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8日发(作者:鱼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检查预习,纠正生字读音,指导书写易错的字。
2.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练习,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文言文。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
读好文言文,练习有节奏的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主要内容,把握三则材料的异同。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我知道【21分钟】
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偷”,你认识他吗?【1分钟】
猜图取名字——匡衡凿壁偷光。【他偷的是灯光,偷光是和读书有关的。这个故事体现了匡衡学习的刻苦。】
【设计理念和意图:导入要让学生感兴趣。感兴趣的同时还要切入主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者将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对接。】
1.板书“读书”,你爱读书吗?【板书课题,强调书写,读课题,强调侧重点的不同。5分钟】
导入课题,看图,说出他们都是谁?【关羽夜读春秋,苏秦头悬梁,孙敬锥刺股。】
你还能想到哪些和“读书”有关的名人故事?
预设:【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吕蒙士别三日、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李白铁杵磨针、孙康映雪夜读、孔子韦编三绝……【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遍。完成课题板书:古人谈读书。】
【设计理念和意图:拓展积累,让学生了解,通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了解更多古人读书的典故,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2.检查预习情况:出声朗读课文,我知道了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钟】
预设:(1)这些文字与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何不同?都是文言文。【因为这次上课是五年级部编教材,按照整个系统的教材编写,学生应该已经在三年级就接触到了文言文。但是,由于今年五年级刚使用新教材,无法完成与前面的对接,所以,这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2)关于出处的资料(强调《论语》的“论”的读音,和“论语”意思简介;出处和作者不同。【介绍三个人,以及关于读书的成就。第一节中的话都是孔子说的,前面可以加上“子曰”。板书:《论语》、朱熹、曾国藩】
(3)通过预习,你还读明白了哪些内容呢?都是关于读书的。【如果
学生能够从中概括出来相关内容,老师就板书。】
【设计理念和意图:通过学生预习,在生生互动中完成于文本相关常识的了解,老师相机补充拓展相关知识。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
3.怎么学好文言文呢?【点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找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根据读书情况,纠正字音,注意个别语句的停顿,重点、难点部分老师指导。【8分钟】
(1)随文识字,纠正生字词语的读音。生字读音:重点学习“识”字的两个读音,和意思的理解。【默而识之:识,zhi4;第二要有识:识,见识。】
(2)“是知也”中的“知”是个通假字,注意读音,同“智”。通假字都会有注释的,凡是特殊的字在课本上都会注明,没有注释的都和今天的读音一样。
重点强调“诲”的书写,注意言字旁点竖照齐和每字的笔顺,最后三笔是点竖点。
预设朗读停顿的难点:
(1)第二节中第一句话的停顿: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2)第二节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注意“心眼”要停顿;第二节中的“心眼”中间要停顿一下,解释这个古今异义词,文中指的是心和眼两个器官,今天是一个词,如“心眼儿很坏”的意
思是指心肠、心地;“他心眼很小”中是气度、度量;“缺心眼”是有点傻。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读出来这是个问句。
(4)第三节中的三个长句子: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注意:“下流”这个词也是古今异义词。今天我们说的意思是人的品质低劣;文中的意思是劣等,下等人。本意是水的下游。让学生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也是学习文言文兴趣点激发的一个方面。】
4.再练习巩固一遍。【2分钟】
【设计理念和意图:借助检查预习,落实文中字词及停顿的难点,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准备。文言文教学的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最重要的一点是,课堂上的学习,一定要进行练习和巩固。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探究:我发现【10分钟】
1.要读好文言文,就得基本理解文章的意思。第一则的三句话,旁边的注释很多,会很容易理解。但是,我发现:通过结合课下注释,还有哪些句子我不理解是什么意思?
学习活动: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来。
预设难点:【把自己新学到的、书上没有的内容,在书上做好批注或
者标注。出示幻灯片。】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我曾经说……【结合作者理解“余”的意思是“我”,尝,曾经。】
(2)“盖士人读书”中的“盖”没有意思,就是一个放在句子开头的发语词。
(3)下流。今天的意思是指人的品质低劣;文中指下等人。
(4)河伯观海,井蛙窥天。【意思是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盲目自大,见识狭窄。学习方法:A.通过“河伯”的身份和“海”的对比,了解河与海的区别;B.通过井底之蛙比较,意思相近;C.通过前后文句的理解,有了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自满,和后面的说明,这两个典故的意思都是“无识”。】
2.再读一遍,心里要理解语句的意思。
【设计理念和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先学后教。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上老师的点拨与强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一些难点,老师要及时点拨,该告知的就要告知。尤其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河伯观海这个典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三:朗读:我认为【10分钟】
1.我认为文言文怎样才能读得有意思呢?请同学们回答,谈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归纳朗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文言文朗读的节奏感要强,气息要连贯,摇头晃脑,慢慢的读。3分钟】。
2.请选择一段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朗读练习。【3分钟】
3.选三个同学展示。【配乐,3分钟】
4.全体同学像他们一样,齐读一遍。【配乐,2分钟】
【设计理念和意图: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怎样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呈现出来,我们就应该仅仅的抓住这一点。不管是哪个年级,经典的语言一定要让学生会读,读好。通过大家的互相帮助,提出读好文言文的要求和技巧,先练习,接着再展示,降低了难度,学生也不会有畏难情绪,加上配乐展示,会更好的传递出来文言文的美感。这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熏陶作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全班朗读,也是一种必要。】
四、结束【1分钟】
还有很多古人说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诗句,你能说出哪些?
读书名言集锦:齐读。
今天我们了解了三则古人谈读书的名言。那么,究竟他们这些名言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下节课再说。下课。
作业:是否能够背下来?尝试背诵。
【设计理念和意图:课堂留悬念,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积极性,下课不停学,这才是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最好效果。在积累相关的古人谈读书的名言之后,增加了积累和素养,也让学生有了和自己学习读书情况进行比较的参照点。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五、板书
古人谈读书 诲
《论语》 三不:不耻 不知 不厌
朱熹 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曾国藩 三有:有志 有识 有恒
【设计理念和意图:提取重要信息,把握关键词语,感知教学的主要内容。简单明了,便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
3.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
一、名言趣导入
1.回顾旧知,引发期待。
同学们之前积累了不少名言吧?我们来回忆回忆。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逐句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再齐读。
2.关联要素,导入新课。
(总结学生发言后投影出示第八单元导读页,齐读人文要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要怎么读呢?苏轼的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关于读书,古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出示课题,朱熹的古文。)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名言接龙既能唤起学生原有的积累,又能关联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同时紧扣古文关于读书的主题。】
二、初读知古文
1.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完成学习活动一,注意看要求。
(出示活动一要求)
自由读古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文中的停顿。
(2)指名读,师正音。(指导“矣、岂”的读音)师生合作读。
(3)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在教师停顿的地方做标注。
2.再读古文,读好停顿。
(1)你们标注老师刚才停顿的地方就是老师在这则古文中的断句,(出示断句)以前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的人为了便于理解和读得明白就根据具体的语境给古文断句。你们也试试。
(2)生自由练习读,生生评价。
3.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读古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句”读好停顿,“断句”对阅读古文很重要,对于学生又是陌生的。在这里,学生听教师范读时,在停顿的地方做标注,教师再出示断句的古文,就是让学生能大致了解“断句”的规律,读出停顿,也为下一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奠定基础。】
三、品读解文意
1.理解文意,梳理学法。
过渡:读着读着,我们就读出了古文的味道。这则古文讲的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完成学习活动二,认真阅读活动要求。
(出示活动二要求)
读古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1)逐句出示古文原文。(生边说,师边梳理理解古文意思的方法。)
(出示句子:“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梳理学法。“余”“尝”“此”之前学过,可以回顾记忆知道它的意思,总结方法为——记;“谓”和“漫浪”可以通过看文中的注释明白意思,总结方法为——看;“则”字可以猜一猜它的意思,总结方法为——猜,如果猜出来的意思和古文语境不吻合,再根据上
下文的意思换个合适的词语,总结方法为——换;“既”字的意思,可以用组词加一加的方法,组词“既然”,总结方法为——加;剩下词句的意思与今天白话文的意思相差无几,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直接保留下来,总结方法为——留。
(梳理总结,板书:记、看、猜、换、加、留。)
2.迁移学法,嘗试运用。
过渡:试着用以上方法解释其他句子意思,在句子旁批注自己所用的方法。
(1)出示句子:“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区分“急”的古今义,在古文中是“要紧、重要”的意思,现在的“急”表示“着急”的意思。明白词义随着时间和生活的演变会发生变化是古文中的一种现象。
(2)出示句子:“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指导学生借助反问词“岂”、语气词“乎”,读好反问句。
(3)学生尝试将反问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改为陈述句。
(4)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发现古文中“也”“矣”“乎”的相同点。(都是语气词,一般没有实际的意思。)再借助语气词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3.归纳总结,拓展学法。
总结:当然,理解古文的意思,除了我们总结的这些方法外,其实还有很多,如翻阅资料、向别人请教等。总之,学习古文、理解古文意思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学习。
4.合作对读,疏通文意。
齐读古文,师生合作对读,师生交换合作对读。(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
【设计意图:学古文最难的就是理解意思。文中有注释的实词学生很容易掌握,可其他字词却不好理解,引导学生将陌生的古文和我们今天的文字对接,总结出学习的规律,梳理出学法,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诵读明内涵
1.熟读古文,发现特点。
(1)再读古文(师生、生生对读)。
过渡:我在说古文意思的时候,用了很长一段话,你们只用四句文言文就都说清楚了,由此可见,古文有什么特点?(言简意赅,这也正是古文的独特之处。)
(2)朱熹说读书有三到,你们刚才在读书时坐得端正,声音洪亮,说明做到了“眼到、口到”。思考:怎么才能做到“心到”?
(3)出示:我们读书时要做到:“____、___、____。”如果心不在这里,就会“_____________”,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最重要。心已经到了,“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引读,生填空读。)
2.熟读成诵,理解内涵。
(1)出示空白页,学生挑战背记。
过渡:在朱熹的古文中,有一句话老师想送给你们共勉:“读书有三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你们最想用文中哪一句来勉励自己,或者送给谁?说说自己的理由。
(2) 学生交流。
(3)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在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础上层层递进熟读成诵,不断推进理解古文的进度,在合适的时机点拨,让学生从古人书中获得经验成长。再把古文的内涵通过赠言的方式沉淀下来,留在心中。】
五、活读扩积累
1.走近作者,读活古文。
过渡:我们读了朱熹的古文,再来读一读朱熹本人。(出示朱熹简介)
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他这一生都在读书、写书、教书,教书、读书、写书。他的文章至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出示朱熹两首诗《观书有感·其一》《观书有感·其二》,指名读,说说诗意,积累成诵。播放朱熹与武夷精舍的纪录片,了解他的理学思想。)
总结:关于读书,古人也提出了八大读书法。我们来读一读。想有更多的了解,大家课后可以再找些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2.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1)推荐阅读孔子的《论语》。
(2)选取关于读书的文言文名句制作成书签。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是学习古文的门道,此处还整合了关于读书的主题活动,意在把握读书的主题,梳理相关信息,把握重点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与反思第3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谜语的基本形式,尝试独立地创编动物谜语。
2、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 体验有节奏地念谜语的快乐,在创造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
PPT、动物、谜语箱、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动物好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教师出示谜语箱)他们都在这里面呢!嘴尖尾巴长,偷油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老鼠 你知道它是谁了吗?
(2)教师与幼儿一同分析谜语:你们为什么会猜出是老鼠呢?一般动物谜语有几句?动物谜语一般是四句,在四句中要把动物最明显的特征说出来,使别人能猜出来。
二、出示PPT,学习新谜语。
(1)有个妈妈真奇怪,身上带个大口袋。不放萝卜不放菜,里面放个小乖乖。-- 袋鼠 知道它是谁了吗?
(2)换谜语。幼儿通过谜语游戏,进一步了解动物谜语的基本特
点并熟练其结构。
头上两根毛,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 蝴蝶头上长着树杈杈,身上绣着梅花花。四腿一抬跑得快,浑身是宝人人爱。 --梅花鹿三、观看PPT,看尝试谜语创编。
(1)教师出示请幼儿创编,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
(2)幼儿不看图,在音乐下自由创编。
四、结束部分。
师幼以合作创编的方式进行猜动物游戏。
五、活动延伸。
本文发布于:2024-01-18 21:4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9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