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知识

更新时间:2024-01-16 13:12:20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6日发(作者:郎祚昌)

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知识

1.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任务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高峰阶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青年初期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

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指导和支配青年人的志向和行动,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和成人意义重大。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当包括:

● 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要实事求是。

●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

● 业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

● 学会勇于承担责任和有爱心。

● 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应保持稳定协调的情绪、正常的智能,具有适

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具体衡量标准如下:

● 智力正常: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均属正常。

● 情绪稳定: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足感,情感协调,心胸宽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 意志健全:在意志行为中,有好奇心,勤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坚定性。

● 行为协调:意识与行为一致,言行一致,思维与行动统一、协调,反应适切。

● 适应环境:能根据客观情况调整自我,与环境保持动志平衡。

● 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存现实感,勇于尝试,能从失败中看到成功。

● 人际良好: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人格,并能客观评价他人。

本文发布于:2024-01-16 13:1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6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心理健康   协调   环境   客观   行为   具有   保持   问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