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宋词人李清照亲属背景

更新时间:2024-01-07 03:39:37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方永刚)

简述宋词人李清照亲属背景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苏轼的学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藏书甚富,《宋史》有传,有著述传世。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一说李清照母亲为元丰宰相王珪长女,善文词。李清照2岁时生母去世,王拱辰孙女为其继母。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龙虎榜中,欧阳修是主考官,梅尧臣是阅卷老师,副考官中还有王珪、韩绛、范镇,考生更是人才济济,这其中就有兄弟进士,比如闻名千年的苏轼苏辙兄弟,还有曾布曾巩兄弟。副考官王珪的外甥女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中华第一才女,以李清照为中心,说说围绕着她的那些“裙带”关系。

首先,李清照的父亲是李格非,是耕读世家出身,“父祖皆出韩公门下”,这里的韩公指得是在宋仁宗一朝做过宰相的韩琦。

李格非则是“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在馆职,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

李格非的妻子,李清照的母亲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可若是说说她爹,那也是北宋历史上出名的“风流人物”,宰相王珪。

哎,对,就是嘉佑二年科举龙虎榜的副考官,王珪。

梨白之前是写过这位宰相的小故事的,王珪是北宋出了名的端水大师,也被称为“三旨相公。”

李清照的才华多多少少是有些遗传地,王珪便是科举甲科第二名,也就是咱们所说的榜眼。

王珪的学识没的说,对上管理也对得起“三旨相公”的称谓,大抵就是皇帝说什么他就听什么。面对比自己有才的人,王珪的心眼也并不大,比如影响苏轼半生的“乌台诗案”,王珪也是参与煽风点火一二的。

不幸的是李清照的母亲,不久就去世了,李格非觉得女儿太小怎么着都得有人照顾,于是就又续娶了一个妻子。

巧合的是这个妻子也是王氏,且也有一个学识非凡的老爸,那就是挤下欧阳修,最后当了状元的王拱辰。

这里咱们歪一下楼,大家都知道文人相轻,天圣八年,据说欧阳修觉得自己要考中状元了,还买了一身新衣服。

结果自己还没穿上,就让王拱辰给穿上了,然后老王就成了也是宋仁宗钦点的一个状元,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更让我们八卦小人儿眼前一亮的是欧阳修和王拱辰还是连襟。

欧阳修妻子去世之后娶了北宋名臣薛奎的女儿,要知道在这之前他还嘲笑过老丈人,看着谁家儿郎好就像和谁家

结亲,因为薛家女儿多,结果最后自己也上了薛家的船,哈哈。

言归正传,再回到李清照身上。

李清照的继母王氏是在《宋史》上有一笔的,“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虽然没有说她的名字,可这已经是封建时代中对一个女性很高的赞美了。

对于李清照到底是哪个王氏之女,还有两个王氏到底是不是王珪和王拱辰之女也有争议,目前较多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王珪女。

王珪的外孙女李清照是个才女,他的两个孙女也嫁给了后世之人,无人不知道的两大奸臣,分别是蔡京和秦桧。

再歪个楼,蔡京有一个弟弟叫蔡卞,此人的妻子正是王安石的女儿,所以蔡京和王安石之间也是有姻亲关系的,见着了那也得喊一声“世叔”。

这里也提一嘴在《水浒传》中的大奸臣“高俅”,他之所以能够顺利走上仕途,那是因为曾经给苏轼做过“秘书”,高俅一大特点就是写一笔好字。

苏轼被贬出京给高俅写了推荐信,最初是推荐给曾布,可惜曾布秘书多,最后就推荐给了驸马爷王晋卿。

高俅也因此和宋徽宗有了联系,才有了一球定乾坤的说法。

蔡京是大姐夫,秦桧是妹夫,他们都是李清照的表姐

夫,据说秦桧和妻子王氏还在李清照危难之时伸出援手。

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和她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李清照的公爹赵挺之亦是北宋著名的宰相。

只不过赵挺之和李格非两人在朝廷之上政见相左,让过了新婚蜜月期的李清照和赵明诚也陷入了尴尬。

先是李格非被贬出京,后赵挺之也是罢官,小两口终于在青州度过了一顿甜蜜和安静的时光。

靖康耻,徽钦二帝被掠北上,赵构也就是宋高宗在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闲赋在家的赵明诚被启用,任江宁府知府。

李清照在青州打点行囊,赵明诚先到江宁任职,结果在任上赵明诚就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首先他没有重视下属对可能会发生叛乱的汇报,结果叛乱真的发生了,然后他弃城逃跑了。讽刺的是下属们很快就平息了叛乱,来向他汇报情况,才发现这老哥跑了。

大家想想李清照是什么人,那可是写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年才女,怎么能容忍一下弃城逃跑的丈夫。

事后,赵明诚也觉得没脸见人,夫妻两人又貌合神离,最终赵明诚抑郁而终。

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只能收拾行装继续南下,因为金人的金戈铁马紧随其后。

这期间她所携带的金石丢失,又有亡国之痛,李清照简直就是身心俱疲,然后张汝州就出现了。百般呵护之下,李清照觉得下半生有了依靠,谁承想不过是引狼入室,张汝州看上的也不是她,而是她所携带的金石、古玩。

人到手后,张汝州就露出了本来的面目,贪婪、暴力,李清照这才意识到所爱非人。

还是那句话,换作封建时期别的女子可能也就忍了,但李清照自小生活在书香世家,她的见识和心智都非寻常人能比。

李清照以“妄增举数”谋取做官资格的理由状告张汝州,为的就是离开这个男人。

什么叫“妄增举数”呢,就是宋朝规定举子参加一定次数考试之后,取得相应资格,就可以做官,张汝州则是谎报了次数,这应该和两宋相交记载混乱也有关系。

宋朝有这样的规定,妻子状告丈夫也得先蹲两年大狱,所以李清照是豁出去了也要把张汝州告倒,然后脱身。

最后张汝州是真的被告倒了,李清照也确实下了大狱。

对于是谁对在狱中的李清照伸出了援手其实也是有争议的。

一有人说是秦桧和王氏,还有人说是李清照的姑表兄綦崈礼,因为李清照曾经写信向这位表兄表明过张汝州对她

使用了暴力。

再有一种说法就是秦桧和王氏夫妇出手,在宋高宗面前给李清照求了情,要知道那会秦桧也是高宗面前的红人,但梨白对这种说法存疑,毕竟李清照可能看不上秦桧夫妻的所作所为。

但李清照和秦桧妻子王氏的确是亲表姊妹,对于姑姑家的女儿遭了难,王氏也可能出手拉一把。

围绕李清照的那些“裙带”关系,不过不“扒”不知道,谁能想到欧阳修、王珪、王安石、王拱辰、苏轼、李格非、赵挺之这些在朝堂之上打嘴仗打得你来我往的人居然还有亲戚关系,宋朝还真是一个亲戚归亲戚,“真理”是“真理”的朝代啊。

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云:“夫人幼有淑贞,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之事也。’”(《渭南文集》卷三十五)。此文可作确证李清照晚年欲以其学传于孙氏。据此推断李清照当卒于此后不久。孙氏卒于绍熙四年(1193年),年五十三,推知她生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孙氏谢绝李清照时约十五六岁,故可推知李清照逝时当在七十余岁。

本文发布于:2024-01-07 03:3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48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格非   可能   汝州   女儿   觉得   没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