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邱钟灵)
《雨霖铃》教学设计
吴江中学 钱斌芬
【教材解读】
《雨霖铃》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意在倾吐深深的离愁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作者极尽回环、顿挫、吞吐之能事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使人为之潸然为之呜咽。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常用意象的蕴涵。
2、把握虚实结合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通过品、读、析掌握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意象解读”体会词人的内心情感把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把握诗歌意象的文化内涵,体验离别之情,陶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词,大家还能想得起来么?《念奴娇.赤壁怀古》
2、同学齐背。
3、苏轼历来被称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宋代俞文豹曾评论苏词风格为 “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出示投影后,由一位学生读,然后老师讲解意思)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另外一位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板书】。
5、作者简介
【投影】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柳永的词的风格与苏轼不同,俞是这样评价柳永词的“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出示投影后,由一位学生读,然后老师讲解意思】
6、后人将柳永的风格称之为“婉约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体现他的词风的代表作《雨霖铃》。《雨霖铃》是词牌。
二、初读,整体感知
过渡:下面先请同学生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求学生“朗读”,要读出声音来)
1、 让自由读。
2、请一位学生读,正音。(让学生点评,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读的时候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节奏和语气语调,读出感情来)
第一、要注意断字。如“对长亭晚”。第二、有几个地方要把情感读到位。如“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3、 齐读。
4、 再自由读,准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词的内容。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尽量让学生把词中的离别情境说得详细些。注意“那堪”一词,“那”字念“nǎ”,古文中没有“哪”这个字,所以都写“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堪”是能承受的意思,“那堪”在文中是“哪里能承受这离愁呢”)
三、再读,品味情感。
过渡:古人说“诗言志”,诗是抒发情感的文字。《雨霖铃》是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别之作,词中自然饱含着离别之情。
(一)分析词中的直接抒情
一、请大家从词中找出直接抒发作者离别情感的句子?【投影】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问: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词是哪一个?无绪
(2)我们平时说“无绪”,是没有头绪的意思。此处是这个意思吗?
——这个“绪”是“情绪”,“无绪”即没有情绪。是啊,一边是“留恋”,一边是“兰舟催发”,正依依不舍的时候,船夫催促 “快登船时间不早了。”从这一句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词人那种离别前的眷恋和无奈之情。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教师强调“噎”的音、形、义。
(2)提问 “凝噎”什么意思?
——嗓子被气憋住,哭不出声,说不出话。
(3)按一般情况,要分别了,该是千叮咛万嘱咐才对,为什么这时候词人却是“无语”呢?
——面对离别的人,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但是因为感情浓厚,离别时太不舍,太伤感了,所以千言万语想说却说不出一句,两人只是手拉着手泪眼对泪眼。这里的“无语凝噎”要比互道珍重效果好得多,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苏轼“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4)小结:在这几句中,词人抓住“执手”的动作,“泪眼”“无语”“凝噎”的神态,直接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解释“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句的意思。
(2)“纵有”,纵使有,即使有,意味着这是一种假设,此句前面还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观虚设”两句,这些都表明,这里是作者在想象别后的情形,流露了词人在与情人离别后的孤
独惆怅。
过渡:以上是直接抒情,文中还有几处写景的,请大家从词中找出写景的句子。【投影】
(二)、分析词中的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1、让学生找
2、一句句分析写景句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分析时抓住“寒蝉”“长亭”“晚”“骤雨”。
“寒蝉”,并非寒冷的“蝉”,而是特指秋天的蝉,天气转凉,此时的蝉,生命即将终止,再也不像夏天时没日没夜嘶叫不已,它的叫声短促凄切。
“长亭”: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唐.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唐.王初《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池阳去去跃雕鞍,十里长亭百草干。
李叔同(弘一大师)《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骤雨初歇”: 一阵急雨刚住。此几句交代了节气,时间,地点,渲染了凄凉的环境。
(2)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里三个意象,“烟波”“暮霭”“楚天”,“烟波”用“千里”形容,“暮霭”用“沉沉”形容,“楚天”以“阔”形容,沉沉的楚地天空一望无边,越来越显示作者的孤独和抑郁。
(3)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柳的意象。搜索一下资料。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在许多送别诗中都会出现柳。如:【投影】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晓风。拂晓时的风凄冷,用凄冷的风写凄凉的情。
——③残月。月亮在古诗词中是个意蕴丰富的意象,比较常见的有这样几种内涵:
a、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两者极为相似。“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罗邺《秋别》)由月圆而人不圆(团圆)生出感慨;“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唐求《邛州水亭夜送顾非熊之官》)诗人为什么面对一钩残月会产生“不堪”的感觉呢?恐怕是残月唤起了他的孤独意识所致。
b、月光清冷,与人的凄凉心情颇为相似。诗人喜欢引入月亮加以渲染、烘托离愁别绪。“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王昌龄《送李十五》)以寒水里的月影来衬托离人的孤寂情怀。
c、月亮与人能共存于同一时空,成为旅人的伴侣,为旅人解闷消愁。“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李白《送友生游峡中》)夜行峡中闻猿清啼,免不了要起羁旅之思,但幸有山月相照相随,总算给人一点慰藉。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个千古传唱的名句,作者把“杨柳”“风”“残月”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集中成一幅画面,让人体会到愁更愁。这几句是不是也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之景。
小结:通过分析可知,词中的写景,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通过写景抒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四、三读
1、自由读。
2、找词眼。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离别词?——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全词的“眼”。 “词眼”即能体现一篇词之主旨,中心意思的字就可以说是词眼。它是一首词中最精炼传神的字。
3、齐读。
五、板书设计
雨霖铃
柳永
离别前:眷恋、无奈
直接抒情 实写
离别时:依依不舍
写景抒情
离别后:孤独惆怅 想象 、虚写
【教学反思】
诗词教学离不开读,离不开讲,如果单纯让学生反复地读几遍,教师再把诗词的意境分析一下,这种诗词教学方法是枯燥无味的。诗词教学更重在“品”,让学生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己来品味古典诗词的美。
柳永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的心情。设计《雨霖铃》这堂课,我分为三步走,先读,再学,再品。但是“读”始终贯穿整堂课。在反复的读中品味词的意韵,因此,我把这堂课分为五个板块,其中以第三板块“品味情感”为主。细致深入地让感知词句,通过对词中的意象的玩味,品读词的动人意境,再拓展到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上。让学生在掌握了这首词的三个时段体现的作者的心情后,再把这首词的写作手法贯穿其中,引导学生掌握虚实结合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其中在讲到“长亭”“杨柳”等常见的送别意象时,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这对于学生把握文本,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人性、情感进行体验感悟,在欣赏中学习交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之源,激发学生写出更美更真的文章。
本文发布于:2024-01-10 06:4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88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