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发(作者:裘云锦)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5篇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篇1
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特别感人。我发觉,百事孝为先,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为母埋儿、扇枕温衾、拾萧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耽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其中,我最喜爱刻木事亲,意思是: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南(今河南黄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常常思念父母的哺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协商,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肯定禀告,回家后肯定见面,从不懈担久之,其妻子对木像便不太尊敬了,竟奇怪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竟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虽然这篇文章里木头人的手指会流血不现实但古代人真的是孝顺。现在有许多人特殊是我们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该怎么样,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这要那,达不到要求就发脾气,有时对父母和长辈说话、行为很不礼貌。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对”孝顺”二字没有做
好。读了这本书,我以后肯定要孝顺父母,敬重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吧!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篇2
孝是什么?孝是宽容: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孝是报答: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孝是急躁的陪伴:急躁听取老人的话;急躁向老人解释做工作;急躁说服老人。孝是善意的哄骗: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知老人只花了几十元。孝是常回家看看:回家给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闲暇之余,翻阅朋友的空间时偶然观察《二十四孝图》这本书,看后感受颇深!《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受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纵观《二十四孝图》这本书,孝子们有为父母舍利的,有为父母舍身的,有为父母舍妻子、儿女的,可以说无一不能舍!甚至自己的生命。舍身、舍心,完全是无我的尽孝。
吴猛《恣蚊饱血》,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丁兰《刻木事亲》,郭巨《埋儿奉母》 ……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怀、发自内心的侍奉父母的精神。
今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
之志。一个孝子该如何行孝呢?孔子从居、养、病、丧、葬、祭五个方面告知我们详细的`做法。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篇3
品读完《二十四孝图》后,我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孝”,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孝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从古到今,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始终发生,件件都令我们深受震撼。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黄香,他在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所以黄香对父亲就更加孝顺、关爱了。严冬时,黄香就在父亲睡觉之前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子把被子捂热,为的是让父亲能暖和舒适的睡个好觉;酷暑时,黄香就用扇子将枕席扇凉,为了让父亲睡的凉快,自己不惜累的满头大汗。亲朋邻居知道后,都赞扬黄香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黄香长大后,当上了大官,但他体恤百姓,孝顺父母,百姓们都颂扬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曾有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故事,它让天下的母亲收获安慰。
20xx年,一个叫田世国的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大如天的真理。在田世国得知其母患得尿毒症后,他便偷偷地去了医院做了血样检查,配型胜利后,田世国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手术胜利后,田世国的母亲恢复得很好,然而,她却始终不知自己换上的肾是自己儿子的。田世国说:“假如我妈恢复得比拟正常,器官排斥
的比拟小,我想这就永久是个隐秘吧”。这是一个漂亮的谎话,更是一份拳拳孝子心!
“孝”是华夏文明的不行或缺的必要组成局部,更是中华儿女遵守的人生准则。《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就是说,假如一个人能真正做到尊敬自己的亲人,那么他必定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孝的传统美德意识已经似树根一般,牢牢地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丝毫不行动摇。
我们中有谁知道,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行想象的,闻者感慨:我们自己丢掉、无视的,兴旺国度的人却要捡起来。对此,我们是否应当反思?是否应当好好地珍惜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这珍贵的精神财宝?
做“孝”不必轰轰烈烈,作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多一些为父母着想的地方,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令父母身心愉悦的事情。
大家共进一步,努力将中华传统美德—“孝”发扬光大!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篇4
鲁迅先生写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挖苦意义,这篇《二十四孝图》也不例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做为百善之首,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孝子的故事,而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却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与文言文的交替的时期,可当时的中国但凡需要变革就会有一群“正人君子”和“绅士”们跳出来抵触,“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当灭亡!”鲁迅先生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那些企图阻挡中国前进和变革的人的愤怒,他渴望中国进步,更盼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承受全新的学问和了解这个世界,他盼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推广,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读到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学问。我仿佛可以体会鲁迅先生的愤慨和期许,他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孩子们的将来撑起一片天空。
整篇文章写的是《二十四孝图》,乍一看,这应当是一本颂扬孝道的书吧,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对这些所谓的孝子故事却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自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当扶一枝拐杖。装佯,污辱了孩子。”我的脑子里好像也闪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满头华发的老爷爷,却穿着小孩子的衣服,躺在耄耋之年的母亲的怀里,母亲自上还拿着“摇咕咚”,那场景着实让人可笑。“”郭巨埋儿“就更让我不能理解了,郭巨由于母亲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为了对母行孝,就永定埋掉自己的儿子,节约粮食供给母亲,当挖地三尺多时,发觉了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司不能夺,民不能取。这故事乍一看,觉得匪夷所思,为了养母亲竟然要埋了
自己的儿子,埋着埋着竟然还挖出坛金子,可细读后我才了解鲁迅先生的用意,《二十四孝图》上的故事看似都是颂扬孝道,劝人为善的,可实际上这些故事全都是封建社会用来禁锢老百姓思想的工具,“那里面的故事,好像是谁者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来。”而这一禁锢就是几百年,如此根深蒂固,不得不让人感慨呀!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封建教育的落后,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孝道虚伪凶残的本质,也给活在当下的我们予以警示。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篇5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是收录在《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于《二十四孝图》中对于“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孝道故事的看法,批判了这种封建制度下变形了的孝道。
百善孝为先,古人讲“孝道”摆在全部道德的最前面。一个人品德怎么样,首先看这个人孝不孝顺,假如不孝顺,连官都做不了。自古以来流传的孝道故事有许多,给人很好的教育意义。但是《二十四孝图》中存在的一些扭曲人们孝道的观念,鲁迅先生给与了剧烈的抨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是一种封建社会畸形的孝道,为了孝道就能枉顾子女性命吗?这种低级趣味的肉麻就是孝道吗?这些都属于愚孝,这些故事遗留下来的封建孝道观念毒害了一代代的人。我们为人子女的,孝道
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要科学,而不是迷信,要观念要与时俱进,而非封建愚昧,更不能由于孝道而损害到其他人。破除封建孝道的观念的虚伪和残忍,就是要我们有意识,而不是盲目尊崇。就像鲁迅认为的那样,只要自己孝顺父母做到心中无愧就行了。
对于封建孝道给与了无情的批判,同时,《二十四孝图》也能让人对孝道与更深的领悟。千万不要再消失“尝粪忧心”、 “郭巨埋儿”这样的愚孝了。其实,我觉得让父母快乐拘束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本文发布于:2024-01-22 18:36: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46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