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发(作者:章岩)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谭喻馨
>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目录
摘要 ⋯⋯⋯⋯⋯⋯⋯⋯⋯⋯⋯⋯⋯⋯⋯⋯⋯⋯⋯⋯⋯⋯⋯⋯1
⋯⋯
关键字⋯⋯⋯⋯⋯⋯⋯⋯⋯⋯⋯⋯⋯⋯⋯⋯⋯⋯⋯⋯⋯⋯⋯1⋯ ⋯⋯
引言⋯⋯⋯⋯⋯⋯⋯⋯⋯⋯⋯⋯⋯⋯⋯⋯⋯⋯⋯⋯⋯⋯⋯⋯1⋯ ⋯⋯
1.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建立的背景⋯⋯⋯⋯⋯⋯⋯⋯⋯⋯⋯⋯⋯⋯1.1
我国大众普遍使用的灾害分类的方法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1.2
我国目前对于灾害事件的分类方法多样但不统一
1.3
国家需要统一严谨的分类方法来帮助解决灾害事件
2.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的构建⋯⋯⋯⋯⋯⋯⋯⋯⋯⋯⋯⋯⋯⋯⋯⋯2.1
灾害事件内涵的界定
2.2
灾害事件三层分类体系的具体内容
2.3
三层分类体系的结构说明
3.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的特点⋯⋯⋯⋯⋯⋯⋯⋯⋯⋯⋯⋯⋯⋯⋯⋯3.1
科学严谨,可研究性强
3.2
适用范围广,可推广性强
3.3
创新性强,发展空间大
4.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建立的意义⋯⋯⋯⋯⋯⋯⋯⋯⋯⋯⋯⋯⋯⋯4.1
促进灾害分类研究的统一化和合理化
4.2
促进灾害事件研究的科学化和有序化
4.3
有利于灾害分类知识的推广
4.4
有利于加强大众的防灾减灾的意识
2⋯
3⋯
6⋯
7⋯
4.5
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5.
结论⋯⋯⋯⋯⋯⋯⋯⋯⋯⋯⋯⋯⋯⋯⋯⋯⋯⋯⋯⋯⋯⋯⋯8⋯
6.
参考文献⋯⋯⋯⋯⋯⋯⋯⋯⋯⋯⋯⋯⋯⋯⋯⋯⋯⋯⋯⋯⋯⋯9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摘要:随着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程度的加深,灾害的发生愈加频繁,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各类灾害事件都会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
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甚至还会对人民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不利于
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因此,对灾害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是防灾减
灾工作的基础。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先将灾害按灾型分类,之
后按灾类分类,最后按灾种分类,形成三层分类体系。同时研究灾害
分类体系的特点及其意义, 促进人类对灾害的研究, 为研究提供更加
清晰的方向,进一步减少灾害的发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并
为人类敲响科学防灾减灾的警钟,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 :灾害事件;三层分类体系;背景;特点;意义
引言
伴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 由环境破坏导致的灾害逐渐频繁,
近 年来更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2006
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3155
人死亡,主要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台风、洪涝、滑坡泥石
流等。
2007
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2325
人死亡,造成死亡
的主要原因是被洪水冲走、雷击、山体坍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
塌。
2008
年,“
5
·12
”汶川大地震已造成
65080
人遇难。自
2010
年的一月起至二月,中国共发生地震灾害多达
10
起以上;智利也饱 受地震的侵害达
3
次以上;美国受水圈类灾害的侵袭, 损失难以统计。 由此我们可想而知,灾害具有的极大的破坏性,是影响人类社会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和谐发展的一大因素。同时,由于各种基础的灾害知识的不健全,关
于灾害的研究也受到影响。 比如灾害分类方面, 就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在此之前, 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灾害分类做过研究, 如学者彭阿珊 所作《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分析》 就详细阐述了我国灾害 的类型及其特点,其他的学者也或多或少对我国灾害的类型做了概 括。然而,毕竟类型不是分类,如今大多数人了解的灾害分类还是简 单的类型而非科学的分类, 这影响了灾害分类的发展及其在灾害研究 方面的基础作用。后来,学者王立丽和林文发表文章《我国灾害时间 三层分类体系的研究》 ,终于将科学合理的灾害分类体系传达给更多 的人。但是,关于三层分类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关于这一体系的产生 背景、具体内容、 特点和意义还有研究的空间和价值。对于这一部分 的研究,能够将三层分类体系更加详细地传达, 同时为防灾减灾工作 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1.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建立的背景
1.1
我国大众普遍使用的灾害分类的方法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一般来说,灾害按照起因有人为灾害或自然灾害两种; 根据原因、 发生部位和发生机理划分有地质灾害、 天气灾害和环境灾害、 生化灾 害和海洋灾害等。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生活,却不够严谨 科学,于灾害学研究存在范围小,适用度低,严谨程度不够的缺点, 不能为研究所用。 灾害学研究工作需要一种更科学合理而有说服力的 分类体系帮助指导灾害研究的工作。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1.2
我国目前对于灾害事件的分类方法多样但不统一 目前,灾害事件有多种分类方法。据笔者所知,有以马宗晋先生 为组长的原国家科委、 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提 出的自然灾害七大类划分法,即
:
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涝灾害、 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
;
宋乃平先生的灾害 分类体系
;
赵理真先生的人为灾害划分方法
;
还有人提出自然灾害的 六类划分法,即
: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灾害、火灾、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关于灾害的分类方法。
[1]
这些分 类方法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 分类不够清晰明确, 易造成概念上的混 淆,不易于实际操作。
1.3
国家需要统一严谨的分类方法来帮助解决灾害事件 国家非常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在对各类突发事件明 确分类的基础上,
针对灾前的监测预警、 灾中的紧急救援和灾后的恢 复重建都做了详细的预案准备。但是由于灾害分类方法的多样不一, 导致此类工作常遭遇瓶颈,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2.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的构建
2.1
灾害事件内涵的界定 灾害事件是对所有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资源破坏的、 导致社 会经济出现不稳定或危机的自然和人为现象的总称。 没有造成灾情的 不能称之为灾害,如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带发生了较大强度的地震, 未形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 只能说是发生了地震, 而不能称之为地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震灾害。
[5]
在充分了解了灾害事件的内涵之后, 多种多样的灾害类型需要一
个完整的分类系统进行概括归类,以帮助防灾减灾工作的进行。
2.2
灾害事件三层分类体系的具体内容
在分析各灾种的成因、 发生环境和特征的基础上, 将主要灾种归 类为
2
种灾型和
4
种灾类,如表
1
所示
:
表
1
灾害分类体系
灾型 灾类 灾种
干旱、暴雨、洪涝、
台风、干热风、热带
气候类灾害
气旋、霜冻、冻雨、
寒潮、雹灾、雪害、
尘暴、雷电等
风暴潮、海啸、海浪、
水圈类灾害
自然灾害型
海冰、海面上升、海
水入侵、洪水等
地震、火山、泥滑流、
地质类灾害
滑坡、地裂缝、冻融
等
农作物和森林的病
生物类灾害
害、虫害、草害、鼠
害、非人为因素引起
4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的森林草原火灾等
气候类灾害
水圈类灾害
人为灾害型
地质类灾害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
酸雨、臭氧层破坏等
水体污染、赤潮等
土壤污染、 水土流失、 盐碱化、沙漠化、地 面沉降等
森林破坏、人为引起
生物类灾害
的森林草原火灾等
2.3
三层分类体系的结构说明
( 1)
灾型
根据各种灾害原因在地球系统中所分担角色的不同、 起作用的重
要程度不同及其表现形式不同, 将灾因归结为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两
大类,因此,可以把灾害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型、人为灾害型两大类
型。[3]
所谓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 以自然变异为
主因,对人类生存发展及其所依存的条件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非常
事件和现象。
所谓人为灾害是人类作用和影响自然界而产生的, 以人为影响为
主因的,对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的灾害事件。
( 2)
灾类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根据各种灾害的发生环境来进行分类,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都可
依次分为气候类灾害、 水圈类灾害、 地质类灾害和生物类灾害四大类
气候类灾害是指发生于大气圈的各种灾害
;
水圈类灾害是指发生于 水圈的各种灾害
;
地质类灾害指发生于岩石圈的各种灾害
;
生物类灾 害是指发生于生物圈的各种灾害。
( 3)
灾种
灾害发生后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为害后果, 根据各自的后果特征便
可确定灾种。
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 如雷暴大风、 暴风雪、海冰、旱灾、地震、 风暴潮、台风等。 平时人们较多关注的也都是此类的灾害。人为灾害 的种类虽不如自然灾害的种类那么复杂, 但也是值得重视的,
如过量 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 过量开采地下水和交通振动引起的地面沉 降、任意排放污水和废物对水源和土壤造成的破坏等。
3.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的特点
3.1
科学严谨,可研究性强
三层灾害分类体系采用递进的分类方式, 专业性地将灾型、 灾类、 灾种作为分类的基础, 体现了这一分类方式的科学专业性和严谨的特 点。另外,有别于大众普遍接受的简单的灾害分类,界定不明显,易 被混淆;三层分类体系清晰明了,且满足灾害事件研究的需要,具有 可推敲性的同时具备研究价值。
3.2
适用范围广,可推广性强
虽然看起来三层分类体系有一定的复杂性, 然而仔细推敲会发现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该分类体系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 也能为普通大众使用, 大部分灾害
事件都能在三层分类体系中找到位置, 易被接受, 值得在大众生活和
科学研究中推广。
3.3
创新性强,发展空间大
三层分类体系创新分类方法, 不再只用一个标准分类, 而是层层 递进,每一层有独特的分类标准,使整个分类体系显得创新新颖。融 合多方优点, 结合多种分类方法, 将变通性不强的分类体系转变为灵 活有效的新体系。同时,该体系具有较大补充空间,能够将新灾种源 源不断补充进去,有效扩大空间,使该体系充满活力。
4.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建立的意义
4.1
促进灾害分类研究的统一化和合理化 在三层灾害分类系统建立之前,我国灾害分类的标准多且不一 致,灾害分类没有统一的方法,导致灾害分类工作的拖延滞后。三层 灾害分类体系建立之后, 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大众之间, 都对灾害分类 有了一个合理的标准, 有了判断对错的标杆, 形成统一的合理的灾害 分类观。
4.2
促进灾害事件研究的科学化和有序化
对灾害事件进行分类是灾害研究工作的基础。 没有一个标准的灾
害分类体系会导致灾害研究在一开始就缺乏理论支持。 建立三层灾害
分类体系之后, 灾害事件的研究工作得以有序地从基础开始进行; 由
于该体系的科学性得到验证, 灾害事件的研究也得到更多的科学性保
证。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4.3
有利于灾害分类知识的推广 杂乱的灾害分类容易在灾害知识推广中造成大众的误解和排斥, 然而,一个科学而严谨的三层灾害分类体系却可以在大众心中为灾害 知识宣传加分。大众能通过这个清晰的分类体系了解并掌握灾害知 识,从而进一步实现灾害分类知识的推广。
4.4
有利于加强大众的防灾减灾的意识 科学易懂的灾害分类体系的推广不仅可以促进灾害分类知识的 推广,更能够进一步促进防灾减灾知识在大众范围内的推广宣传。 大 众在心里接受了三层分类体系, 接着会进一步关注灾害信息, 从而得 到更多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加强自身素质,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4.5
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三层灾害分类体系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部分, 可以为该工作提 供基础的灾害知识, 为防灾减灾提供方向和方法。 如果不了解灾害的 分类,或者没有对灾害事件进行科学分类,会影响工作中的交流,很 可能会把防灾减灾工作引入错误的方向, 找不到正确有效的方法。 相 反,三层灾害分类体系的建立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简易的灾害分类 方法,帮助达成共识,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5.
结论
我国的灾害事件具有成因复杂, 种类多样, 发生频率高且时空分 布不均的特点。一个科学严谨又具包容性的灾害分类体系——三层灾 害分类体系是如今灾害研究工作所必需的,也是迫切需要的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使用三层灾害分类体系将灾害分类之后, 可以分类制定灾害的防
范措施。对人为灾害应该综合防治,规范人类行为,坚决杜绝该种灾
害的发生
;
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就要积极防御,做好监测和预警
工作,努力将灾害的损失减至最低。
合理有效利用这一灾害分类体系不仅能够促进灾害研究和防灾 减灾工作的进行,也能够有效推动大众关注越来越严峻的灾害形势, 提高防范意识。
6.
参考文献
[1]王立丽,林文,我国灾害事件三层分类体系的研究分析,自然 灾害学报,
2011.12
[2] 高庆华,马宗晋,张业成,等. 自然灾害评估[
M
].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
3] 宋乃平. 灾害和灾害学体系及其研究方法[
J]. 自然杂志,
1992
,15( 2) : 118
-
120.
[4] 杜一. 灾害与灾害经济[
M
]. 北京: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 版社,
1988: 83.
[5] 石辉,彭珂珊.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J]. 河
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1999
,23( 4) : 561
-
567.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M
].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
[7] 范宝俊. 人类灾难纪典[
M
]. 北京:
改革出版社,
1998.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文
-
汉语汉字 编辑词条
文,
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 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
(爻
)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尚书
序》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说文》序》
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
--《古今通论》
(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
:花纹
;纹理。
(2)
同本义
[figure;veins]
文,英语念为
:text、
article
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 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 古有甲骨文、 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 楷体等,
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
"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
"文
"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 方面来讲, 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 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 一个
"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字义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10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552~言。~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16. 皇帝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 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 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 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 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 文。如汉文帝。
折叠编辑本段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与字形比较
折叠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名〉
11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1.右图是
“文”字的甲骨文图片,资料来源:徐无闻主编:《甲金篆隶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1
年
7
月第一版。
“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别放 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含义是“外界客体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整体写真、整体 素描、整体速写”。
许慎《说文解字》把“文”解释为“错画也”,意思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整体素描,笔画交 错,相联相络,不可解构”,这与他说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话的意思是一致的。 “说文 解字”这个书名就表示了“文”只能“说”,而“字”则可“解”的意思。“文”是客观事 物外在形象的速写, 是人类进一步了解事物内在性质的基础, 所以它是 “字”的父母, “字” 是“文”的孩子。“文”生“字”举例(以“哲”为例):先对人手摩画,其文为“手”; 又对斧子摩画,其文为“斤”。以手、斤为父母,结合、生子,其子就是“折”(手和斤各 代表父母的基
因)。这个“折”就是许慎所谓的“字”。“字”从宀从子,“宀”表示“独 立的房子”,子在其中,有“自立门户”的意思。故“字”还能与“文”或其他“字”结合, 生出新“字”来。在本例,作为字的“折”与作为文的“口”结合,就生出了新的字“哲”。
2.
同本义
[figure;veins]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东汉·许慎《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 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 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4.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
“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
饰以篆文。——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12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分文析字。——东汉·班固《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 魏学洢《核舟记》 文曰“初平山尺”。
5.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 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
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6.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literary composition]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唐· 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
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文。——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其诗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7.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 起写文章、 互相观摩的集会) ;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 ;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 ;
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 篇文章) ;作文(写文章; 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 ;文魁 (文章魁首) ;文价(文章的声价) ; 文什(文章与诗篇)。
8.美德;文德
[virtue]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9.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 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 昭(文德昭著)。
10.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literary talent]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11.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 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12.文献,经典;韵文
[document;classics;ver]
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叙》
13.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
[writings;record]
。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
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
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14.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natural phenomenon]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5.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 文昌(星座名)。
16.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civilian
post]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文不能取胜。
文武并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17.又如:文臣,文吏(文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 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 ;文烈(文治显赫) ;文员(文职吏员) ;文阶(文职官阶)
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事);文僚(文职官吏)。
18.法令条文
[articles of decree]
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19.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 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20.文言。 古代散文文体之一; 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
[literary language]
。如: 半文半白; 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
14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21.文教;礼节仪式
[rites]
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22.又如:文丈
(
崇尚礼文仪节
);文俗
(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
)
;文致
(指礼乐
);文貌
(礼文仪 节)
;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
(礼节仪式
)
23.指表现形式;外表
[form;appearance]
。如:文服
(表面服从
);文榜
(告示、布告之类
)
; 文诰
(诰令
)
24.指鼓乐,泛指曲调
[music;tune]
。如:文曲
(指乐曲
);文始
(舞乐名
)
25.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study deligently]
何以谓之文。——《论语》
是以谓之文。
26.姓
〈动〉
1.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tatto (the skin)]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2.又如:文笔匠
(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
);文身断发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 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
);文木
(刻镂以文采之木
)
3.修饰;文饰
[cover up]
身将隐,焉用文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又如:文过饰非;文致
(粉饰;掩饰
);文冢
(
埋葬文稿之处
)
5.装饰
[decorate]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此犹文奸。
15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文车二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6.又如:文巧
(文饰巧辩
);文竿
(以翠羽为饰之竿
);文舫
(装饰华丽的游艇
);文饰
(彩饰
)
; 文榭
(饰以彩画的台榭
);文舟,文艘
(装饰华丽的船
);文剑
(装饰华丽的剑
);文舆
(饰以彩绘 的车
)
7.撰写文章
[write]
。如:文匠
(
写文章的大家
);文祸
(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
);文雄,文 杰(
指文豪
)
〈形〉
1.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magnificent;gorgeous]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又如:文巧
(华丽奇巧
);文朴
(文华与质朴
);文服
(华美的衣服
);文砌
(华美的石阶
);文 背(
不文雅,粗俗
);文轩
(华美的车子
);文质
(文华与质朴
)
3.柔和,不猛烈
[mild;gentle]
。如:文烈
(指火候温猛
)
4.美,善
[fine;good]
。如:文徽
(华美
);文鸳
(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
);文衣
(华美 的服装
)
5.通“紊”。紊乱的
[disordered]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量〉
1.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2.用于计算纺织物
16
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及其意义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
文。
后汉书》
17
本文发布于:2024-01-16 19:3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73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