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8日发(作者:师胜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检查预习,纠正生字读音,指导书写易错的字。
2.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练习,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文言文。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
读好文言文,练习有节奏的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主要内容,把握三则材料的异同。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我知道【21分钟】
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偷”,你认识他吗?【1分钟】
猜图取名字——匡衡凿壁偷光。【他偷的是灯光,偷光是和读书有关的。这个故事体现了匡衡学习的刻苦。】
【设计理念和意图:导入要让学生感兴趣。感兴趣的同时还要切入主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者将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对接。】
1.板书“读书”,你爱读书吗?【板书课题,强调书写,读课题,
强调侧重点的不同。5分钟】
导入课题,看图,说出他们都是谁?【关羽夜读春秋,苏秦头悬梁,孙敬锥刺股。】
你还能想到哪些和“读书”有关的名人故事?
预设:【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吕蒙士别三日、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李白铁杵磨针、孙康映雪夜读、孔子韦编三绝……【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遍。完成课题板书:古人谈读书。】
【设计理念和意图:拓展积累,让学生了解,通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了解更多古人读书的典故,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2.检查预习情况:出声朗读课文,我知道了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钟】
预设:(1)这些文字与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何不同?都是文言文。【因为这次上课是五年级部编教材,按照整个系统的教材编写,学生应该已经在三年级就接触到了文言文。但是,由于今年五年级刚使用新教材,无法完成与前面的对接,所以,这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2)关于出处的资料(强调《论语》的“论”的读音,和“论语”意思简介;出处和作者不同。【介绍三个人,以及关于读书的成就。第一节中的话都是孔子说的,前面可以加上“子曰”。板书:《论语》、朱熹、曾国藩】
(3)通过预习,你还读明白了哪些内容呢?都是关于读书的。【如果学生能够从中概括出来相关内容,老师就板书。】
【设计理念和意图:通过学生预习,在生生互动中完成于文本相
关常识的了解,老师相机补充拓展相关知识。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
3.怎么学好文言文呢?【点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找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根据读书情况,纠正字音,注意个别语句的停顿,重点、难点部分老师指导。【8分钟】
(1)随文识字,纠正生字词语的读音。生字读音:重点学习“识”字的两个读音,和意思的理解。【默而识之:识,zhi4;第二要有识:识,见识。】
(2)“是知也”中的“知”是个通假字,注意读音,同“智”。通假字都会有注释的,凡是特殊的字在课本上都会注明,没有注释的都和今天的读音一样。
重点强调“诲”的书写,注意言字旁点竖照齐和每字的笔顺,最后三笔是点竖点。
预设朗读停顿的难点:
(1)第二节中第一句话的停顿: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2)第二节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注意“心眼”要停顿;第二节中的“心眼”中间要停顿一下,解释这个古今异义词,文中指的是心和眼两个器官,今天是一个词,如“心眼儿很坏”的意思是指心肠、心地;“他心眼很小”中是气度、度量;“缺心眼”是有点傻。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读出来这是个问句。
(4)第三节中的三个长句子: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
/知学问无尽;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注意:“下流”这个词也是古今异义词。今天我们说的意思是人的品质低劣;文中的意思是劣等,下等人。本意是水的下游。让学生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也是学习文言文兴趣点激发的一个方面。】
4.再练习巩固一遍。【2分钟】
【设计理念和意图:借助检查预习,落实文中字词及停顿的难点,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准备。文言文教学的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最重要的一点是,课堂上的学习,一定要进行练习和巩固。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探究:我发现【10分钟】
1.要读好文言文,就得基本理解文章的意思。第一则的三句话,旁边的注释很多,会很容易理解。但是,我发现:通过结合课下注释,还有哪些句子我不理解是什么意思?
学习活动: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来。
预设难点:【把自己新学到的、书上没有的内容,在书上做好批注或者标注。出示幻灯片。】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我曾经说……【结合作者理解“余”的意思是“我”,尝,曾经。】
(2)“盖士人读书”中的“盖”没有意思,就是一个放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
(3)下流。今天的意思是指人的品质低劣;文中指下等人。
(4)河伯观海,井蛙窥天。【意思是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盲目自大,见识狭窄。学习方法:A.通过“河伯”的身份和“海”的对比,了解河与海的区别;B.通过井底之蛙比较,意思相近;C.通过前后文句的理解,有了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自满,和后面的说明,这两个典故的意思都是“无识”。】
2.再读一遍,心里要理解语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和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先学后教。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上老师的点拨与强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一些难点,老师要及时点拨,该告知的就要告知。尤其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河伯观海这个典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三:朗读:我认为【10分钟】
1.我认为文言文怎样才能读得有意思呢?请同学们回答,谈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归纳朗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文言文朗读的节奏感要强,气息要连贯,摇头晃脑,慢慢的读。3分钟】。
2.请选择一段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朗读练习。【3分钟】
3.选三个同学展示。【配乐,3分钟】
4.全体同学像他们一样,齐读一遍。【配乐,2分钟】
【设计理念和意图: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怎样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呈现出来,我们就应该仅仅的抓住这一点。不管是哪个年级,经典的语言一定要让学生会读,读好。通过大家的互相帮助,
提出读好文言文的要求和技巧,先练习,接着再展示,降低了难度,学生也不会有畏难情绪,加上配乐展示,会更好的传递出来文言文的美感。这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熏陶作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全班朗读,也是一种必要。】
四、结束【1分钟】
还有很多古人说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诗句,你能说出哪些?
读书名言集锦:齐读。
今天我们了解了三则古人谈读书的名言。那么,究竟他们这些名言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下节课再说。下课。
作业:是否能够背下来?尝试背诵。
【设计理念和意图:课堂留悬念,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积极性,下课不停学,这才是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最好效果。在积累相关的古人谈读书的名言之后,增加了积累和素养,也让学生有了和自己学习读书情况进行比较的参照点。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五、板书
古人谈读书 诲
《论语》 三不:不耻 不知 不厌
朱熹 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曾国藩 三有:有志 有识 有恒
【设计理念和意图:提取重要信息,把握关键词语,感知教学的主要内容。简单明了,便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了解课文内容
2.梳理古人读书的态度、方法
3.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我知道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
1.检查朗读,做到有节奏的朗读。自由先读一遍,然后齐读。
2. 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自己先在心里理解一遍,然后找人说说每段话的意思。
3.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恰当的地方。
二、我发现
1.你发现了这几段文字之间在表达形式和内容方面有什么不同点?
合作探究: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交流一下。【5分钟】
3.交流分享。【5分钟】
(1)出处和作者不同【回顾三个人】;
(2)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态度、方法、条件。【分析解说,遇到难点老师教学生批注】;
(3)第一段只有观点,后两段有说明;第二段重点说了一个方
面,强调了“心到”的重要性;第三段则把三个方面都解释了,三者缺一不可。
(4)读书的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厌。”读书的方法:“默而识之。”“读书有三到。”读书人的条件:“有志,有识,有恒。”
三、我认为
1.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地方对自己的读书有帮助?
2.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结合某一本书,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共享:要求联系课文内容,谈对自己的启发。
四、板书:
古人谈读书
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 学而不厌
方法:默而识之 三到【心到最急】
条件:有志【不甘】有识【学无止境】有恒【事无不成】
【缺一不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第【2】篇〗
【文本教学解读】
本文是两篇关于治学态度和读书方法的古文片段,分别选自《论语》和朱熹的《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从古至今,中国文人业精于勤、十年如一日的治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而这种忘我的读书境界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所以,以
本文作为读书单元的第一课,充满历史渊源和书香韵味,让学生从历史典籍的吟诵中,梳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得到启发。
第一则《论语》选句,主要是孔子对于求学的态度论述。对待学习首先要诚实谦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慧的表现;学习要努力勤勉,默默地识记,学习再多也不满足,教育学生不知倦怠,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还要谦逊,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勤勉地向古人学习;学习要有进取心。学生们通过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孔子和学习态度和治学追求,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反思自身。
第二则朱熹的“三到”读书方法,分别是:心到、眼到、口到,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心到最重要,心如果不在,眼睛就不能看得仔细,只是随便读,那是记不住的,纵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文中“尝”是曾经,“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太一样。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古文古诗学习经验,比如读通、读懂、联系思考。学生可以尝试结合注释和上下文,读懂古文;句读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示范下,进一步把握准确。
梳理出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后,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并在平时读书生活中,慢慢体会。
结合以上文本解读,本课的学习目标确立如下:
1. 学会“耻、诲”等5个生字,认识“耻、识“等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3. 利用关键词梳理信息,用简要的话概括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4. 联系自身读书体会,说说文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能运用读书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读通读懂,概括学法
1. 谈话导入,切入主题
(1)齐读单元卷首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诗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前两句,大意是说经典多次重复去读,熟读深思才能了解体会其中的道理。本单元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读书”这件事。
(2)你最近在读什么书?你觉得读书有什么好处?
(3)出示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名人名言,读一读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你觉得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你的句子表达出读书的感受,在古代,许多文人对读书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
2. 了解出处和作者
关于本文的出处和作者,你了解多少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3.读准读通,读好停顿
(1) 自由朗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是知也”的“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敏而好学”的“好”,是喜好,读hào;
“默而识之”的“识”读“zhì”,是记住。在成语“博闻强识”中意思相同。
指名读,同时注意纠正字音。
(2)古人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你能读准句读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总结方法:根据字义判定读音,划分句读。
4.读懂会用,抓住关键词概括信息
(1)同桌之间试着说一说两则古文的意思。
(2)请同学分别说一说古文的意思,个别需注意的字义,老师再强调: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为什么承认自己无知,却是智慧的表现呢?做学问犹如一个圆圈,知识越渊博,越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越大,越需要虚怀若谷,不断探索和精进啊。)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为羞耻。
(你平时会主动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请教吗,为什么没有呢?可以试一试,见贤思齐焉,你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学习资源。)
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倦怠。
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少天生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通过勤奋的追求而获得知识。
⑤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就怕追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丢失。
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没有用,不如去学习。
(思而不学则殆,废寝忘食,不如学习)
注意:两处“敏”的解释有不同,“诲”的意思是教诲,“厌”,是满足的意思。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意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注意:余尝谓,我曾经说;漫浪诵读,随意读;急,要紧,重要。
(平时你在读书时有没有做到“三到”,如果做到了,这给自己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没做到,今后要怎么做。)
总结方法:根据注释,字字对应,可以连词成句。
板块二:会联会用,潜移应用
1.多形式朗读。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心得对我们来说十分宝贵,值得我们反复诵读,记在心间。下面请同学来挑战,你能把古文补充完整吗?
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______。
________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以思,______,不如学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
3. 现在挑战难度升级,会背还不够,还要理解其中的道理。请你把古文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4. 难度继续升级。会背,会意,我们还要会用。你能把古人的智慧用在自己的生活或劝说他人中吗?
造屋
陈四益
有一愚人,居于东市。见邻人居室华美,乃自思量:彼有居室如是,何我独无?乃寤寐(wù mèi)思量,何处做基,何处立柱,何处架屋,何处安门,如何涂饰,如何安顿。如是五年,一砖未置,一木未备。其人拊膺(fǔ yīnɡ)叹曰:“建屋如是之难乎!吾殚(dān)思极虑,竟不能成。”
这个愚人的故事让你想起了《论语》中的哪句话?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板块三:分享读书体会,交流读书方法
1. 《古人谈读书》一课,我们学习了古人学习的态度与读书的方法,在今天依然很有借鉴作用。其中哪句对你最有启发。
2.古人对读书的的体会颇多,我们可以用今天学习古文的方法读一读日积月累中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看谁能成为小老师给我
们讲一讲。
3.可以搜集更多古人关于读书的名句进行积累。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体会。
本文发布于:2024-01-18 21:48: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9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