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 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24 13:16:5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邹仪新)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孙劝劝学》

作者及杨丽萍

工作单位凤庆县第二中学

基本信息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根据史书改编的一则故事,通过写孙权劝吕蒙学习和鲁肃赞

许吕蒙,对其“刮目相待”的故事,突出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勤奋学习。文

章记事简练,语言精炼,人物形象丰满。编者把它放在以名人为主的第三单元的

最后一课,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人物塑造方法,而本文也是学习塑造人物的

典范。结合文章“劝”“学”两个字眼,应突出劝谏有方和勤学有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不同的人物塑造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在第

一单元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勤学的名言和故事。但是,关于有效劝说的故事收集的

难度会大一些,教师应给予一些帮助。文章紧紧用简短的几句话就塑造了三个性

格鲜明的人物,学生在人物形象概括的时候可能难以找到切入点,教师可以做适

当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汇和了解作家作品。

2、分析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特征。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有效劝说。

过程与方法: 回顾经典,用刘过的《书院》引出本文内容;自主分类积累文言

词汇、疏通文义;分角色朗读;拓展积累巩固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开卷有益,明白学习对成长的重要作用,培养对学习的兴

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作家作品。

2、把握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有效劝说。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

导入 出示宋代刘过的《书院》

导入新课

预习 观察学生预习情况,对

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反馈 根据学生情况,指定学

复习文言文翻译方法,

指导学困生做笔记。

内容把握

要求各小组找到文中人

物的对话,揣摩语气、

情态;作朗读指导。

性格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思考这首诗所用的修

辞手法和说明的道理。

按词语积累、作家作

延伸

测评

七、小结、

布置作业

布置各小组收集关于

勤学的名言、故事;收

集关于劝告的故事,讨

论如何根据所给的情景

做出有效的劝告。

A、从不同途径收集资

料,先在小组内交流,

为竞赛作准备。

B、每小组轮流说出勤

学名言。

C、每小组讲一个勤学

故事。

D、每小组讲一个关于

劝告的故事

根据教学内容拟好达标

E、根据老师提供的情

景,交流该如何劝说,

检测题:

1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再在班上交流

请解释含义并用这两个

板书设计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书院 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孙权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吕蒙

比喻修辞, 鲁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开卷有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 以小组发言的次数来统计各小组最后得分,得分高的小组评定为参与率高,排出一、

二、三名,给予表扬。

2 从课堂达标的情况做出当堂评价。

3、组员互评,每小组选出一个学习标兵,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教学反思

这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很多教学资料里面都是把这一课与第五课进行比较

阅读式的教学,可是我在教学中另辟蹊径,抓住文章题眼劝和学,让学生通过自

己收集资料、讲故事勤学、劝说故事,亲自体验劝说来达到学习目标。学以致用

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更能够突出学

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孩子们创意性的朗读是一大亮点。由于第一课时多放

在文义的疏通,第二课时拓展的内容较多,时间有一点紧。再教学此文的话,可

以把角色朗读放在第一课时上,对学生发言的点评教师包办过多,应留给学生自

评的时间。听了这一堂语文课,同事们觉得抛开现成的教案,自己创造性的备课

更能体现当下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当然,结合不同的篇目,教师要如何创新是此

类教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3:1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61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