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蜜蜂》优秀教案3

更新时间:2024-01-14 12:49:06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瞿志高)

14 蜜 蜂

语文要素

阅读:

1.默读课文。能梳理并归纳实验过程,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2.运用圈画、比较、对比朗读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昆虫记》产生阅读兴趣。

人文主题

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默读课文。能梳理并归纳实验过程,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2.运用圈画、比较、对比朗读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昆虫记》产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完成“预习卡”。

2.查阅作者法布尔的相关资料。

课时目标

1.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及“蜜蜂、辨认”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归纳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资料袋”提供了关于法布尔的一些信息,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一、了解作者,明确重点

1.田字格中板书课题,指导写好“蜜”和“蜂”,齐读。

2.让学生自读课后“资料袋”,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梳理信息要点:作者法布尔的身份、作品,以及对待科学的态度等。

3.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学习重点:《蜜蜂》一文记录了法布尔做的一项实验。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同时感受他对待科学的态度。

二、初读课文,了解“实验目的”

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法布尔要做什么实验?为什么要做这项

实验?

1.交流法布尔做的是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关注“无论……总是……”这组关联词,知道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非常强。

预设: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发现蜜蜂确实具有这样的能力。

2.交流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1)引导学生关注“听说”一词,感受法布尔不轻易相信他人说法,讲求实证的工作态度。

预设: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他想做个实验验证一下。(板书:验证)

(2)小结:介绍一项实验时,首先要交代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也就是要介绍“实验目的”。(板书:实验目的)

3.请学生概括实验目的。

出示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表,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写: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设计意图:

梳理实验过程,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提炼、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对法布尔的实

验过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深入学习作铺垫。

三、深入研读,梳理“实验过程”

1.提问:法布尔是如何得到这一结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实验过程。(板书:过程)

2.学习第2自然段,概述实验准备。

(1)出示第2自然段,启发学生默读并思考:法布尔做了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捉蜜蜂,放进纸袋,走四公里,打开纸袋,做记号,放飞。

(3)指导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有序概述实验准备工作。

预设:法布尔先捉了一些蜜蜂,放进纸袋里;接着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然后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将蜜蜂放飞。

3.过渡:做完准备工作后(板书:准备),法布尔就开始观察、记录了。

4.指导学生学习第3至7自然段,概述观察、记录过程。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3至7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朗读第3至7自然段;找出蜜蜂飞回的时间和数量。

预设:

两点四十分:两只蜜蜂 傍晚时:另外三只 第二天:共十五只

(2)请学生交流:这些数据法布尔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从“两点四十分”“第二天”这些时间及不同时间点记录的蜜蜂数量,可以看出这些数据是法布尔坚持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而得来的。(板书:观察 记录)

(3)请学生概述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环节。

预设:法布尔观察并记录飞回的蜜蜂数量和时间。

5.引导学生尝试填写课后练习第一题图表中的“实验过程”。

四、梳理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1.请学生思考并交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预设:第7、8自然段。(板书:结论)

2.引导学生读课文第7、8自然段,思考:哪些词句体现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预设: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3.请学生尝试概述实验结论,填写课后练习第一题图表中的“实验结论”。

预设:蜜蜂确确实实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五、总结课堂,指导书写

1.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昆虫学家法布尔,指导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借助关键语句梳理了实验过程。

2.指导书写。出示“辨、阻、跨”等10个字,引导学生把字按结构分成两组。

3.教师引导: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出错,哪些笔画需要注意?

4.指名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

5.教师范写易错字。

提示书写要点:“跨”起笔稍高,撇、捺略舒展;“途”的“余”不宜过大,结构要紧凑,走之底捺要平而长,托住“余”。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订正本课的“预习卡”。

2.尝试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课时目标

1.能借助图表,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

2.通过圈画、比较、对比朗读的方法,体验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昆虫记》产生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课后习题中的图表回顾了实验的主要信息,又通过教师出示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将实验过程讲

清楚,训练了有序表达的能力。

一、复习回顾,讲述实验

1.组织学生交流课后完成的图表内容。

2.出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接着……然后……最后……。

3.启发学生:借助表格和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将实验过程说清楚。

4.小结:利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我们可以将实验的经过讲清楚。

二、梳理人物动作,感悟人物品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第2自然段由法布尔的“动作”“观察”“思考”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法,知道如何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法布尔严谨

求实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1.过渡:刚才我们尝试着表达了实验过程,那么课文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2.引导学生关注法布尔的“动作”。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朗读。

(2)请学生交流:这一自然段中,法布尔的哪些动作让你觉得非常重要?

预设:

“放在纸袋里”是为了让蜜蜂分不清方向;

“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可以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走了四公里路”是让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做了白色记号”可以正确记录飞回的蜜蜂的数量。

3.引导学生聚焦法布尔的“观察”与“思考”。

(1)请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哪些内容是法布尔观察到的?哪些是他思考的?

(2)请学生交流。

(3)指导学生借助表格梳理内容。

预设:

观 察

蜜蜂向四面飞散

刮起狂风

蜜蜂飞得很低

思 考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

4.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的严谨求实。

(1)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小结:法布尔不仅认真观察,而且勤于思考,这都是因为他有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板书:法布尔 严谨求实

三、聚焦句子,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出示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寻找着回家的方向。

启发学生思考交流:你觉得哪一句的表达更好些?并圈出句中你觉得用得好的词。

预设:第一句好,因为“左右”“好像”用词精准,这两个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表达出法布尔自己内心的猜测。

2.学生自主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

课后练习第二题提示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采用圈画、比较和对比朗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好像、大概、推测、可能”等表示不确定的词语,其实是语言严谨、客观的表现。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圈画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或句子。

预设:几乎、大概、将近、大约、至少、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2)引导学生交流:这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预设:用“几乎、大概、将近”等表示不确定的词,使表达更精准,也体现了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至少、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这类词语,反映了法布尔在实验目的达到后的信服和释怀的心理。

(3)小结:通过圈画、比较和对比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出示名言,启发阅读

1.出示名言:

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2.出示《昆虫记》目录。

组织学生思考、交流:你还想了解哪种昆虫?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自主书写,课后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16个词语。

2.完成本课的“随堂练”。

3.自主阅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蜜蜂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经过捉蜜蜂,带远处

做记号,放蜜蜂

看蜜蜂,解疑问

实验结论——不靠记忆力,是无法解释的本能善于观察与思考

严谨求实出真知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梳理课文内容,明确写作顺序为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在具体教学实验过程这部分的时候,我又重点引导他们通过提取关键句来获取信息,有利于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此外,准确的语言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来感受这一点,让他们明白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自学收集资料时,出现了问题。由于缺乏指导,孩子只是盲目地收集资料,而不能进行分类整理,甚至收集了一些与课文无关的资料。所以在以后收集资料时应该给与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明确收集哪些资料,怎样收集整理资料。

14、蜜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阅读整本书,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其以后的课外阅读扫除障碍,提高效率。

2、 通过朗读、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掌握品词的方法。

3、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喜欢阅读,思维活跃,乐于表达。通过教师的点拨,小组交流,学生对关键语句的理解不成问题,能进行归纳总结,积累语言,还可以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掌握品词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4 蜜蜂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4课《蜜蜂》的生字词,了解了主要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 蜜蜂(板书)。《蜜蜂》这篇课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一个星期前我布置大家重新阅读这本书,看完这本书的

同学请举手。你们真棒!

1、 出示《昆虫记》,师:孩子们,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从哪入手去阅读?看谁最会发现。

2、 生自.由回答。

3、 师小结阅读方法,PPT呈现。

二、 走进文本《蜜蜂》,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做了什么事情?

2、 请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听说 做实验 得出结论)

三、品读课文,读了《昆虫记》你发现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蜜蜂》这篇课文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由。(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朗读、交流,掌握一些阅读思路、品词方法,如品读作者的准确用词,作者的观察能力,写作意图等等)

1、 生带问题读默读课文。

2、交流,师适当时候点拨,相机板书。(法布尔: 用词准确 做事严谨 求实)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品读词句:

(1)出示句子:

A、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

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B、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C、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D、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了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2)读句子,引导学生注意加点的字,说出加点字的特点(如:二十只左右是数量词,“好像”、“大概”、“推测”、“可能”,这些词语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表达法布尔自己内心的猜测),以及读后的体会。

(3) 归纳总结品词方法,师相机出示PPT(理解关键词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2、利用工具书。3、向别人请教。4、联系生活实际。)

四、 你还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五、再次走进《昆虫记》。

1、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什么?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六、好书推荐。

你还读过哪些有关动物的书籍?请你给大家推荐一下。

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编

一个谜语,写一首儿歌或一首小诗,制作一个动物备忘录,画一幅动物画像,写一段话等)

1、小组内介绍,推荐同学到台上介绍。生点评。

2、把动物送回动物园。(让学生把制作好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八、作业:继续阅读《昆虫记》或者其它写动物的书籍。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 做实验 得出结论

法布尔: 用词准确 做事严谨 求实

《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积累语言。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进作者

1、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科学家,他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法布尔。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法布尔的资料。

2、简单介绍《昆虫记》。

二、自学课文

1、我们以前学过一篇有关蜜蜂的课文是《蜜蜂引路》,课文告诉我们蜜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会认路)

2、今天法布尔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完后举手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法布尔为了验证密封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3、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三、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多媒体教学机,学生齐读生字词。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

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4、上节课我们也知道了,课文写试验的过程是第二自然段,试验的结果是在3、4、5自然段,作者的结论在最后一自然段。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过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加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齐读后,回答。)(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严谨)

2、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几步

3、学生画,回答,教师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4、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5、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

出来的态度。

(二)试验结果

1、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继续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 ,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

3、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出示句子)那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

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

4、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

(“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5、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么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但蜜蜂的这种本能是否无法解释呢?请看老师带来的资料。(教学机出示)

4、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蜜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论的推断过程。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大概、好像”等用词的准确性,并体会法布尔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通过延伸阅读《蝉的音乐》,初步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结合文中的语言表达体会人物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态度严谨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实验”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蜜蜂》,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字音 字形)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关于蜜蜂的实验,还完成了这样一张表格。现在谁能借助这个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方法以后要多尝试。)

二、品悟语言,感悟“实验”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验的过程。蜜蜂能不能找到家呢?法布尔一开始做了这样一个推测。“推测”是什么意思呢?可不可以换成猜测?(推测是根据已知的或已发生的现象来推断事情的发生,而猜测大都都是凭空想象)

2.那法布尔是依据哪些现象来这样推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做小法布尔,轻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到文中找一找依据吧。

预设一:闷了好久、四处飞散

预设二:刮起狂风,风刮的很大,难怪作者会这样想引读:【反问句】

预设三:我把蜜蜂带了四公里外,四公里是多远呢?咱们学校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4公里就相当于绕学校操场10圈这么远,这对一只小蜜蜂来说可真是太远了。

预设四:放在纸袋里。

从这些发现中你体会到了法布尔做实验时一种什么态度?(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认真严谨)

3.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一段话,注意这些变红的词,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PPT:二十只左右 好像 大概 变红】

这三个词语都有不确定的意思。现在谁来读一读,读出这种不确定。

小结:作者对于不太确定的事情,就用上了好像、大概这样的词语,作者表达时用词非常准确。

4.过渡:那些蜜蜂有没有找到家呢?引读:第三自然段。

从她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女儿非常激动,高声喊道,谁再来读一读。

两点四十分,不是大概两点四十分,不是两点四十分左右,小女儿为什么这么肯定?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看来,小女儿也受到爸爸的影响,十分严谨)

总结:作者对于不太确定的事,就用上了好像、大概这样的词,对于确定的就用上了精确的数字。文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自.由地读一读4-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表示确定的词,用波浪线画出表示不确定的词。

5.画好了吗?跟老师来对一下。(将近两点钟 大约三刻钟 三只 十五只 至少有十五只)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同桌两个人交流一下对这些词语的体会。

交流要点:(三只、十五只,这是法布尔亲眼看到的、观察到的。交流为什么说大约。交流为什么说至少有十五只。)

哎,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问题,法布尔怎么知道小蜜蜂采过花粉呢?【善于思考】

评:同学们很会读书,也像法布尔一样善于思考。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了法布尔什么样的精神?(认真观察 善于思考 态度严谨)

6.同学们看,法布尔边观察边思考,他从女儿的话推测出—— ,他一次又一次地等蜜蜂回来,傍晚时——,引读;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引读

7.这样,法布尔得出了这样的推论——指名读第7节。多让人激动的推论啊,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法布尔通过多次观察,才这么肯定地说——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正如法布尔曾经说过:出示资料袋,齐读。

8.通过这个实验,法布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这个结论里,法布尔可以肯定的是——,为什么?但法布尔觉得无法解释的是

——。本能是——生来就有的本领,比如人生下来就会哭,这是人的本能;下雨前蚂蚁会搬家,这是蚂蚁的本能,蜜蜂会辨认方向,这是蜜蜂的本能。两百多年前,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法布尔还无法解释这种本能,他就实事求是地写下了这样的实验结论——读。同样,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严谨啊!

三、拓展延伸,提升“实验”

1.这么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对蜜蜂的这种本能有了新的研究发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搜集资料了解一下,讲给同学们听。

2.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选自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法布尔走进大自然,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记录下了昆虫的神奇世界。

3.拓展阅读《蝉的音乐》,学生自.由读,交流读后的收获和初步感受。

交流要点:①知道了蝉的什么知识;②体会法布尔的实验精神;③感受文字的生动优美。

4.课后赶快去读一读《昆虫记》这本书吧!

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第四单元14.蜜蜂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实验过程。

重点分析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把一件事情按照发展的顺序说清楚就会出现很多重复或者赘述的话,现在需要让学生长句短说,抓住重点相当于缩句,则有点困难。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教学方法

1.通过表格形式降低难度,有梯度的进行练习。

2.通过填空形式阶梯式复述实验过程。

3.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法布尔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出示昆虫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字老师相信你们都认识(出示蝴蝶、螳螂、蚂蚱、蜜蜂)导入

没错,它们都是形声字,偏旁都是虫子旁,这些动物都是昆虫。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去了解的昆虫——蜜蜂。(出示课题:蜜蜂)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瞧!小蜜蜂来采蜜你们能帮帮它吗?(出示生词)

辨认 实验 推测 检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飞散 阻力 逆风 陌生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三个字:辨,辩,辫,瓣

你们看出区别了吗?没错,就是中间的部分不太一样,辨认的辨中间是点撇,辫子的辫中间是绞丝,辩论的辩中间是言字旁,我们可以用一首儿歌

区分它们:花瓣落了结大瓜,发丝来把小辫儿扎,能言善语把理辩,竖撇辨字笑开颜。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竖撇辨字。

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几乎”几是多音字,还可以念做什么?没错。还可以读做“几”组词:几个。理解“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快要贴近地面了,但是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布尔做实验证明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师: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

(出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师:昆虫学家法布尔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是他并没有相信,而是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就是法布尔的实验目的。

(出示: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

是否有辨认

方向的能力。

师:你能找到法布尔的实验结论吗?提示:看看文章的最后面。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

是否有辨认 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

方向的能力。 法解释的本能。

四、细读感悟,品词析句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讲实验过程呢?

师:没错,2-7段就是法布尔的实验过程。(PPT2-7段)让我们跟着法布尔一起做实验吧!②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④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⑤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带着花粉。

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几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⑦这样,二十只左右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师:我们先看看第2自然段中法布尔做了什么?(PPT2段)

(出示)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师: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先)捉蜜蜂 叫女儿等→(接着)走四公里路→(然后)给蜜蜂做白色

记号→(最后)放飞蜜蜂

【设计理念: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想一想,法布尔省去其中的一些环节行不行?为什么?

(做记号,这是为了辨认哪些是“我”放的蜜蜂;走了四公里路,这是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减少偶然性;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这是为了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师:由此看来这个实验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师:做实验就要有法布尔这样严谨的态度,我们再来看看蜜蜂被放飞后法布尔看到了什么(出示ppt)

“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左右,好像,几乎,大概这些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师:法布尔没有准确测量过因此他用了好像,几乎这样的词,更加说明了他有严谨的科学作风 。

【设计理念: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抓住重点词汇理解。】

师:放飞了蜜蜂后,法布尔看见了蜜蜂飞得很低,所以法布尔推测蜜蜂回不了家了。但是,很快法布尔发现自己的推测是错误的。

(出示)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师:实验结束了吗?(没有)这只能初步判断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接着法布尔还做了什么?还检查了蜂窝,观察飞回了几只蜜蜂。

(出示)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几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

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这时候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已经结束了,你能把实验过程填写完整吗?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 ①捉蜜蜂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

是否有辨认 ②做记号 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

方向的能力。 ③放蜜蜂 法解释的本能。

④检查蜂窝,确认回

来了多少蜜蜂。

师:从这次实验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中看出法布尔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教师小结:是呀,无论是实验前的猜测,实验过程中周密的考虑,还是结论的严谨,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是一个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的人。

师:法布尔用严谨的态度证明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他。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生活贫困,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他的代表作是《昆虫记》

《昆虫记》 共十册,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了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法布尔探求真相、追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求真理的精神。《昆虫记》第一册于1879年问世。1910年,当《昆虫记》第十册问世时,法布尔已经86岁了。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节选自《昆虫记》的《红蚂蚁》

法布尔眼中这一次看到了红蚂蚁,红蚂蚁搬运着他们的战利品返回巢穴,但是法布尔说: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那么法布尔是怎样证明的呢?

实验过程:

①做记号(沿途撒上小石子)

②取叶子,截走蚂蚁到别处

蚂蚁是怎样找到回家的路呢?

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

回忆法布尔的实验过程,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论

让我们把这个实验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注意讲清楚实验的过程。

无论是实验前的猜测,实验过程中周密的考虑,还是结论的严谨,都让我小结

们感受到了法布尔是一个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的人。我们要学习法布尔的这种严谨的态度。

本文发布于:2024-01-14 12:4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43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布尔   蜜蜂   实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