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5篇)
红楼梦读后感1
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
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
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
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
震慑人心的《红楼梦》。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
了贾府从繁荣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从而又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婉爱恋,
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变幻万千都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红楼梦》这般精彩,所以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了体会,对中国古
典文学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地泪水,
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我们的人生
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
罢了。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
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
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对啊,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红楼梦》
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
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
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读完《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为有了这些
让人震撼内心的经典名著,才会让这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成长的
道路上,想必经典诵读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们国家这些古典文学,也
让人为之赞叹,耳熟能样的四大名著,四书五经。都在人生长河里,如宝石般栩
栩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远行在如戏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戏。曾几何时,那些古时的文学大师们,把满腔热血,把人生感触以
各种形式呈现在我们跟前,名著让人慢慢感悟,经典让人回望过。就让我们在如
戏般的人生中,尽情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
红楼梦读后感2
红楼的梦,让那花开千年,在那花开的背后……谁穿过了他们的梦?手起,
琴响。一曲《枉凝眉》。
——题记
读罢那本厚厚的《红楼梦》,掩卷沉思,心中没有多少成就感,更多的却是
无尽的伤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
《红楼梦》中的一切。黛玉的葬花,宝玉的出家,还有那句:“宝玉宝玉,你好……”
都扑朔迷离,让人在迷雾中追逐着追逐着,却永远看不到尽头。花开花落,最终
零落成泥。
书中最令人心痛的便是黛玉了,她是如此的多愁善感。她无奈着“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
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
凄凉结局。却没想到她葬花的多情,最终葬送了自己。
在花开的背后,你是否看到了黛玉的身影?她虽是多愁善感,见了落花都要
流泪的人儿,在感情面前,却是如此的执着,“你懂不懂我的心”便是她的痴情。
不管是什么结局,她都要执着的坚守,哪怕最终落了个香消玉损。
花开的背后,你是否看到了宝玉的徘徊和他微锁的眉梢?怜爱?在花开的背
后,你是否看到了宝玉的坚守?他努力地坚守自己的那一份纯真的感情。哪怕是
面对宝钗的贤淑、封建家庭的施压、权势的诱惑……他却永远爱着自己心爱的林
妹妹。最终看破红尘,出了家。脸上的表情,似悲似喜……
在花开的背后,黛玉曾小性过、尖刻过,宝玉也曾放荡过、痴迷过。但他们
却共同用生命和心血坚守着一份纯真的爱,这爱,涤荡了封建的礼教、冲破了世
俗的牢笼;这爱,寄托了后来人的美好向往,象征着世间自有真情在。真是这爱,
才使“红楼”花开千年!
书声,花语。一卷厚厚的故事,翻来覆去地咀嚼,满口的醇香,在唇齿之间
游弋。《红楼梦》如花儿一样,使人醉了,梦醉了,在半醉半醒之时,我想到了
在花开的背后是:
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花开的背后是曹雪
芹的痴,花开的背后便就是他一把把的辛酸泪,他把毕生的心血抛洒在《红楼梦》
中,说“痴“?说“痴”。
花开的背后,是宝黛的坚守,是红楼的辉煌,是作者的心血。在那花开的背
后……
红楼梦读后感3
时光荏苒,今天,再走到这潇湘馆时,已是人去楼空,地上只堆着一个破碎
的,沉重的棺木。里面躺着闭月羞花的你——潇湘。
潇湘,你爱落红,江畔边你荷锄而归,采下一箩筐的残花。于是,你不也是
一朵小花吗?你很安静,你喜欢静静的听落花的声音,喜欢悄悄地看花悄然落地,
喜欢捡起落花,细数它那分叉的纹理,闻闻它留下的轻微的香气。看那荷锄而归
的你,那一箩筐的残缺,不堪的花,正如今日躺在棺材里的你逐渐冰冷的容颜。
空对着,山中高仕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潇湘,你才华横溢,晓畅诗书。你爱宝玉,记得你们一同葬花——花谢花飞
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记得你们在寂寞的夜晚对诗,由侍女相送,记得你们
互增手帕,你们一起,你们的爱情故事有目共睹,所有人都认为你们会在一起,
可,人终究还是敌不过天。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梦如兰,堪羡优怜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蘅芜的出现打破了这安逸的爱情,她处处不如你,她得不到宝玉的爱,达不
到大家对她的祝福,她才华不及你,但是,她抢走了你的宝玉,抢走了原本属于
你的幸福,抢走了你世界的一切。
你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因为你的懦弱,因为你的优柔寡断,因为你保持
你那份谨言慎行,最终,他把凤冠霞披戴在她头上,一顶花轿断送了你,也毫无
疑问的断送了你们的一切……
霜冷长河,蒹葭苍苍,伊人何在,独坐未央。
蘅芜根本比不上你,但她的才华也仅次于你,你为何不振作,你为何要败于
宝钗呢?答案不在你那一句“宝玉,你好……”而是你没有一个快乐的心,如果
可以放弃你的优柔寡断,放弃你保持的那一份谨言慎行,放弃你所有的多愁善感
人生纵使有多番不称意,但是,也不应该总想着他,做一个快乐的潇湘,做一个
快乐的黛玉。如果你发现当初的负心人不是真的而是你亲手葬送了这一切,你心
里有没有一丝悔恨呢?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火葬厂门口,你静静的躺在棺木里,待容颜成灰的那一刻,这应该是你是你
知道“负心人”之后最想去的地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这潇湘馆已经不在了,但是,走到那个地方不免泛起了一阵涟漪,仿佛
贾府还在,大观园还在,你们还在,原那红楼不过一场梦罢了。
但世易时移,物是人非,人事早已不同。
……
你说忧苦停息,寻芳清岗。
后来落花丁零,水涸潇湘。
红楼梦读后感4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珠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一题记
曹公一部《红楼梦》,可谓是道尽了悲欢离合,虽然红楼梦未完,但其中那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足以让后人品味不尽滋味。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是谁毁了宝哥哥和林妹妹木石前盟?
首当其冲的不是薛宝钗。而是,王夫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王夫人的内心深处是不喜欢黛玉的,曹公曾非常巧妙地以王夫人对晴雯
的辱骂中,暗示出王夫人对林黛玉的近乎本能的反感。
了,不敢动黛玉,却能看出,如果有机会的话,黛玉落在王夫人手中会是什么样
的结局。难怪林黛玉在诗中写的,凤霜寒剑严相逼了。原来都是王夫人搞得鬼。
但宝玉和黛玉还有一个能帮他们的人,那就是她们的祖母贾母。
贾母曾借戏文表示过,少男少女不能一见到自己喜欢的人就联想到终身大事
起来。因为一切都未有定数。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贾母对林黛玉的警告。那也不一
定哦!因为关系前文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与贾宝玉固然一见如故两小无猜,但宝
黛之间的青梅竹马,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日渐成长起来的。
而且对于贾母而言,林黛玉可是她早逝的宝贝女儿遗留给她的唯一亲骨肉。
这种祖孙之间的亲情,由其真诚可贵。当贾母戏谑“就这两个玉可恶”时,无意
间道出的却是,就这两个玉乃是她最上心的,不允许任何人侵犯的。贾母这句戏
谑的潜台词,王夫人也罢,薛姨妈也罢,王熙凤也罢,她们都懂。
但偏偏有金玉良缘在后,而且聪慧,灵透的贾元春也是明白贾母心思的,所
以从宫中送出的礼物之中,特意差人将宝玉宝钗的做成一双。这是一次无言的建
言,不仅让贾母十分为难了。最终金玉良缘还是冲垮了木石前盟。
当然,其中也不能摆脱薛宝钗金玉良缘的缘故。“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薛
宝钗和母亲进贾府就为金玉良缘做铺垫,一心想要拆开宝玉和黛玉。并为此做了
大量努力,所以宝黛爱情的悲剧,也有他们的成分在。
冷月葬诗魂,多么凄美的意境,黛玉也落了个“质本洁来还洁去,”死的很
干净也算是个结局吧。
红楼梦读后感5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
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
溃的真实写照。
有人把莎士比亚比作高山,我认为曹雪芹是一个大海。山再高,终有人可以
登上它的顶峰,而大海,要想探究她的深底,却非常之难。“满纸荒唐言,一把
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
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
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
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
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
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
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这首先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
探索到人物灵魂的深处,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这一
大群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道瑰丽的
艺术画廊。在这一人物群中,不仅有大家闺秀,豪门公子如主人公:贾宝玉,林
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红楼梦》中除了众多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还有就是作者所要
表达的一个主题,他没有明说,但通过这成百的众多人物的神志,语言,动作,
心理活动表现的惟妙惟肖,一个庞大的繁荣的贵族大家庭,到后来的家破人亡妻
离子散的下场,我们不难看出封建资本家的腐败无能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长
久,文中描述了如林黛玉,贾宝玉………这样的“叛逆者”的形象,他们的爱情
没有结果,甚至可以说凄惨,但他们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新
主派代表,我们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泪,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别人
都嘲笑她挖苦她,我们也知道贾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须怕读__,行为偏僻乖
张,哪管世人诋毁”纨绔子弟的形象,他们鲜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
丝亮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红楼梦读后感6
世上再无任何一部小说能够和《红楼梦》一样为众多的读者痴迷,为众多的
专家所研究。一座大观园,让人引发了多少联想、多少渴望。林黛玉和贾宝玉的
爱情悲剧是这部书的主线索,而《红楼梦》不仅仅限于此,而是更多地描绘了世
间百态、风俗人情和众多小人物的辛酸。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句诗来描绘林黛玉的性格是再贴近
不过的了。对于黛玉而言,宝玉是她唯一喜爱的人。黛玉虽然生活得锦衣玉食,
却深受寄人篱下之苦。读罢全文,就会发现黛玉对宝玉的爱是专一的,是不允许
任何人插手的。
而宝玉,作为怡红公子的他,是一个“年少不知愁滋味”的贵族公子,他天
资聪颖,但却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是一个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但作者在他
的身上寄托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美好追求。贾宝玉身上还存在着
另一个人性的闪光点;那就是对下层贫苦人们的同情,宝玉对待他的丫鬟们也没
有盛气凌人的态度,而是一种平等真诚的态度。这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此外,《红楼梦》中也有其他的一些人物。比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误
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还有精明能干、处事圆滑的薛宝钗,还有纯朴善良、幽
默滑稽的刘姥姥。人间百态,各种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真正的坏
人,这是不同与中国古代其他小说的特点。读《红楼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
是人物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但看黛玉
的眉和眼,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情。
《红楼梦》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诗词。那首《葬花吟》中的句子“花
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多美的
意境啊!《红楼梦》中黛玉写的诗像她自己一样委婉含蓄。“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而宝钗的诗中更多的是大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令人不禁惋惜的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并没有完成全书,而仅仅完成了
前八十回。“残缺是种美”,众多的红学家们研究揭秘《红楼梦》,而我也为这
本书感到惊叹。
说不尽讲不完的红楼,里面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每一句话都值得去
仔细揣摩。然而这次匆匆读完,已经把我深深吸引住了。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
就在于它永恒的魅力。
红楼梦读后感7
《红楼梦》这本名著很感人,别看我年纪小,才读了一遍一至十回,我还真
懂得了不少,也时常掉眼泪。《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
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
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
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
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
覆灭的历史趋势。
贾宝玉有一个表妹叫林黛玉,她很爱哭,但很有才华,做诗、画画样样精通。
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两小无猜。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
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画画,弹琵琶、办小报……。呵呵,好像跟林
黛玉有些相似,我也很爱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不过,这些应该改正,现
代的孩子要坚强些,不要那么多愁善感。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
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
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
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
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
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
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再有就是,妙玉,晴雯之类了。妙玉虽以“槛外人”自称,然而青春芳龄的
她,却难做到出家人应有的置身红尘外,无情无欲清净无为。宝玉过生日,她会
送上粉红信笺,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祝芳辰”,宝玉则是经岫烟授意回
帖“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这一“外”一“内”,看似调侃,朦胧中也蕴涵着
几许情意。可惜宝玉对妙玉即便有情也是敬重之情居多,偶有世俗之情一闪而过
他也会当作是一种罪过,惟恐亵渎了圣洁高贵的俏丽女尼。这便是妙玉的悲哀
了……
红楼梦读后感8
余家中尝早购此书,惜中学时未尝翻阅,颇感惭愧,借此疫期居家之时,方
乃读毕。世都道其为古典小说巅峰,若再添一则,简直可谓白话小说经典,并下
启现当代之诸文学。《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已成专门之学问,即“红学”也,
研究著作不可胜数,故笔者只可略谈读后感而已,待日后参看红学专著论文等再
回顾亦不迟。
其一,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真乃当时一大新式人物,众人都云其痴,然而谁
皆其味,便是那封建社会岂能容宝玉之思想?宝玉之人,能发现女性之高贵,不
仅是男女平等观了,更把数千年遭压迫之女性提升至一新高度,尤其是其中青年
佛道轮回,教宝玉降生人间,经历这番辛苦,洞悉百态,转告世人,控诉封建荼
毒,不可不谓委婉之至。
其二,书中以叙述女性人物为主,杂以男性为辅,而男性之拙劣,实在不堪,
女性多悲剧,实在令人惋惜,所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是也,所谓“金
陵十二钗”正副册亦是也。真个是一出悲剧与颂歌并奏之曲,令人哀婉凄绝、唏
嘘不已。
其三,书中大背景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史,其中贾家是正面叙述,
其余三家是草蛇灰线、侧面伏笔;书中主线应该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姻
缘,而宝玉、黛玉之爱情是主要情节,薛宝钗后来居上,遂酿成爱情悲剧,愈加
升华主旨。
其四,大观园是为全书主要场地,扩之则宁荣二院,为全剧人物之主要活动
场合,大观园者,实乃书中女性人物最后之自由天地,无论丫鬟、姑娘、太太,
无不和谐静好(例如海棠诗社、聚会酒令之事,尤为热闹)。然而一切美好,皆
被现实湮没,姊妹出阁,亲戚分散,直至家道中落,园中荒芜,更无人过问。
其五,《红楼梦》之版本问题,闻脂砚斋评点本甚好,愿得而观之。另有后
四十回之真伪问题,自胡适一派辩伪,疑其为高鹗续写,或非高鹗续,总之后四
十回与前八十回确有出入,前后水准不一,难以考核,众莫衷一是,还俟学者证
之。
此外,都道其为封建社会之百科全书,余则知识短浅,未能触其皮毛,书中
典章制度、婚礼服丧、器物医药、风俗人情等,皆说不尽、道不完,故还需多多
参看前辈之研究,以解读者之困顿。
红楼梦读后感9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
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说到这人人都略知一二的《枉凝眉》,自然会
联想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我在阅读了这部不朽之作后,不免
有感而发。
《红楼梦》这一本书中的人物繁多,关系错综复杂,每个角色也都是个性鲜
明。说起全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人物,自然非林黛玉莫属了。她自小体弱多病,
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令人止不住的产生怜悯。黛玉在元妃省亲时为潇湘馆所题的
一匾一诗,让我觉得与其他姐妹所作的大有不同,字字句句都表现出她非凡的文
学天赋。平日里,黛玉的几首诗词也同样使人啧啧称奇,令我佩服不已。但是,
黛玉的性格有时太为娇弱,有时又太有心计,很是极端。比如遇到任何不好的事
儿她都会躲到一旁止不住地哭泣,多愁善感,宝玉来劝,还把气撒在他身上。有
时,看似弱不禁风的黛玉还会用冷言冷语讽刺她看不惯的人,使得别人满肚子的
怒火,她却暗暗得意。可以说,林黛玉有着优秀的才干,但从她身上,我们同样
应该明白,不能时不时就挖苦别人,别人表面上不说,心里对你的印象却会一天
天变坏。
在《红楼梦》里,主要讲述了贾府由鼎盛时给低贱的戏子泼钱,到被治抄家
而一步步走向衰败。造成这么大反差的原因实际上有很多,外因是他们家一些违
背朝廷的事败露,一方面是元妃的逝去,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则是贾家子孙
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免使我想到了现如今所说的“富二代”。这些“富二代”
大多数只会依赖家庭,都是一些纨绔子弟,平庸者占很大比例。他们整日在父母
打拼出的美好生活中过日子,对社会根本没什么贡献。而只有极少一部分“富二
代”能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继承父业,或自己拼搏,大有作为。还有一部
分人就很像书中的贾宝玉,明明有一身的才干,却整日放纵自己,不思进取,只
知道一味地玩乐,自己白白葬送了一份原本可以很美好的未来。
由此可见,不论父母给予我们的是好还是坏,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只有为了
自己的前途而努力,才可能真正有所收获。并不能沉溺在奢华富贵的生活中,也
不能抱怨于清贫困苦的条件里,只有我们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
阅读《红楼梦》,你一定会沉醉于曹雪芹构造的红楼梦中人的故事里,感悟
一份属于自己的红楼之梦。
红楼梦读后感10
没一会儿的功夫,黛玉都知道了王夫人的决定,其实袭人自己还不知道。院
里没人,湘云去找袭人,黛玉来找宝玉。宝钗平常是会避让这样的情形的,这会
稍稍疏忽了一点,就被黛玉看见了。湘云这时候蛮贴心的呀。
蒙府侧批:请问:此“怔了”是呓语之故,还是呓语之意不妥之故?安排宝
玉说这个梦话,是什么意思,故意让宝钗听的。宝钗是被呓语之意吓到了吧,宝
玉做梦梦到的是些什么东西啊。宝钗不会不知道宝玉的真正心思,梦里话一说,
更加笃定了吗?
黛玉湘云对说了袭人将来的造化,她还不相信。
宝玉很是高兴,似乎可以永永远远在一起了。宝玉的占有欲,让袭人不舒服,
谁能长久的拥有谁呢?我们之间终究只是一段关系,或长或短,但不会陪你一生,
一段旅程。需要让自己成长,学会独自面对,自己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当然也是
需要和别人的连结,但没有这种关联的时候,要能够承受。
生死,似乎是避免不了的话题。谁都无法逃脱的命运。深深的想下去,死亡
真的是令人害怕的东西。不知道要等到多少岁,才可能领悟死亡只是生存的另一
面,它的存在让人懂得克制。从心所欲,不逾矩,需要岁月的积淀才能达到的境
界。
袭人看的比宝玉通透,可怜痴儿尚未领悟。宝玉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了,确
有沽名钓誉之徒,也不乏死得其所的忠良名将。他只活在大观园的女儿堆里,眼
界和知识面还不够广阔,是需要一些不同的观点的冲击,以阔思明路。
在女儿去之前自己走了,不看到百花凋零,不必悲伤。把眼泪都留给其他人,
自己死而无憾。如何评价呢,不好说,你高兴就好。蒙府侧批:非龄官不能如此
做事,非宝玉不能如此忍。其文冷中浓具意蕴而。诚有“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之意。
龄官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性情,和黛玉有几分相似,不像其他女孩子。
“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
蒙府侧批:此一番__为画蔷而来,蔷之画为不谬矣。贾蔷在哄她的时候,像
极了宝玉哄黛玉,龄官的言语同样像极了黛玉。“画蔷”的深意,正如黛玉的深
情。各人得各人的眼泪,是深刻的领悟,比起二十二回里的“悟禅机”,这次是
真悟了。情分不独于你。
男女间暧昧的东西,要谨慎,尤其是贵族子弟。宝玉是敬重宝钗,怕“亵渎”
了她。湘云在家里过的不好,但无可奈何。
红楼梦读后感11
今天,我读了被”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红楼梦属章回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也就是1784年,梦觉
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为《石头记》、《情憎录》、《风月宝
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
作之一。最初的《红楼梦》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只有前八十回(学者研究实为
79回,今存第80回本是79回后半,后人割裂已足八十整数;另有学者认为今
79、80二回本均为续作混入)。此后,《红楼梦》续作纷纷出笼,据统计,《红
楼梦》续书种类高达百余种。最为红学界关注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
着重描写贾、宁二府由胜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
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
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部生活,
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
溃的真实写照。
其中有一篇令我难忘的故事,就是第十五回:黛玉焚稿断痴情,宝玉误娶薛
宝钗。在这一回中讲述了,贾母请来了一个算命先生给宝玉算命,说宝玉要即刻
娶一个金命的女子冲冲喜,这个女子就是薛宝钗,贾母当然答应,她早就看上了
薛宝钗。可宝玉死活不答应,贾母的话他压根没听进去。大家都知道宝玉喜欢黛
玉,凤娘王熙凤劝贾母说先允了宝玉答应他娶黛玉,到时候再把新娘一换不就行
了。贾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可是她哪里知道,王熙凤是断送了一对有情人,活活
的把两人给拆散了。
我感受到了王熙凤很可恶,她明知道宝玉和黛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情人,
还活活拆散了他俩。毕竟结婚是两个家族的大事,可是她竟自作主张给宝玉变了
婚事,还不让宝玉去看黛玉,实在是可恶!由此,我也体会到了清朝社会的腐朽,
和贵族压迫贫穷人民的不公平。
红楼梦读后感1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
很小的时候,就“瞄”上了书架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理由很简单,同桌
总会哼上几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恰似一朵清云刚出……”他得意地向我炫耀
这是源于一本叫《红楼梦》的书。
《红楼梦》?我一下子联想到《爱丽丝梦游仙镜》,这大概也是好看的童话
吧,那个“林妹妹”有没有白雪公主漂亮呢?
带着种种疑问,小小的我翻开了这本“大部头”。天哪!据不完全统计,有
百分之五十的字不认识,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文字我读不顺口,有百分之九十的话
让我坠如雾里……倒是乌家庄“孝敬”宁国府的那张清单让我感兴趣了一段时间。
于是,我得到了一个答案:《红楼梦》是写几个有权有财的人家的书,平平淡淡,
没有童话好看,不读也罢。
再读“红楼”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没办法,要交读书笔记呗,只得硬着头
皮再度捧起《红楼梦》。那时正醉心于唐诗宋词,于是,《红楼梦》立即让我爱
不释手,“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多美的句子!
本着“爱乌及乌”吧,我开始煞有介事地“研读”起《红楼梦》来,还学着
金圣叹作评注,几番圈圈点点,倒也读懂了不少,于是开始把“真事隐去,假语
村言。”挂在嘴边,虽然对颦儿整天哭哭啼啼,怡红公子整日挨训仍不甚明白,
倒也得出了又一个新的答案:《红楼梦》确实让人“余香满口”只是我读不懂的
地方还太多。
以后的日子里,读《红楼梦》的次数多了起来,开始渐渐懂得颦儿“孤高自
许,目下无尘。”背后的无奈,渐渐了解宝玉“富贵闲人”中隐藏的叛逆,渐渐
明白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事故冷漠;我会为晴雯的反抗拍板叫好,我会为
袭人的谨慎小心微悠然叹息……
吟着“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吾谁与逝,谁与吾从,
渺渺茫茫,归彼大荒”,我不在醉心于词句的优美,而是对那个时代的悲哀无奈
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问妈妈:“为什么读得是同一本书,却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妈妈
回答:“因为你长大了。”或许吧,那么,下次再读《红楼梦》,我又会得到一
个怎样的答案呢?
红楼梦读后感13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身为小女子一枚,最喜爱的名著当然
是红楼,因为里面的许多细节性的描写和敏感心态大部分是从一个女子的心态出
发的。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
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
以前就想写一些关于红楼梦的__,一则因时间仓促,二则笔下无文,所以也
就搁下了。近来又重读红楼,实感其中趣味,故写此文,希与古典的朋友们共赏。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
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
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
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
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
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
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
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
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
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
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
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
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
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
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
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后感14
读完《红楼梦》,不是味道,似有少许感受。孰为宁荣二府家破人亡,或为
红粉佳人香消玉陨,抑或为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烟销云散?《红楼梦》是中国文
学史上最优异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的巨大成就突出体现在杂乱而
又调和的结构,布局上。前奏摆开,进场引线人物,甄士隐(真事隐),贾
雨村(假语存),意思是把真事隐(甄士隐)去,用假语村言(贾雨村言)写出,
为闺阁昭传。纵观《石头记》,这石头感染的胭脂味仍是挺浓的,书中众闺阁裙
钗个个堪称是女性豪英,须眉男子则个个近乎‘禄蠹国贼’,都是坏男人。曹先
生可谓是女权主义第一人,对立男尊女卑,乃至有点重女轻男。他为女儿摇旗呐
喊,表扬歌颂,天然生成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
男子不过是些残余浊沫罢了。
《红楼梦》体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宦途的、宗族的,仍是爱情的。
这在喜聚不喜散、喜好大团圆的中国传统中是不行多见,当然也应是不行或缺的。
萧史弄玉、相如文君、张生莺莺等等,俱是文人配佳人,但宝黛钗的三角恋却是
以悲惨剧收场。我不得不感谢高鹗,虽然他在许多方面达不到曹雪芹的水平,但
他至少让黛玉死了,不,应说是谢世或登仙,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
关于她来说,死是她一切悲惨剧的总结,是她的摆脱,是她的完结。当她在
地下安静地沉眠时,看着宝玉人在凡世寻觅出路,不得不说,她是美好的。不是
我天然生成残暴看悲惨剧,但不是有这样两句,因祸得福,焉知非福?物极必反,
苦尽甘来?
黛玉这大观园里的出水莲,逆和孤僻,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花前痴读西厢
豪无避忌,言随心至,一向执着着自己的那份纯真,那份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
污淖陷渠沟。大观园中,伤感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潇湘馆前,
哀叹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落得个一缕香魂随风散。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自面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研讨工作一向没有间断过,
并产生了一种专门的学识——红学。同是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
看到了淫,文人佳人看到了纠缠,革命家看到了排满,谣言家
看到了宫闱秘事……这点我却是信任的,却是那种说现代科技、文明,各式
各样,都蕴藏在《红楼梦》中,就实难苟同。原本薄薄的一本书却硬要把大千国
际都塞进其间,未免太不沉着了,莫非咱们会因此而获益。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
不能当饭吃,也不能不断、永久地嚼下去!
红楼梦读后感15
说到《红楼梦》,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其原名《石头记》,全书由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线索,以贾。
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内容。
《红楼梦》的开卷诗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
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两句诗,把作者曹雪芹的情感挥发得淋漓尽致,那句“都
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更是颇为耐人寻味,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名著!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有:率性单纯,温和善良,无功利心,同情心强,反
对封建思想礼教的贾宝玉;美丽而敏感细心,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蔑
视高官权贵的林黛玉;稳重随和,野心勃勃,城府极深,极会拉拢人心,恪守封
建妇德的薛宝钗;精明能干,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天下阴毒之能事
的王熙凤。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
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弱西子胜三分。”明明是这样一个妙人儿,却寄人篱下,
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真是令人惋惜!
热闹的“元妃省亲”;有趣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凄惨的“黛玉焚稿”。
作者曹雪芹几乎是用生命去完成《红楼梦》的创作。“披阅十载,增删是十五次”
就是这样认真的态度,成就了如今的杰作《红楼梦》。且看那金陵十二钗,就这
么十二个人,在作者的笔下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征,作者把这些人物刻画
得是那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就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果!
《红楼梦》写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实也是当时封建社会
的高度缩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最后的结局都很悲惨,贾母归天,贾宝玉出家,
林黛玉含恨而亡,王熙凤魂归金陵,一个风光无比的的贾氏家族就这样土崩瓦解
了。合卷沉思,令我感怀不已。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他们,悲惨命运是自然注定
的。相比之下,我们则是无比的幸福,我们生活成长在如此美丽的社会里,家庭
是如此的和睦幸福,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学习中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勤奋努力,
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去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本文发布于:2023-11-22 04:1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58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