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的古诗

更新时间:2024-01-19 13:30:27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9日发(作者:祁思禹)

灯笼的古诗

1.古代诗歌有很多咏物的名句,关于灯笼的诗句有哪些

1,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来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出自唐代:卢照邻《十五夜观灯》白话文释义: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自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bai悬挂空中。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出自唐代:李商隐《观灯乐行》白话文释义: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du了宽敞大道。3,巷陌风光纵赏时。

笼纱未出马先嘶。——出自宋代: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白话文释义:街道上的风光,在纵情赏灯的时候,豪贵家的纱灯笼还zhi未出门,门外的马儿已在嘶吼。

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出自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白话文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5,灯笼dao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出自宋代:陆游《灯笼》白话文释义:灯。

2.关于灯笼的古诗词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同张将蓟门观灯【唐】孟浩然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十五夜观灯【唐】王諲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

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唐】羊士谔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唐】章碣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观灯【唐】张萧远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3.跟灯笼有关的诗句

1、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唐·李商隐《观灯乐行》李商隐用这句诗句描绘的当时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当时元宵节观灯规模之宏大。元宵节在古代又称灯节。

天上的月光和地上的灯火铺满了整个京城,华美的车和伞盖把大道都挡住了。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3、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唐·王諲《十五夜观灯》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4.描写灯笼的古诗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同张将蓟门观灯

【唐】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十五夜观灯

【唐】王諲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唐】羊士谔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唐】章碣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观灯

【唐】张萧远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还有不少,但这些是最确切明了的关于灯笼的了

5.关于灯笼的诗词与来历与历史

1、诗词

《同张将蓟门观灯》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咏灯》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2、来历

灯笼,乃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早在西元八世纪的唐朝就有记载使用灯笼的起由。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但也有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才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的风气至今仍还广为流行。

3、历史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本文发布于:2024-01-19 13:30: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80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灯笼   观灯   灯光   火树   象征   灯火   人们   风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