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霍亮)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孤独之旅》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学习目标:
1、能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的句子,能就指定的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说出其作用。
2、能通过赏析自然环境描写,理解杜小康的成长和小说的主旨。
3、能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学习重点:
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1.通过赏析自然环境描写,理解杜小康的成长和小说的主旨。
2、能学以致用,续写一段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情分析:
小说阅读是中考的重头戏。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不仅常常是考查对象,而且,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还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而B班同学中,还有一部分尚不知道环境描写为何物,更多学生无法准确地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更枉论恰当地运用了。而第三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的精当的环境描写,本文的环境描写更是出色,它们为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而鉴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教学时我重点研读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段、句,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能辨识环境描写、并能用规范的答题格式去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在日后的写作中适当运用,为文章增色。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江苏盐城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__,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作品有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背景知识:
1.《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 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2.《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3.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了/描写了……(围绕着时间、季节和景物特点)
② 渲染了……的气氛。
③烘托人物……的心情。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
[请注意:某些具体的环境描写往往具有几方面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作用。]
请自读课文两遍,标上段号,完成下面问题:
一、生字词积累:生字拼音填写
嬉( )闹 qū( )除 __ē( )斯底里
二、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人+事情经过+结果)
2.杜小康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刚出发的第一天:
初到芦荡时:
住段时间后: 孤独,不再忽然地恐慌
经历了暴风雨后:
三、用波浪线标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四、归纳下面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段落 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1段)
这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
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描绘了
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
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渲染了 的气氛,
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
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烘托了 的心情。
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23-26段)
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
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描绘了
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
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渲染了 的气氛,
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
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烘托了 的心情。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
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
聚集在一起时,居然能把水面照
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小鸟正
浮在水面上。
但是,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36段)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描绘了
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渲染了 的气氛,
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
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为 作铺垫。
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拓展迁移
作业内容 环境描写的作用
概括下列语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
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孤独之旅》
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故乡》 六、学以致用
请补写片断,运用景物描写表现“我”沮丧的心情:
穿过马路,一阵寒风迎面扑来,我不禁全身打了个寒战。
(60字左右)62分的卷子,依然在我书包里。
七、中考真题链接
童年 高尔基
情节链接父亲过世后,“我”一直住在外祖父家。有一年,外祖父卖掉了原来住房,另买了一座。新房院子内有一个不大的花园,花园左边围墙外住的是奥夫相尼科夫上校一家,他们家有三个小男孩。这三个男孩几乎每天下午都在院子里玩耍,快乐、有趣,孤独的我十分羡慕,但他们总是对我若即若离。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并
栏壁上咚咚响地轻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
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
“掉到井里啦!……”
老二和我同时跑到并栏边,他紧紧抓住并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并绳,就
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
“请轻一点!”
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
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
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 “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
“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搂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
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
“你们会挨打吗?”我问。
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
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
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并的事不要说!”
“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
三兄弟走了。
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
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权还在摇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
来”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第19题(4分)
参考答案:烘托(渲染)作用。通过“树杈还在摇动”和“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这一景物描写,烘托出“我”救助小弟弟时动作迅速,充满了自豪的心情。(4分。景物描写的作用1分,景物描写1分,“动作迅速”1分,“自豪的心情”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补充细则:
1.“烘托(渲染)作用”1分。如果答成“衬托”也可给1分(“反衬”不给分)。
2.“景物描写”1分。如果答成“环境描写”(或细节描写)也可给1分。
3.“动作迅速”1分。如果答成“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说明事情刚刚发生完毕”、也可给1分。
4.“自豪的心情”1分。如果答成“高兴”、“愉快”、“喜悦”、“快乐”、“满足”(对救人而言),“失落”、“怅然若失”(对三兄弟离开而言)也可给1分
62分的卷子,依然在我书包里。
——《又见枝头吐新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孤独之旅》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11663字。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09:4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22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