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 薇(节选)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22 22:10: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22日发(作者:全子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1 采 薇(节选)

熟读成诵,归纳诗歌的章法特点、表现手法等方教学目标

面的艺术特色以及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教学重难点 术形式。

教学难点:疏通诗句,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1.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一、设情境、

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导入新课

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2.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 1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我们来学习《采薇》,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1.检测预习

2.诵读感知:(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提示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2)放二、整体感知

录音,听读课文;(3)齐读或点名个读。

3.疏通诗句,理清思路:(1)结合注释,疏通诗句;②疏通诗句,体会情感。

(一)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语言在我们的意念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用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

【教学预设】归家之哀:冬雪霏霏,战士终于踏三、文本探究

上了归途,风尘满面,又饥又渴。

画外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踏上归途,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安在?家人安在?家园安在?

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悲痛 2

(为什么回家途中还会悲伤呢?)

提示: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

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除了深深感慨,那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

艺术手法提问:最后一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二)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好在哪里?

1.借景抒情:诗包含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二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 3

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加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

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

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

小结:《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这首诗能以最真实的词句、最自然的艺术,

挑动人们的某一根心弦,准确地说中人们心里千变万

化的情绪,历经数千年而不倒,愈久弥芳。

《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

《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四、课堂小结

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 5

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6

本文发布于:2024-01-22 22:1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4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情感   教学   疏通   人类   诗句   超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