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卢绍武)
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词
篇一:五彩池广告语
1.五彩池,五彩池,我心中的瑶池。
2.五彩池就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藏在密林之中,是九寨沟最小最艳
丽的地方。 3.五彩池现人间,人间仙境在松潘。
4.藏龙山上真宝地,游人至此不愿还。
5.人间仙境-————四川松潘五彩池,观光旅游好去处。
6.观光旅游哪里去?四川松潘藏龙山。
7.玲珑多姿五彩池,人间仙境五彩池。您来过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
的五彩池吗?如果没来过,那就听我介绍一下吧!
这里的五彩池多的数也数不清,大大小小的,池边用金色石粉围
成的,形状各异: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月牙……真是美丽极了!虽然
这里的水都是来自同一条溪流,但是却又有各不相同的颜色,知道只
是为什么吗?是因为池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石笋,这些石
笋表面又凝
结着一层细腻的石粉,阳光射到池底,它就像一面高低不平的折光镜,
显出各种美丽鲜艳的颜色。五彩池就是这样美丽神奇,你一定动心了
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自来看一看吧!
篇二: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宋道口镇杜土完全小学
程翠英
联系电话:151****8298 五彩池教学设计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单元:江山如此多娇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作者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转 载
于: 博威 范文网: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词)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德育渗透: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做“三棱镜试验”。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篇三:《五彩池》教学设计与反思
《五彩池》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彩池的特点来写景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抓住五彩池的特点,创作广告词或导游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
2、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能力,积累写作方法;
3、强化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
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
2、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体会课文
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五彩池》。
2、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去细细游览——五彩池,感受它的美丽与神奇。
3、五彩池在什么地方?它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
生: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五彩池的水池很多,水池形状各不相同,水的颜色很美,很丰富、绚丽??
师:归结起来,就是——(板书:池,水)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写水池?
2、PPI出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用朗读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3、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感悟,适时进行点拨:
从“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中“漫山遍野”和“大大小小”感悟水池的多和作者的惊喜;
从“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的“无数”中感悟水池的多,分析其中的比喻手法,感悟水池的美丽;
从“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
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中感悟水池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实在奇特;
从“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
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中感悟水池的美丽,进一步分析比喻句,从省略号激发学生想象力,感受水池形状多样,千姿百态,明确水池是天然形成的,感悟水池的神奇。
4、全班朗读第二自然段(配乐),小结。(板书:数量、形状)。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五彩池只有水池很美丽吗?还有什么使你感到很美?
2、PPT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五彩池的水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用朗读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3、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五彩池水的特点。教师引导再读
感悟。
(1)水池里的水颜色很多,五彩缤纷,很美。
(2)来自同一水源的水流到不同的水池,呈现的颜色却不一样,可以舀起来一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很神奇。
4、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1)师:“更使我惊奇的是”中的“更”能否去掉?去掉后,句子还通顺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生:不能去掉,虽然去掉它后句子还是通顺,但使用它可以使第二、三自然
段连接更加紧密,并且表现出作者的惊奇,说明五彩池的水更加美丽和神奇。
(2)师:勾画出描写水的颜色的词(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观察这些词有什么特点?使用这些词有什么好处?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它表示颜色的词吗?
生:这些词中都包含着具体事物,以事物的颜色来形容,可以使我们很直观
地感受、想象出这种颜色来。我还能说其它颜色,如茄子紫、西瓜红、草绿色??
4、小结: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池里的水不仅五颜六色,而且十分鲜艳、绚丽,实在很美;池里的水不仅流到不同的池里有不同颜色,同一个池里上层和下层、左边和右边
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实在是既美丽又神奇!(板书:颜色)
5、推荐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配乐)。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五彩池中的水是这样神奇与美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板书:成因)
2、PPT出示学习目标:
(1)四人小组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讨论:为什么水池里的水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3、学生小组朗读,讨论,分析原因。再用自己的话交流。
4、师引导、小结:
a、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
其中“高低不平”如何理解?找出相关句子读读,再读比喻句“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b、石笋表面有石粉。
c、阳光折射。
d、花木倒影。这就使已经五颜六色的池水更加瑰丽。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你能说说瑶池和五彩池的区别吗?
天上——人间;五种颜色——五彩缤纷;神话——现实??
2、总结:五彩池比瑶池更加美丽而神奇。(板书:美丽而神奇)难怪作者感叹到——“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里“五彩的瑶池”是指——“五彩池”。由此表现出作
者对五彩池由衷的赞美。再读。五彩池只是我们祖国壮丽河山的一个缩影,其实,作者是通过描写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
六、拓展。
五彩池是这样的美丽与神奇,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请你当小导游,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语。先和同桌交流,再展示。
七、作业:
课后以小导游的身份为五彩池写一篇解说词(或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五彩池
数量
池
形状
美丽而神奇
颜色 (热爱)
水
成因
教学反思:
《五彩池》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五彩池奇异的景象”具体描写了五彩池数量多、形状美、池水鲜艳多彩的景象;同时又揭示出池水鲜艳多彩的成因,让人不由得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节课我指导
学生重点抓住课文的第2——5自然段进行教学,每个自然段都出示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读的训练并适当点拨,使学生深刻感悟和体会到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综观本课,我的进步之处有:线索清晰,条理清楚,环环相扣,重点明确;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并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突破了难点;在文本理解中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感悟,合作学习与交流,时间更充足、效果更明显,教师包办的“一言堂”一去不返,学生的积极性大有提高;板书简洁、拓展训练设计妙、课件精美、教师教态更自然大方。
有待改进之处:一是教师的引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应更准确、精炼、自然,使课堂更有“语文味”。二是备课再充分些,熟记教材、教案。三是继续学习前辈优秀经验,多钻研。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11:1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3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