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朗诵会活动方案(4篇)
诗词朗读会活动方案1
依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的通知
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小
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宠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建立精神家园,增加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内容
1、与端午节有关的经典诗文诵读、传统故事讲演。
2、开展“学包粽子”活动。
3、进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征文活动。
三、活动的详细安排
1、6月5日(星期四)下午2:30在三楼大教室进行诗文诵读、故
事讲演竞赛。每班推举一名学生参赛,参赛内容为诵读诗文、讲故事任选
一项(诗歌朗读可以由多名学生参与)。竞赛通过内线播送传到教室,各
班教师必需组织学生仔细收听。竞赛内容必需用16K纸抄写清晰,作为活
动资料上交。
请程余明、朱月琴、顾全美、吴春生、叶红梅担当评委,由吴春生教
师负责统计成绩,确定获奖学生。活动完毕以后,将竞赛内容、成绩统计、
获奖名单等资料收集整理好。
2、各班将学包粽子的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每一位学生从
自己所包的粽子中,选择一个得意的作品,于6月10日上午带到学校参
与展览。鼓舞同学包粽子时,在传统的根底上,从外形、用料等方面予以
创新,呈现那些既继承传统,又布满创意的作品。各班在教室门前预备一
张课桌作为展台,集中展现,上操完毕后,各班同学自由参观,教师必需
在教室门前维持好纪律。学校安排王磊教师到各班拍照,作为活动资料保
存。展览完毕之后,粽子由各人收回。
3、结合包粽子、诗文诵读和讲故事等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写日记和征文。内容可以是包粽子的过程、感受,也可以是有关
端午节的感想、思索,或者是其他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等。一、二年级写
几句简短的话,三、四年级写一篇日记,五、六年级写一篇主题征文。各
班在全体参加的根底上,推举两篇美文参与学校评比。参评文章一律用
16K纸抄写清晰,于6月13日晚散学之前交教科室。低中高分别由朱月
琴、叶红梅、程余明组织几位教师评分,确定获奖作品,向学生颁发奖状。
学生文章、成绩统计、获奖名单等全部作为活动资料保存。
诗词朗读会活动方案2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
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
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
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当相互关怀,相互爱惜;增加学生
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
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忙青
少年增加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
欢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喜爱家乡、喜爱祖国
的.情感,体会家庭欢快、生活甜蜜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育学生搜集,整理,比拟,分析和运用资料的力量以及语言概括
和表达力量。
三、活动时间:端午节前两天
四、活动预备:
1、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
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预备
一、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奇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三、端午节故事演讲。
其次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激情朗读有关端午节诗歌
二、进入活动主题,沟通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端午
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
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
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
方吴越民族进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
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
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
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
起。
2、端午节的传奇与民间故事
3、端午诗词佳句知多少
其次主题:端午实践活动
粽子、香袋
1、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
2、学习用折纸做的五彩粽。
3、体验劳动和共享的乐趣。
4、设计别致、精致的粽子。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端午的呢?(队员
讲出各种贺端午的民俗活动)引出——赛龙舟,端午食粽。
5、举办食粽宴
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粽子?往年你和谁一起吃?
师:你吃的粽子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是买的,也有
送的;是妈妈送给奶奶的,也有小姨送姥姥的……)
师:为什么要送粽子?
A、师给队员送粽子并送上祝愿的话;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由于你
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欢乐!
B、队员相互送粽子;
C、鼓舞那些不情愿把自己的粽子送给同学的队员,将自己的爱心和
祝愿送给队员。
吃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暖和和团聚,一边听辅
导员讲故事)
师:端午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特别重要的佳节。
三、争论端午节活动方案
1、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准备怎么过端午
节。
2、队员之间沟通。
四、小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端午节的学问,又为过今年的端午节出了那
么多好办法,虽然大家采纳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
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妙、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厨房;艾
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到处端阳到处祥。祝愿亲爱的朋友端午节欢乐!
教师感到好快乐!最终,我提前祝大家端午欢乐!
第三阶段:拓展,延长。
通过今日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观赏吟诵了有关端午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在以后的讨论中,
你想讨论些什么?
(分4个活动小组)
1、端午的风俗习惯。
2、端午的传奇和故事。
3、关于端午的诗词。
4、关于端午的食品。
五、实施策略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预备,搜集有关端午
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奇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端午故事演讲等等。其次阶段,以班会
形式进展“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团聚,贺佳节”的班会
活动。第三阶段,拓展,延长,进一步讨论端午的风俗习惯,传奇故事等,
在此根底上扩大讨论范围,可讨论关于,端午的诗词,端午的食品等,使
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帮忙学生增加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
正给队员带来欢乐与幸福。
六、评价方式
活动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预备阶段的评价主要由家长来评,目的
是催促学生做好资料的收集,可用优、良、及等级制。活动阶段的评价以
队员为主,可以队员互评,小组评,表现较好的发给奖卡。活动完毕阶段
进展一次总结性评价,结合争章赐予评价。
诗词朗读会活动方案3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xx操场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
的传统节日,专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
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思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
诗人。
活动内容:
一)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详细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叙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二)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
说了,是非常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日我们就自己动
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美丽。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拟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
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预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三)诗歌朗读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
告知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许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
朗读表演。
第一:xx朗读。
其次:小组朗读。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读。
第五:大家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
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缘
由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
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
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
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
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参加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刚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吃粽子
请评委依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正确包粽子大王;最
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六)领导讲话
今日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快乐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
受到学生的参加的热忱,剧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
息、资料的搜集力量。同时也特别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忱参加。通过
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熟悉。
诗词朗读会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魅力,继承和发扬祖国绚烂的诗歌文
化。
2、丰富校园文化,美化校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朗读力量。
二、活动要求:
1、朗读内容为两首诗歌。其中《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为1-3
年级必诵诗歌。“出则弟”篇为4-6年级必诵诗篇。另一首各班自选。内
容以歌颂祖国、弘扬经典的儿歌、诗歌及古今诗词均可。3-5分钟为宜。
2、朗读对象:1—6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与竞赛。
3、朗读要求:
(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2)仪表大方,符合诗歌表现内容。
(3)运用一般话,发音精确,感情充足,声音富有表现力。
4、朗读形式:以朗读为主,可用领诵、全班齐诵、表演朗读、配乐
诵读等多种形式进展表演。
5、所需音乐自备,诗歌题目、评委名单于12月17号前上交语文组。
三、活动安排:
1、时间:**年12月31日(周五)下午(暂定)
2、地点:学校操场
四、评奖方法:
1、竞赛分两组。1-3年级为低段组,4-6年级为高段组。竞赛挨次以
组内抽签为准。
2、评委:各班推选1名朗读好、公正的同学成立评委席成员,穿插
担当评委。
3、每组评出“声情并茂奖”两名,“朗读创意奖”两名,“仪态大方
奖”两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我的设想请同胞们共同商榷,欢送同胞们献计献策:
1、《弟子规》中的必诵局部采纳整组一同吟诵的形式。实际上孩子们
登台表演的主要是自选的那首诗。
2、这次评委是由各班推选出的学生担当。1-3年级评高年级。4-6
年级评低年级。每组需要一个负责人,们有没有适宜的人选或评比形
式呢?
3、这次的奖项不评一二三等奖,初步设想是:“声情并茂奖”两名,
“朗读创意奖”两名,“仪态大方奖”两名。们还有更有意思的奖名
吗?
4、基于人文性的考虑,咱这次为了让每个孩子有登台露脸的时机,
根本放室外。所以服装不作为评奖的标准。关键是让孩子欢乐,让教师轻
松,让活动有效。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09:1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59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