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费恩阁)
传播汉家礼:三月三上巳节
1. 问小朋友喜欢什么节日?春节,端午,圣诞节等
2. 问小朋友知道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吗?知道/不知道
3. 向小朋友介绍上巳节
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上巳节,起源于洛阳,是从周公的酒杯里泛出来的诗情,是从洛水流觞中泼出来的画意。相传,周公当年率领能工巧匠,费尽移山之力营建洛邑。洛邑建成之后,他登上邙山[māng shān] (秦岭山脉余脉),看见城中街巷井然,又见洛水蜿蜒,绕城东去,内心十分喜悦。他下令文武百官到洛水边集结,要举行一项大型活动。这一大型活动就是依据殷人旧习,在春阳初上、寒气未尽、乍暖还寒、容易得病之时,让大家到洛水边举行“祓禊”活动,以防治疾病,祈望健康。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爱在上巳节聚会祓禊[fú xì],吟诗作对取乐。
4. 让小朋友提问,对上巳节有什么好奇的吗?上巳节吃什么?上巳节还有什么游戏活动吗?
5. 对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别称:三月三、中国情人节、女儿节。◆节日饮食:吃节日意义◆黄帝文化花煎、喝花菜。
◆上巳(sì)节,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
◆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
◆祓禊
(指去灾病,上古女巫给去晦,唐宋时流行泡温泉,以前是在水边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的仪式,为去灾祝福之意)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为什么要选在巳日呢?应劭解释说,“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风俗通义·祀典·禊》)。这种看法为许多学者赞同,如现代学者乌丙安认为该节日的原初意义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古俗。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畔浴
(沐浴,上古人们去河边水边,唐宋时流行泡温泉尤其露天温泉池)以春水洗涤污垢,认为这样作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吉祥如意。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
◆节日活动:春浴、踏青、曲水流觞。
6. 向小朋友再介绍一下上巳节习俗,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上巳节,举行“祓禊”活动。
7. 行礼开始,老师(主礼者)用盛净水的盆净手、用毛巾拭干,另一位老师持柳枝呈上,主礼手持柳枝沾水(另一只盆,盛有鲜花浸泡的水)依次在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额头、脖颈、双手,轻轻拂拭一下,以示祛除晦气。
8. 让小朋友们谈谈学到了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16:0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2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