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发(作者:汪辟疆)
龙源期刊网
小麦干热风气象灾害研究综述
作者:喇永昌 张磊 张晓煜 李丽平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1期
[摘要]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经常给小麦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本文对目前国内小麦干热风的气候指标、特征及变化规律,小麦干热风的气候成因及预测预报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小麦干热风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干热风;指标;特征;规律;成因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百年来,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增加,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也在加剧。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3%~6%。干旱、霜冻、冰雹、干热风、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干热风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5%~10%,个别危害严重年份减产可达20%以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小麦干热风的气候指标、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成因及预报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不足,并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可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2 小麦干热风研究进展
2.1 气候指标
由于干热风是一种比较普遍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国外,如前苏联,上世纪于20年代就开始研究其指标、成因、地理分布、防御措施等。国内学者对小麦干热风的指标开展了较多研究。1979~1981年,北方小麦科研协作组在受干热风危害的主要冬麦和春麦区,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对小麦灌浆期气象要素与小麦逐日灌浆速度、蒸腾强度、伤流量、叶含水率、光合强度、土壤湿度、小麦受害症状等进行了观测,经统计分析,确定了不同小麦产地的干热风气象指标。例如,河套春麦区干热风指标为:轻干热风日TM≥32℃,r14≤30% ,V14≥2m/s;重干热风日TM≥34℃,r14≤25%,V14≥3m/s(其中Tm是日最高气温,r14是14时的空气相对湿度,V14是14时的风速);霍治国等利用北方小麦科研协作组的研究结果,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82-2007)—《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史定珊等在研究河南省冬小麦热干风形成天气环流特征的基础上,从热干风日、热干风天气过程、热干风年型3个方面,提出了冬小麦热干风2级评判指标;牛晋源等除了考虑上述3项因子外,参考日蒸散量将晋城热干风分成弱、中、强3级(见表1)。董永祥等根据宁夏灌区的干热风发生原因和成灾
本文发布于:2024-01-16 19:2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7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