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茹欲立)
散文阅读《路亭(柯灵)》有答案
①路亭,乡村中一常见的建筑,形式无奇,功能却奇妙无比。看秦筑长城,立高岭之上,尽斩曲径,名曰“绝险”。其时皇恩浩荡,明示人民不得越步,“界”之严正,而民不能越,“绝险”徒具形式,未必能绝。亭则小而灵活,虽只方寸之地,而四通八达。固然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但十里八里路上,每隔数里,总有一个路亭,行路者到此少不得驻足休息,抽袋烟,喝口水,借过去的人向西而望,固然不能“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却也不忘相约:“走到长亭(牌楼)再说。”
②现在交通频繁的时代,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不停地来往,路亭似乎“鸡肋”,有它无它一个样。其实大谬不然。尽管现在有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路亭的作用仍然很大。它不像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那样快而急,它使走路的人得到休息的机会。走路的人把脚搁在路亭的石头上,眼睛看到一览无余的远处,全身感到一种轻快。他虽然并没有攀登奇峰异峦,却也领略到一种新鲜的不辜负大自然的景致。我在上海乘公共汽车,常看见乘客在车子转弯时身体前后摇晃,有的老人甚至不得不紧紧抓住旁边的扶手。我想如果路边有一个路亭,他们尽可以在那里休息片刻再上路。
③路亭是孤寂的象征(也是休息的标识),行路的人在路上难得遇见别的行路人。就是有,也只在前后左右;而且后面的行路人不久就会跑到前面去——总有些新景物刺激新来的人。一个人在途中,要么就是走路的行人;要么就是正在寻找目标的行人。他们总是积极向前进取的姿态。一读书人若在途中邂逅一前无古人的奇人异事,交谈之下,必定会眼界大开。因为这里面有积极进取的推动力。而那些正在寻找目标的行人一朝遇见意气相投的人必定会不期然而然地联想到孤寂的路亭。路亭是永远的寂寞者。虽然有时会有一个两个行人驻足小憩,然而永远不会有拥挤的人群。他们不是匆匆过客——他们在向前进发。
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流露着深沉的恋别之情的骊歌像是在新麦荐、轻雨飞絮的暮春三月里飘送着。路亭是旅人的伴侣、行人的庇护所,它总是点缀在旅途之中。但它又是孤寂的标识。这乍似矛盾的两面正是人生旅途上的两种境地——消沉和进取。路亭的精神永远是人生旅程中积极进取的一面。
1. 本文的标题是“路亭”,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不超过30个字)
答:路亭是旅人的伴侣、行人的庇护所,它象征着人生旅程中积极进取的一面。
2. 文章开头引用长城之险来引出下文关于路亭的叙述和议论。请简要说明这种叙述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种叙述方式的作用是通过类比突出路亭在乡村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引出下文对路亭的叙述和议论。
3. 文章第③段中说:“路亭是永远的寂寞者。”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这句话的含义是路亭虽然常常出现在旅途中,但行人们总是在积极前进,很少会在路亭长时间停留或聚集。因此路亭在旅途中总是显得孤独而寂寞。
4. 文章结尾引用李叔同的《送别》歌词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文章结尾引用李叔同的《送别》歌词的作用是呼应文章开头引用的长城之险的叙述方式,强调路亭作为人生旅程中的积极进取的一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感染力。
本文发布于:2024-01-09 02:59: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7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