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发(作者:林依轮)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对人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浅谈哲学人生
沭阳县委党校 周永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有些人似乎只关心眼前利益,只认得金钱和物质,他无暇去思忖生活的意义。象机械一样,一发而不可收,向前,向钱,再也不能回头。把自己淹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再也看不到自己。人生问题,已经成了疑难问题。
一、 关于人生观
事实上,人的的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生死悠关的问题。人不应象其他生物那样简单地存在着,而应不断地寻根究底地询问并解释他自己以及他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我把这样的人生叫做哲学人生。
人,一方面,很复杂,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聪明而深刻的哲学家在探索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很简单,简单到在汉语里面,只需要用两笔就可以把他表示出来,简单到我们每天、每时都与之打交道。事实上,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越是最难被弄清楚。
一个健全的人,总是长着两只眼睛,有两个功能,一要看世界,二要看自己。当他看世界的时候,就会得到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当他看自己、看人生的时候,就会得到对人、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或态度,这就是人生观。
从认识事物的先后次序来看,一般地,一个人首先看到认识的总是自身以外的东西,即他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然后带着关于对世界的认识来观察自己、观察人生。因此,从根本上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便什么样的人生观;反过来人生观也积极作用于世界观,给予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影响。当然,人自身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对世界的看法已经包含了对人、对人生的看法。因此,人生观又从属于世界观。
人的问题或者说人生观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生死攸关的问题。通常,认识不能使已被认识的事物产生任何变化事物有其自身稳固的结构和构造。但是,人却是唯一的例外,人对人的认识并非不会影响到人的存在。人不仅生活着,而且引导着他的生活。人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受到人生观的制约和支配。
人生观的内容很多但最基本和最重大的问题有:人生的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意味着什么?人是怎么一回事?生命之根何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属于人生意义问题的范围。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体验世界,超越人生,领悟无限,追求永恒。这样的人生就是哲学人生。人生的价值问题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由于人生哲学主要是要使研就人如何生存,生存与社会之中,因此人生的价值问题是人生哲学的主要问题。
二、 关于人生处境
人生观的问题是与人生处境密切相关的。思考人生意义的前提是要敢于正视人生,勇于正视人这个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人,首先要活着,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但是,一般地,我们不可能独自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常常是吃别人做食物,穿别人缝制的衣裳,住别人盖的房子,乘别人开的车¨¨¨离开他人,离开社会,我们将寸步难行。我们不可能独自生活下去,我们必须要和他人,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真正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人。这是人的社会处境,是马克思早就论述过的。
与人的社会处境相对应的人生观主要就是要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生价值等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问题,此为人生哲学研究的内容。
人不仅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还生活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之中。
那小小的太阳系、茫茫的宇宙,地球如一粒尘埃在宇宙中漂浮,而人只是这粒尘埃表面上的的小小的存在物。宇宙是无穷的,而人却是多么渺小和有限,这是人的空间处境。
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经过数十亿万年长期辨证发展的产物。人类只是几百万年前才出现在地球上。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那情形就更严重了,一个人在他出生之前,是一个无穷的时间,对此他一无所知;在他生命结束之后,仍是一个无穷的时间,他也将失去任何直觉。一种宗教的说法:此时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着,然而这种说法也不能给活着的人多少安慰。作为人,只是这个又有不尽的世间爱年历史长河中的极为短暂的一瞬。这是人的时间处境。
然而,人还有更严厉的事情。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限的,而生命之光总有一天要暗淡乃至熄灭。人生总是固执的、形而上学的,他向往无穷、追求永恒,希望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的生命长生不灭。而事实上,世界总是辩证发展的。任何事物包括一切美好东西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人心向往永恒,世界上却没有永恒。这由其表现在人总是徒然的希望自己的生命永远存在下去,而自然现象却又决定了他在一定的时候必然要死去。“极目四望,我只看到无限,而我像个原子被困在中间,如同稍纵即逝的影子,一但消失就再也不会返回。我只知道自己必然死亡,但我最不理解的正是这个我无法逃脱的死亡。”(帕斯卡尔语)人就是生活在这生于死的毛盾之中,却又很难超越这个矛盾,这是人的生死处境。
人的空间处境、时间处境及生死处境组成人的深层处境。人的这种深层处境也像人的社会处境一样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客观事实,但是人的深层处境却又不像人的社会处境那样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有些人甚至不愿意,不敢去面对人的深层处境。然而事实上,当人们正在快快乐乐地活着的时候,这死亡就从人们的肩头后面俯视着他!死是深藏的蛀虫,他潜伏在各种幸福欢乐的虚饰之后。
所以,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还把他的内在自我向过去扩张,把他的好奇心延伸到地球产生之前,把他的恐惧从现在扩展到太阳衰亡的50亿年之后,把他的希望从现在扩展到永恒。
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意识到并思考人的深层处境,这就是哲学人生。人与动物是不同的,动物只为对生命必须的光线所激动,而人却能为对生命无关紧要的最遥远星辰上的光线所激动。人不仅关心现在,还关心过去,关心未来;人不仅关心地上的事情,还关心天上的事情。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仰观宇宙,俯视万物,常常会产生要去寻找生命之根的强烈的冲动,自己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正在这个行星上干什么?人活着意味着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不朽的生命之谜是怎样的?这世界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尽管没有千古不变的确定的答案,但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能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就充满哲学人生的意境。哲学人生是陈年美酒,越品尝味道越香浓久远;哲学人生是站在世界的最高峰,能使人超越一切,超越人生;哲学人生能使人内心充实、平和、宁静,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与自然的融合中或得永恒的人生。一般地,人们的人生价值(人生哲学)能够得到顺利实现时,对哲学人生的思考就比较浅淡;但是当人生哲学不顺,生活、工作遇到困难、挫折或不幸时,或在功成名就之后,对哲学人生的思考就较浓较深。
三、关于精神家园
由于人生处境,尤其是由于人的深层处境,人们常常会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落脚点。好像没有家,若有所失,不踏实,不安全。
人首先是生活于社会之中,现代的社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围绕着商品、金钱转,都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写自己的人生哲学。生活、工作均是高节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奏,似乎已经忘掉了自己,忘掉人生的另一方面。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种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然的袭来,你很不得马上跑到荒野僻静处,发誓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归真返璞。这种情绪实际上就是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活动。或者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因此,哲学人生是隐藏在人生哲学之后,从人生的意义上来看,人生哲学是人生的表象,哲学人生是人生的根本、本质。对精神家园的不懈追求是哲学人生的主要内容之一。
事实上,人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短暂人生河纷罗杂陈,万物皆变的茫茫宇宙中,他的精神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支撑点,以便获得心灵上的平衡,达到神有所归,虑有所定,心有所寄和灵有所托的安稳境界。于是人们或献身于伟大的事业,或追求于崇高的理想,或忘我于平凡的工作之中,或纵情于壮美的山水之间,或沉浸于哲学的思维,或神游于艺术的殿堂¨¨¨都会或得某种精神上的宁静、升华、超越,达到一种安稳境界。这安稳境界即为故乡、为家园、为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它原是人类自身的影子,代表着人类不息的意志和追求。
人类寻找精神家园、渴望返回精神故乡的活动具有悠远的历史。就像人类文明一样古老、漫长。它起源于人类文明曙光微露之时,到了世纪之交,人们生活于市场经济中,寻找精神家园、故乡的渴望和要求尤为迫切。
《古诗十九首》反映多半是作者内心深处的乡愁、情思的冲动以及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心境。是作者对精神家园的不懈追求。
唐诗中,有一首据说是贾岛写的:“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他表述了人类刻意返回精神家园的真切心情。
中国古典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晚唱》、《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等,尤其是《春江花月夜》,隐隐约约透露出:叹时序之代谢,好景不长和光景千留不住的根本孤独感和根本惆怅的情绪。表达了寻找精神家园的不屈的冲动与努力。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认为:艺术、科学创造的动机就是为了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就是为了在艺术、科学的世界里寻找避难所。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在这个世界里,就像在家里一样,并可以从中获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爱因斯坦在这里阐述的正是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种不安感和无名的烦闷赶会忽然弥漫了我们的心头。艺术家、科学家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摆脱这种感觉。
古典物理大师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这万有引力即“第一推动力”是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他,直到晚年他把这个“第一推动力”摊派给上帝,才使他一直不安的心平静下来。我们现在知道他的上帝“第一推动力”观点是错误的,但这是他晚年追求倒的精神家园。
在我国革命中,多少仁人志士去世界各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许多人耗费了必生的心血也未找到这种真理,如孙中山先生,直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才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因此,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马列主义,就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
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从股民们那些茫然失措的眼神里,从百万富翁那慷慨捐助的义举之中,可以发现他们内心深处正在寻找的东西正是精神支柱、精神家园。
从根本上说,哲学人生就是追求、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建成的精神家园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破裂。自由人类文明史以来,这种现象就一直存在着,这是人类备尝孤独感的原因之一。
以牛顿为主的古典物理学家创立并完备了经典物理学,并几乎成为各种科学家的精神家园。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家理论再也不是普遍使用的完备的理论了。更普遍使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用的: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理论。玻尔、海森堡等创立了量子力学理论。经典理论似乎已经寿终正寝了。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洛伦兹说:“在今天,许多人提出同昨天他说过的话完全相反的主张,在这样的时期,真理已经没有标准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我很懊悔自己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前五年就死去。”爱因斯坦在悼念他的挚友P·埃伦菲斯特时也说:“一个要学习并且讲述在他心里不能完全接受的东西,总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于一个耿直成性的人,一个人认为明确性就是一切的人,这更是一种双倍的困难。”
二次大战期间,法西斯铁蹄几乎踏遍世界各国,他们杀人如麻。在人们生命毫无保障的情况下,许多人连归处、落脚点也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精神家园。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人的精神家园被彻底摧毁。若不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战后大哲学家帮助德意志民族重建精神家园,作为战后一个经济巨人的联邦德国是不可能崛越的。
在我国“十年文革”中,真理已不复存在,是非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有多人在这场战争中觉得活着实在不如死去!为什么?归根结底是精神家园的丧失!
精神家园的破裂,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焦虑、空虚和不安。甚至自杀身亡,如科学家埃伦菲斯特、玻尔兹曼,文学家老舍等。精神家园丧失感是一种抑郁状态,对自己的事也和前途丧失了信心,变得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找不到一个支撑点,得不到任何安全感。
四、关于孤独
精神家园丧失以后,一些人会自杀,但更多的人会有孤独感。
那么。孤独是什么?幼无父(母)曰孤,老而无子为独。孤独意指人在生活中、感情上无依无靠。但是这还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孤独。
事实上,从人的处境来看,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孤独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难免不感染上孤独症。从人的时间处境来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由于人生处境尤其是人的深层处境,人在内心深处必然会客观上存在着这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尽管常常为世事所淹没,但它必将会不时地冒出水面,让你不得不面对着它,体验着它。
实际上,孤独感和幸福感一样,主要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不是一个人只有在只身孤影或独倚梧桐,黄叶西风,晓风残月时才会有这种心理体验呢?也不尽然,有时候当你置身在车水马龙和喧闹的人群中,你反而倍感孤独;当你独处一室,远离嘈杂的人群、远离现代物质文明,你才会觉得踏实。是无暇顾及自己,将自己淹没了,丧失了自我。然而人世间还有还有什么比丧失了“自我”更为寂寞的呢?孤独支配着人,使人越来越成为孤寂的存在。在高度社会化经济大潮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根本孤境。其主要标志是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究竟要寻找什么。
一般地,普通人的根本孤独感往往是短暂的,无意识的,瞬间即逝的。有才华的,有哲学涵养的人包括政治领袖,则有较清晰的,较明显的,仿佛是周期性的根本孤独感。
大凡有根本孤独感的人,思想感情多为深沉者。因为他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个性,不为当时社会和同时代人所容、所理解。在任何场合下,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和格局,对世界和人生都采取奇异的态度。故内心有一种隐隐约约无法排遣的孤独感。“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是李白的孤独。“我飞向未来,飞得太远了;恐怖攫取住我。当我张望四周,看!时间是我唯一的伴侣。”这是尼采的孤独。“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的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爱的人。我是如此地闻名,却又是如此地孤寂。”这是爱因斯坦的孤独。但是当他们一旦陶醉在科学、艺术和哲学的创造中,他们才感到实实在在的平安、温暖和满足,获得一种家园感。
孤独是可怕的,但它也是香醇美酒,它能使你做自己的主人,能使你勇敢地真正地面对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你自己,使你处事不为事所困,入世不为世所累。
孤独是可怕的,但是人在根本孤境中,其实是不孤独的。因为在根本孤境中,以天地为友,万物为怀。孤独是人类的故乡,人类需要这种根本孤独感。只有在根本孤境中人们才能惊醒真正的科学、艺术和哲学的创造。如果离开孤独,就不会有如今辉煌灿烂的世界文化。人类文化创造者为了排遣根本孤独感而进行的创造,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今天千百万读者感受到一种解脱和安慰,驱散千百万个寂寞,获得一种真正的家园感!
在多艰而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一种孤独感并寻找到一条解救的方法和出路的人,必会感到一种壮美!那浅薄的、廉价的感官享受,远不如处在根本孤寂中并力图去冲决它来得到幸福。这是搏斗的、超越自己、超越时空局限的崇高幸福。
纷罗杂陈的社会,悠悠不尽的时间、茫茫无限的空间,以及挡不住的死亡蛀虫,这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着的处境。在这种处境中,人应奋发激越,应勇敢地品味人生,体验人生、领悟无限,追求永恒,是自己的哲学人生更加充实。
5
本文发布于:2024-01-07 14:5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54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