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发(作者:慎东美)
-
自然灾害自测题
1.【自然灾害】(10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分。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完毕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以下图)
〔1〕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6分〕
〔2〕简述一年中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易遭受的自然灾害。〔4分〕
答案及解析:
1.
〔1〕〔6分〕,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断层发育〔或岩层破碎〕;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丰富;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下渗。〔6分〕
〔2〕〔4分〕,滑坡、泥石流;暴雨诱发的山洪;冬半年的雪灾。〔任答两点得4分〕
〔1〕隧道涌水、渗水,主要看岩层构造、地质构造,水源等方面进展分析,从图中分析可知,嘎隆拉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水源丰富,地质构造复杂,所以出现涌//渗水现象;即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断层发育〔或岩层破碎〕;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丰富;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下渗。
〔2〕交通沿线的自然灾害,应从沿线的气候,地质地形,植被、水文等方面进展分析;即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泼,地势起伏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强度大,同时高山冰雪融水量多,流量大,所以沿线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暴雨诱发的山洪;冬半年的雪灾。
2.狮泉河盆地风速≥17 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0分〕
(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6分〕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及解析:
2.〔1〕类型:风沙〔沙尘暴或沙尘〕;〔2分〕
成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
-
植被的消灭性破坏。〔自然和人为因素各2分〕
〔2〕①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答对2点即可得4分〕
〔1〕读题可知,该地风速≥17 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大风天数多且频繁,周围多砂砾质戈壁,地表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沙源充足,易形成风沙天气。
〔2〕读题可知,应针对防风固沙方面提出建议措施:①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
3.雷电一般产生于水汽充足、对流开展旺盛的云团中。图13示意我国*大城市1998~2008年雷电灾害统计,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
(1)比拟城区和郊区雷电频次和灾损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简述雷电发生时的自救措施。(4分)
答案及解析:
3.〔1〕城区雷电频次和灾损均大于郊区。
城区热岛效应明显,对流旺盛,易发生雷电;人口较密集,资产密度较大。〔2〕①关闭或远离带电设备及金属设备②不使用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③防止在大树或电线杆下躲避④不要在高处和空旷地停留,尽快躲在低洼处,房屋或枯燥的洞穴⑤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
解析:〔1〕差异从图中提取,原因分雷电频次和灾损两方面分析。
〔2〕措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4.读"世界主要山系分布图〞和"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题。〔10分〕
(1)我国西部的F处地震多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2)D安第斯山脉是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西亚的石油目前只能从海上运往我国,需经过东南亚重要的咽喉要道__________海峡。
(4)简比拟A阿尔卑山系和C、D科迪勒拉山系对所在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不同影响
A山系
走向及产生的影响
温带海洋性分布范围大小
C、D山系
-
答案及解析:
4.(1)地处(亚欧板和印度洋板块)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
(2)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两者位置可互换)
(3)马六甲海峡
(4)
A山系
走向及产生的影响
阿尔卑山系大体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C、D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阻挡西风深入内陆,
温带海洋性仅分布在山脉西测狭长的沿海地带,范围小
温带海洋性分布范围大小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1〕我国西部的F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多火山地震。
〔2〕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被称为咽喉要道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
〔4〕阿尔卑山系山系大体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使得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阻挡西风深入内陆,使得温带海洋性仅分布在山脉西侧的迎风坡的狭长的沿海地带,范围小
5.冻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成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以下图为*年3月*日*时刻我国*地形区上空的等温面分布图,等温距为2℃,图示*地区发生了冻雨灾害,对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0分〕
指出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何处易产生冻雨灾害,试说明原因及其危害。
答案及解析:
5.此时冻雨发生在②位置〔2分〕,原因:②处于近地面海拔高,气温低于0℃〔2分〕;空气湿度大,水汽充足〔2分〕。危害:使输电线结冰并绷断;影响通讯导致通讯中断;使道路结冰,阻碍交通,影响人们出行;使农作物幼苗遭受冻害而折断。〔任答两点给4分〕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冻雨的形成条件有二:一为充足的水汽;一为足够低的温度〔一般为低于0℃〕,由图可知,①②③④点中满足条件的为②,原因即为其具备了冻雨形成的两个条件。
冻雨的危害主要有使输电线结冰并绷断;影响通讯导致通讯中断;使道路结冰,阻碍交通,影响人们出行;使农作物幼苗遭受冻害而折断等。
-
6.干热风是高温、低湿和一定风力引起农作物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以下图示意青海省近50年各月出现干热风的累计日数。
〔1〕说出青海省干热风日数较多的季节,并简析其原因。〔6分〕
〔2〕简述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及解析:
6.〔1〕夏季原因:夏季气温较高;地处内陆,降水稀少,空气枯燥;区域内存在一定的气压差异〔有一定风力〕
〔2〕工程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作物;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改良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作物抗干热风的能力。非工程措施:加强干热风的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措施和保险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防灾意识。
解析:〔1〕由图可知干热风日数较多的季节,原因分析抓住"干〞"热〞"风〞三个字分析即可;〔2〕措施包括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前者包括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作物;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改良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作物抗干热风的能力等;非工程措施主要在于监测和预报以及人们防灾意识的提高、实行灾害保险。
7.图15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0分〕
图15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该特征形成原因。(6分)
(2)说出寒潮灾害在该区域的主要表现形式。(4分)
答案及解析:
7.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东南部纬度较低〔西北部距冷空气源地近,东南部距冷空气源地较远〕;冷空气较重,容易在海拔较低的盆地处堆积。
〔2〕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
8.图13示意*时段内我国西南地区灾情的变化,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0分〕
(1)简述图示时段内西南地区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4分)
(2)从气候角度分析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6分)
答案及解析:
8.
(1)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略有差异;受灾面积除80年代外,
-
其它年代呈增加趋势;成灾面积除70年代外,其它年代呈增加趋势;70年代后,绝收面积持续上升。
(2)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或:不同年份冬、夏季风进退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不同,致使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时、空分布差异;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强,加剧了干旱发生的速度和频次。
措施:建立和完善干旱灾害的监测、分析和预报系统;新建或修葺储水工程,调节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修造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问题: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在可能的情况下增加人工降水,遏制早情恶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9.图15示意1995-2009年长江*支流流域洪涝灾度与大雨强度以上降水频次的关系。灾度数值越大表示灾情越严重。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0分〕
图15
〔1〕指出图中洪涝灾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2〕简述该流域防治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及解析:
9.〔1〕洪涝灾度波动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
原因: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淤塞;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下降;经济开展,人口城市增多,洪泛区经济密度增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防洪能力下降。
〔2〕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等。
10.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0分〕
2014年12月19 日,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暴风雪和气温骤降导致至少十几人死亡,五大湖一带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一天降雪近1.8米。由于积雪太厚,仅仅20日夜间就有30 多座房屋屋顶垮塌。下面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1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此次暴风雪后的景观图。
图中积雪厚度大的地区在五大湖各湖的东岸、南岸或东南岸,分析其成因,〔4分〕简述此次暴风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6分〕
答案及解析:
10.原因: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掠过湖面从湖中获得水分和热量;气流变得暖湿,然后在湖泊迎风岸遇冷形成降雪。〔4 点〕
-
影响:造成交通、通信中断;造成电力中断;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受损等。〔答出3点得6分〕
解析:美国五大湖地区是著名的豪雪带,主要是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南下,经过五大湖带来湿润的气流和热量,在湖岸迎风地带产生降雪。暴风雪影响人们通行,造成电力中断,房屋受损等。
11.图15所示地区在2013年4月20日发生7.0级强烈地震,接着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屡次降雨,在本次抗震救灾中,政府部门要求制定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和预防措施。〔10分〕
推测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的城镇遭受最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哪种?并说明推测理由。〔10分〕
答案及解析:
11.自然灾害与防治〔该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评分,按参考答案其中之一给分〕
第一种:
泥石流。〔4分〕理由:该区域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岩石破碎,强震造成岩石松动、破裂。城镇位于山高谷深坡陡的河谷地带,暴雨引发山洪,甚至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山洪和堰塞湖溃堤引发泥石流。〔6分〕
第二种:
崩塌、滑坡。〔4分〕:该区域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岩石破碎,强震造成岩石松动、破裂。城镇位于山高谷深坡陡的河谷地带,暴雨过后,更易形成崩塌、滑坡。〔6分〕
解析:由经纬度推断板块位置〔地震带〕、气候条件〔降水〕,由等高线推断地形条件。
12.201 5年3月3 1日,甘肃遭遇强沙尘暴袭击,大风卷起黄沙遮天蔽日,当地交通、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读甘肃省近30年平均沙尘暴四季分布比例表,答复以下问题。〔10分〕
站名 分布比例
冬季(%)
民勤
敦煌
26.10
17.59
14.64
12.63
春季(%)
41.49
48.04
50.87
55.79
夏季(%)
29.77
25.25
25.59
21.79
秋季(%)
9.96
5.43
8.91
9.79
-
玉门
14.53 51.52 22.06 11.89
(1)指出甘肃沙尘暴多发季节及原因。〔6分〕
(2)简述沙尘暴带来的危害。(4分)
答案及解析:
12.(1)春季(2分)春季气温上升快,地表枯燥松散,易起沙;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利于大风形成。(4分)
(2)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交通运输平安;危及人体安康;造成农牧业减产。(任答其中2点得4分)
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降水较少的春季沙尘暴最严重,与气温、地面覆盖物、风力大小等因素有关第〔2〕题,尘暴对大气环境、交通、人体、农业等影响较大。
13.2014年8月20日,云南福贡县马吉乡发生泥石流灾害。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0分〕
〔1〕简要分析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6分〕
〔2〕为减轻滑坡、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当地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及解析:
13.〔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山地面积广,地形坡度大;夏季降水多,雨水下渗使覆盖层松散不稳;植被破坏严重。
〔2〕植树种草,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建立护坡工程,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解析:〔1〕泥石流的发生有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植被条件和降水条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进展答复。
〔2〕防治滑坡、泥石流最重要的措施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工程措施〔建立护坡工程,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以及预防检测的技术应用。
14.
冻雨是冰水混合物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我国冬季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2015年1月29日,贵州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冻雨天气,20个县市出现冻雨和电线结冰。〔10分〕
〔1〕简述贵阳冻雨的危害。〔4分〕
〔2〕简述冻雨的防治措施。〔6分〕
答案及解析:
14.〔1〕①人员伤亡②财产损失:作物冻伤冻死,甚至绝产;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③社会失稳:使电讯和电力中断。、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增
-
多。④资源环境破坏。〔言之有理即可。答对两点即得4分〕
〔2〕①加强冻雨灾害监测预报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③加强冬季农田作物防寒④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⑤编制应急预案。⑥完善救援体系。〔答对3点得6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小题应抓住两个主要方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作答。〔2〕本小题着眼于灾前、灾中、灾后三个不同阶段。从技术、意识、行动三方面作答。
15.中国将投资与巴基斯坦共同建立中巴经济走廊,它将成为"一路一带〞的重要枢纽。读图13巴基斯坦区域图,答复以下问题。
图13
说出巴基斯坦多发的自然灾害。
答案及解析:
15.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旱灾、飓风等
解析:从位置看位于板块交界,地震频发,岩石破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易受飓风影响,从地形上看,多高山,加上降水集中,易造成滑坡泥石流。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两类分析即可。
16.读图11,答复以下问题。〔10分〕
图11
〔1〕在甲、乙两区城中任选其一,说明其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皇藏峪和琅琊山虽分居淮河南北,但植被中均包含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
-
〔2〕分析皇藏峪和琅琊山植被相似的原因。
〔3〕描述该省城市的分布特点。概述皖南古村落开发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4〕简述该省洪涝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答案及解析:
16.
〔1〕甲为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自给自足,紧跟细作,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
或乙为季风水田农业。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
〔2〕两地地理位性质相近,位于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海拔高度接近,所在区域地势低平,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
〔3〕沿河,沿铁路,沿高速公路。
带动相关行业的开展;提供就业时机和岗位;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波动;旅游业的开展大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4〕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雨季长、雨量大;河道弯曲,排水不畅;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快速开展,受灾损失严重。
解析:〔1〕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等。读图可知,甲在淮北,为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具体分析其特点即可;乙在南方,为季风水田农业,结合所学描述其特点即可。
〔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两山均包含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可推知主要是因为处在过渡带,按照此思路分析过渡地区在水热条件上的特点即可。
〔3〕结合图例可知,该省城市主要沿河、沿铁路、沿高速线路分布。皖南古城开发对旅游业的影响需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前者主要表达在带动相关行业开展、提供就业时机和促进区域增收上,后者主要指可能会引起消费品和房价的上涨。
〔4〕此题需要从灾害本身的特征和灾害发生区域的特点两个角度分析。即一方面需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灾害,一方面分析该省的经济开展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开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在同等级的自然灾害下,灾情更为严重。
17.阅读图文资料,答复以下问题。〔10分〕
图12为*大河流域及河段平均流量统计图。
-
图12
说明该河流易发生洪水泛滥的季节及自然原因。
答案及解析:
17.夏季〔或夏秋季,2分〕〔该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2分〕北部有地形雨与高山冰雪融水汇入〔2分〕,水系形状致使南北支流同期汇水量过大。〔4分〕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和区域定位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印度恒河平原,该河流是恒河。该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是该地区的雨季,所以该河流易发生洪水泛滥的季节是夏季。自然原因可以从该地的气候、地形、该河流水系特征方面进展分析,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该河流北部夏季有地形雨和高山冰雪融水汇入,且该河流南北支流较多,同时期汇入水量较大,容易引发洪水灾害。基于以上要点,运用地理专业术语条理化书写答案。
18.阅读以下材料,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早8点左右,北京遭遇61年最大降雨。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损失近百亿元,造成78人遇难。
材料二 北京市地形、水系示意图。
(1)从地形因素分析北京城区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2)简述为提高北京市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宜采取的工程措施。(4分)
答案及解析:
18.〔1〕原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利于夏季风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2分〕上游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2分〕下游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排水不畅。〔2分〕
〔2〕兴建水库;修筑堤坝〔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修建蓄洪滞洪区、完善城市排水设施等。〔每个要点1分,共4分;答出其中4个要点即可〕
解析:〔1〕根据北京市地形图,可以看出北京市的地形特点是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利于夏季风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 上游坡度大,汇水速度快;下游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一般可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此题中工程措施包括兴建水库;修筑堤坝〔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修建蓄洪滞洪区、完善城市排水设施等。
本文发布于:2024-01-16 19:3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73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