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蒯祥)
龙源期刊网
多角度解读郑愁予的《错误》
作者:任明清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3期
内容摘要: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作者以诗人的目光来审视这首诗作,认为此诗不仅是一个哀而美的故事,而且里面包含了两处巧妙的倒装和三类奇而妙的喻象,以及四个无奈委婉的否定句。
关键词:《错误》 故事 倒装 喻象
笔者的话:以前,一直认为写诗靠的是灵感的进发,当我写了很多诗后,才发现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诗是一种经营爱的苦活,写诗的人,感情倍受折磨,因为爱是复杂的。写诗的人于千言万语中只写下一两句话;这就使得读诗的人在不同时地有着多层次多元化的解法。
今年教读人教版语文高中二册的郑愁予的《错误》一诗,对郑愁予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出生于山东济南。他的诗歌具有双重特色:受我国传统诗词的影响,构思新颖,形象生动,节奏音律铿锵明快;他还运用西方现代派的技巧写诗,用西方现代派的手法表现中国传统精神,是诗人大胆的尝试。
读了他的诗,又燃起了我从多角度解诗的欲望。下面是我对《错误》一诗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望各位同仁斧正。
1.一个哀而美的故事
到底是怎样一个哀而美的故事呢?让我们先读一读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本文发布于:2024-01-23 02:37: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5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