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瞿雯)
浅谈语文教育的意义
【摘要】语文能力是人必须掌握的最根本的能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前者是其自然属性,后者为其社会属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的目的是立人,这决定了语文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今时代要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化,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文性;人的发展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认识
迄今为止,人与世界存在三种对象关系:第一种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种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而第三种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世界的这三种关系都是借助符号实现的。符号是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媒介物,这种符号正是语言文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在谈论人的本质时伽达默尔认为“人是具有语言的存在”。语言乃人的存在方式,是立人之本。
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在所有国家都是中小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认识语文,首先要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它是语文课程赖以存在的价值意义所在。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在中国要追溯到清朝末期。1904年,由张百熙、荣庆和张之洞拟就,经清政府颁
发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文学科的确立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始。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语文课程的宗旨是: “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并使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语文课程旨在学习语言、交际运用、道德教化和精神培育。
从早期的规定来看,语文课程除了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外,均包含育人的功能。称之为“国语”或“国文”,旨在培养合格国民,国文教育蕴含了对人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性。后来把“国文”改称“语文”,一方面,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却在无形中淡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教育从国民教育偏向语言文字教育,这是从人的教育转向知识的传承。这种认识的偏差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争才算告一段落。现在,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特征,已经基本取得共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段话正式明确了在我国作为母语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二、语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意义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语言和文字的相继诞生成为人类文明的起源,语言和文字为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提供了媒介,语言
的出现克服了人类交流在空间上的障碍,而文字的发明则允许人类的传播活动突破时间的阻隔。使用语言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语文教育是立人之本。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首先体现在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内在生活、心灵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外来的)发生联系,与外部世界(他人、社会、自然、宇宙)进行交流。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说, “不学语言(特别是母语)就不能成为人”。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还体现在它是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当代信息化社会,以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知识呈加速度更新,人类社会进入学习化社会,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而语文教育使得学习者具备了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可能。语文教育是为学习者打好精神的底子和终身学习的底子。因此可以说,语文教育既是一个国家全民的基础教育,又是一个民族成员的素质教育,同时还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终身不断接受语文教育,才能终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这已经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历来颇受争议。本文认为,前者是其自然属性,后者为其社会属性,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正确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并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张力关系,在语
文教育实践中尤其重要。语言文字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独有的交流工具,工具性是其第一属性。由于语言文字也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所以,语文同时兼有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的第二属性。人文性的实质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对学生施行健全人格的教育。人文素养即是人的基本修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审美情趣,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式,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爱国精神等。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育及其评价体系不能以理工科的数字化和标准化衡量,这样将会抹杀语文最本质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愉悦的育人功能,导致从“美育”到“立人”的教育功能的逐渐淡化。同时,必将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毕竟,学校不是批量生产标准件的工厂,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包括语文在内的教育目标是立人,即培养人才。语文课程应凸现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也是人的教育,其中渗透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的教育决定了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根本内核。以人为本的“人”是理性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人文精神的“人文”是指.人类生活的基本关系、秩序和制度。应该说,抓住了“以人为本”这四个字,就抓住了人文精神的根本。以人为本是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诉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而人文精神是对这个基本价值标准的具体阐发和规定。
三、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时代的要求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实现语文课程新理念、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在以下三个方面影响语文教育: (1)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情景,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感受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价值;
(3)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迅捷、互动、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最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搭建平台。信息化社会要求在语文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并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呈现三个特征:教育信息化、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它是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个性化的前提条件,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终身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教育的民主化要求教育者创设民主化的氛围,尊重学习者的权利,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主张以人为本。教育个性化要求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发挥和培养学习者的个体特长,激励学习者的创造性,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个性化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人才。
当前,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在对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深刻变革,力求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大批有创造力和开
拓精神的人才。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教育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育旨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有用的人才,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准备条件。正因为如此,语文教育不仅要遵循语言的教学规律,也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注释: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7-2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5.
[5]胡明,中国语文教育的两个误区[A].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张汝伦.人文精神是否就是“以人为本”[N],解放日报(网络版),2009-10-19.
本文发布于:2024-01-12 10:0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71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