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清明别有情(共5则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19:24:17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和峤)

诗里清明别有情(共5则范文)

第一篇:诗里清明别有情(共)

诗里清明别有情

清明节是个令人感伤和缅怀的日子。祭奠先人的鲜花、供品、冥币,还有文人们书写的文字,无不寄托着无限的哀思与怀念。

清明也是春浓时节。江南杨柳吐翠,桃花艳红,细雨缠绵。北国春风轻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因而清明也是游春赏景的大好时光,自然成为古今文人墨客好诗迭出的时节。

耳熟能详的《清明诗》当数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通过雨中寻酒家这一情节,别有风致地画出了清明时节春雨江南的迷人景色。

而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即是从这首诗中化出。

更有意思的是唐代温庭筠的《清明日》:“清娥画扇中,青树玉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他写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中穿梭似地玩耍,一会儿碰下了花上的露珠,一会儿在柔弱的柳枝中穿行,真的是人在画图中一样。

因为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所以历代往往把清明寒食节作为祭祀先人的节日。这在诗中也有表现,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也作„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听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写出了上坟哭祭、生死别离的悲伤,和着潇潇暮雨,使人顿觉悲凉。

宋代王禹称的《清明》诗则写出了一个穷书生的困苦生活:“无

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就是贫穷的读书人过的清明节,可见并非人人可以踏青赏花游乐清明节的。

别具一格的当属1976年的清明诗。那一年周总理逝世,群众自发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贴纪念周总理的诗歌,留下很多没有署名的佳作。如:“花儿虽少自家栽,清明时节含泪来。一束鲜花全家心,总理在人民心中活万代”。“清明节,失明节,天地黯然泪不绝,献君泪和血。思难却,恨难却,新坟三月谁敢掘,捍君一腔血。” 这些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清明诗,反映了当时的民心向背。

这些历代琳琅满目的清明诗,绚丽多彩,别有深意,令人目不暇接。它们跳出了个人的哀乐,反映了人民的悲欢。真是诗里清明别有情啊!

第二篇:清明别忘祭祖[范文模版]

清明别忘祭祖

清明节讲话稿

清明节我爸我们去扫墓,墓地在山上还要走一段斜坡,当我走上斜坡的时候,看到一个墓,我就随口说了一句:‘管他去死!’后来,我回头一看,就发现那个墓碑上坐了一个女的,面无表情。我很害怕,告诉我妈妈,我妈妈也吓了一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跳,可是,我爸爸说不要看就没事了。结果我们三个就手牵手,要走到我爷爷的坟墓,走的时候,我再一抬头,发现山头上的坟墓上每一个都坐一个人,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哭,有的笑。那天的天气满热的,可是,那时候,我却觉得好像下雪一样,很冰冷。当我们走到我爷爷的坟墓时,我已经看到我爷爷坐在那里了。只有我看得到,然后,我爷爷好像也看得到我,而且还跟我招手。我本来很害怕,就跟我妈说爷爷在跟我招手,我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妈说:‘没关系啦!因为爷爷小时候很疼你!’最后,我们要走的时候,我又看了一下,发现我爷爷旁边坟墓的草很长,上面坐了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穿著白袍,我大概看了五、六分钟,那个男人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就开始流血我吓得就叫我妈赶快走、赶快走回家之后,就开始生病,

然后就会不自觉往马路上站,有一次还被卡车的喇叭惊醒,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站到马路上。经过这件事,我觉得大家在清明节的时候,都应该回去扫墓,否则,祖先会生气。

第三篇:千年误读《清明》诗

千年误读《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清明》一诗,自唐朝末年杜牧始创,流传至今千余年,成为每年清明节时候的吟咏作品的首选。而人们喜爱它,是因为它写了诗人于清明节间在异地漂泊,不能回家祭扫而生出诸多惆怅,代表了无数游子在清明节间的共同情感。不仅如此,有人还专门去考证“杏花村”的所在,权威的结论是这个村子在湖北省麻城市的一古镇名叫歧亭的地方。

对于《清明》一诗作这样的解读,其实是非常肤浅的,这种解读,还没有发见《清明》一诗的真谛。

把握《清明》一诗的真正的意义,仍然需要从这首诗的几个意象入手。传统的解读虽然也是从意象入手的,但是却没有真正地把这些具象当作意象来解读,而仅仅解读至表象这个层面就止步了。前面的对于“杏花村”的考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解读这首诗,只要把“路”、“行人”、“牧童”、“杏花村”这几个意象的含义弄清楚了就行了。

首先要明白,杜牧做这诗,并非他在一个什么地方行路,而是他仅仅借这些意象来表达他的节日间的怀亲思绪而已。

这里的“路”,实质上就是人生,就是人生的旅程。“行人”也不实指具体的行路人,它实际上指的是所有的个体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在人生的旅程里活着、“行进”着,所以诗人把这个体的人叫做“行人”。联系整个的诗句,诗人说,在人生的旅程里,每年逢到清明节时,必然会因为怀念先人而愁生断魂,有时还会潸然泪下,如同节间绵绵的春雨,龙钟了自己的双袖。

诗接着探求了销愁的方法。他想到了酒,他想到了杏花怒放的驿站。能够解除愁思的时候,自然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这个境界是抽象的,难以把握的,所以诗人就借诸于形象,用杏花怒放的驿站来形容人生旅程当中的那些从忧愁里走出来的理想时刻。至于诗人提到“酒”,他的本意并不是想用酒来销除愁思,而仅仅是借“酒”这个意象来进一步表达心中所郁结的愁思(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酒和愁几乎成了孪生的姊妹),从而深入到对于人生的喜怒哀乐的哲学的思考。诗人紧接着让“牧童”这一意象入诗,就反映了这一点。

一个普遍的心理是,成人们在红尘的欲求中产生绵绵的忧思烦恼时,反倒想回归到无忧无虑的童稚时代。正因为如此,道家哲学才把不忧不喜的人生理想状态形象化为“婴儿”、童稚、“赤子”,因为,童稚时代是没有什么欲求的,欲求是烦恼产生的源。《老子》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因此,回复到童稚状态,是所有为红尘烦忧所困者的理想。如果联系一下诗人所生活的那个十分崇尚道家的唐代(皇家就把道家始祖老子李耳奉为自己的祖宗),诗人教人们在烦忧时候求助于牧童,拜师于童稚,就不会觉得奇怪了。童稚也的确高成人一筹,他能给我们这些逢了烦忧的成人开出一剂脱离苦海的药方来:那美好的时刻就在那远处的杏花村——那个消除了烦忧的人生驿站。

《清明》一诗不仅表达了节日间人们怀亲的普遍心理,还教会了人们摆脱烦扰的根本方法,就是消除欲求,排除杂念,永葆“赤子”之心。

第四篇:【电子书必备】《2011清明诗会全集》

【电子书必备】《2011清明诗会.全集》

目录

第一章:春和景明

《太湖春涨》 作者:冯善(明)朗诵:梦桐

震泽春深涨碧漪,净涵天影漾波漓。

遥增越峤千寻阔,顿减吴山数尺低。

红泛落花通别浦,绿含芳草漫长堤。

钓舟昨夜归来晚,没却渔矶路变迷。

《春晓》 作者:孟浩然(唐)朗诵:朱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作者:苏轼(宋)朗诵:朱琳(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寒食》 作者:韩翃(唐)朗诵:朱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苏堤清明即事》 作者:吴惟信(宋)朗诵:朱琳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春天的心》 作者:林庚 朗诵:杨锐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

随便的踏出门去

美丽的东西到处可以拣起来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

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

而且不定落在谁的身上

路上的行人都打着雨伞

车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识的

含情的眼睛未必是为着谁

潮湿的桃花乃有胭脂的颜色

水珠斜打在玻璃车窗上

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慨叹》 作者:何其芳 朗诵:杨锐

我是丧失了多少清晨露珠的新鲜? 多少夜星空的静寂滴下绿阴的树间? 春与夏的笑语?花与叶的欢欣? 二十年华待唱出的青春的歌声?

我饮着不幸的爱情给我的苦泪,日夜等待熟悉的梦来覆着我睡,

不管外面的呼唤草一样青青蔓延,手指一样敲到我紧闭的门前。

如今我悼惜我丧失了的年华,悼惜它如死在青条上的未开的花。爱情虽在痛苦里结了红色的果实,我知道最易落掉,最难捡拾

《草的语言》 作者:涂静怡(台弯)只是一小撮泥土 生命便有了延续 虽是平凡,虽是渺小 我乃知足于常绿

清晨,我让阳光吻走我身上的履痕 黄昏,我驾一叶灵感的轻舟目送夕阳 月夜,我数着星光,倾听虫的啾鸣 畅饮一切天然的琼汁 我成熟于露珠的抚慰中

且弃置世俗的名利于市尘之外 我傲然如海:有海一般的胸怀 我默然如山:山浮雕我的翠绿 无惧于风的拍击

朗诵:张彤 无惧于雨的淋漓 我恒是我...... 从不想改变一下自己 虽是平凡,虽是渺小 我乃永远知足于常绿

《春信》 作者:李少君 朗诵:赵普

每到时辰,晨曦会准时地

在黑暗的巨幕上凸现出来

写下第一行字

小鸟会准时地从森林深处醒来

啼鸣第一声问候

海棠花会释放出第一缕芬芳

对蝴蝶施展处女似的魅惑

春水破冰后的第一次流淌

让幽闭已久的溪塘暗自激动沸腾

而你不经意泄露的微笑

春风般拂过杨柳的每一根枝条

这些都是春天的邀请函,风信子会把这一消息传递到千山万水

《雨季》 作者:杨锦 朗诵:赵普 此刻

所有的窗口都有水在流 世界是一片雨声

雨声之中是疯狂的安宁 该生长的都在生长 说凋零的都在凋零 蝉声已远

黑色的树忧郁地站着 没有声音

夏的柔情已被淋湿 雨的足迹 正在延伸

涨满雨水的眼睛 渴望一片碧蓝的晴空 禁锢已久的心 期待一阵明快的风 无奈的雨季里 寂寞已久

有一日忽然觉得 街上偶然飘过的雨伞 也是很美的风景

第二章:清明雨上

《江南清明》 作者:郑准(唐)朗诵:梦桐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作者: 杜牧(唐)朗诵:喻恩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作者:白居易(唐)朗诵:喻恩泰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沈园》 作者:陆游(宋)朗诵:喻恩泰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寒食前有怀》 作者:温庭筠(唐五代)朗诵:喻恩泰 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啭莺。旧侣不归成独酌,故园虽在有谁耕。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

《父亲,是你喊着我的小名么》作者:马莉 朗诵:梁镜珂 父亲,是你喊着我的小名么 又是暴雨,我来到窗前 天空灰暗,大地电闪雷鸣

门外的老桑树望着满地的叶子 挂满庭院的紫桑果,我看见落

是你么?父亲,你从何处走来 从夏天,从好多年前的夏天

你年年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等你 三十年了,我们在家中等你

等啊等啊,天都黑了,狗儿都哭了 等你的病痛快些好,等你安详的面容 你的微笑,稳健的脚步,又下暴雨了 “莉莉„„”父亲啊,你又

喊我的小名了

今年的紫桑果被雨水击落,路途太遥远了 父亲,我已长大,可你仍喊着我的小名

《母亲》 作者:舒婷 朗诵:季小军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致爱人》 作者:肖水 朗诵:余自力 你的墓穴在我的身体上。

方方正正,接近我的心脏。

母亲的也在,父亲的也在,那些活着的

那些死了的

我都为他们挖下浅浅的坑

我熟睡了以后

你们乘着月色,走出来

建造庭院,养殖金鱼和荷花

你们在水边饮酒

打起灯笼寻找一只蚂蚁

那些工程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

就是我的衰老

我的疲倦和皱纹

以及感伤时溢出的大朵的泪滴

但我知道,我也有一方墓穴在你们的身上

我也将去寻觅生活的意义

而铁锹的响动

那些在晴天听到的雨水

正是提示我存在于世的证明

我埋葬你们,也等着你们

埋葬我

在我熟睡了之后,月光迷乱之时

《纪念》 作者:阳飏 朗诵:余自力 除夕之夜

我在楼下十字路口 给父亲烧了些纸钱 儿子陪着我

个头一米七八的儿子 这一刻突然使我感到老了 我对儿子说——

以后我死了,逢年过节不用烧纸钱,只在心里想想 就行了

儿子默不做声

更好地活着,就是对死去的亲人最好的纪念 这话我说给自己,也说给儿子 儿子默不做声

十八岁的儿子,还不懂死亡 以及死亡留下的重量 我和儿子回家 横穿马路的时候 他搂了一下我的肩膀

《一床棉被》 作者:路也 朗诵:王丽坤 妈妈在窗下给我缝被子

用操劳的针穿起了牵挂的线。我歪坐床头,脚丫子放上书桌 我是她的女儿。

十年前,姥爷到集上买布料和棉花 请姨姥姥做了这床被子。

姨姥姥是妈妈的亲姨,姥姥的亲妹妹 穿针引线时想起她那早逝的姐姐。姥爷在一个有薄雾的清晨抱着新被子 比冬天早一步赶到城里。

那时我在恋爱,对自家人态度漠然。

姥爷于前年年底去世

他对我的挂念以一床棉被的形式 留在了人间。

棉花是上好的,洁白、善良、厚道 那是一床棉被的传统美德 布料图

案上的野菊盛开

如今陷在怀念里,枝叶花瓣看上去有点疼。我把脸贴在棉被上。

我挨着死去的和正在衰老的亲人 挨着二十四节气和大地体温

上面有姥姥味、姥爷味、姨姥姥味和妈妈味 母系家族的爱多么绵软多么悠长 我是大家最惦记的那个孩子

第三章:游子寻春

《还元阁听雨怀太湖》 作者:王士禛(清)朗诵:梦桐

冥冥遥峰雨,黯黯重烟云。万壑急悬溜,飒沓听难分,山中梅始发,香色方氤氲。巴蜡阮生屐,将垫林中巾。身卧百尺楼,心忆五湖滨。笠泽渺千里,渔洋杂鸥群。园绮缅非遥,逝当返吾真。

《春思》 作者:陆龟蒙(唐)朗诵:丁建华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旆当风悬。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

《回乡偶书二首》 作者:贺知章(唐)朗诵:丁建华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唐)朗诵:丁建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日》 作者:朱熹(宋)朗诵:丁建华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苏州记事一年》 作者:柏桦 朗诵:童自荣、狄菲菲 正月初一,岁朝 农民晨起看水 开门,放爆竹三声 继续晨,幼辈叩头 邻里贺年 农民忙于自己

初五,财神的生日 农民迎接不暇 采购布匹

十五,悬灶灯于厨下 连续五夜

挂起树火,大张灯市 山水,人物不见天日 妇女为去病过三座石桥

民众击乐,鼓励节日

二月初八,大帝过江,和尚吃肉 前三后四风雨必至 有人称龙头,有人吞土 农家因天气而成熟

有利无利但看“二月二十”

三月初三,蚂蚁搬米上山 农妇洗发、清目 又吃油煎食品

清明,小麦拔节,踏青游春 深蓝、浅绿插入水中 妇女结伴同行 以祈青春长存

四月初一,闲人扛大锣、茶箱 老爷从属西军夜 红衣班扮刽子手

(演员出自肉店、水果店、豆腐店)

立夏见三新:樱桃、青梅、元麦 中医这天勿用 蚕豆也等待尝新

四月十四日,轧神仙 吕纯阳过此 无需回避

他的影子在群众中济世 五月五,端午出自蒲剑 也出自夏至的替身

儿童写王字于前额 身披虎皮,手握蒜头 而城隍是大老爷

六月六,寺院晒经

各户晒书籍、图画、衣被 黄狗洗澡、打滚

老人或下棋、或听书、或无事 小孩吃茶于七家 面貌动荡不宁

立秋之日,以西瓜供献 也制巧果、蝶形油炸 以期颐养天年

八月十五,中秋 柿饼、月饼于月下 蔬菜吃完了 摆上鲤鱼

得下签者不予参加

九月九,郊外登高 望云、望树、望鸟 小贩漫游山下

十一月,日短月长,市场发达 财主收租、收账、剥皮 而冬至大如年 农民重视

冬至,全家吃夜饭 豆芽如意,青菜安乐 年糕、汤团、圆之意 儿子不得外出 嫁女不利亲人 南瓜放出门外过夜

十二月过年,送灶 灯具多自制

热热闹闹、繁文缛节

除夕,又是鸡鸭鱼肉 提灯笼要钱者

来往不绝,直到天明

除夕之末,男孩怀旧 果子即压岁,即吉利 老鼠即女孩的敌人

惟大人不老,放爆竹三声

《土地》

(一)作者:潘洗尘 朗诵:潘洗尘 水会被过滤 枝杈很快腐烂 种子发芽 真理一旦存在 就一定会长出来 但难免被习惯忽略 在土地之外

是谁用词语的抹布 擦拭着玻璃上的灰尘 我们却总是忘了 最朴素的表达

《土地》

(二)作者:潘洗尘 朗诵:潘洗尘 如果离开土地 我会听不到任何声音

如果离开土地 我会听不到任何声音 更看不见任何色彩 也触摸不到

坚硬的时间

我行走的时候 脚上沾着的泥土

让我心里踏实 我还曾试着跟在一条狗的后头 在月光下的院子里爬来爬去 这是你看不见的 但你更想不到 我都听见了什么

《江南之一》 作者:程宏 朗诵:梁波罗

湖水绿如兰

春山似南宋的华冠

花树似晚清的袍衫 弓样弯曲的溪桥上

有红裙女子正缓缓走出

浓浓淡淡的水墨画卷

有湿漉漉的石板路上

遗落下一朵

白色的睡莲

而此时 已是黄昏了

江南仿佛隐隐的一声长叹

街市和风景

正化成雨 化成烟

江南(二)——程宏

我骑马来到江南

从旗帜和凯歌的故乡

来到这湖水旁

一边是阔莲

一边是兰桨

我肚子把栏杆拍遍

历史像栀子花般盛开

八百年的垂柳

散开长发

伫立水畔回忆着

玉簪翠钿和宫墙

而对岸

红锦鲤正在聚集

绿色的湖水

如一面唐代的铜镜

绘满江南的抚媚纹样

浓荫下 我打开一本书

倾听沙沙的笔尖声

和南朝的沧浪之响

季节中的熟悉的果实气味

告诉我 关于江南

隐秘的心迹

和真实的气象

《春天,遂想起》 作者:余光中 朗诵:石维坚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那场战争是够美的)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麼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麼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

《花开季节》 演唱:柏文(供稿:周看)

第五篇:清明诗会总结

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 浩口三小清明诗会活动总结

日月无声,水国无痕,冬去春来,转眼又是一个春天。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之际,为使我校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清明诗会的有关要求,我校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诗会”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搜诗活动

为了让学生自觉,主动了解到清明文化,学校接到通知后立即要求各班开展网上搜诗活动。学生们搜出了各种体裁的诗,了解到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六(4)班学生还将搜到的诗词进行体裁分类,并采取积分卡评价、晒诗等形式极力推进活动。此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评诗、诵诗活动

为了体现活动的持久性及有效性,产生“明星效应”,达到震撼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目的。我校利用大课间操集会前10分钟进行全校评诗、诵诗活动。主要是由陈梅老师先讲评每天两首诗的诗意再进行领诵,后由全校学生集体齐诵。集会中学生做到了“齐、静、响”即到会齐、领诵静、齐诵声音宏亮。活动中一共学习赏析了18首诗词,8首“清明感怀”演讲稿,场面宏壮,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了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写诗活动

活动中,我们还组织了指导性的写诗活动。学校安排吴琳老师主讲“诗词创作”讲座,全校各班组建了5人一组的“诗词创作”兴趣小组。先创作后在同组之间评选,再班级之间评选,经过层层评选,选出原作20首。在活动中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诗词创作要求,虽然学生创作的诗词还显雅嫩,但他们兴趣十分浓厚,并为自己创作的诗词配上意境插图,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四、吟诗、演诗活动

我校各班均按学校要求召开了“清明诗会”主题班会,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落实“五个结合”,在班会上有的班级开展了吟诗、演诗活动,他们将自己喜爱的诗词,扩充意境、补充感受、续编情节,将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可感的想象诗篇。活动中无形的提升了学生自身素养。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清明诗会”主题教育,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了清明传统节日的精髓、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充实了学生内心世界,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将将此次活动常态化,使活动具有长效性。

浩口三小

2014年4月

本文发布于:2024-01-15 19:24: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6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江南   作者   活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