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篇)

更新时间:2023-12-02 01:01:4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朱彝)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每个孩子从诞生开头,就好比是一个小天使的降落。往往在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在心里上都会消失适当的问题发生。通过做一个欢乐小天使的活动支配,信任对于测试孩子们的心里健康状态以及开导同学学习的问题上,都是有所关心的。

教学预备:

预备三张脸谱,上面可以分别画上笑脸,哭脸和正常表情作为本次教学的根据。另外根据幼儿园上课同学的个数,进行欢乐小天使头饰的制作,对于心理辅导有很大的关心。

教学过程:

1、老师可以将三张脸谱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站在脸谱的前面,信任绝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笑脸的。假如在战队期间发觉了有孩子站在了哭脸前面,就是证明这些是需要进行心理开导的小伴侣。

2、老师可以让这些同学将内心不快乐的事情说出来,大多数的状况都是由于父母说自己了,造成内心的自尊心受损或者是和其他的小伴侣闹冲突所以不快乐,此时老师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来解开每一位同学心里面的苦恼问题。

3、比方老师可以让选择笑脸的小伴侣们来开解不快乐的孩子,或者是请孩子的父母到教室当中来,将所面临的问题当面解开,避开让同学从小就有心理负担,这对于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没有关

第 1 页 心的。

4、最终老师可以将预备好的小天使头饰放在大家的头上,告知大家要做一个欢乐的人,对于消失的问题要擅长解决,不要埋藏在心里面令自己不快乐。

结束:

最终老师诚心的祝福每一位同学都是欢乐的天使,可以每天都在阳光下生活和学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嬉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把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欢乐。

3、进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活动预备:

课件《猴子和鹿》,录象带,皮球若干,筐子,箱子,布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嬉戏:运球师:请小伴侣动脑筋,想一想,怎样不用手、不用脚,也不借助任何东西,把球运到那边的箱子里?你们可以相互商议 商议 ,看有什么好方法?出示球,根据你想的方法咱们试一试。(幼儿探究尝试)你们谁胜利了?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第 2 页 二、看课件,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师:今日真兴奋,老师为小伴侣带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见?放课件,提问:

(1)小伴侣,你们猜谁能胜利?为什么?

(2)他们胜利了吗?为什么没胜利?遇到这样的困难,你猜他们心里会怎么想?怎样才能摘到桃子呢?开动你那聪慧的小脑筋,帮他们想个好方法吧。我们大家可以相互商议 商议 ,这样方法就更多了。

(3)结果怎样?他们胜利了吗?为什么一开头没能摘到桃子,而最终他们却胜利的摘到了桃子?如今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老熊说的很对,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但只有相互合作,团结起来,我们才能胜利,你们说对吗?看来,合作的力气真大,那么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我们合作完成的?

三、看录象,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把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欢乐。

师:(1)他们在干什么?一个人能做到吗?

(2)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吵架能解决问题吗?你认为该怎么解决?假如是你,接下来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3)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你认为该怎么合作?小结: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就要互相协作,相互商议 ,步伐全都。

活动延长:

嬉戏:二人三足二人三足的嬉戏可真好玩,我们也来试试,好吗?首先,找到你的好伴侣,相互商议 商议 ,应当怎样合作?(商

第 3 页 议 )商议 好了吗,来和你的好伴侣,手拉手,咱们一起到外面去试一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当能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兴奋和生气是人的两种心情,兴奋是一种主动的心情,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心情。这种消极心情体验假如长期得不到掌握、调整,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当留意关心幼儿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心情,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伴侣一样快乐、欢乐。

本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心情支配,心情仍旧很不稳当,简单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阅历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嬉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嬉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嬉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进展,并采纳卡片联想、生活阅历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在嬉戏中熟悉日常生活中兴奋和生气的表情。

第 4 页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欢乐。

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心情,学习合理疏泄、掌握自己的心情。

活动预备:

红星娃娃、兴奋和生气的表情娃娃、兴奋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熟悉兴奋和生气的表情—说说兴奋与生气的事—做做兴奋与生气的脸谱—做做兴奋的嬉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兴奋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熟悉兴奋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兴奋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兴奋和生气的样子,在兴奋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兴奋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说说兴奋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伴侣一起说)。

第 5 页 (2)嬉戏:“点芝麻”老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兴奋和生气的事(假如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阅历联想,引导幼儿说说兴奋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常有什么兴奋的事?兴奋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

(1)可以单独呆一会儿消消气

(2)可以对别人说诞生气的缘由

(3)为别人想一想

(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嬉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老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兴奋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兴奋的时候,应当让大家共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关心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假如生气时损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假如常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兴奋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兴奋的嬉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伴侣一起唱表情歌。

2、老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兴奋的嬉戏。(老鹰抓小鸡的嬉戏)

第 6 页 提问:假如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假如小伴侣不当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渐渐适应集体生活,愿意去幼儿园。

2、愿意和老师、小伙伴亲近,体会一起做嬉戏的欢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嬉戏的欢乐,愿意与同伴一起嬉戏。

4、喜爱关心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育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愿意去幼儿园和小伴侣、老师们一起做嬉戏,学学问。

2、爱上幼儿园,每天都开快乐心地来幼儿园。

活动预备:

1、布偶小鸭、用积木搭建的幼儿园大门。

2、布偶表演《开快乐心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儿爱好。

1、老师拿出布偶小鸭,请幼儿与小鸭打招呼。

2、老师表演《小鸭上幼儿园》。

二、幼儿长大了,要像小鸭子一样到幼儿园里学学问、学本事。

第 7 页 1、提问:小鸭是如何上幼儿园的?

今日我们班的哪个小伴侣向小鸭子一样开快乐心地来幼儿园的?

2、总结:爸爸妈妈工作去了,小伴侣也长大了,要开快乐心的来幼儿园学学问。

3、学习儿歌《上幼儿园》。

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气氛中学得快乐、玩得开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在说说、玩玩的嬉戏中,连续体验快乐、生气和悲伤的心情。

活动预备:

小伴侣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爱好。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爱好。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爱好。

2、熟悉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其次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快乐、生气、悲伤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其次次找好伴侣的照片。表达了层次的递进性。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第 8 页 2、第一次沟通,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缘由。

3、试着找到好伴侣的照片,猜猜好伴侣的心情

4、其次次共享沟通: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第三环节:选取表情,鼓舞快乐。以开火车的嬉戏离开活动室,鼓舞孩子做一个快乐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请你选取最喜爱的车厢,欢乐的开火车退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地依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

2、明白笑和哭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活动预备:

录音机,笑声、哭声磁带;表情图1幅。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

〔1〕这是什么声音?〔笑声〕

〔2〕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

2、观看笑的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心情体验。

〔1〕人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貌的?

第 9 页 〔2〕你什么时候会兴奋地笑?

3、听录音机播放哭发声音,观看哭的表情,体验自己哭的'心情体验。〔形式同前〕

4、出示表情图,请幼儿对比一下不怜悯绪时脸部的表情。

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笑和哭,兴奋、欢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受、可怕的事会让我们哭,独特想哭的时候是能够哭一会儿的,但是假如遇到了很麻烦、很难受的事,就应请爸爸妈妈和老师帮助你。笑有利于身体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欢乐情感。

3、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关怀父母、敬重长辈。

活动预备:

1、故事《欢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观赏故事《欢乐的家》。

第 10 页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个欢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个人的时候,肯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伴侣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珍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观赏爱的相册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友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每天为我们劳碌着,确实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一〕观赏课件并提问:

1、你看到的小伴侣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二〕静静话爱心卡。

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许多许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

第 11 页 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

活动延长: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孝敬父母,敬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日的父母已经倾尽全部来爱孩子、照看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慢慢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育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欢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育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预备:课件、磁带、录音机。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导入:小伴侣你们喜爱小动物吗?喜爱哪些小动物?今日,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刚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兴奋吗?小伴侣你们喜爱来学校吗?你们每天在园里玩的兴奋吗?小伴侣,有个叫妞妞的小伴侣她也上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园玩的欢乐吗?

第 12 页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单独一个人在玩,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欢乐吗?你喜爱怎样玩?

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舞幼儿想方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议 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欢乐起来呢?小伴侣想的方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很多小伴侣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有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伴侣看法那么友好,就谅解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伴侣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欢乐呀!

2、提问:

〔1〕小伴侣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欢乐,还是和小伴侣一起玩欢乐?

〔2〕你喜爱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伴侣玩玩具或做嬉戏时,不当心遇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谅解你,喜爱你,才能成为好伴侣。

3、老师小结:刚刚看了妞妞一个人玩不欢乐,也没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欢乐的,老师给小伴侣预备了很多玩具,小伴侣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欢乐。

第 13 页 4、老师对嬉戏进行总结,大家一起玩玩具很兴奋,大家都成了好伴侣,我们做个《找伴侣》的嬉戏吧!

〔三〕结束部分:孩子们,刚刚玩的都很快乐,如今我们听音乐一起做《找伴侣》嬉戏,结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学会共享。

活动预备:

录像机、木偶表演。

活动过程:

1、演一演

〔1〕看木偶表演

小熊正在草地上放风筝,一不留意风筝挂在树上了,怎样也拉不下来,急得小熊都快哭了。正在这时,小羊走过来了,它对小熊说:别焦急,我来帮助你。只见它从草地上捡起了一根很长的树枝,对着风筝用力往上一顶。哈哈!风筝飞起来了,小熊真兴奋,对小羊说:

感谢你,你真棒!小羊说:不用谢,上次我的风筝也挂在树上了,是爸爸教我这样做的quot;哈哈!原先是这样!他们兴奋地笑了。

商量:小羊用什么方法帮助了小熊它为什么会胜利呢

〔2〕看录像

元元正在仔细地看图书,可能是画中的故事太精彩了,他兴奋

第 14 页 的又蹦又跳,一不留意把图书撕破了。他很焦急。旁边的小刚

观察了,对元元说:别焦急,我来帮助你。只见小刚从小筐中取出了便利胶和小剪刀,又找来了一张白纸。他用剪刀剪了一小块纸,抹上了便利胶,

留意翼翼地把图书粘贴好。元元对小刚说:你真能干,感谢你!小刚说:不用谢!你下次也能够这样做。

商量:小刚用什么方法帮助元元的元元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说一说

〔1〕小红不爱吃青菜,你有什么方法帮助她吗

〔2〕洋洋不会拍皮球,你有什么方法帮助他吗

〔3〕涛涛爱打架,别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方法帮助他吗

〔4〕有个小伴侣不爱睡午觉。你会怎样帮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0

课前提示:

小班的幼儿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存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注。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慢慢学会彼此关怀和关心。本活动通过故事《我们来帮你》让幼儿学会关怀、关心别人,体验关心别人得到的欢乐。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怀关心别人。

活动预备:

第 15 页 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老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解并描述:咯咯咯,今日我鸡妈妈可兴奋了,由于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老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留意。

2、看图片听故事

〔1〕老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2〕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关心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去他们的新家〕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桥被水冲断了〕

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他们心里着不焦急呢?〔特别焦急〕 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我背你们过河〕

小乌龟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帮你〕

大象又说了什么呢?〔我来帮你〕

小伴侣们想一想,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没有呢?〔过了〕

老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要相互关怀,相互关心,团结友爱。

3、情景表演

〔1〕老师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别扮演鸡妈妈、鸡宝宝、小鸭子、小乌龟、大象。

〔2〕老师讲故事,幼儿依据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3〕老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第 16 页 建议: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可以怎样关心别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1

一、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知道擦鼻涕和简洁的爱护鼻子的方法。

3、幼儿具有爱惜鼻子的意识。

二、活动预备

1、醋、花露水(用杯子装好)2、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3、纸巾若干、垃圾桶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鼻子的作用,把握爱护鼻子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1、观看画像,指出少了什么师:这是一位马虎的小伴侣画的一幅画,这副画没有画完好,小伴侣观看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出示一张未画完好的画像,引导幼儿说出画像上少了鼻子)师:小伴侣真聪慧,这副画缺少了鼻子。鼻子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可不能少了我们的小鼻子。

(二)了解鼻子的作用1、幼儿尝试闻醋、花露水的味道师幼共同玩嬉戏《看谁的本事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辨别事先预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别气味,如:醋、花露水,并赐予说对的幼儿鼓舞。

第 17 页 师:今日老师给小伴侣带来了两样东西,请小伴侣们帮老师辨别一下,看看它们是什么?

(幼儿闻味道,自由表达)师:你是用什么闻出来它们的味道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示用鼻子闻出来的,并依据已有阅历说出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师:你还用你的小鼻子闻过什么味道呢(幼儿依据自己的阅历说一说自己闻到过的味道,如饭菜香味、苹果的味道、臭味等)2、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还用什么作用。

师:小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会呼吸并提示幼儿将鼻子捏紧,嘴巴闭上,让幼儿感受鼻子不能呼吸的难过。

师:如今请小伴侣们和老师一块玩一个嬉戏。请把你的小鼻子捏紧,嘴巴闭上,不要说话,看谁坚持的最久。(坚持一会之后,老师先松开鼻子,夸张的做出很难过的样子)师:啊!太难过了,老师坚持不住了,太难过了!刚刚你们捏住鼻子不能呼吸是什么感受呢?难不难过啊?

师:我们的鼻子除了闻味道,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呼吸)(三)了解爱护鼻子的方法师:我们的小鼻子真能干,既可以闻味道又可以呼吸,我们肯定要爱护好我们的小鼻子。如今我们来共享一个小故事,叫《翘鼻子噜噜》,我们一起看看噜噜它爱护好自己的小鼻子了吗?

1、观看课件《翘鼻子噜噜》,幼儿了解爱护鼻子的方法。

第 18 页 师讲解并描述故事,然后组织幼儿商量:鲁鲁做的对吗?还有哪些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儿自由回答,依据回答老师做补充)师:噜噜向鼻子里塞东西,最终让鼻子受伤了。我们要爱护好鼻子,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塞, 玩耍时留意避开遇到鼻子;流鼻涕准时擦。那你们知道怎么擦鼻子吗?

2、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师:最近天冷了,许多小伴侣都感冒了,老师观察许多小伴侣都在流鼻涕,老师想看看小伴侣是怎么擦鼻涕的?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老师观看。

师:刚刚看了小伴侣们擦鼻涕,小伴侣们都很棒都是自己擦鼻涕。可是有的小伴侣擦的时候把鼻涕弄得处处都是,如今我们一起来学习擦鼻涕。

(2)依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四周的鼻涕。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洁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2

活动来源:

一天早晨,东东妈妈九点多钟才带东东来幼儿园,本来开朗、外向的东东见了我不但不打招呼,反而藏在妈妈身后,说什么也不情愿进班。东东妈静静告知我:“昨天晚上,东东做了个噩梦,说是梦

第 19 页 见了一个怪兽把幼儿园的小伴侣都踩死了。东东哭闹了很长时间才牵强入睡。今日说什么也不来幼儿园了,总是说可怕。”东东的状况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做了噩梦不愿也不敢再睡觉的情景,几天之内一想起噩梦还心有余悸,总也忘不了。还有一些幼儿怕蛇、老鼠、青蛙、蟾蜍等这些小动物,每次见到这些小动物都会吓得大惊失色,失声尖叫。由此,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可怕的东西或事物,尤其是幼儿时期阅历缺乏,或者受到过不良的示意之后会更可怕,甚至这种恐惊会持续一生。怎样有效地消退幼儿的恐惊心理呢?我认为要从培育幼儿的英勇品质着手,让幼儿渐渐地消退恐惊,变得英勇。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关心幼儿了解自己可怕的事物,熟悉到英勇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脱敏训练使幼儿熟悉到变英勇的方法。

活动预备:绘画纸;蜡笔;垃圾筒或纸箱。

活动过程:

一、老师给幼儿讲解并描述一件自己可怕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发觉了一只老鼠。觉得好可怕呀!老师最可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二、老师提问

“小伴侣们,你们有没有可怕的事情或东西?”鼓舞幼儿大胆发言。幼儿轮番发言,相互讲解过去的经受,老师留意倾听。

三、老师提问

第 20 页 “可怕好不好?这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吗?“你们想不想变得英勇?”

四、师幼商量

“怎样才会变得英勇?”幼儿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1、多学习学问,了解事物的原来面貌,了解某些小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2、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最英勇!”

3、可怕时,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

4、英勇地把自己可怕的事情告知爸爸、妈妈或老师。

五、绘画活动

1、利用绘画纸和蜡笔画出自己可怕的东西或事情。

2、画好后,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问:“咱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心得体会我不怕!”。反复数次。

3、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排好队,前方放置一个垃圾筒或大纸箱。

4、幼儿将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可怕的东西或事物包在纸里头。然后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该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纸团丢进垃圾筒或大纸箱,让幼儿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个幼儿都投完为止。

六、老师组织幼儿说一说:“如今自己还害不可怕?”共享活动前后的心情转变。

活动延长:大家一起整理整理掉在地上的纸团及垃圾筒或大纸箱。

第 21 页 活动反思:在这次活动的开头,我首先问幼儿:“你最可怕什么?”结果我发觉约有1/3的幼儿消失了可怕和怯懦的表情,全班的孩子都鸦雀无声,无人举手回答下列问题。我知道这个问题刺激了孩子们的心理。我立刻用一种轻松的略带自嘲的语气讲了自己可怕老鼠的事情,听完我的故事,孩子们的神态一下子放松了。接下来许多孩子讲了自己可怕的事情,他们的心理负担己减轻了一半。画出自己可怕的事物,包在纸里投进垃圾箱,扔掉恐惊,很多孩子都感觉这像是真的一样,我可以从他们轻松的神态上看出来。最终,我感觉到孩子们变得顽强英勇了,对自己过去可怕的那些东西也都不怕了。这次教育活动到达了预定的活动目标。

活动评价:

本次教育活动从幼儿的实际动身,引导幼儿进行了一次克服恐惊、使自己变得英勇的心理训练活动,效果很好。老师从提问开头,一步步引导幼儿交谈、嬉戏、绘画等,都围围着关心幼儿克服恐惊、变得英勇的目标来进行,整体教育活动环环相扣,顺畅自然,有效表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涵。

首先,老师的教育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她从一个幼儿的实际状况动身,发觉了许多幼儿都存在的问题,于是萌发了本次教育活动。其次,在教育活动中,老师采纳了系统脱敏的训练方法,通过让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可怕的经受、做嬉戏、绘画并把自己所可怕的东西抛掉等方法帮幼儿渐渐克服可怕的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再次,老师留意教给幼儿一些切实可行的克服恐惊的方法,例如自我

第 22 页 示意、大声喊、取得的支持等,使幼儿从活动中得到了启发和收获。

老师还可以多启发幼儿熟悉一下各种事物的原来面貌和令人恐惊的缘由,从根本上关心幼儿熟悉事物的本质。还应当留意家园合作,发挥家长的力气,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示意和影响。

第 23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2-02 01:0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1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幼儿   老师   活动   鼻子   伴侣   孩子   兴奋   生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