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发(作者:景泰文)
即使甘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
_________【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释义】假如把甘草堆积得像须弥山那么大,投一点点像芥子那么大的火种在里面,一定会将甘草烧尽。为什么呢?因为一点点火也能燃烧。众生对佛所种的一点点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烧尽自己身心的一切烦恼。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高僧知道他的小沙弥土地只剩七日的寿命,于是慈悲地让他回家探亲。途中,正好遇到一场大雨,小沙弥发现一群蚂蚁正努力地从积水的地方爬出,但却不断地被雨水冲回去。于是小沙弥心生怜悯,将它们一一救出,确定他们安全后,才继续他的旅程。七日后,小沙弥又回到寺院,师傅惊讶地发现他的病好了许多,于是入定观察,发现原来是小沙弥的一念慈悲心不但救了蚂蚁,也增加了自己的寿命。
好事可以有大有小,而做好事的精神却不可懈怠,尤其是能将不为人们注目,甚至不为人们理解的好事,照样坚持不懈的做好。毕竟山不拒细壤,才能成其高,海不拒涓流,才能成其大。
一己之春,不但能为自己积公累德,也能使他人受益,丝毫之恶不但损害自己的品格,也会危害到他人。如此辗转影响,如同在湖中投下一块小石头,涟漪不断地扩大,导致整个湖面水纹的波动,其影响层面绝非自己所能事先预料的。因此,对我们而言,起一个善念,说一句好话,一个善意的相应,乃至露出一个微笑,不但能够让内心越来越光明,也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消弭种种人为的灾难。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积少可以成多,积小可以变大。一个人做一天,做一件好事并不男,但做一生,做一世的好事,就很不容易。初做好事,偶做好事时,其主动性,自觉性可能差一些,久做好事,多做好事,习以为常了,主动性,自觉性就会日益提高,久而久之,便会成为自己的本能。没有小善的积累,便没有大德的养成。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平时不愿意一点一滴做好事,不愿一步一脚印地锻炼自己,而奢望有朝一日一鸣惊人,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转眼间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客气地说,这只是幼稚者的幻想。
善恶因心起,为小善可以养心,为小恶则可以损心。
一个小小的善心,能够拯救宝贵的生命,成就无限的公德。因此,我们要做好每一件事,点滴的积累才能充实我们的心灵,完善我们的品格,只要“不以善小而不为”,就可以积小善而成大德。
【感悟】
其实,“小事”并不小,切不可忽视。小事连着大事,一件件小事正是构成大事的细胞。而“小细胞”健康,“大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成大始于细小”,道出的正是这一深刻哲理。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往往见诸细节小事。积小善为大德,积小胜俄日大胜。一件小小的善事,一颗小小的善心,都可以蔚成大公德。
【佛门名家】
玄奘
玄奘(602—664年),名陈炜,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四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几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把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个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等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制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城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他的故事。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寺,葬于白鹿原.
______________向阳.
本文发布于:2024-01-20 22:58: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2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