振华 深圳雕塑院院长

吕品昌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教授

朱子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隋建国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陈云岗 西安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杨奇瑞 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周 畅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

俞 畅 广州雕塑院院长

秘 书 长:

邹 文 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秘书长、清华美院博士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刁云波

丁 斌

于世宏

王 中

王少军

王 林

王向阳

王宣元

龙 翔

石向东

朱尚熹

刘 威

庄南鹏

朱达成

朱 成

朱荣远

乔 迁

山东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副院长

天津美院副院长、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教授

四川美院教授

南昌市建委常务副主任、教授

新疆大学雕塑系主任、教授

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广西美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

四川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香港港澳雕塑家理事会会长

成都城雕委顾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北方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系主任、博士

孙 泉 湖南省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

吕 滨 哈尔滨画院院长

吴慧民 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室主任

张 琨 陕西雕塑院院长

吴诚仁 云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云南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

李象群杨剑平孟建民林国耀范伟民项金国殷小烽徐晓虹唐学山翁剑青崔国琦曾 岳景育民雷宜锌程 兵温都苏廖 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建筑设计大师

广州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雕塑》杂志社社长

湖北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东北师大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长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河南美协雕塑艺委会副秘书长

四川美院景观研究所所长

天津美院教授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雕塑家

内蒙古自治区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

苏州大学教授、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

谭 云 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

潘 奋 广州雕塑院创作室主任

霍波洋 鲁迅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魏小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二、中国雕塑学会

国雕塑学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下属的全国性雕塑专业高层次学术、艺术团体。中国雕塑学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是我国雕塑界唯一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一级社团。

中国雕塑学会旨在团结、组织全国各民族雕塑艺术工作者,繁荣雕塑创作,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对外交流,提高我国雕塑艺术水平。

中国雕塑学会成立于1992年5月,首任会长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第二任会长为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程允贤先生。现任会长为著名雕塑家曾成钢先生。

中国雕塑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包括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现有全国各省市(包括港、澳地区)以及台湾地区个人会员近千人。中国雕塑学会下设办公室、创作展览部、会员工作部、对外联络部、学术研究部、公共艺术部、事业拓展部等七个职能部门,负责

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办有双月会刊《中国雕塑》和中国雕塑学会网站;还将定期举办“中国雕塑大展”,积极推进中国雕塑艺术作品在海内外的收藏与社会推广工作。

二、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3月,是研究国内外雕塑艺术理论、雕塑工艺发展和开展雕塑领域学术交流活动的群众团体,也是我国发展雕塑艺术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名誉主任:钱绍武 韩美林

主任:朱尚熹

常务副主任:范伟民

秘书长:陈培一

第二节:主要艺术院校

一、 中央美术学院

二、 中国美术学院

三、 鲁迅美术学院

四、 清华美术学院

五、其他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历任院长

1895至1953中央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徐悲鸿

1958年,吴作人出任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

1979年,江丰被重新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87年,油画家靳尚谊接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96年至今潘公凯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院,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美术系合并成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1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

教育的开端。华北大学美术系的前身是1938年创建于延安的"鲁艺"美术系。

中央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是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现任院长是著名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潘公凯教授。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四个(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美术学)、硕士专业两个(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博士专业一个(美术学);设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设计、美术史七个系和造型艺术专业基础教堂部,并设有成人教育部、附属中等美术学校;现有教授、副教授88名,讲师53名,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千名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百余名。

雕塑系的教学主体曾有为以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曾竹韶等为代表的留法归来的一代雕塑家。60年代以后,一批派往前苏联的留学生归来,充实和加强了现实主义教学的力量。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著名雕塑家有钱绍武、王克庆、董祖诒、曹春生,司徒兆光、盛扬等人。到80年代和90年代,又有孙家钵、张大生等新生力量不断改革的探索。

雕塑系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现任系主任为隋建国教授,副主任为孙伟、段海康、吕品昌副教授。分设一、二、三、四工作室,近年新成立了现代材料工作室(下设金属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公共艺术工作室。

二、 中国美术学院

1928年初,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林风眠先生,选址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西子湖畔,创建了我院的原初机构——“国立艺术院”。国立艺术院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80年来,学院十迁其址,数易其名:

1928年,国立艺术院。

1929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8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

1993年,中国美术学院。

雕塑系简介:

中国现代雕塑教育历史最为悠久、脉络最为清晰的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始建于1928年。如今,当年破土而出的新芽已长成参天大树,葱茏的枝叶宣誓着生命的第七十三个春秋。

第一篇 源远流长

第一节 1928——1949

公元一千九百二十八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孤山罗苑成立。

在分部照胆台的一间平房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雕塑系。在中国的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雕塑高等教育便由此拉开了帷幕!

穿过历史的云雾,拨开时代的烽烟,越是向前追溯,图像和文献越是稀少。一鳞半爪的资料,只言片语的回忆,很难拼凑出那个年代的全景,更是无法还原那个鲜活生动的历史现场。

这些有限的图像,只能是我们想象的导引,它们将引导我们,去想象那一代人的风神潇洒,那一代人的书生意气······。

可以肯定,第一代人的开拓之路是艰难的;也可以肯定,他们的人生又是精彩的。

第二节 1950——1976

历史的图景是由各种符号的组成。

符号的变化和差异,反映了时代的深刻变化。从1949年开始,一些新的符号和由它们所构成的新的图景在雕塑系生成。

背景、名称、场地、道具、服饰、姿势、气氛······一切都在悄然变化,不变的是,青春的神情,希望的眼眸。

这是一个强调又红又专的时代;

这是一个前半段学习苏联,后半段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的时代;

这是一个以创作教学为中心的时代;

这是一个走向社会、走向民间的时代;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的时代;

这还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学习”、不断“改造思想”的时代; ······。

第三节 1977——

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态度、开放的心情;自信、轻松、喜乐;这些都自然流淌在师生们的笑靥中。

就是在这个时期,雕塑系驶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师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规范;对外交流越来越多;

教学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得到改善······。

时间离现在越近,图片便越清晰,记忆也越真切,它们仿佛就是可以触摸到的昨天。

第二篇 薪火相传

第一节 在课堂

课堂是学院的灵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场。

雕塑系课堂的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变化,构成了雕塑系历史的主干。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课堂,浓缩了中国高等雕塑教育的历史过程,它是中国雕塑教育一个活着并仍在不断发展的标本。

1928年开始,雕塑教学直接仿效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后来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学制、简化专业课程、加强基础训练和文化课教学。

从1949年开始,雕塑教学开始向苏联学习,以创作教学为中心,设立专业实习课,强调学生动手掌握翻制和铸造技术。

1978年以后,雕塑教学开始进行全面改革,出现了面貌一新的局面,通过调整专业基础的训练方式,拓宽雕塑语言的渠道,雕塑系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

雕塑的课堂,始终是受过它熏陶的人最难忘怀的地方!

第二节 “下乡”的路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城市;走向历史遗迹;走向乡村田野;走向工厂车间;向民间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社会学习!这成为1949年以来雕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也成为一个雕塑专业人员的必须的功课。

在美院,对走出校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下乡”。体验生活是下乡,考察古代文化遗迹是下乡;收集创作素材是下乡;哪怕是去一个城市,还是叫下乡。这是一种广义的“下乡”,只要把课堂搬到了学院以外,就是下乡。

到处都留下了美院学子的足迹,当然也包括雕塑系师生的足迹。下乡的路很长,将来还要走下去,所以,他们将永远在路上;所以,“下乡”的记忆将永远伴随他们。

第三节 对外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就是一部对外交流的历史。这或许就是这所学校永远保持这自身活力的秘密之一?

第四节 空间的拓展

教学的改革其实一刻也没有停过。

与早年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相比,今天的发展和变化是令人惊讶的。

为了将雕塑系打造成全国第一流的学科,雕塑系把建设重点放在了实验室的建设中,目前,基本建成了石刻木雕、金属锻焊、综合材料、电脑模型、陶瓷玻璃、纤维艺术、泥塑放大、金属铸造八大实验室,部分实验室已经纳入到教学之中。

第五节 学术和创作活动

当然,在学校,最活跃的还是那些年轻的学子。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格局的变化,办学规模和条件的改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学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篇:春华秋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八十年里,对于从雕塑系这个团队走出去的雕塑家、书画家、文学家、理论家,还有其它学有专长的专家而言,检视他们的成果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所散布的领域是那样宽广;他们所涉猎的学科是那样众多;他们所取得的成功是那样的巨大;这绝非是一本图册所能概括的。

只能将目光收回来,集中在雕塑系教师身上,集中在他们的作品上。

第一节 雕塑展览

在80年的历程中,雕塑系师生所参加的展览是难以计数的。

第二节 教师作品撷英

这里所展示的,是1949年以后毕业,在雕塑系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作品。

应该说,他们是雕塑系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他们为雕塑系的发展壮大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应该认识他们,记住他们。

第四篇:走向社会

第一节 民国时期

毕竟,雕塑不是屠龙术,它是要参与社会,参与公共空间营造的。

在民国时期,适逢战乱年代,雕塑系从事大型户外雕塑的机会很少。即使如此,早年雕塑系李金发、刘开渠等人,也是最早接受雕塑定件的艺术家。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第二节 雕塑新中国

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成立,需要雕塑艺术作为共和国的空间证明。雕塑的物质实体,和纪念性、正面性、概括性的品格,都决定了它是塑造一个新时代的有力方式。

雕塑系的师生有幸参与了塑造新中国的过程。这些保留下来的照片、资料,或许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思考公共空间的艺术问题,勾画雕塑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历史,起到应有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第三节 见证开放的时代

在新的历史时期,雕塑系的师生,又有幸见证了一个大转变的年代,见证了一个开放的过程,见证了历史的转变在公共空间所带来的种种变化。

对于雕塑工作者而言,他们可谓碰上了好时代。尽管面临这诸多问题,但是他们采取积极投入,参与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学院的品格,如何在在公共空间的创作中,保持学术的态度和虔敬的心情,一直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师资力量:

该系现设建立5个工作室:

具象雕塑工作室

公共空间艺术工作室

材料视觉现雕塑工作室

形态与多维空间工作室

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

主持人:张克端

主持人:王强

主持人:龙翔

主持人:李秀勤

主持人:施慧

现有在校学生13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4名。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

主要课程:素描、泥塑、构饰基础、金属锻焊、石刻木雕、环境景观理论基础,有限主题创作,自选主题创作,浮雕,构式基础、数码图形处理等。

现任系主任:龙翔;副主任:张克端、李秀勤

现任系党支部书记:龙翔

师资概况

姓 名

龙 翔

张克端

李秀勤

施 慧

王 强

孟庆祝

学 历

本科

本科

硕士

本科

本科

本科

职 称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现 任 职 务

系主任、书记

系副主任

系副主任

刘杰勇

翟庆喜

班陵生

薛 中

钱云可

余晨星

单 增

陈 涛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

1956 5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院的师资队伍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等单位的专业教师及若干名海外归来的专家共同组成。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马神庙白堆子正式举行建院典礼(此日被定为院庆日)。当时,学院下设染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设计三个系;同时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所,下设美术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另有理论研究室、刺绣研究室、服装研究室、家具研究室、张景祜泥塑工作室和汤子博面塑工作室。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二、雕塑系师资力量

·雕塑系

陈辉 董书兵 李象群 李鹤

王洪亮 魏小明

王培波 魏二强 王小蕙 许正龙 胥建国 曾成钢

赵萌

四、 鲁迅美术学院

一、地理位置:沈阳

二、历史沿革: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亲自倡导创建。毛泽东为学院书写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1998年,江泽民为学院题词:“弘扬鲁艺传统,培育艺术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领先的办学实力。

三、 雕塑系介绍

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组,是今日雕塑系的源头和永久骄傲的精神动力。

1951年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雕塑系成立,历经东北美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和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为我系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期间以当年留学日本的刘荣夫;留学日本并到德国考察的郑惠南;留法的王熙民;到德国考察的李克勤;以及黄心维、高秀兰、杨美应、田金铎、曲乃述诸先生为主,建立并健全了一整套现实主义雕塑教学系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北特点的现实主义雕塑流派。这期间创作的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广场《人民公社万岁》群像、《哈尔滨抗洪纪念碑》和沈阳中山广场大型群像《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等大型纪念雕塑,成为新中国建国后纪念性雕塑的代表作品。1978年辽宁美术创作室雕塑创作组并入雕塑系,13名雕塑家为雕塑系注入了新的力量,成为我系发展的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恢复正常的教学系统,并在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体制进行调整。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写实基本功及国外新观念、新技术的引入和溶合。产生了《走向世界》、《九·一八残历碑》、《白山魂》、《赵一曼》、《晨雾》等许多享誉国内外的作品。

1999年后雕塑系发展进入第三阶段,重点工作为在保持原有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以具象写实为立系之本。并进一步开拓新的领域,逐步吸收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优点和国际当代雕塑的新观点、新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基于扎实基本功上的创造性。这一时期雕塑系所创作的大批优秀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整体雕塑》、北京西站南广场雕塑《国风》、《雷锋和少年儿童》和第十届全国美展中的《姜煜》、《无题》为代表的一批重要作品,充分体现了雕塑系新时期的学术实力。

本文发布于:2024-01-23 05:4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51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雕塑   艺术   中国   雕塑系   材料   历史   教学   空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