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樊发源)
杜甫最著名10首诗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 adjust
and u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 stay tuned!
第 1 页
共 10 页
杜甫最著名10首诗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1500首之多。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风格沉郁顿挫,充满儒家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
为了便于好友们的了解,笔者精心选取了诗圣十首著名的诗,这些诗里有最喜悦的消息、最悲惨的老妇人、最明的月亮、最美的曲子、最有谋略的战术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圣杜甫诗中的十个之最吧:
一、最喜悦的消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宝应元年(762年)的十月,唐代宗李豫继位,他大胆启用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这年的冬季,唐军在仆固怀恩的指挥下,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广德元年(763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他走投无路,被迫自缢身亡,他的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归顺朝廷,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彻底结束。
这年的春天,正在梓州(今四川绵阳市)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第 2 页
共 10 页
听到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不禁手舞足蹈、惊喜欲狂,他以饱含激·情的笔墨,痛快淋漓地写下这首诗,抒发了他无比喜悦的兴奋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是饱经战乱的杜甫所听到的最喜悦的消息,所以他才喜极而泣。
二、最悲惨的老妇人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九月至次年的三月,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领各部唐军共20万围攻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的安庆绪部,胜利在望。
第 3 页
共 10 页
第二年春天,史思明派来了援军,形势顿时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军溃退至河阳(今河南孟州)李光弼退守太原,其余节度使各回本镇,史思明重新占领了洛阳。
为了补充兵力,各个节度使派人四处抓壮丁。这年的春天,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赶往华州任所。在从新安县西行的途中,他投宿于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杜甫通过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实,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圣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是一位最悲惨的老妇人,她的三个儿子参加了邺城之战,两个儿子已经战死,老妇人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再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服兵役去了。
三、最明的月亮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南、河北、山东地区都处于战乱之中。杜颖、杜观、杜丰和杜占是杜甫的四个弟弟,他们都分散居住在这一带,而杜甫却远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
第 4 页
共 10 页
由于战事阻隔,兄弟之间杳无音信,这引起杜甫强烈的担忧,他写下这首手足情深之歌,抒发了在兵荒马乱时期,杜甫作为兄长对弟弟们的一片关爱、忧虑与思念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亮是最明的月亮,一轮明月引出了杜甫的思乡怀亲之情,他是多么想和兄弟们团聚在故乡啊!
四、最羞涩的空囊
《空囊》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安史之乱仍然动荡不息,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携全家来到秦州同谷(今甘肃陇南市)避难。失去了朝廷的俸禄,杜甫的生活开始拮据起来。他写下这首诗,通过写自己的空囊,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社会战乱动荡仍未平息、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的境况,表达了杜甫尽管遭遇囊中羞涩、饥寒交迫,但仍保持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节。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这是最羞涩的空囊,杜甫此时已是身无分文,贫不自救,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话,杜甫以这种貌似轻松诙谐的话,渲染出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绪。
五、最美的曲子
《赠花卿》
第 5 页
共 10 页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花卿是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他曾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从此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抢掠东川百姓,为了掠夺一位妇人戴的金钏,甚至残忍地斩断人家的手腕。
有一次,花敬定举办盛大的宴会,杜甫也受到邀请参加了。在宴席上,花敬定目无朝廷,僭用了天子的音乐。杜甫赠给花敬定这首诗,对他紊乱纲常的行为予以了委婉的讽刺。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是最美的曲子,如此美妙音乐,只应是皇宫里的天子才能享用,人世间的普通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六、最有谋略的战术
《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唐玄宗天宝年间,名将哥舒翰率军多次击败吐蕃军队,拓展了大唐的疆域。伴随着大唐在军事上的扩张,军事题材的诗歌兴盛了起来。四十岁的杜甫在天宝十一载(752年)也写了一组军旅诗歌《出塞》,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来又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这首诗是九首《前出塞》中的第六首。
第 6 页
共 10 页
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战斗的经验:拉弓要拉最硬的弓,射箭要射最长的箭。射人要先射他骑的马,擒贼要先擒他们的头领。
后四句道出了战争的目的和战略:杀人应当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战争的目的不在于多杀伤。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一句总结出最有谋略的战术,抓住了战斗的关键环节。
七、最珍贵的书信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占了长安。杜甫把妻子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后,听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就前去投奔。不料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把他押解到沦陷后的长安。
在长安,作为俘虏的杜甫没有人身自由,得不到外界的资讯,他心忧国家,担心家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的三月,时值暮春,杜甫触景伤怀,写下了这首历代传诵的《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最珍贵的书信,在战乱时期能收到一封家书,了解家人的情况,解除自己的担忧,因此这时候的家书特别珍贵,价值万金。
第 7 页
共 10 页
八、架子最大的人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在长安城中,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这八位经常聚在一起欢歌痛饮,号称“酒中八仙人”。
杜甫也是一位好酒之人,在知道这些人的事迹后,他用凝练简洁的语言,漫画素描的笔法,写下了这首《饮中八仙歌》,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他们嗜酒如命、以酒助兴、酒后百态的表现。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期,各个阶层普遍存在的乐观旷达、进取豪放的精神风貌。
在这八人中,李白是架子最大的人,杜甫对他最为偏爱,用了四句诗来描绘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一句将李白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王侯的性格刻画的活灵活现。
九、最悲天悯人的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 8 页
共 10 页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的春天,杜甫在亲友们的大力帮助下,在成都的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全家人有了栖身之所,这就是杜甫草堂。
第二年的八月,成都刮起了大风,狂风卷走了草堂顶上的好几层茅草。祸不单行,接着又下了一场大雨,雨水像麻线一样从房顶上的不停地往下漏,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老诗人长夜难眠,由自身的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多灾多难,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名句展现了杜甫最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
十、名气最大的人
第 9 页
共 10 页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从夔州出三峡,来到江陵,他先后游览了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写下了这五首组诗,表达了他对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这五位古代才士、美人、君王、名相的崇敬之情。
杜甫对诸葛亮极为崇拜,他写了《蜀相》、《八阵图》等多首关于诸葛亮的诗。在这首诗中,杜甫以激·情昂扬的笔触,描绘了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蜀国丞相形象,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他壮志未遂的不幸而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这一句诗杜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将诸葛亮列为名气最大的人,让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笔者就是精心选取的诗圣杜甫的十首诗,这些诗里有最喜悦的消息、最悲惨的老妇人、最明的月亮、最美的曲子、最有谋略的战术等十个杜甫诗之最。
第 10 页
共 10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11:4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38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