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翟鸣武)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写作素材)
张衡
张衡是东汉时期的科学家、文学家。他不仅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等,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方面成就卓著,而且文采出众,是有名的汉赋大家。
公元78年,张衡生于河南南阳西鄂(今南阳石桥镇)的一个大家族,他的租父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张衡从小勤奋好学学,十六七岁就外出游学,拜访良师益友,学习儒家文化。张衡性格淡泊、宁静,青年时代喜欢钻研天文地理、摆弄机械、写诗作赋,不愿做官。直到三十三岁那年、他才被朝廷专门招进京城,担任太史令,负责记载史事、兼管天文历法。这个职位给张衡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有很多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都是在此期间完成的。张衡最著名的发明是地动仪。地动仪是用青铜做成的,形状像一个大酒坛,里面安装着复杂的机关。仪器外部铸有八条铜龙,分别对应八个方向,每条龙下方蹲着一只铜蟾蜍。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相对应的龙嘴里就会吐出一个小球,“哐当一声落到蟾蜍嘴里,让人们得知地震的大致方位。
当时,人们对天地的认识主要有三种:有人相信天是一个大盖子,罩在大地上,即所谓“天圆地方说”;有人认为天没有固定的形状:张衡则主张“浑天说”。他认为天是一个浑圆的球体,日月星辰都在这个球体表面绕行。张衡还对前人发明的浑仪进行改造,研制出了“漏水转浑天仪”,以此佐证自己的学说。他还积极从事理论研究,著有《灵宪》一书,成为天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在文学方面,张衡耗费多年心血,写成《西京赋》和《东京赋》,辞章华美,见解深刻,是汉赋中的精品。他还创作了一些抒发情志的短篇小赋,比如清丽、洗练的《归田赋》,表达了自己对返璞归真的渴望。在写完《归田赋》的第二年,张衡就去世了。
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科学家,联合国天文组织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把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或许,对于这位志存高远的科学家来说,让名字铭刻在他魂牵梦绕的太空中,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感悟:
古代科学家张衡的人生经历和成就告诉我们:科学的天地很广阔,探索的人生很美好。要想畅游科学天地,体验大美人生,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勤奋学习,学识全面:二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三要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对于科学领域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需要更多的有志者在学校期间刻苦学习、打好基础,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
郭守敬
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他幼承家学,成人后致力于兴修水利,制订新历法,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劳碌一生,成就卓著。
1231年,郭宁微出生于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 他的祖父在天文、算学和水利技术方面比较擅长,郭守敬从小观道祖父学习,十分认真。十几岁时,郭宁敬得到一幅莲花漏图,图中画的是古代一种计时器——莲花漏的构造。他对这幅图细加揣摩,最后竟然成功复制出了一台。
祖父看到了郭守敬对科学的热爱,为了让他学到更多知识,祖父把他送到精通天文和水利的老师门下学习。几年下来,郭守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正式成为负责水利工程的官员。郭守敬远赴西夏(今宁夏银川一带),主持疏通和修理战乱中荒废的古渠工作,他建造水闸堤坝,使当地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
历法对农业生产很重要,历法精准,农业生产才能正常发展。元朝初年沿用的旧历法已经不适用。1276年, 忽必烈下令制订新历法,成立了新的治历机构,组织郭守敬在内的一批专家着手准备。郭守敬设计制造了很多新式的天文观测仪器,比如简仪、玲珑仪、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等。历法编写团队运用这些仪器,在全国各地建立观测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确数据。经过四年努力,1280年,一部非常完备的新历法《授时历》得以完成。它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守敬晚年继续从事水利工作。他总结此前治河的经验教训,重新规划,在京城开挖了一条水运通道,名为 “通惠河”。 这样一来,南方的运粮船可以直接驶进京城。1316年,郭守敬逝世,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北京的什刹海西海北岸建了一座郭守敬纪念馆,并且将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一架大型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感悟:
一个人成长为科学家,不仅需要勇于创新的精神、孜孜不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而且要把自已的学识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郭守敬主持修订历法,疏通河道,为战乱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让无数百姓受益。他是一位为国为民、精忠报国的科学家。我们要学习、吸收他身上的正能量,少说多做,实干兴邦。
宋应星
宋应星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他自幼博览群书,曾考中举人,后致力于考察研究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著有多部著作,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他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
1587年,宋应星出生于江西奉新一个有名望的大家族,传说在他出生的前一晚,他的妈梦见天上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投入怀中,因此为儿子取名“应星”
宋应里的曾祖父宋景是朝廷重臣,为官清正,对宋氏家族后代有很大影响,整个家族都以他为荣。可惜他去世 后,家道中落。宋应星天资聪明, 从小就以曾祖父为榜样,勤学苦读,希望自己长大了也能金榜题名,做一代贤臣,辅佐君王治理天下,让自己的家族再现辉煌。
二十八岁时,宋应星到南昌参加乡试(地方一级的科举考试),从一万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考中举人。但此后他几次到京城参加会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却一次又一次落榜。几番折腾后,当年那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已是人到中年了。
宋应星最终放弃了科举入仕,到一所县学担任老师,课余的闲暇时光,他就潜心钻研自己喜欢的农学、手工艺等。他从小就对这些方面感兴趣,此后虽南北跋涉,但他仍随时注意收集,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之前每次进京参加会试的路上,他都会到沿途的作坊、田间等劳动现场,了解和观察各行各业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宋应星把采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写成了一部巨著,这就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全书共三卷十八章,记录了农艺、纺织、制盐、造纸、珠玉开采等技术,对于历代的生产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形象、细致地描绘了古代的生产方法、流程,给后人留下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宋应星还有一些有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著作,阐述了个人的科研成果和哲学思想,也都很有学术价值。
晚年的宋应星目睹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他隐居乡里,于清康熙五年(1666)辞世。
感悟:
宋应星在科举之路上屡受挫折,却在科学生产研究中大展宏图。他 的成才之路告诉我们:学历不是有知识的唯一凭证,学习也不仅仅是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我们要像宋应星一样,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中用心揣摩、观察,搜集资料,印证所学,“处处留心皆学问”。你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就会在某个领域做得比别人更好、更出色,就会成为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专家。
本文发布于:2024-01-17 01:0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7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