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怎么造句

更新时间:2024-01-21 15:09:38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21日发(作者:喻绍武)

瓜田李下怎么造句

瓜田李下怎么造句

瓜田李下的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造句:

1. 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2. 在保密部门工作一定要谨言慎行,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3. 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4. 这事本与我无关,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许多闲言闲语。

5. 这次弊案,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都被警方传讯了。

6. 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经理从不单独与女同事出游。

7. 在糖饼失窃事件之前,稳成的人生历程中没有一次瓜田李下之嫌,更没有顺手牵羊之类的纪录。

8. 他行为谨慎,总是主动避免瓜田李下。

9. 但瓜田李下,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10. 他曾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所以警方认为他难脱瓜田李下之嫌。

11. 自从先生过世后,为了避免瓜田李下,好交际的她深居简出,谨言慎行。

12. 她做事十分谨慎,绝不让自己处于瓜田李下的情况中。

13. 他是真心诚意在帮助寡嫂的,你们真不应该瓜田李下乱怀疑。

14. 我处事光明磊落,为所当为,无惧瓜田李下之嫌。

15. 孤男寡女深夜同处一室,虽无私情,也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16. 所以,立法会议员若认为梁展文陷身瓜田李下,则对担任公司董事,也应该有此警惕。

17. 瓜田李下,为了避免擦枪走火,他可顾不得是否会被看管这里的保全发现,急忙站起身,并将刘依霏抱了起来。

18. 众目睽睽之下,孤男寡女,同处一室,毕竟有瓜田李下之嫌。

19. 这种场合下解释,无异于瓜田李下,此处无银三百两隔壁往而不曾偷的意思。

20. 你没听过瓜田李下吗?什么叫谣言?什么叫辟谣?这就是了啊。

瓜田李下的典故是怎样来的

瓜田李下: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出处:

三国·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解释:“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在瓜田里不提鞋子,在李树下不整理帽子,以免被别人怀疑。因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中的“瓜田”和“李下”就是有可能被人怀疑的场合了。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 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容易误用来形容田园生活。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不做让人误会的事情,也很重要。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同瓜李之嫌

示例:

1、《北史·袁聿修传》:“~,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2、晋·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之讥。”

造句:比喻只要是处于是非、麻烦之地,想要不受到别人猜疑、怀疑,也很困难。为了避免受到别人猜疑、非议,最好能够尽量避免瓜田李下的窘境,以免招受别人来对付自己的困扰。而且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近义词:瓜李之嫌

【典故故事】

典故一

袁聿修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临漳(今河北临漳)人。他少年老成,性格沉静,很有见识。据说,他九岁时就做了州主簿,十八岁时就做了州中正,兼尚书度支郎中,后来又升为博陵太守,且政绩空出,很有声望……。他所以政绩突出又很有声望,主要原因是他能够为官清白自守,从不收任何贿赂。

据说他在尚书的十多年里,从未曾接受过任何人家的一升酒喝。因此,在他的`官地有不少文人联名为他立碑表彰,并送他一个雅号:“清郎”…… 。当然,“清郎”也有为难的时候。有一次,袁聿修到外地考查地主官吏途经兖州。兖州刺史正是他的老朋友邢邵。二人叙述别情以后,邢邵拿出一匹白绸想送袁聿修作为纪念。

这就叫袁聿修为难了。不收,怕得罪老朋友;收,又怕留下什么不必要的嫌疑。但反复思索之后,袁聿修还是谢绝了,并留书曰:“我这次路过这里,与往常不同呀!瓜田李下,古人是很谨慎的。我们不能忘记古人说过的走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不要伸手整帽子的话。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嫌疑。你的心意我领了。白绸不能收,不能留下不好的话柄。”邢邵很理解袁聿修的心思,就没有再勉强他

典故二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么不妥呢?”柳公权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派他到邮宁去当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无什么好争议的,可是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本文发布于:2024-01-21 15:0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30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瓜田李下   嫌疑   引起   怀疑   没有   避免   比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